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与体会
2022-12-06舒歌群
舒歌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 230026)
科技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源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和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为“中国科大”)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是我党为“两弹一星”事业创办的红色大学。作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自建校伊始就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聚焦培养高水平尖端科技人才,着力突破基础研究创新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出色成绩。近年来,中国科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将“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作为两大核心任务,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努力办出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学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在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推动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等方面成果丰硕,为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
1 潜心立德树人,大力培养基础研究人才
中国科大自建校以来,始终将“从事于新科学、新技术的研究”的人才培养作为立校之基。1959 年5月26日,学校力学和力学工程系首任系主任钱学森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开宗明义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我国培养尖端科学研究技术干部的,因此学生必需在学校里打下将来作研究工作的基础”,深刻阐释了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全面介绍了中国科大如何通过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的普遍设置和一线师资配备实现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直至今日,中国科大每位教授都参与本科生基础课程讲授,校定通修课程等基础课程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占总学分的45%以上,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采用“分类教学、按需修读”方式实现全覆盖。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们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践中总结出的“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并重”,业已成为中国科大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是学校长期坚持的办学方针,也是中国科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作为中国科学院所属大学,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密切协作,充分利用相关研究院所在基础研究领域的资源和平台优势,践行“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践创新的能力。鼓励本科生在读期间进入学校和相关研究所科研实验室参与科研训练、接触科技前沿,实现本科生百分百进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已与中国科学院12个分院、39个研究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每年有800多名学生赴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和其他知名科研机构实践学习和进行毕业设计。
进入新世纪后,学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2年起,学校在本科生培养中开创性地推行入校后自主选专业。本科生入学一年后,以自身兴趣为导向,可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二年级后,可在学院内自主选择专业;三年级后,还可进行专业调整或按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学习。在申请自选专业过程中,学校层面没有任何专业或成绩门槛,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2009年以来,学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深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积极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先后与相关研究院所合作创办了19 个“科技英才班”,包括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办的“华罗庚数学英才班”、与物理研究所合办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等,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创新方面独树一帜。2018年,“严济慈物理英才班”2010级学生曹原因其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突出贡献,成为Nature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并入选“Nature 2018年度科学人物”。
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基础研究人才所需要的能力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充。2020年5月,学校发布了《“一流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行动纲领》,强调将“计算思维”作为数理基础的延伸融入本科培养体系当中,培养在新形势下学生利用计算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无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设大批当时国内首创的新兴、前沿、交叉专业,还是近年接连获批国内首个“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名单,学校始终不断创新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千生一院士,八百硕博生”,这是社会公众对中国科大人才培养成绩的肯定和鞭策。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当中已产生93位两院院士(含外籍)、302位杰青、32位科技将军及大批前沿科技领军人才。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科大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内重大需求”,争当基础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努力培养更多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锐意开拓创新、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
2 执着攻关创新,不断强化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根基和源泉,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195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元帅在中国科大成立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大创办的目标就是培养国家建设事业发展需要的尖端科技人才,以便在一段时期内使祖国最急需的、薄弱的、新兴的科学部分迅速赶上先进国家水平。因此,在学校最初设立的13个系中,除自动化、无线电电子学、力学与力学工程以外,其他均属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中国科大建校六十多年来,始终关注基础研究创新,千方百计为“甘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工作者们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支持和鼓励他们一次次勇闯科学的无人区,“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得以不断涌现。
新的基础科学前沿往往诞生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国科大2003年获批筹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现为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微尺度”),着眼于推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五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实现在若干关键基础领域的重大科学突破。微尺度以柔性考核来进行学术评价,不对研究团队进行硬性的指标考核,只需要3~5 年的阶段性工作汇报。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工程科学、信息科学、微纳加工等六大公共实验中心,集中购置在相关领域急需、通用而一般科研团队难以承担的大中型仪器设备,并组建技术支撑服务队伍,让广大师生得以通过公共实验平台实践自己的研究创意。时任中国科大校长、微尺度常务副主任的侯建国院士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要给年轻人提供没有天花板的创造空间,让他们能跳多高就跳多高,让他们保持学术上的热情和野心。”也正是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中,微尺度接连完成发射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建成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室温大气条件下的全球世界首张单蛋白质分子磁共振谱等多个“世界首次”,成为交叉科学氛围的“圣地”和基础研究成果产出的“高峰”。
