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治疗仔猪水肿病的对策
2022-12-06李媛
李 媛
(天津市宁河区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1509)
0 引言
通常动物肠道会有正常的寄居菌群,对动物是有益的,能够促进动物的健康生长,大肠杆菌便是其中之一。但也有一些类型的大肠杆菌会导致动物出现疾病,尤其是幼畜患病率更高,会引发幼畜出现严重的败血症以及腹泻等问题,严重影响其生长,甚至引发死亡。仔猪水肿病便是由大肠杆菌导致的肠毒血症,比较典型的特征是仔猪的相应部位以及胃壁会出现严重的水肿,虽然该病发病率低,但此病有着极高的死亡率,会对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 仔猪水肿病概述
1.1 发病原因
仔猪水肿病主要由生猪肠道中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发的疾病,其属于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此类大肠杆菌在仔猪哺乳期时便已有少量存在于仔猪肠道中,然后在一个适当的诱因下产生毒素,当这些毒素逐渐积累到一定量后,便可导致仔猪发病,情况严重的会死亡。仔猪水肿病的潜伏期较短,急性病猪可在5~6 h死亡,由于死亡率高,且具备传染性,所以可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2 临床症状
1)最急性型。此型一般较为少见,仔猪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同时全身肌肉和四肢抽搐,并伴有口角流涎以及吐沫等症状,往往仔猪因呼吸极度困难而迅速死亡。大多数仔猪症状尚未来得及体现便突然死亡,整个病程仅为1~2 h,所以很难及时治疗。
2)急性型。此型较为常见,表现为仔猪肠胃急性发病,部分仔猪食欲减退或者完全停止进食,体温通常处于正常状态,但个别体温能够达到40.5℃~41.5℃。发病时仔猪会无目的性地进行乱冲、乱撞或者是转圈运动,整体形如醉态,此时如果强迫仔猪行走,会四肢乱蹬,部分情况下会出现呕吐。患猪眼睑出现严重水肿问题,同时颈部、头部会出现“发胖”或者是水肿现象。患猪还伴有神经症状,如精神迷乱、共济失调、肌肉震颤和口吐白沫等。实际病程通常为12~24 h。
3)慢性型。此型一般较为少见,症状为仔猪头部以及眼睑会出现明显水肿,常腹泻或者是便秘,同时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以及卧地不起。此型若在病初时及时开展对症治疗能够痊愈,若是未能及时治疗,仔猪会逐渐消瘦导致衰竭死亡,整个病程为2~4 d。
1.3 病理剖检
通过病理剖检可发现,患猪胃肠壁水肿、结肠肠系膜水肿以及眼睑、面目或颌下淋巴结水肿[3]。
胃肠壁水肿主要集中于幽门附近的胃大弯部,病情严重的仔猪能够扩展到食道以及整个胃底部,其中贲门部水肿最为明显,水肿部位一般明显变厚,胃底可见弥漫性出血,也有一些发病仔猪并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胃壁水肿特征,但会出现急性胃肠炎,表现为下痢,可通过剖检发现胃肠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多,而且黏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者是出血斑。在此基础上可逐渐产生胃肠壁水肿问题。
眼睑、面目或者是颌下淋巴结水肿的水肿液为无色透明的胶冻样状。部分仔猪在颞部、下颌间、后颈、股前或腹股沟等皮下可见到水肿。此外,鼻黏膜会存在分散性的出血点。
此外,大结肠以及结肠肠系膜也容易看到同样的水肿,小肠水肿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程度较轻。
1.4 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一般情况下,细菌多在带菌母猪以及感染的仔猪肠道中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大量繁殖,并可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对饲料、饮水以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易感动物。一般42~105日龄且断奶前后的仔猪较为容易感染此病,部分情况下数日龄以及4月龄仔猪也能够感染此病。体格健壮以及生长快的仔猪发病最为常见,通常局限于个别猪群,往往不会广泛传播。
