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2022-12-06常洁
常 洁
人们在对《诗经》这一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时,更多的是对女性形象的赞扬和称颂,鲜少能够对《诗经》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关注和分析。《诗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它除了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外,对后世文学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的深入挖掘,为当前文学作品中男性形象的描写提供了借鉴的手法和技巧。
一、《诗经》中的爱情诗
爱情诗是《诗经》中的主要题材之一,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关爱情题材的诗歌,在当时往往先以歌谣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传唱,反映出先民们的爱情、婚姻生活。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题材的爱情诗或多或少都能够反映出诗歌创作当时人们的爱情和婚恋生活[1]。在对《诗经》中的爱情诗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到诗歌中对人物不同的写作手法,还能够从诗歌的描写当中探知历史社会的人文风情、礼乐制度以及婚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在《诗经》中,爱情诗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恋爱诗、贺婚诗、反映夫妻生活的诗和弃妇诗是《诗经》中描绘爱情的四个主要类别。恋爱诗有的刻画出男女主人公双方的爱情,有的反映了相互爱慕以及幽期密约时期的心态变化,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在诗歌文字中的自然流露;贺婚诗大多能够在描绘新婚热闹的场景当中,反映出人们对于爱情以及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描写夫妻生活的诗歌,则更偏重于陈述现实生活,大多描绘夫妻婚后的日常生活场景;弃妇诗主要描绘的是由于不幸的婚姻生活而导致妇女被休弃的结局。阅读这类爱情诗往往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对于负心人的愤懑和怨恨之情。
对《诗经》中的这些爱情题材诗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诗经》中与爱情相关的诗歌大多是从女性的角度来描绘的,以女性人物形象自述的方式,运用质朴的语言来描绘出爱情诗独有的意境[2]。在这个过程中,却缺少了对男性人物形象的正面描写。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充分地挖掘和研究,才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诗经》创作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
二、《诗经》爱情诗中男性形象的具体分析
作为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未放弃对于《诗经》的文学和历史研究工作。但在对《诗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到了女性形象当中,对男性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能够充分挖掘《诗经》对于男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绘技巧,对促进当代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3]。在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时,主要可以从男性形象的性格特征角度入手,对处于不同阶段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
(一)暗恋或单相思中的男子形象
《诗经》中对于暗恋或单相思的男子形象,主要侧重塑造“痴情”男子这一形象。作为《诗经》中被选入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周南·关雎》一篇描绘的就是痴情专一的男子形象,无论是对于“窈窕淑女”“求之不得”的内心描写,还是想象能够与女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心态,都能够实现对一个痴情专一的男子形象的刻画[4]。与此同时,该诗歌中还通过“寤寐求之”“寤寐思服”等语句来描绘出男子对于心爱姑娘那种真挚的感情。从现代视角来看,这一篇对于青年男子形象的描绘,具有柏拉图式的纯洁而含蓄的爱情特点,在字里行间当中,读者也能够联想出一个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男子形象。这种痴情专一的男子形象,在《诗经》中较为典型,《周南·汉广》篇中也有所体现。在《周南·汉广》这一篇当中,“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句,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则是能够描绘出诗中男子对于爱情的纯洁态度。从这一角度来说,《诗经》中这种类型的爱情诗充分地展现出人类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对朴素而又纯洁的生活的向往。
在《邺风·静女》一诗中,则主要描绘了男主人公在“城之一隅”等待女主人公的场景,在女主人公到来之后,“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男子在接到女子赠送的礼物之后爱不释手的状态,表现出男子对待感情的真挚和细腻,从而体现出男子痴情的特点[5]。与《周南·关雎》中塑造的男子形象不同的是,《邺风·静女》中塑造的这一男子形象,具有更加个性化的特点,因而男子形象的塑造也更加鲜活。而该诗中提到的“彤管”,是周代当时贵族女子的身份象征,女子将“彤管”赠予男子,足以让男子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价值和含义,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因而更能够体现出当时人们向往纯洁、美好爱情的状态。
(二)热恋中的男子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对于处在热恋状态下的男子形象的描写,也占据着《诗经》中重要的篇幅。同样是在《邺风·静女》一诗中,不仅对于男子喜爱女子的形象进行了描写,还通过女子赠送“彤管”这一回应,描绘了一副处于热恋中的男子形象。《诗经》中的诗歌大部分是以女性视角为主进行描写的。而《邺风·静女》还是罕见地以男性视角来描绘场景,从这一角度来说,这种写作的方式更能够描绘出古代当时男女幽会时的情趣。女子在按照约定的地点和时间等待男子时,偷偷躲藏在别处观察男子“搔首踌躇”的动作。当出现在男子面前之后,赠送给男子代表着贵族身份的“彤管”来表达自己的情意。而在女子走后,男子仍然余兴未尽,将热恋中男子的“爱屋及乌”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描绘男子动作和情感变化的同时,也能够从诗句中感受到女子善良、活泼的性格特点。
在对《诗经》中的大部分爱情诗进行研究之后可以发现,有关热恋中的男子形象描写,大多以“浓情”为主。除了前面分析到的《邺风·静女》之外,《王风·采葛》中也体现出对于男子形象的细致描写。“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句,将男子对于心爱女子的思念之情呈现出来,较为形象地展现出了处于热恋中的男子单相思时期百转千回的感叹,也反映出男子在等待和思念女子时内心呈现出来的焦急难耐的心理。在这一篇的描写当中,“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年兮”的心理时间层次变化,更加具体地展现出了处于热恋中的男子“浓情”的特点。
除此之外,《诗经》中对于处在热恋期的男子形象描写,往往还伴随着对于忠贞不二的爱情的描写。举例来说,在《郑风·出其东门》这一篇中,尽管“有女如云”“有女如荼”,但男子唯独只倾心于“缟衣綦巾”的朴素女子。以当时城门云集的女子来作为心爱女子的对比,在受到“有女如云”这种诱惑的情况下,男子仍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衬托出男子对待爱情忠贞不二的感情,从而描绘出处于热恋中男子的“浓情”形象。
(三)婚姻中的男子形象
