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5G时代短视频的社会影响及思考路径
2022-12-06陶洋李心梅
陶洋,李心梅
(1.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345;2.武汉文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345)
短视频,即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形式,一般是指时长不超过5min 的视频,有时也会以几秒的时长出现。与微电影相比,短视频不需要专业设备和表现手法,它的生产流程简便,制作门槛低,可参与性强。5G 时代的到来,为现今社会提供了更多技术层面的可能、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既要解决目前短视频行业所存在的隐患,规避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又要利用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持续发展。基于以上客观现实背景,该文将从短视频火爆发展的原因、短视频的社会影响,以及短视频行业的治理路径3 个方面全面论述5G 时代短视频的社会影响及思考路径,以期推动短视频在未来行业领域内注重内容质量,不断改革创新,继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
1 短视频火爆的原因
1.1 技术创新
随着电子媒介的诞生,传统场景的时空限制被打破,各类社会人群进行交往所要接触的场景形式得以改变。短视频内的场景不仅可以是现实世界里的场地,还可以是基于信息流动的虚拟场所。不仅如此,个人表演的前、后台经由新兴电子这一渠道被打通,私人领域在电子媒介的作用下,完美融合进公共场景之中,导致了“地域的消失”。
随着技术的发展,场景理论也有了新的变化。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罗伯特·斯考伯提出了场景五力——移动设备、传感器、社交媒体、大数据、定位系统。他认为人们能够借助场景五力以“看得见”“记得住”“可感知”的方式,工作、学习、娱乐、生活[1]。
目前,我国5G 技术已经成为“新基建”的一部分,5G 技术满足了高移动性、无缝漫游和无缝覆盖。5G 网络不仅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且还可以连接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既可支撑大量的终端设备,又使个性化、定制化的短视频应用成为新常态[2]。用户通过对VR、AI 等新技术的利用,让短视频走向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大大深化短视频的临场感、交互感、立体感[3]。通过发挥用户主体能动性,自主分析、改造现实场景,完成旧场景新意义的转化,创设一个符合想象的场景氛围。
1.2 利益驱动
作为短视频的运营主体,平台方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一方面,平台利用算法技术,挖掘、分析海量用户数据,为用户画像,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推送,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得“千人千面”的信息传递模式成为现实,大大增加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黏性;另一方面,平台利用流量明星进行线上推广,并配合发起一些线下推广活动,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双重渠道的“强弱”扩散,提高短视频的知名度。
1.3 短视频内容强大的感染力
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了“补偿性媒介”这一概念,即任何一种被发明的新媒介都是对某个旧媒介或旧媒介中某些具有缺陷的部分的补救、补偿,新出现的媒介是对旧媒介辩证利用,满足人们某些需求的功能会被保留下来[4]。短视频利用电视、信件等旧媒介中的功能,带给用户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视听盛宴,同时以强大的新媒体技术作为支撑,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迎合其碎片化阅读习惯,弥补了过去旧的社交APP 的不足,更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1.4 受众多重需求的满足
卡茨认为,每一个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都是基于自身特定的需求动机进行媒介接触、媒介使用。用户在众多短视频APP 中,满足自身的人际交往需求。短视频内的用户既可以关注陌生用户,进行留言互动,又可以和他们现实中的亲朋好友网上交往,密切联系。同时,短视频平台还提供给用户自我展现的机会,满足用户的表演欲。用户可以进行创作,上传视频。淘宝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夜晚10 点左右是一天之中流量最高峰。因此,主要针对手机端用户,淘宝推出竖版短视频《一千零一夜》并在深夜上线,这是一档以“美好的事物能治愈”为主题,涉及少女心事、思乡等领域的栏目,各类受众都能在不同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了用户忠诚度。
2 短视频的社会影响
2.1 增强对媒介的控制,也受制于媒介对个人的支配
个体通过移动设备接近、使用短视频软件,利用各类短视频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与朋友进行线上互动,参与表达和行动实践,短视频加强了个体对于媒介的掌控能力。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意识形态的控制之下,表面看来,个体的主体地位获得了提升,消解了媒介中心对信息内容发布及议程设置的绝对控制权力,但实际上媒介中心的统治和支配权力依旧存在。学者吉登斯提出“控制辩证法”理论,他表示,“个体对于媒介中心的掌控越强,媒介反过来对个体的控制也越强”。“媒介中心主义”依旧占据主导地位。短视频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抽象为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交往,受到现实规则约束的个体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新媒体的使用中去,越来越远离现实的交际圈,使得人际交往异化,个体甚至会对新媒介产生媒介依存症。入睡前、起床后刷手机短视频这一习惯也侧面印证了媒介对个体的隐形控制。