3)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一般会在所处区域零星散发,虽然病死率相对较高,但通常仅局限于个别猪群,不会出现广泛传播,有时散发。在猪群中实际发病率为10%~35%,但各群以及各时期存在一定差异。该病在春秋产仔季节较为容易出现,每年3—5月属于发病高峰期,随后逐渐减少,但是在8—10月又会开始回升。集约化饲养、饲养条件出现改变以及气温变化还有免疫状态等,均是该病的诱因。
2 仔中兽医治疗猪水肿病的方法
2.1 中兽医治疗的基本原理
中兽医在实际治疗仔猪水肿病的过程中,需要先判断引发仔猪水肿病的病因,再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开展治疗,即对症下药。结合仔猪水肿病的具体患病成因来看,大部分是由于仔猪在饲养过程中摄入大量高蛋白饲料,导致仔猪产生消化不良问题,进而出现郁积症状,逐渐地从发热状态转变为毒素,此时一旦受到外在六淫邪毒的侵袭,便会导致仔猪体内的湿气以及热毒无法发于体表,从而产生水肿病。所以,在借助中兽医方法开展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工作时,一般以清热燥湿以及理气活血为主要治疗方向,选用能够消食导滞以及调理脾胃的中药。黄芪、大黄以及芒硝等相关中药本身具备着清热解毒以及抗菌消炎的作用;茯苓、泽泻还有生姜片利水消肿,以上药物都属于中兽医治疗仔猪水肿病的常用药物,能够对仔猪水肿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在实际开展中药治疗工作时,也要注意对症辩方。如果患病仔猪出现大便较为干燥的问题,一般可以在中药配方中加入大黄15 g;如果仔猪体温升高也可以借助柴胡30 g以及防己15 g、黄柏10 g进行混合治疗。如果患病仔猪大便稀溏,需要加入适量的粉葛、黄连还有薏米。如果患病仔猪还存在呼吸困难问题,可加入大枣约30个、葶苈子约15 g。如果患病仔猪开始出现神经症状,此时可以补充添加钩藤30 g。实践中可结合不同患病仔猪的具体发病症状,合理选用对应中药进行治疗,一般均为水煎取汁,最终灌服用药,用量为1剂/d,连续用药3 d。
2.2 常见药方
由于中兽医学的辨证论治的特性,对某种病症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药方。根据医生用药习惯不同、药物的君臣佐使配伍差异以及经济性考量,决定了中兽医治疗疾病时其药方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特征[7]。现阶段,除上述中药成方外,较为常见的药方还包括以下几种。
1)自拟方剂1:先取赤芍、白术以及防己各6 g,然后配以蒲公英12 g以及泽兰10 g。混合后用水煎取汁,再进行灌服。
2)自拟方剂2:先取干鱼腥草10 kg洗净切碎,然后放在蒸馏器中加水进行蒸馏,所获蒸馏液需要重新蒸馏1次,同时接取先馏出的80 mL留以备用。对于余液需要和药渣进行合并,然后煮沸大约30 min,再进行过滤,所获滤液需要有效浓缩至200 mL,再加入乙醇50 mL进行处理,并且滤去沉淀物,同时对乙醇进行回收,这样可以得到稠状物,此时加先馏出的蒸馏液,有效搅拌均匀,再进行冷裁24 h,之后再过滤,将其pH值控制在5~6,加入1%吐温80以及2%苯甲酶,同时加入注射用水100 mL,最终进行过滤、灌封以及灭菌。通常仔猪肌肉注射量为5~15 mL/次,一般2次/d。
2.3 治疗案例分析
为提高仔猪水肿病的治疗成效,某养殖场对80头已经患病的水肿病仔猪采用中兽医方法开展了隔离治疗。实际治疗过程中将80头仔猪平均分为4组,分别标记为A组、B组、C组、D组。使用不同的中药成方给予治疗。
1)A组患病仔猪主要借助“赤商姜蒜散”进行治疗,具体所用中药包括生姜10片、大蒜6头以及商陆16 g,同时配以赤小豆100 g。混合之后用水熬煎,然后借助胃管进行投服1次/d,连续用药3 d。借助该方法,实际治愈患病仔猪数量6头,实际治愈率达30%。
2)B组患病仔猪主要借助“胃苓汤”进行治疗,药方为:先分别取茯苓、泽泻、木通、猪苓各30 g,然后分别取陈皮25 g、甘草20 g,再配以各40 g苍术、白术,混合之后用水熬煎,再借助胃管进行投服,实际用量为1剂/d,需要连续用药3 d。该方法实际治愈患病仔猪数量为7头,经计算实际治愈率大约为35%左右。
3)C组患病仔猪主要借助“双苓双白厚青散”开展治疗工作,具体中药内容包括:先取茯苓、赤小豆以及桑白皮各30 g,然后取猪苓、白术、青皮以及陈皮还有厚朴各20 g,再配以甘草15 g,混合后用水熬煎,最终取汁灌服,1剂/d,连续用药3 d,该方法实际治愈患病仔猪数量达到了8头达40%,相较于前两种方法有着较高的治愈率。