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诗来说,描述婚姻生活的篇幅占据整个爱情诗的一半比重。既有对婚姻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有对于不幸婚姻生活下妇女形象的具体描绘。而在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子形象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爱情诗中婚姻生活背景下的男子形象,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具体的类型:
1.温情男子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的温情男子形象,主要存在于夫妻感情和睦的诗篇当中。举例来说,《郑风·女曰鸡鸣》一诗中就描绘了一幅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画卷。该诗篇将诗歌与对话进行了有趣地融合,在描绘更加生活化的场景的同时,展现出和睦的夫妻生活情景。“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一句,描绘了一幅美满家庭生活的场景,也能够体现出夫妻之间的坚贞爱情,由这一句逐渐演变而来的“琴瑟和鸣”一词,也是能够代表夫妻美好家庭生活的重要词语。与《郑风·女曰鸡鸣》一诗相似的是,《齐风·鸡鸣》一诗中,通过夫妻床床之间的对话来营造出一种幽默温馨的氛围,勾勒出一个温情又风趣的男子形象。
除了对真实、平淡而又温馨的家庭生活进行描绘之外,《诗经》中对于婚姻中温情的男子形象描写,还主要体现在“思妇诗”这一题材当中,《豳风·东山》就是思妇诗的代表之一。“我东曰归,我心西悲”“自我不见,于今三年”等诗句,都体现出男子对于妻子的思念之情。而该诗篇在对男子的这种思妻之情进行描写时,主要采用的是联想和想象的描写手法,在想象妻子如何在家中思念自己的过程中,侧面刻画出一个思念妻子的男子形象。而该诗篇中应用的写作手法,在当前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被称为以人衬己。在后世的诗词创作中,杜甫在《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句,也运用了以人衬己的写作方法。
但这种思妇诗在《诗经》中并不常见,更多地还是对于古代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的展现。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反映家庭生活的诗篇之外,《郑风·缁衣》也是对平淡温馨家庭生活进行描写的主要类型。
2.绝情男子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的绝情男子形象,大多出现在“弃妇诗”这一类型的诗篇当中。《诗经》的创作背景处于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当中,从女性视角出发,借助诗歌来抒发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诗经》中大部分诗歌的主要创作原因。而从婚姻生活中的男子形象塑造来看,“绝情”男子大多在弃妇诗的侧面描写中体现出来。举例来说,《卫风·氓》就是比较典型的塑造负心男子的诗篇。从男子急于将女子娶回家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到后续“二三其德”“始乱终弃”的结局,刻画了一个“喜新厌旧”“另觅新欢”的绝情男子形象。在这一诗篇当中,男子从最初恋爱时的虚伪追求到结婚后的无情背叛,以简短的诗句描绘出一幅不幸婚姻生活的场景。具体来说,《卫风·氓》中对于生活场景的描述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恋爱时期非真实的男子形象的描写。“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一句,表现出男子在爱慕女子时,以用布换丝的借口进行求婚。其次是结婚之后男子态度的转变,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转变为“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表现出男子对于女子的态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化。第三,从“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句还可以看出,女子在痛诉男子绝情的同时,仍然能够保持着冷静的心态,与前文塑造的绝情男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诗经》中的《邺风·谷风》一篇中,也是以被抛弃的女子角度来塑造绝情男子形象的。“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等女子悲痛的自述,都从侧面反映出一位只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同安乐的绝情男子的形象。而从《诗经》的整体创作风格来看,对于某一事物和生活的描写,大多是以一唱三叹的形式进行的,《邺风·谷风》这一篇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到“不念昔者,伊余来塈”,都表达出女子在遭到抛弃之后刻骨铭心的悲痛之感,也从侧面塑造出一个背信弃义的绝情男子形象。
3.鳏夫男子形象
《诗经》爱情诗中对于鳏夫男子形象的描写,大多是从思念亡妻的角度入手,在诗句言语之间塑造出一位重情重义的男子形象。举例来说,《邺风·绿衣》就是以男子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为主的诗篇。“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兮,曷维其已。”一句,描绘出男子从精巧合身的衣物中回想起与妻子的生活,在惋惜妻子的同时,表达出对于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而“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一句,也是男子在思念亡妻过程中一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让人们能够从字里行间之中体会到男子深切痛楚的情感。
《诗经》大多描绘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风貌。在这一时期中,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在借助诗歌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同时,也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憧憬寄予到诗歌之中,并伴随着《诗经》这一文学作品逐渐流传至今。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描绘古时人民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多种可供借鉴的方法。在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在运用以人衬己、直抒胸臆等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展现诗歌的文学美和艺术美的同时,也促进了现代文学作品创作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对《诗经》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除了有助于研究《诗经》的历史和文学价值外,也能够对现代文学创作和传统文化的发扬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爱情题材自古以来都是文学中的热点题材,而与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是,《诗经》中对于男性和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更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在以抒情体为主要形式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的过程中,《诗经》在从女性自述的角度描绘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从侧面勾勒出一定的男子形象。而这种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运用,又能够实现对女性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塑造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