乡村振兴视角下壮族师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以广西上林县为例
2022-12-06林凤凤
林凤凤
(桂林学院,广西桂林 541006)
师公文化盛行于广西壮族地区,是了解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师公,壮语称其为“公筛”或“尸公”,有人认为他们源于古代的巫术,是巫教范畴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其深受道教影响,逐渐形成了具有壮族特色的民间宗教。师公戏、师公舞是师公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地区人民质朴的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缩影。
上林县位于广西中南部,大明山东麓,隶属南宁市管辖。上林县辖7 镇4 乡,包括大丰镇、明亮镇、巷贤镇、白圩镇、三里镇、乔贤镇、西燕镇、澄泰乡、塘红乡、木山乡、镇圩瑶族乡,全县聚居壮、汉、瑶、苗等12 个民族,其中80%以上为壮族[1],是个典型的壮乡地区。师公文化在上林县十分流行,全县11 个乡镇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师公团队。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师公戏、师公舞与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民族舞蹈等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根植于乡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舞蹈艺术形式。上林县的师公戏、师公舞自2012年入选广西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后,地方政府对师公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越来越重视。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进程加速,社会不断变迁,上林师公文化也面临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让这种壮族传统文化得以延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上林师公文化传承现状
1.1 场域空间不足
上林师公文化源远流长,在当地有一定根基,但登场表演的场域空间有限。据调查,上林县师公主要在祭祀、丧葬、祈福、求子等场域表演。这些场域有其特定的表演空间和表演仪式,满足人们的需求或愿景。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里发生不如意的事就要找师公做场平安法事,祈求消灾避祸。或是家中有人过世,师公的法事可以为逝去的亲人“超度”,早日到达另一个世界的“乐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深入乡村,越来越多的人摒弃以前的烦琐仪式,转而追求简单,师公的表演空间随之减少。场域空间不足,师公“露脸”的机会少了,知晓师公文化的人慢慢减少,师公文化的影响力下降,必然影响师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2 传承人断层
师公的传承有其复杂的仪式。其一,要闭关9天,除师傅外不能见其他人,每天只能吃一碗白米饭或糯米饭,米饭不装满,不能全吃完,寓意“给师傅留点”,不能吃菜和油。其二,36 天之内只能在自己家待着,不能干活,不能见血。这些烦琐的仪式及较长的“皈依”过程让有些想从事师公的人直打退堂鼓。师公传承讲究的是言传身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语言能力、跳唱能力等。如师公戏对表演者的唱功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除了要有特定的表演舞台,还要能唱,而且要用壮语唱,比较古老、原生态,年轻人缺乏耐心学,更不愿意去传承。加上师公这个职业无法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年轻人面对巨大的生活、教育压力,更愿意选择外出工作提高经济收入,维持他们的生活。上林从事师公的基本是当地农民,平时他们以务农为主,现有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缺乏新生、年轻力量的加入,传承人断层情况愈发严峻。尽管有传承人也会收新弟子,但新弟子更多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如身体不好,常常生病住院,他们去算命,别人告诉他要“皈依”身体才会健康,才找师公拜师,并不是自发自愿的。
1.3 政府扶持有限
师公文化作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现代社会得以不断发展、弘扬,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然而现实情况是上林县经济发展常年处于南宁12 个县(区)倒数的水平,2020年全县的财政收入为5.23 亿元,仅高于马山县[2]。经济实力一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师公文化传承保护的投入也有限。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师公文化传承发展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费不足。在与上林县文化馆非遗办公室工作人员交流时得知,上林县因财政实力低,对非遗项目的工作经费投入很少。2019年之前每年只有1 万元,后来经过向县政府不断争取,2019年之后每年有5 万元,但这点经费所起的作用很小,因为这5 万元是用在全县的各类非遗项目的管理工作上,不是只用于师公文化方面。因为经费缺乏,有些非遗项目申报完成后,后续的发力不足,不能充分挖掘利用非遗项目的价值。传承人则表示,师公表演、团队维持等开销都是自筹经费的,表演的道具、外出表演或参加政府组织活动的交通费都要自己出。政府有时会组织传承人外出参加培训,只包吃住,没有补贴。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政府财力有限,对师公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经费支持越发少了,对师公文化传承方面未出台其他配套政策。
1.4 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生活方式。在网络信息没那么发达前,人们日常的生活比较单一,闲暇时余大家坐一起聊天、看戏、听戏、喝茶等。现在社会呈现智能化、信息化特点,智能手机普及,微信、微博、网络游戏、短视频APP、影视剧等占据生活空间,人们越发淡忘传统文化。年轻人愿意把空闲时间花在打游戏、看电影上,或者去音乐会、演唱会,他们享受信息化、娱乐化的生活方式。广场舞、短视频也成为老年人生活的热门内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聚一起谈的话题更多是关于时尚、影视、自媒体等,戏本、创作戏曲、唱戏已不是大众的关注点。师公舞、师公戏这种传统的民族舞蹈、戏曲,只是人们众多选择中的一种娱乐方式。上林的师公戏、师公舞现在只有在政府主导举办的节日、民俗活动中能吸引较多观众观看,其他时候,师公们主要做平安法事,对其感兴趣的人不多,或仅限于本地小众人员。
2 乡村振兴战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并自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要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乡村文化。该法施行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2.1 乡村振兴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战略性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层面主导的、具有全局性的发展战略,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都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人力和财力的缺乏是一直困扰非遗传承的难题。乡村振兴战略出台,各级政府为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需尽可能地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由此,非遗传承与保护可以搭上乡村振兴的顺风车,获得政府更多支持,加大保护与开发力度,创建适宜环境,将非遗传承保护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推进文明乡村建设。总之,有了国家、政府层面的集中统筹、规划、部署,非遗的传承、保护、开发自是水到渠成,再上新台阶。
