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时代影视类专业人才的写作能力培养

2022-12-06王艺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7期
关键词:影视创作内容

王艺璇

(南京传媒学院,江苏南京 210012)

1 新媒体时代对影视类专业人才的广泛需求

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宅经济”催生了很多新兴职业,如互联网营销师、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等。很多新职业并不是特殊时期下的昙花一现,而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会从线下转移至线上,这些职业之所以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离不开目前我国互联网生活的高速发展。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 亿,较2020年3月增长7 633 万,占网民整体的93.70%[1]。影视消费成了普通群众娱乐消费的重头戏。

2000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只有1 500 亿元;2013年突破了1 万亿元;2018年突破了2 万亿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仍然呈现正向增长的趋势,并逐渐平稳。根据“传媒蓝皮书”课题组的统计,2020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达25 229.70 亿元,同比增长6.51%,虽然增长率较2019年下跌3.3 个百分点,但依然高于GDP 增长率[2]。显然,未来互联网业务下的相关岗位会成为新一轮职业竞争的蓝海。高等教育正是要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因此需要足够的前瞻性,才能在高等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方式,做到真正的产教融合。

2 新媒体对影视类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

从用人单位角度看,2018年开始,新媒体成为传媒人才需求的第一梯队。“新媒体”“互联网”分列2018年传媒人才需求报告第一、二名,归因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向互联网逻辑的融合发展。“互联网+”新媒体位于用人序列第一梯队,人才需求旺盛。

除了原生互联网企业,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和传播行业的人才增量几乎全部向新媒体岗位急速倾斜,电视台出现“融媒体记者”的概念。人才需求岗位全部新媒体化。

2.1 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近年来,在创意写作类的课程总结中多会关注到互联网环境下的文体变化,但事实上写作的本质从未改变,基本的文字能力要求很难动摇,标点正确、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主题鲜明,无论是否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写作都应该保证满足基本的要求,但恰恰一些眼高手低的学习者忽略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导致写作内容漏洞百出。若想锻炼扎实的写作基本功,至少应该保证一定的写作量,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在训练的同时也应保证训练内容的正确性,有的学生虽然完成了大量的练习稿、但其文字没有和读者见面,没有经过专业教师的反复指导,也没有在完成作品后进行复盘,因此写作水平停滞不前。因此,教师在完成课堂知识点的讲解后,应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和作业讲解,这样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会有很大的好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影视传媒类应用写作中得心应手。

2.2 具备适应新媒体受众和平台的写作创意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的写作和传统影视写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受众和平台的不同。从受众的视角观察,传统纸媒或电视媒体的写作面向的是中老年群体,在写作表达上会更正式、严谨,通俗易懂。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影视传媒写作面向的是年轻人,他们往往是“80 后”“90 后”甚至是“00 后”。“00 后”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年轻化。从平台的视角观察,传统的传媒写作内容包括新闻杂志写作、专栏写作、纪录片写作、电视新闻写作和影视剧本写作等方向,现在媒体行业日新月异,纸媒和电视栏目逐渐不再成为千禧一代的主流媒体消费方式,互联网承载了几乎一切信息的传播,很多传统媒体纷纷转向网络媒体,直接从源头上影响了写作的方式和内容。

2021年1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其中第93 条明确说明“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都属于“其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这一大类。这一禁令颁布后有不少视频搬运号接连没有躲过被下架的命运,原创内容的稀缺与受众日渐增长的娱乐需求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明显。

2.3 有极具辨识度的写作风格和独立的个人思想

新媒体环境下的写作,个人的努力常常会被埋没在互联网浩瀚的信息海洋之中,形成个人风格本身也有利于形成个人品牌,提高写作作品在业内的知名度。编剧、文案等工作作为影视项目前期筹备中的重要环节,却常被忽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幕后写作团队和个人开始受到重视,热播喜剧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创造性地将作品编剧请到节目录制现场,为幕后的编剧提供更大的曝光量,通过这样的节目形式,其实观众很容易就能发现每位编剧强烈的个人风格,并且追随其作品,节目中的编剧六兽就成功从幕后转向幕前,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和行业机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同时也在不断邀请、筛选广大喜剧写作爱好者,通过创作作品参与到节目中。这都说明了编剧行业开始受到业内团队和普通观众的关注,编剧的个人写作风格开始成为提高编剧知名度的重要因素。

