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视角
2022-12-05陈纪曾泓凯
陈纪 曾泓凯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视角
陈纪 曾泓凯
(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350)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从社会建设层面为当前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现实生活中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及由此不断增进共同性,不仅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能够促成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由此让各民族在微观层面强化一种多维度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就是要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建成互惠规范、增进彼此信任,分别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在强化多维度共同体意识中彰显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现阶段,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社会化路径,同时也是推进新时代基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资本建设;关系网络;互惠规范
一、问题的提出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再次强调,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从现实生活角度看,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居住空间相对隔离,文化差异客观存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各民族之间心理适应能力有待提升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和共同性不断增进,成为影响当前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难点问题。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更有力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现实生活中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及由此不断增进共同性,不仅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资本作为考量各民族间关系网络、互惠规范、彼此信任的重要因素,关乎着能否实现各民族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以及能否增进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共同性等。
进一步讲,在基层民族工作中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实质上就是要促进各民族能够共同参与到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之中,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并由此不断增进各民族共同性,让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强化多维度的共同体意识。实地调研发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状况,即各民族间是否形成了关系网络、互惠规范、彼此信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民族能否共同参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然而,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大流动背景下,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间关系网络比较松散,互惠规范相对缺失,彼此间信任有待加强等问题客观存在,从而制约着当地各民族共同参与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正是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基层民族工作中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能够推进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在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和不断增进共同性中让各民族在微观层面强化多维度共同体意识,为现阶段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社会化路径。
当前,学界从不同研究视角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探讨,涉及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运用。例如,从各民族心理认知角度提出应增强国家认同[3]、国歌认同[4]、文化认同[5]、社会认同[6]等,从制度供给角度强调要积极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促进作用[7],从文化发掘角度认为应整合文化资源、弘扬中华文化[8],从教育培养角度指出应加强象征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9],从现代技术和传播途径角度认为应加强基层融媒体建设[10]。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或是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或是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然而,目前学界从社会建设层面专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成果相对缺少,尤其是从社会资本建设角度探讨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成果更是少见。在文献梳理中发现,为数不多的相关研究认为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1],社会资本有助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12],以及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13]。因此,当前以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作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的必要条件,并由此从现实生活角度探讨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依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人类正是在改造社会存在的实践活动中产生了社会意识。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各民族共同参与那些具有文化、经济、政治意义的生活实践,能够让各民族逐步产生一种多维度共同体意识。实际上,各民族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强化的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意识,也是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集中反映。社会资本是指“社会联系、社会荣誉和社会尊敬的资本”[15],“实际的或潜在的社会资源的集合体”[16]。可见,各民族社会资本是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一种社会资源,它集中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各民族间社会联系是否紧密,是否生成了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以及彼此间信任、支持、合作程度的高低等。从实践与意识之间关系上看,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共同参与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而各民族能否共同参与各种生活实践则是多维度共同体意识能否得以产生和强化的关键。因此,在基层民族工作中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从社会建设层面为当前探讨各民族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二、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理路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在研究社会结构与经济活动之间关系时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概念,认为它是指个体或群体因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后来,社会资本这一概念被运用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其中罗伯特•普特南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罗伯特•普特南认为它是一种“社会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促进了群体间自发的合作,使得某些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17]。据此可以说,各民族社会资本是各民族之间关系网络、互惠规范、彼此信任等要素的一种集合体,在性质上它属于各民族共同拥有的一种社会资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如果各民族能够形成或拥有这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将促进各民族共同参与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由此让各民族强化一种多维度共同体意识。正是在此意义上,各民族社会资本是各民族多维度共同体意识得以强化的一种重要考量,将有助于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18]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类并不同于自然界的动物,共同参与那些具有文化、经济、政治意义的生活实践理应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作为当地的社会主体,在共同参与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中体现了这种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9]然而,当前由于各民族文化差异客观存在及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之各民族在城乡间及区域间流动加速,导致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间关系网络、互惠规范、彼此信任等社会资源较为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因此,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目的就是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文化、经济、政治生活实践提供必要条件,让各民族在微观层面上强化多维度共同体意识,即从社会建设层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间关系网络能够为各民族实现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提供重要保障,也是调动和促成各民族产生集体行动不可或缺的一种结构性资源。各民族群体或个体“通过他们的成员身份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最终与所有成员达成一致的集体行动”[20],从而保障他们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各民族间互惠规范是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原则,目的是让这种实践活动有序、规范,实现互利共赢,并且能够促使各民族间形成一种常态化的、可持续的集体行动状态。而各民族间彼此信任是在关系网络和互惠规范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社会效应,由此产生的合作行为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的效能,而且也能够让彼此间进一步强化共同体意识。就此而言,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当前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能够促成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由此让各民族在微观层面强化一种多维度共同体意识。
(一)各民族间关系网络与文化共同体意识
