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产业困境下中小规模猪场的“六自”措施

2022-12-06施慎山左建新谈井春

畜禽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粪污猪场疫病

施慎山,左建新,谈井春

(1.涟水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涟水 223400;2.涟水县农业农村局,江苏 涟水 223400)

0 引言

自2021年5月来,猪价持续下行,目前外三元毛猪仅12元/kg左右,而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豆粕已达5 000元/t,玉米达2 900元/t,已严重低于猪粮比5.5:1的盈亏平衡点,养猪业呈亏损状态,部分中小猪场面临倒闭。但也有一些投资者认为在猪价低位运行时,是投资养猪的一个契机,开始筹建猪场。经过调查分析,认为猪价在低位状态下,中小规模猪场应采取猪场自建、苗猪自繁、饲料自配、疫病自防、猪粪自消、肥猪自售等措施,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疫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实现农牧循环的效果。

1 猪场自建

1.1 程序要合法

在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之前,发展养猪比较简单,建造几间猪舍购进苗猪就可以养殖,不需要什么手续或条件。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猪场面临生态环保的要求提高、土地政策的高压态势,并涉及到用地、生物安全、坏境评估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1.1.1 用地审批

养殖用地备案的基本条件是养殖场符合当地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达到规模养殖场的标准。新建养殖场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不允许建在禁养区内。新建猪场须提交养殖项目申请,经乡镇同意后,到当地国土所申请办理养殖用地备案手续,国土所进行现场测量,出具地类、规划等证明,签订土地复耕协议,报县级国土局审查备案。

1.1.2 环保申请

存栏5 000头以下的中小规模猪场须申请《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须提交的主要材料为项目环保审批的申请报告,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发改或经信部门出具的立项备案证明,基建项目须提供规划许可、红线图等材料。

1.1.3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请

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规定,新建猪场要到农业部门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农业农村部门对新建养殖场开展选址风险评估,依据养殖场周边的天然屏障、人工屏障、行政区划、饲养环境、动物分布等情况,以及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状况等因素实施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认选址。申请材料包括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申请表、场所地理位置图、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设施设备清单、管理制度、人员情况等。

1.1.4 工商营业执照办理

新建猪场作为独立的经营主体,要到当地市场监管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1.1.5 养殖备案申请

新建的猪场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备案申请,填写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表。符合规定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应当予以备案,发放畜禽标识代码,定期向社会公布;不符合规定的,县级农业农村不予备案,并说明理由。

1.2 选址要科学

农业农村部已暂停执行关于兴办动物饲养场的选址距离规定,改由农业部门组织开展新建猪场选址风险评估。但新建猪场必须从自身防疫出发,防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尽可能和其他养猪场(户)、动物诊疗机构、屠宰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保持合适的距离。

1.3 布局要合理

规划猪场时,既要做到科学适用,又要因地制宜。要“三区”分开,即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要分开,生产区应建在主风向的上风口,粪污处理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区要建在下风向;要净污分道,在猪场的上风向建设人员进出、物资进场净道,在猪场的下风向建设病死猪、粪污等运出污道,做到净道、污道不交叉;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生产区内各栋舍之间的距离在5 m以上。

1.4 功能要齐全

场区周围建有围墙,场区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 m、深0.3 m以上的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用围墙分开,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猪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配备具有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要建有直接通向场外的出猪台等。

1.5 雨污要分流

雨污分流是猪场降低污水量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对于中小型猪场来讲,建设一套由雨污分流、干粪堆积池、污水沉淀池组成的粪污收集、储存系统,是一个既方便又实用的方法。养殖场实行雨污分流,能大大减少猪场养殖污水的排放,猪场产生的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进入沼气池或者粪污存储池,进行厌氧(好氧)发酵处理,使之“变废为宝”;雨水则通过雨水收集渠道,排入附近河塘,不会对水体、土壤造成污染。在猪场雨污分流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3点。

1)输送污水首选管道。管道作为污水的输送载体,既能防止雨水进入污水系统,又能密闭防臭防蚊蝇,效果最好。如果选择建设排污沟,沟体必须高出地面10 cm以上,以防止雨水进入排污沟,降低雨污分流效果;排污沟必须加盖,做到防雨、防臭、防蚊蝇。

2)排污设施要有坡度。不论是管道,还是排污沟,都要有一定的坡比,保证粪污能自然流通,坡比以1:100为宜。如果猪场排污管道或排污沟过长,可在中间设置阴井,用水泵进行提升,保证污水能流到储粪池。