不仅在编剧行业个人特色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自媒体行业,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是保证自媒体人能够被广大受众所记住的重要因素,形成独特的个人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一个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思想的独特性。

3 影视类人才写作能力培养困境

3.1 缺失原创性内容创作

在以往的新媒体环境中,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拍摄、剪辑能力的掌握,而忽略了内容创意方向的内容创新,陷入“人人都能提笔,写作不值一提”的误区。知名编剧汪海林评,爱奇艺、优酷和腾讯视频10年间消耗成本1 000 多亿元,却仍陷亏损困境,难以盈利。近日,爱奇艺还被曝出大规模裁员,引发网友关注,而爱奇艺唯一呈现品牌效应的“迷雾剧场”也因为影片质量低下而难再出,包括2021年播出的《八角亭迷雾》和《谁是凶手》在影片口碑和收视率上却远不及“迷雾剧场”刚开播时的《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事实上,爱奇艺表现出来的现象并不是个例,优酷、腾讯等一众资本雄厚的网络视频平台都呈现出疲软态势,究其原因,内容式微、缺乏持续输出的原创内容是空有雄厚资本的视频平台所陷入的困境,反观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作为一家不靠广告作为收入来源的视频平台,却一直保持高水准的内容输出,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精彩、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创意和完整有趣的故事就成为这家视频平台的重要法宝。

3.2 缺乏创新性写作教材

教材编写方面,现有专业教材年代久远,甚至没有针对影视传媒写作课程的教材,更多的是关于纪录片创作、采访提纲撰写和剧本创作相关的书籍。但针对新媒体文章的写作书籍却寥寥无几[3]。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系统的新媒体写作教材,要么内容太老,要么过于强调理论。以关键明的《爆款文案》和丰信东的《小丰现代汉语广告语法辞典》为代表的行业工具用书虽然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书籍的时代局限性较大。新媒体之所以被称为“新”媒体,正是在于其日新月异的变化,即使出了书和相关教材,等到书籍面市,也难免已经跟不上新媒体的发展。以刘卫东《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为代表的传统影视文学写作书籍主要研究内容是写作的底层逻辑和相关理论思考,对写作实践的直接帮助较为有限。因此,在本科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和经验的积累,高校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同时也应注重教材的创新和补充,以一流课程为授课目标,保证教材同步更新。

3.3 缺少宽松的创作环境

新媒体行业门槛低,鱼龙混杂。由于新媒体行业与生俱来的娱乐性,导致很多从业者仅凭一腔热血和三分钟的热度就想加入到媒体人的行列中。新媒体传播的人才选拔中更看重PS、PR 等技术操作层面的掌握程度,却忽略了文字写作能力也是一种技术操作,看似人人都上过作文课,但能准确把握读者的文案人才却少之又少[4]。

虽然网络平台的内容创作空间相对自由,门槛也相对较低,但是随着网络平台的逐渐成熟完善,各种流量池的游戏规则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头部创作者自然拥有更多曝光机会,但是从零开始的初级创作者却难再被发现,哔哩哔哩自由平等的创作空间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里无疑非常宝贵。相对地,学生在进行课堂创作训练的时候也需要一个更宽松的创作环境,前互联网时代的传统训练更多的是针对应用文和正剧,但是在互联网“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创造力和趣味性变得更加重要,在紧张的创作氛围里自然难出佳作。

4 影视类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未来发展

以清华大学为首的高校取消新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新闻传播学、电影学等都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应当培养出大批新闻传播一线的人才。无论是校园内的专业培养还是校园外的行业培养都不应淡化写作能力的应用特点,不应脱离社会实践。在融媒体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传播沟通的高手来自何方?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从业者都应从有用的范畴去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走出“高精专”的传统应用写作的“孤岛”。