2.2 青年群体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也与老年群体有了“品味区隔”
目前短视频的用户还是以青年群体为主,短视频的内容日益丰富多元,短视频平台的功能性搜索也呈现出垂直细分的趋势。美食类、化妆类、旅游类、游戏类等模块的视频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兴趣与需求。同时,短视频通过独特的背景音乐的渲染、酷炫的画面冲击增强视觉效果,别出心裁或猎奇的视频内容吸引受众观看、点赞、留言、转发,满足青年群体的娱乐需求。作为动态信息类型的短视频,信息密度小,受时长限制,虽然不适合作为主要的专业学习平台,但短视频的内容学习并非完全不可取,在健身、烹饪、居家小技巧等方面,短视频凭借碎片、即时、互动的特点,发挥出独特的优势。
然而,5G 时代的到来也使得“数字鸿沟”现象更为突出。当下,“无G”老年群体对于短视频一类的APP 接触较少,随着短视频在青年群体中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的“代际品味区隔”越来越大,例如在抖音短视频APP 上爆红的网红“迷人的郭老师”、韩美娟、“奥利给大哥”等,快手上爆红的土味网红“giao 哥”,这些网红被青年群体所追捧,他们所说的话语成为青年群体之中的流行语。但是,对于这些网红及“网红语录”,老年群体却对其一无所知。“代际品味区隔”的出现,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同代际之间产生冲突。这部分老年群体受制于接入效能,无法快速适应时代的信息化,难以参与到线上的公共讨论之中,难以传达自己真实的声音,难以主动建构自己真实的形象,他们的形象受到来自其他群体的污名化影响。“大爷大妈砸锁足球场跳舞”、老人讹诈事件、老人占座等一系列报道的出现,固化了大众对于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这种贴标签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对于这类群体的社会印象,加大了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代际冲突。
2.3 开拓了信息产业新路径,也构建了消费社会景观
短视频内容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息增量,为信息产业开拓新的发展路径。科普健康小知识的“丁香医生”、分享护肤知识的“大嘴博士”等自媒体在抖音、微博等各大平台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广泛传播专业知识,不仅科普了健康知识,还收获到大量粉丝,传播力、影响力大大增强。无独有偶,2020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馆与字节跳动共同发起了DOU 知计划,通过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联合专业权威的科研机构、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等一起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然而,短视频平台方在发掘自身的商业路径的同时,也在构建消费主义陷阱。在抖音APP 中,有很多测评化妆品或电子产品等类型的短视频,在这些博主的账号主页推出了商品橱窗功能,快手APP 推出“我的小店”功能,美拍推出“边看边买”功能,他们这些短视频APP 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利用拥有数千万粉丝的“网红”直播带货,勾起用户无穷的欲望。“平台型经济”大热,在网络场域中的消费社会景观不断凸显。
2.4 拓展多元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出现大量抄袭、侵权等负面事件
“短视频+电商”“短视频+游戏”“短视频+社交”,“短视频+”的模式正不断加速着行业的商业化变现探索。终端设备厂商、电信运营商和视频平台通过打通视频产业链上中下游,打造一个共享收益的内容生态合作模式,并探索付费捆绑,将套餐和内容相结合,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攻占媒体市场,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直接搬运、视频剪辑等方式是最为常见的抄袭手段。但只要改变视频标题,部分使用原视频内容或抄袭创意,而非直接完整地复制过来,这些侵权的行为就很难通过技术手段去识别。在很多情况下,视频博主也只能通过向平台方反映来进行维权。但维权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烦琐的取证工作,不仅时间成本高,最终往往还不能判定是否存在抄袭。
3 短视频行业的治理路径
3.1 深耕优质内容,注重价值传播