新时期,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经费支持下,学校继续强化基础性学科建设,进一步打造“基础研究率先一流,新工科、新医学跨越式发展,特色文科稳步提升”的学科生态,成为“数、理、化、天、地、生”全部入围“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高校。通过建设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彭桓武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等,学校不断加强对基础研究工作的支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成果。“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连续两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到了中国科大牵头完成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机、“祖冲之”系列超导量子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以及参与的“嫦娥五号”探月工程、“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8项工作。学校主持完成的10项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其中“九章”光量子计算机位列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类成果首位。对科学的热爱、对创新的执着,已经深深刻在了中国科大人的骨子里,带领学校一次次攀登“高到无穷”的科学高峰。
3 心怀国之大者,积极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作为一所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中国科大与生俱来的价值追求。20世纪70年代,刚刚从南迁的动荡里开始二次创业的中国科大迎来了吹遍神州大地的“科学春风”。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队伍,于艰难困苦中披荆斩棘,攻克了同步辐射领域诸多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成果,最终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实验室在其长期的运行开放中,支撑解决了先进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产出成果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重要奖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成为新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唯一入选的高校“大国重器”!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历程,正是中国科大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努力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长期以来,中国科大秉承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自身基础研究优势,着力打造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
近年来,学校作为核心大力支持合肥国家实验室建设,整合创新资源和优势力量,聚焦量子科技前沿、协同攻关创新,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合肥国家实验室成为我国首批首个正式挂牌的新型国家实验室。全面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牵头或参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建设。稳步推进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巡天望远镜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学校与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研究,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学校集中化学、材料、环境等优势力量,筹建碳中和研究院,希望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是中国科大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制定的学科发展蓝图。2017年,在国家卫健委、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揭牌成立,安徽省立医院成为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将免疫学研究基础应用到临床,创新性地提出“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中国科大方案”,被列入国家第七版、第八版诊疗方案在全国推广,广泛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为全球科技抗疫贡献硬核力量。学校加快建设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的科研力量,与中国科大的基础研究优势和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资源强强携手、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平台。大力发展“科大新医学”,不仅是学科建设的内生需求,更是学校回馈社会、造福人民最直接的方式,彰显了中国科大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
4 立足重大需求,赋予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一个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方可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为成果转化提供了源头活水,为了突破过程中的瓶颈,实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中国科大在体制机制上进行了探索。学校建立了“成果转化办公室—先进技术研究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联动机制,以首批赋权改革试点为契机,“转化收益激励”“委托运营知识产权”“先赋权后转化”等多措并举,打通“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化”的创新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学校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科大硅谷”建设,汇聚海内外校友资源,打造“科技+产业”创新示范区,助力安徽“三地一区”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在合肥建立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长三角科技战略前沿研究中心;在安徽各地市部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在长三角地区先后建立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等,谋划打造“立足合肥、覆盖安徽、辐射全国”的技术转移体系。此外,学校还与华为、延长石油、蔚来、海螺等一批头部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实现了产出从基础研究成果到解决产业实际需要的跨越。为做到“让产业人员懂科技,让科技人员懂产业”,学校提出了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的设想,期望借之推进解决科研和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从“科技之花”到“产业之果”,学校充分发挥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孵化出科大讯飞、科大国盾等一大批科技型上市企业,为合肥打造“中国声谷”“量子一条街”两大名片。由安徽省、中国科学院、合肥市和中国科大联合成立的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累计孵化企业292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家,申请专利423项,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正如中国科大校歌《永恒的东风》中所唱,“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把红旗插上科学的高峰”,是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大人为之奋斗终身的永恒追求。中国科大坚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为根本、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为主干、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为枝叶,生动诠释了“顶天立地”做科研,源源不断释放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站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起点,中国科大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科大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力争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贡献更大力量,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