4)D组患病仔猪主要借助“芒青军苓散”进行治疗,药方为:先取茵陈、川军、大青叶各25 g,然后取芦荟、芒硝、二丑、栀子分别10 g、50 g、20 g、20 g,同时配以茯苓、车前子以及陈皮、龙胆草各15 g,混合后研制成粉末,再用3 000 mL开水进行冲泡,并且加入250 g红糖,制好后利用胃管进行投服,1剂/d,连续用药3 d,最终治愈患病仔猪数量为8头,治愈率达40%。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仔猪水肿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时,可以选用C组以及D组治疗方法,两者的实践结果相对较好,可以发挥出一定的治愈作用[5]。
3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方法
3.1 药物预防
为有效避免养殖过程中出现仔猪水肿病,养殖人员可以借助喂服中药的方式来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可将鸭跖草以及车前草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水煎取汁,再给哺乳期母猪灌服。仔猪在断奶前后20 d,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柠檬酸,可以促使仔猪胃内酸度得以提升。此外,还应该定期对其喂食金霉素、VB、痢特灵等相应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一旦发现发病的仔猪,在上述任意一药方中添加蚯蚓,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3.2 做好日常管理
3.2.1 做好环境卫生管理
在转入仔猪前以及转入后,养殖人员需要及时对猪舍进行清理,同时借助强氧化钠还有石灰粉等对猪舍的墙面、地面、各类槽具以及进出车辆等开展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临产母猪应在转入产崽舍前,利用高锰酸钾进行喷洒消毒作业,这样可以有效消杀环境中的致病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日常管理中须控制好实际饲养密度,每天定时开展粪污清理工作,避免细菌大量滋生,同时需要做好猪舍防寒保暖工作,以此为仔猪的健康生长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进一步降低水肿病的发病率,促使仔猪健康生长。
3.2.2 做好疫苗注射工作
一般在母猪产前40 d以及15 d对其开展疫苗注射工作,通常为仔猪大肠杆菌K88、987P以及K99三价灭活苗,这样可以促使母猪的血清还有初乳当中有效地生成大肠杆菌抗体。除此之外,在产前第7天以及第2天,按药品说明书为其注射猪水肿抗毒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
3.2.3 避免突然断奶
仔猪的最佳断奶时间为40 d。严禁突然断奶,应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同时适量进行补料,避免产生应激反应。
3.2.4 禁止突然换料
如果仔猪已经熟悉了某一品牌或者是种类的饲料,须避免突然换料。如必须要开展换料工作,应该先将新料和旧料进行混合,然后饲喂1周,在此基础上逐渐更换成相应的新料。在实际喂养过程中,还应该保证饲料营养足够均衡,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均要具备,这样才能满足仔猪的生长需求。除此,还应该做好饲料的存储工作,以此杜绝发霉变质等问题出现。
4 结语
仔猪水肿病会对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切实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是养殖户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应在实践中注重做好仔猪水肿病相关病因的分析,然后结合具体病因开展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文章先是对仔猪水肿病作出了详细分析,并基于此探讨了该病的中兽医治疗方法和预防建议,以此促使仔猪水肿病防治水平不断提高,助推生猪养殖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