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能源市场怎么建?
2022-12-05经济杂志寇佳丽
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寇佳丽
10月31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本市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冬供暖季期间,北京市居民用电、气、热价格维持稳定,不作调整;执行居民价格的学校、养老福利机构、社区居委会等非居民用户价格不作调整;非居民热价不作调整。天气渐冷,与供暖和能源有关的消息比以往更能牵动民众心弦,通知的到来,无疑让人们吃下了定心丸。
能源向来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冬季保暖、夏季制冷、洗衣做饭,几乎每个生活细节里都伴随着能源的消耗。能源还与生产紧密联系: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耗成正比关系,能源自给率体现了一国的能源储备与生产能力,国家安全少不了能源安全的保障。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紧张,价格混乱且高企。作为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中国能源状况相对稳定,与此同时,我国仍需要在能源市场的全国统一上继续努力。
2022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在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基础上,健全油气期货产品体系,规范油气交易中心建设,优化交易场所、交割库等重点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并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开放。稳妥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进一步发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作用,推动完善全国统一的煤炭交易市场。”
能源转型难度空前
根据我国“双碳”目标,中国能源转型进程可分为3个阶段:2030年前为碳达峰攻坚期;2031年—2050年为碳减排加速期;2051年—2060年为碳中和决胜期。当前阶段,中国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复杂环境,面临国际社会低碳环境约束和国内高质量发展的双重压力,能源转型的挑战和难度空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产业结构重。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工业制造业占比大,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高,能源需求还将刚性增长。2021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53.3%,与发达经济体约70%的比例比较,差距仍然很大,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远高于欧洲等发达国家。在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经济发展任务艰巨,阶段性结构性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约束更加紧张,加之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全球宏观经济发展不稳定性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多。
煤炭比例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基本特点大致可以用“多煤、少油、乏气”来概括。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2015年,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约为64%;2020年,这个数字降低为56.8%左右;2021年,这个数字继续降低为56%,但仍然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很多。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持续上升,但进步缓慢。2020年,我国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5%;2021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
排放总量大。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2021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2.7%,但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3倍。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世界碳排放的31%,化石能源燃烧是主要的碳排放源,约占我国全部碳排放的88%;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前10名国家中,我国排名第一(约为105.23亿吨)。对于“双碳”目标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国家电投五凌电力余丁光伏电站职工在检修设备 来源:新华社
时间紧迫。依据过往经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路径基本相同,欧盟大概经历了70年,美国和日本大约经历了40年,且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碳中和过程是自然进行的,而按照现有计划,中国只有30年时间,缓冲时间有限。
统一能源市场背后的逻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均处于转型期。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从缺少竞争力、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我们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二,发电量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铁路总长度世界第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一,但人均数据进步空间仍很大。2021年,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每月不足3000元,全球排名第59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过去几年,国家出台了包括房住不炒、共同富裕示范区、双减、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内的一系列战略方针与计划,旨在解决上述矛盾。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民粹主义在西方不断炒作逆全球化,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团体采用各种措施打击国际贸易。回顾过去几十年,我国之所以能够成长为大型工业国家,与加工和代工厂分不开关系,但是未来,如果我们的企业仍旧执着于为别人代工,依靠“出口劳动”来谋生存,中国制造就可能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低端,无法更进一步。
这意味着,我们到了转换思维、转换定位的关键时刻。
《意见》指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其中,“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非常关键。过去很长时间,我国政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以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地方政府和干部考核的关键指标,这是我国经济能够高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这种制度也带来了其他影响,即一些激进的地方政府,为了谋求本地更好发展,会通过行政命令来增加贸易或服务壁垒,比如限制外地企业、为经济交往设置高门槛等。
2021年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公布了《关于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的通知》,其中一个案例为“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
统一能源市场是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进行的。