内容输出的优劣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短视频市场竞争力的强弱。目前,在技术、平台、政府等多方合力支持下,短视频虽不乏优质的内容输出,但还是存在“三俗化”、内容同质化问题。因此,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依旧是短视频的主攻路线。短视频节目应有效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在增加节目趣味性和可观赏性的同时,增加节目的专业性,进而有效提高节目收视率。在中国语境下,社会效益总是大于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要推动流量思维朝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转化,进行行业垂直细分,深耕优质内容,努力打造精品原创内容,满足用户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推动社会朝着知识型社会转型;另一方面,要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积极进行舆论引导,提高政府媒体在短视频上的内容生产能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鼓励激发优质正能量内容的输出。在交流、互动、传播的过程中增强公众的认可与支持,满足用户娱乐化需求的同时,也陶冶了用户的情操,净化网络空间,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中央广播电台总台打造的《主播说联播》栏目就是一个典范,其一改《新闻联播》一直以来严肃、理智的形象,以竖屏的短视频形式,通过结合当下热点话题,使用幽默风趣的话语,不断贴合受众习惯,在宣传主流正能量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3.2 利用技术优化应用场景,注意人文关怀
要全面挖掘AI、VR、AR、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短视频领域的应用。在内容制作、用户体验、视频反馈等方面进行创新,还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加便捷、更低成本的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强化技术支撑作用,打造“在场化”“交互性”的移动信息传播场景。同时,也不能忽视新技术背后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为短视频增值的同时,还威胁到短视频用户的隐私安全,造成“信息窄化”。更重要的是,算法并非是单纯中立的,它会受到商业利益和政治目的的驱使。因此,在利用先进技术优化丰富短视频应用场景的同时,“工具理性”要不断向着“价值理性”转化,注意人文关怀[5]。新闻媒体在发布信息时,既要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又要履行自己作为大众传媒的社会公器职能,坚守桑斯坦提出的“人行道模式”,让用户接触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
3.3 进行双平台监督,完善审核把关机制
平台自由、开放的特质吸引无数用户参与的同时,也因为其过于宽松的准入机制使得用户可随意地在平台上公开发布言论或传播视频,导致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不良内容出现。一些低俗、色情、违法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呈现病毒式传播,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造成网络秩序的混乱。传统把关人角色弱化,主流价值导向不足,因此,在利用算法审查内容的同时,还需进行人工审核[6]。平台方可通过设置敏感词,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系统规避掉部分低劣欠佳的短视频。对于不能有效识别内容真假及不能判定其中是否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的视频,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把关审核,帮助受众获取有效的信息,更好地实现信息价值。与此同时,网信办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加大对违法违规账号和所在平台的处罚力度,要把严的要求、严的举措真正贯彻到各个网站平台的信息生产、内容传播的全过程,确保规范管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7]。
3.4 加强全民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技术赋权之下的受众,可利用短视频发声,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求,但无序的“众声喧哗”会打乱正常的网络秩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对短视频用户进行媒介素养以及媒介信息参与度教育,使其把握好“门”的尺度,自觉遵守网络规则,成为信息流通中积极的媒介参与者,不断提高他们的媒介使用、信息生产、消费、信息辨别质疑能力[8]。目前,在数字传播中,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除了依赖法律的强制力之外,公民还需树立版权意识,通过加强全民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一个风朗气清、和谐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
4 结语
该文分析了短视频火爆的原因,即技术创新、利益驱动、短视频内容强大的感染力、受众多重需求的满足。短视频的社会影响表现为既增强了对媒介的控制,也受制于媒体对个人的支配;青年群体的多元需求得到满足,也与老年群体有了“品味区隔”;开拓了信息产业新路径,也构建了消费社会景观。短视频行业的治理路径即深耕优质内容,注重价值传播。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依旧靠的是优质的内容输出,利用技术优化应用场景,进行双平台监督,完善审核把关机制,加强全民媒介素养教育。综上3 个方面客观论述了5G 时代短视频的社会影响及思考路径。
技术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扫兴的东西。如今,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推动传播和交往活动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也需关注其背后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分析问题并不断改正,促进短视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