4.1 保持行业敏感度紧跟行业发展步伐

如何走出传统应用写作的“孤岛”?写作人才应该跳出写作本身,用更高的站位审视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紧跟行业发展步伐[5],探索写作新思路。目前,短、长视频平台业务互相融合发展。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开始推出横屏短剧,延长单个视频播放时长,以爱奇艺为首的长视频平台也开始涉足短剧的创作。短视频平台通过推出与自身平台更为匹配的“微剧”“微综艺”来试水,再逐渐进入长视频领域,多家短视频平台纷纷推出短视频青年创作计划,旨在提高短视频创作的门槛与质量。而短剧恰恰是青年学生练习个人写作能力的极佳切入口,短视频本身制作水平有限,亟需科班学生提高剧情的叙事质量和人物塑造的丰富度,为短视频创作的前期策划打开新局面。

在这种全新的行业模式下,创作者不能仅考虑内容创作,更需要站在平台、观众、制片方等多个维度确定写作方向。首先,明确写作目的,文字承载的仅是个人的价值观,它代表的是集体和文化。创作者应避免闭门造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行业,为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活力,积极参与各项写作活动与比赛,与行业上下游进行紧密交流与合作。组织写作研讨班,参与写作上下游的制片、宣传、发行等工作。其次,针对某种具体写作类型深挖内容价值,形成个人写作方法论,观摩学习大量同类型内容创作,同时融合个人思考,进行写作方的深化与升级,挖掘爆款的融合性特质,积极参加写作训练营、内容孵化营等多样活动。

4.2 结合相关技能建立体系化知识结构

互联网时代下,写作人才获得知识的渠道异常丰富,单纯基础知识的讲解已经无法满足学习需求,高校教师能带给学生的除了书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知识点背后的逻辑、获取知识的途径,以及转化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方法。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和学习者都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发出了更高的挑战。在实践磨炼中,学生会学习除写作以外的众多知识技能。但是大多数技能的学习都各自为营,难以形成知识体系,无法运用在实践中,自然所学知识点也难以被调动。除了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环节也应结合其他相关技术类课程,完善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例如,指导学生自行注册自媒体账号,从零开始了解创建账号时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再到如何设计账号内容的板块,最后落实到每篇文章或视频的文字稿撰写。如果是以图文为主的内容,学生还应学习平面设计和文字排版相关的技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PS 等平面设计相关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以巩固知识点的学习。

当然新媒体再新也逃脱不出传媒的大概念,基本的理论知识,如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等新闻传媒相关基础知识,应该成为影视传媒应用写作的前置课程,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4.3 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学习共同体

在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前瞻思维和业界的丰富经验,避免课程设计与市场脱节,高校可以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行业活力。从高校的角度观察,高校可以邀请业内人士参与讨论,企业项目进课堂,形成良好的互动的讨论氛围。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而是课堂提供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难以匹配。在交流环节引入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可以为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从企业的角度观察,企业可以从更加市场化的角度全面分析写作内容中创作者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去,为内容创作提供带有互联网基因的全新思维方式,避免课堂教学与写作环境剥离。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依托多样空间,以课程为载体,形成大范围的实践实训平台,在校园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学院和校园提供新媒体决策和解决方案。当前高校官方公众号已经成为大学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信息、促进感情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打响校园品牌、扩大招生的重要法宝,校园的全国影响力得到扩大。校园以外,创作者可以为企业、平台定制公众号、百家号、头条等文字内容,也可为其短视频平台账号提供整体构思和文案脚本。一座城市不应排斥文化,而是与文化为伍,创作者的写作作品可以参与城市文化创意建设,以笔者高校所在城市南京为例,南京正在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创作者应该积极参与城市建设,整体打造文化城市的柔性空间[6]。

5 结语

综上所述,找准课程定位和发展思路,在视野上与国际接轨,在教材上与团队共建,在授课中与学生共商,在成果上与校企共享,是新媒体语境下培养综合性影视传媒写作人才的破局之道。围绕新媒体影视艺术相关课程,以全媒体采编、视听语言、拍摄剪辑等专业课程为基础,在课程上共享,在实践中共促,在市场上共创,在发展上共赢。

诚然,影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确存在一些现阶段难以解决的客观问题,但是随着传媒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影视专业的逐渐成熟,未来我国的影视传媒将会呈现一个更平稳的发展态势和更健全、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发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企事业单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推动学生和社会接轨。

未来,随着新媒体的逐渐完善与成熟,影视传媒应用写作也许会成为融合共创相互交融的智能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

猜你喜欢

影视创作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一墙之隔》创作谈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影视风起
主要内容
影视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