“我国能源市场的关键堵点其实是传统或者说是历史遗留问题,即以省为单位的能源平衡问题。最近十几年,国家一直致力于解决大批量能源跨区域输送问题,但贯彻实施起来没那么容易。对于每个省份来说,能源是一种基本投入,因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源,针对这一块,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一笔账。这些现实因素确实阻碍了统一能源市场的建设。我国中央政府作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建立了统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致力于加强区域市场的连接联通,很多中央决策都是从全国统筹上面去考虑的,有成果但现实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这样分析。
以云南为例。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水力资源占全国的68%,但开发程度很低。启动“西电东输”战略工程后,云南的水就输往广东去发电。后来,云南省觉得输送水资源是“贱卖”行为,就开始引进电解铝项目,在本地生产电解铝,让水资源留下来在内部开发、使用。
“再比如说电价问题。按照政策,对于高耗能的行业或企业,在电力紧缺的时候是不限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地方政府对高耗能企业大幅度上涨电价。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行业或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林伯强补充说。
推进天然气计价方式改革
天然气正在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00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705亿立方米;2021年,这一数据变为3726亿立方米。随着整个社会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上升,我国需要构建升级版的天然气经济模式,推动天然气行业进行变革。
如今,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多气源格局基本确立。我国国内的天然气资源已得到充分开发,从俄罗斯等国家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也成为了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207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左右,资源开发已形成规模。国际天然气输送网络建设如火如荼,为我国不断优化天然气产业链结构、加快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国内天然气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绿色低碳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作为绿色能源代表,天然气已经得到我国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测算显示,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替代标煤1300万吨,相当于减少61万吨有害物质、44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用天然气代替电力、煤炭等趋势的接受度正在升高,在一些城市的部分社区,冬季已完全采用天然气供暖模式,环保程度明显提升。2017年,我国印发《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计划到2030年,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而2021年,这一数据为8.9%。可以预计,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还将进一步发展。
信息技术与天然气市场之间的结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天然气集输系统是天然气开发利用的重要部分,采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天然气集输管理水平十分重要。通过对天然气集输系统进行分析,利用天然气集输信息化系统的优势,更充分地发挥出天然气集输信息化系统在多方面的功能,提升天然气集输管理质量和效率。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诸多不足仍然是走向市场统一的阻碍,例如产量增速跟不上消费量增速、县级行政单位很多并没有接通管道气、对外依存度高、储气调峰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平稳供气需求等。其中,计量计价的掣肘非常关键。
天然气的计量方式包括体积计量和能量计量等。长期以来国内普遍采用体积计量的方式,以“立方米”为单位。对大众而言,家中燃气表也是用体积计量,符合产品质量的燃气以一定体积售卖,用多少体积,就付多少钱。
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计量方式是能量计量,即以热值计算。所谓热值,又称卡值或发热量,是燃料化学中表示燃料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即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天然气大宗交易中心都采用能量计量计价。采用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的好处比较明显。不同气源热值差异较大,例如液体天然气的热值相对较高,油田天然气热值相对较低,而体积计量并不能体现不同种类天然气的本质价值。因此,采用体积计量计价体系,对高品质天然气并不公平。对消费者来说,用同样的价格购买同样体积的天然气,获取的热值却不同,也确实无法体现交易的公平原则。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早在3年多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就联合印发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指出“国家推行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4个月内建立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不过,时至今日,计划中的体系也还没建立起来。
“用能量计量计价是更好的选择,但需要标准,而具体标准的落实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的整体标准。国内有些地方、企业并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他们销售的天然气可能无法达标,上述操作对他们来说或许代表着利益损失。统一建立天然气的能量计量计价体系,还涉及设备改造或更换问题。从支线到终端的改造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设备怎么改造、费用怎么出,实施起来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阻碍。”刘毅军解释说。
尽管如此,天然气价格体系的改革和统一仍然非常关键。计价方式统一了,才能为后续的天然气市场改革提供推动力;天然气市场改革做好了,才有助于全国能源大市场的统一;也只有市场统一了,竞争才会更充分、更健康。
电力市场化要抓关键
电力市场化改革一直是我国能源市场改革的焦点问题。
1949年,我国电力系统发电量只有43亿千瓦时。
1996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随后电力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2002年,国务院发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四大改革任务,拉开电力体制改革序幕。
2015年,我国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掀起了又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这一文件确定了以推动市场交易为目标导向的改革发展路径,助力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向新征程。
2021年10月开始推行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围绕居民、农业、工商业用电提出了四项改革要求:一是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量上网电价;二是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为原则上均不得超过20%;三是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四是保障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
