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语言叙事研究
——评《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

2022-12-05关海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人民长江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元素符号汉语言中华文化

关海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文化元素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与精神的集中表达,更是对外展现国家形象和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符号。利用各种手段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以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入研究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以提升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具有可提炼的符号性特质,研究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可以提炼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通过互联网在全世界传播以避免外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歪曲。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软实力的大力提升,互联网优势为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传播创造了条件。充分挖掘适应新时期和世界形势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通过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向海外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深入探究中华文化中的标识性元素符号、传播经典文化标识元素符号的策略,以及对外传播的路径、传播内容和措施等,可以寻找中国经典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从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影响力。需加快构建有利于中国文化繁荣的发展机制,从而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顺畅地融合到世界文化之列。

为此,由朱麟撰写的《对外传播视野下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研究》一书,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语言叙事研究。具有中国特质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是由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作者为了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编写了这部面向海内外专门介绍中华文化符号的著作。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化传播案例介绍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理论,对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解读旨在为读者能够理解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提供一本简单易懂的基础读物。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青少年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及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该书涉及面广和触及的领域较多,可以作为中华文化符号专业理论书籍和中国经典文化传播丛书。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大量相关书籍,使用了纷繁复杂的材料,还引用了专业摄影家提供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摄影图片,做到了图文并茂。

在书中,作者首先交待了著述该书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中华文化符号的海外传播情况,界定了符号、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符号等概念,概述了符号学、中华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等理论知识,对比分析了英美文化符号与中华经典文化符号的差异。其次,对中华经典文化元素符号的传播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播主体、传播途径和传播影视,深入探析了微时代下的中华经典文化符号的海外传播,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中华经典文化元素符号的传承,以及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论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元素。介绍了一元文化、多元文化和人本主义等概念,通过国际案例“迪士尼”阐述了迪士尼多元文化对美国软实力的推动。还阐述了中华文化符号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构建问题,具体阐述了影视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运用,并将影视作品作为汉语国际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也为汉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视角。作者还从学习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阐述了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理论、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教育信息化,以及汉语言文化传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并对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汉语言文化国际教育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从文字符号的构造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第四,从理论和应用价值方面阐述了中华文化经典符号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在传承和创新中不断挖掘中华文化经典标识元素,从文化符号方面分析了网络流行词和中国文化思想的变迁。还进一步论述了影视作品与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播问题,作者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是民族的文化根基,强调了汉语语言对与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的重要性。在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图鉴部分,首先论述了中华自然文化元素符号,包括名山符号、江河符号和动植物符号,然后,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之人文篇。具体阐述了饮食文化符号和茶文化符号等文化元素符号,阐述了长城、北京传统建筑和西安兵马俑等建筑与雕塑符号,以及依据中华传统哲学和风水学而建的建筑群符号与园林符号;还阐述了毛泽东、成龙、李小龙和其他传统人物等名人符号,以及传统节假日、四大发明、中国茶、传统手工艺等传统文化符号。

当下,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在当代国际传播中也遭遇了一定困境,但中华文化元素符号通过互联网数字化艺术再生,如传统文化理念、传统符号元素、传统美学趣味和传统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再生,可以大大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元素的国际传播效能。互联网传播时代给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传播带来了机遇,以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成为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以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成为多层次的传播力,数字技术成为更全面更准确的传播工具,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成为中华文化元素符号最广阔的传播空间。在新媒介环境下与对外传播视野下,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传播不妨采取数字游戏、电影艺术和电视综艺等类型的传播形态,不断创新对外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网络化传播路径和数字化传播策略。加大数字化传播的规范化建设,把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传播内容进行数字化转译,通过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还要积极建设数字化传播新生态,以可沟通的传播叙事语言与世界对话,深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传播形态,使得中华文化元素符号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加深入和广泛,使得中华文化元素符号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猜你喜欢

元素符号汉语言中华文化
关于投稿中化学元素与核素符号的书写要求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关于投稿中化学元素与核素符号的书写要求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闯关!敢不敢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