3)雨污分流设施要防渗、防外溢。不论是污水管道,还是干粪堆积池、污水沉淀池等设施都要做到上要防雨、下要防渗,及时清运防外溢,达到雨污分流的最佳效果。

2 苗猪自繁

2.1 自繁自养的优点

自繁自养有利于长远发展,扩大规模;自繁自养有利于疫情防控,为猪群的整体健康提供保障;自繁自养有利于猪群结构调整。

2.2 自繁自养的缺点

投资较大,盈利较慢;自繁自养需要购买母猪、种公猪等,相对来说投资要高,而且自繁自养的周期更长,通常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开始盈利。技术性要求高:尤其是对刚入行的养殖户来说,防疫、配种、保育等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2.3 自繁自养的技术要点

2.3.1 母猪的选择

在选种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场的实际进行科学选择。目前我国的商品猪场一般都选择生产性能好、繁殖力高、泌乳性能好的国外优良的二元母猪。在个体选择方面,后备母猪要求体型良好,背部平直或者微倾,腹部大而松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外阴大小适中、下垂,乳房发育良好,奶头排列整齐且均匀,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

适时配种时间一般在8~9月龄,一般要避开初情期,在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配种,在开始出现发情症状的8~12 h后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12 h进行复配。

2.3.3 母猪群的管理

及时淘汰长时间不发情、频繁发情、发情后不排卵等异常的母猪;及时淘汰母性较差、带仔能力差、泌乳性能不高、产仔率低以及老龄母猪;及时补充后备母猪,使整个猪群保持较高的繁殖力。

2.3.4 仔猪早期断乳

建议4~5周龄断乳。

3 饲料自配

在前两年猪价高位时,很多猪场都采取从饲料企业购买成品料为主,优势是生长速度快、节省劳动力。但随着猪价下跌,甚至亏损时,饲喂自配饲料是节约养猪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3.1 营养标准要明确

要根据猪的品种、年龄、生长发育阶段以及生产目的和水平,选择适当的饲养标准,把猪的营养需求和饲料供应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发挥饲料的转化率。

3.2 原料选择要合理

选择原料时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营养成分高、价格便宜、来源有保障的饲料,尽量节省运费和劳动力开支,降低饲料成本。在现阶段豆粕、玉米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建议在饲料中添加菜粕、棉粕等高蛋白原料,降低对豆粕的依赖;以小麦代替玉米,配制小麦型饲料,降低对玉米的依赖;可以种植苜蓿、墨西哥玉米等高蛋白青绿饲料,降低蛋白饲料的需求量。

以美国为例,虽然目前并没有体育教师教育与培训的课程标准,但美国各个大学是在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下,将专业标准渗透在整个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实习等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提升培养质量。美国大学培养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的教育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有着较高的要求,主要包括掌握宽广的基础文理知识 ,精通至少1门专业课程的知识 ,拥有扎实的教育专业知识并且通过严格的教育实习。其中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基础、教育导论、教育史、中等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材教法和视听教育以及教育实践活动[16]。

3.3 加工方式要适当

自配饲料一般为粉状,除麦麸、米糠、鱼粉、骨粉等粉状原料外,玉米、豆类、稻谷等籽实类原料应适当粉碎,生大豆、棉粕不能直接喂猪。

3.4 原料混合要均匀

各种原料按照配合比例称好后,先把玉米、麸皮、饼类等份量多的基础料混合均匀,再加入量少的其他原料混合均匀,才能保证猪营养均衡。特别是添加预混饲料时,若混合饲料混合不均匀,容易造成猪药物或微量元素中毒。

3.5 饲料存放要科学

自配的饲料应遵循随配随用的原则,一般情况下3~5 d配一次,时间过长会使某些营养物质损失;保存时一定要做到干净、无毒、防鼠、防火、防水、防污染,不能与农药、化肥等存放在一起。

4 疫病自防

目前,大型猪场都有自己的兽医队伍和防疫程序,有完整的疫病防控制度,但很多中小规模的猪场还是依赖当地兽医提供防疫、诊疗等服务,兽医要服务辖区内的所有养殖户。因此,建议中小规模的猪场加强学习,提高自我防控能力,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

4.1 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当地畜牧部门的培训。近年来各级畜牧部门都利用科技入户等项目为载体,举办很多培训班,作为中小猪场,要积极安排人员参加学习。主动在线上系统学习养猪技术。农业农村部的“农机耘”网站就是很好的选择,既有生猪饲养方面的知识,也有专业技术人员线上讲解,对提升养猪技术有很好的帮助。