2.2 非遗传承与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它涵盖经济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弘扬等方面,促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3]。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理应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生态旅游产业是当下热门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能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乡村振兴不仅要发展经济,还要充分挖掘特色文化,提升精神建设质量。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优秀传统价值观,对其进行传承保护,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供渠道,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民族认同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实质意义上的文明乡村[4-5]。
3 壮族师公文化的非遗保护路径
上林壮族师公文化传承发展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本土,用好国家政策,主动融入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中。要充分挖掘师公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价值,使其成为促进乡村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
3.1 拓展师公文化发展空间
在过去,人们认为师公是帮助他们消灾祈福的,一般是有不如意的事发生才会请师公做法事。师公们也将自己局限于这些空间中,没有主动走出去思考如何将师公文化传承弘扬下去。社会在发展,很多观念也随着转变。师公文化是壮族的古老文化,是壮族社会身份的象征,它应该在现代社会被更多人知晓。因此,拓展师公文化的发展空间尤其重要。在上林,师公们除了做消灾法事,也接受邀请参加政府主办的官方活动[6],如每年“5.19 中国旅游日”南宁主会场暨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活动。每年的这个时间上林县政府都会邀请师公班子到场表演节目,为活动助力的同时宣传壮族师公文化。“九月九”敬老节,地方政府也会邀请师公班子为70 岁以上的老人做“添粮补寿”法会,祝福老人健康长寿。农历十月秋收结束后,各村会邀请师公做平安法事,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人们祈福需求的增加,师公的表演、发展空间亦得以拓展,不再仅局限于做传统法事,为地方政府宣传、融入百姓生活已成为他们重要的活动内容。师公文化的发展空间拓展开了,才有后续传承与保护的可能。
3.2 加强传承人的培养
国家为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由政府部门认定传承人,对其进行一定的资助和培训,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播、发展。上林县对师公文化的传承人也采用政府认定机制,并按照不同级别给予相应补贴,并定期为传承人开展培训工作,政府承担培训费用[7]。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传承人的素质能力。当然也应看到,政府认定的传承人数量有限,在民间还有不少师公没有得到官方认定的传承人资质,难以拓展他们传承师公文化的影响力,这影响了普通师公对师公文化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加强对师公文化传承人的培养,一是需要健全传承人认定机制,完善认定标准,做到严宽相济,提升传承人质量。二是要加大投入,提高对师公文化传承人的资助力度。当前地方政府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对非遗传承人的资助补贴力度标准也不同,但总体来看,对传承人的资助力度是有限的。如上林县的非遗传承人,区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5 000 元,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1 000 元,这无法为传承人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生活得不到保障,不利于他们开展师公文化的传播活动,不利于传承人的延续。
3.3 构建官方—民间传播体系
壮族师公文化的保护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和民间共同发力,加强合作,加大宣传,构建起畅通的官方—民间传播体系,极大促进师公文化的传承保护[8]。政府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保护方案,增强人们保护传承的意识。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展多元化活动,宣传师公文化。要加强对负责非遗工作政府人员的专业培训,注重档案资料,如文献、视频、音频等的保存。师公传承人要积极主动利用各类途径宣传师公文化,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师公文化。政府和民间要形成联动,构建官方到民间的畅通传播体系,加大对师公文化的宣传。如政府可以在大范围内举行师公文化传承人的推选活动,培养更多民间传承人,提高人们对师公文化的关注度,提升师公文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3.4 主动融入时代发展
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9]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力、理解力也在发生变化,壮族师公文化应主动融入时代发展,力求在变化中生存。师公文化要在现代社会传承发展下来,最关键的是要留住人,因此,如何建立培养观众群体是最迫切的任务。新媒体是现代人利用最广的媒介平台,师公文化的传承保护要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APP 这些平台,吸引观众,进而更深了解师公文化。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师公舞、师公戏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使之更具时代气息。上林的许多师公团队近年来在剧本上不断更新,在表演上做相应的改进,以跟上时代,符合人们的需求,这也是上林师公文化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旅游兴起,要抓住这个时代机遇,将师公文化纳入其中,使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10]。
4 结语
壮族师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抓住乡村振兴这一时代大背景,不断调整策略,拓展师公文化内涵,让师公文化这种壮族古老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登上舞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