2021年11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电力市场,引导全国、省(区、市)、区域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融合发展,规范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推动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
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我国将分两个阶段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一体化设计、联合运营,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落实,已经推动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化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具备了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基本条件。在国内,我们已形成以电力中长期市场为主,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补偿机制等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市场架构。具体来看,市场逐步取代计划成为电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发用电计划全部取消,售电市场有序放开,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电力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此外,我们建成了北京、广州两个区域电力交易中心并已经运行多年,在交易平台建设、交易技术标准、市场治理体系等方面为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提供了经验支撑。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网络建设进程也在加快,网架结构不断完善,为统一电力市场运行提供了基础网络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共建成投运跨省跨区重要输电通道23条,截至2020年年底,跨区输送能力超过2.8亿千瓦。”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能源经济系主任宋枫对具体领域的电力市场化成效进行了介绍。
宋枫强调,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距离2025年目标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在交易机制、交易模式、交易标的等方面还未实现有效衔接,尚不能兼容大规模清洁能源和大范围用户参与市场,未能实现电力资源的充分有效配置。二是各省级、区域市场的市场定位、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差异性较大,跨省区和省内两级交易平台的耦合衔接还需加强。现阶段,我国省间和省内电力市场相对分割,难以满足大规模的电力资源市场化流动需求。”
电力涉及工业生产、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建立全国电力市场具有潜在巨大收益,但也会带来各省和区域之间的利益再分配与调整。而要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达到最终目标,就要解决好最核心问题。
电力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其经营受地方政府干预较大,地方政府以本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政策,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和省级壁垒,从而阻碍电力省间交易。协调不同利益诉求和调整利益格局,是全国统一电力建设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为解决发展阻碍,从根本上看,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具体而言,在市场层面,要建立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心,健全市场体系与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政府对价格和交易过程的直接干预;要关注各市场协同发展,例如完善辅助服务与容量补偿机制,使得价格机制充分反映机会成本,引导长期投资。在政府层面,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一市场规则设计,为统一市场建设打下制度基础;二是要厘清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如何影响潜在收益与损失在各省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分配;三是要构建激励相容的地方协调发展机制,例如可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补偿在一体化进程中受损主体的短期损失,减少其对改革的抵触。”宋枫详细解释说。
向人工智能要成效
统一能源市场的建设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离不开新能源的开发和合理用能、降低传统能源在工业体系消耗中的占比。这就对传统能源生产、设备利用率等提出新挑战。为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实现目标,能源转型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向人工智能技术要成效。
“要积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设计开发、运营合作、电网调控等方面的优势,从引导企业拓展技术应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技术指导体系等入手,推动能源系统智能化转型,以满足制造业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谭俊彬这样分析。
他指出,人工智能至少能在设施建设、合作方式、综合调控方面积极参与能源转型。
设施建设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为电厂绿色化智慧化提供创新基础。对于材料开发,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高通量筛选,优先考虑最有可能的未探索化学空间部分,快速寻找到最具潜力的路径,并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用于合成与测试,同时反馈优化发现过程,可大幅缩减部署新材料所需时间、成本,有助于推动我国电厂储能材料的开发和创新。电厂设计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改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光伏面板的设计提高转换效率,在寻找最佳的日照和风力资源优化容量因数的同时,分析接入现有电网设施的便利性以节约资源;建设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也可以通过自动优化设备的运送次序和识别低效的施工流程管理建设进度。
合作方式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推动分布式能源协同发展。分布式设备本体供电方面,人工智能可通过对大量历史消费数据分析,帮助预测系统的电力需求,有效地进行模式识别和流程优化,帮助我国家庭用户在电池供电、实地太阳能发电和电网供电之间择优进行切换,降低输电损耗,避免因处理不当或可再生能源短缺导致的停电,同时满足用户追求低成本、自给自足的需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运营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协调小型发电厂及分布式能源设备,可以打造原本难以企及的高度集成电网服务体系,使用户不仅能维持设备自身的正常运行、支持电网建设,还能从为其他用户提供电网服务中获取补偿。
综合调控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推动电网管理提质增效。电网设计上,人工智能通过对电网历史数据、发电量进行分析以及预测市场需求,可以快速、科学地选取电网装置的安装位置和规格尺寸。电网运行和维护上,通过收取输电网、配电网的传感器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基于测量的实时温度来确定线路的动态安全承载上限,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传输容量的利用率;同时随着能源系统覆盖范围的加大,定期人工维护的费用也将随之激增,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分析并识别机器拍摄的视频片段中腐朽的电线杆、鸟巢以及植被等,这会为我国偏远地区的电网维护节省大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