加强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各地农业院校、农业科研单位都有校(院)企对接项目,这些院所有一流的专家、设备和技术,多安排品种改良、饲料配合、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专家直接为养猪场服务;中小规模的猪场要主动对接院所、专家,遇到困难,也可以请专家到场解决,或线上咨询。

4.2 制定免疫程序

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当地农业部门的规定,在做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强制免疫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和本场猪的免疫抗体水平,选择性地做好伪狂犬病、链球菌、萎缩性鼻炎、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防控。疫苗须通过合法渠道采购。疫苗须按规定温度在冰箱贮存,已开瓶和稀释后的疫苗,必须在4 h内用完。

4.3 加强生产管理

引进的种猪应从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种猪场引进;猪场不得饲养其他畜禽、犬、猫等动物;做好冬季保温、夏季通风等管理工作;场内发生疫病时,立即隔离并向农业部门报告,病死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乱抛、乱丢、宰杀、出售。

4.4 加强猪场消毒

保持生活区与猪舍外环境卫生,原则上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必须进入猪场的外来人员严格消毒后更换衣服、鞋、帽方可入内;消毒药品2~3个月更换使用,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不得配伍使用;消毒池内的消毒液要按照说明书使用,每周更换2次,并保持有效浓度。

4.5 做好疫病诊疗

发现猪只生病,首先判断是否为一、二类传染病,如果是,必须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所用药品必须来自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渠道,不得使用违禁药品;做好诊疗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5 猪粪自消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不断集中,种植业由过去单干模式向农场化、企业化、园区化转变;养殖业也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转变。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一方面规模种植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规模养殖业产生大量粪污、尾水、臭气,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农牧分离、种养分离,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实行种养结合,实现农牧循环既是现代农业的趋势,也是农业节本增效的主要措施。猪场的粪污放错地方是污染,放对地方就是资源。建议中小型猪场采取“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生态模式,建立适当规模的家庭农场,走“猪—沼—菜(粮、果、鱼)”的生态循环道路。

5.1 消纳农田的比例要适当

原则上1亩(1亩≈666.7 m2)农田可消纳3头猪的粪污,芦笋、浅水藕、茨菇等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大,可适当扩大比例。如涟水县红窑镇的振康猪场,常年存栏能繁母猪600头,实行自繁自养。猪场的污水经沼气发酵后,以管道输送到场西侧的1 000亩芦笋基地。

5.2 猪粪储存设施要充分

畜禽粪污一般要经过60 d的发酵才可以作为有机肥排放到农田消纳,但考虑到农作物的季节、茬口等因素,建设的干粪堆积池、污水沉淀池、沼液储存池等要足够容纳180 d的粪污,增加猪粪利用率,减少外排风险。有条件的猪场可以对猪粪作进一步处理,生产有机肥。如涟水县的全稳康源猪场,猪场的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作为猪场自身的2 000亩农业园的灌溉用水,干粪加工成颗粒,作为农田的有机肥,该猪场已成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典范。

5.3 输送液体粪污要防渗

液体粪污从猪场到农田,距离远的可以用吸粪车运输,但成本较高。在猪场周围的农田,运输方式首选管道,一是防渗,不会有雨水、地表水渗入;二是相对密闭,臭味较小,群众反映少。采用管道,每隔50 m左右要建1个阴井,便于堵塞后进行疏通。

6 肥猪自售

很多中小型猪场的育肥猪卖给猪贩子,或由经纪人介绍出售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增加不必要的成本,猪贩子压价,经纪人赚取中介费(10~30元/头);二是疫病风险大,猪贩子和经纪人都会要求进猪场现场看猪议价,甚至有的猪赶到出猪台。建议中小猪场主动和当地的屠宰企业联系,采取点对点的直销方式出售。

在生猪销售方面要注意以下环节:①尽可能做到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中小型猪场很难做到,但可以做到一个猪栏全进全出,便于清洗、消毒、核算。②及时在网上查询当日肥猪报价,免得吃亏上当。③出售生猪时,必须经当地官方兽医检疫,并出具有效的检疫证明后方可出售。经检疫不合格,或发病猪严禁出售。④运猪车辆必须经过农业部门备案,并经过严格的消毒后方可运输。⑤运猪车辆、采购人员严禁入场。采购人员可通过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议价,不得现场看猪,运猪车在出猪台出口接猪。⑥议定好的猪必须出售,不得返场。⑦及时消毒,肥猪出售后,要对相关人员、场地、出猪台、猪舍进行清洗、消毒。⑧做好生产记录,分析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粪污猪场疫病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