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就是要促成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文化生活实践,由此逐步让各民族强化一种文化共同体意识。当前,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很大程度上需要地方政府、民族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加大制度、政策、技术及物力、财力、人力等资源供给,为这种结构性资源的生成提供必要的支持,逐步打造各民族共同参与文化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然而,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地方各民族间人际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网络等尚未深度形成,尤其是城市当地人口与流动少数民族群体之间更是缺乏相互联系的关系网络。在有些沿海大城市中,各民族间甚至处于相互隔离或彼此间无任何联系的状态。即使有些地方各民族居住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居住在同一城市社区或民族村落中,但是当地各民族之间因各自生产生活方式的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并不具有建立这种关系网络的主观意愿。并且,少数民族参加本民族传统节日、民俗、信仰、文艺、体育活动较多,而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文化生活实践则较为少见。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说明了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间关系网络较为匮乏。因此,当前与民族工作相关的多方主体应当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手段,着力构建各民族间关系网络。从现实角度看,在各民族之间着力构造关系网络,能够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文化生活实践提供保障,即能够为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这一集体行动提供保障。正是在构造关系网络中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进而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及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由此逐步形成一种文化共同体意识。
(二)各民族间互惠规范与经济共同体意识
在各民族之间建成互惠规范就是要促成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实践,由此逐步让各民族强化一种经济共同体意识。通常情况下,各民族的行为规范既包括道德、习俗、权威、礼仪等非正式规范,也涉及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正式规范。各民族互惠规范具有利他、互助、互利、共赢等特点。在各民族之间建成互惠规范就是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实践提供必要的行为标准,在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中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和走向共同富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导致各自遵守的道德、习俗、权威、礼仪等非正式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有些非正式规范比较保守或者已经过时。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建成一种统一的、互惠的非正式规范。同时,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如何建成有助于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经济生活实践的地方性制度、政策、法律、法规等正式规范,仍然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因此,当前与民族工作相关的多方主体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建成各民族间互惠规范。经济伦理规范是指导和评价经济主体行为的善恶价值取向、调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21]。在此意义上,在各民族之间建成互惠规范就是要制定和实施那些能够约束各民族经济主体行为、调整各民族之间利益关系,并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的一种行为标准,其目的是促成各民族在共同参与经济实践活动中实现互利共赢。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2]。正是在互惠规范的制约下,各民族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及美好生活愿望,由此逐步形成一种经济共同体意识。
2.4.2 标准曲线制备和定量下限考察 取大鼠空白血浆,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ATV对照品溶液适量,配制成 ATV 质量浓度分别为 62.50、25.00、12.50、6.25、2.50、1.25、0.25 ng/mL的血浆样本,按“2.3”项下方法预处理,并按“2.1”项下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测定。以ATV的血药浓度(c)为横坐标、ATV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求得标准曲线方程Y=0.101 9c+0.149 6(R2=0.999 4)。结果表明,ATV的血药浓度线性范围为0.25~62.50 ng/mL,定量下限为0.25 ng/mL(RSD=5.8%,n=6)。
(三)各民族间彼此信任与政治共同体意识
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彼此信任就是要促成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政治生活实践,由此逐步让各民族强化一种政治共同体意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彼此信任是共同参与当地公共事务治理并实现合作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由此提升当地公共事务治理效能的一种重要路径。在现实生活中,若各民族之间信任缺失或彼此间不信任,或者说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猜疑或不理解,会让各民族对当地公共事务治理难以达成一致的集体行动。实地调研发现,有些地方由于各民族之间社会联系松散,日常性关系网络尚未形成,以及相互之间更是缺乏一些“共事”的载体,难以获得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机会等,这种情况容易让彼此间建立信任失去重要的现实基础。同时,由于有些地方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观念信仰等方面不同,导致当地各民族心理上“双向不适应”现象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显然也不利于各民族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因此,与民族工作相关的多方主体应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增进各民族间彼此信任。进而言之,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增进各民族彼此信任能够让各民族之间产生和强化相互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助于提升当地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私搭乱建、公共安全、噪音扰民、垃圾乱放、社会治安等管理型公共事务的治理效能。同时,当前要借助于增进彼此信任来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型公共事务治理,在满足各民族公共服务需求中不断提升各民族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现实生活角度看,增进彼此信任是促成各民族对公共事务治理实现协同合作的关键所在。正是在增进彼此信任中,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管理型和服务型公共事务治理,由此逐步形成一种政治共同体意识。
三、加强社会资本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现阶段,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就是要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建成互惠规范、增进彼此信任,分别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在强化多维度共同体意识中呈现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
(一)构造关系网络: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
各民族之间关系网络作为一种结构性资源,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文化生活实践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以构造各民族之间关系网络来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文化方面促进各民族交流互动,让各民族逐步强化一种文化共同体意识。经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当前从构造关系网络层面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互动,就是为了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和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在文化方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一,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以促进文化交流互动来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从社会建设层面看,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文化实践活动及由此产生的文化交流互动提供了重要条件,且这种常态化的文化交流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推动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如前所述,大多数地方各民族之间文化方面的关系网络尚未完全构建起来,有些地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带,甚至还存在居住“孤岛”现象。同时,即使是居住同一城市社区或民族村社的各民族之间多处于陌生人或社会关系松散状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于各民族之间这种关系网络及由此导致的文化交流互动不足,导致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难以被充分吸纳和借鉴到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中来。文化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23]。因此,地方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当前要以推动建立居住互嵌为条件,以地缘、业缘、趣缘为基础,以加强交往互动为手段,以构建社交平台为支撑,着力构造当地各民族关系网络,在培育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中让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文化生活实践,在加强各民族共有文化建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二,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以促进文化交流互动来加强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24]。历史已经证明,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25]。从历史发展进程看,在范围较大的时空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因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关系网络,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并由此形成了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及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现实生活角度看,一方面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构造各民族关系网络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条件,且只有在这种常态化的文化交流互动中,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当前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过程。并且,当前推动各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这一重要路径。另一方面,只有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中才能更好地吸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更好地借鉴现代文明优秀成果等,将它们融入中华文化发展和壮大之中,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中华共同文化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所普遍认同、归属的共享性、同一性、共识性文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26]。可见,在各民族间构建关系网络及由此实现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能够从文化方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建成互惠规范: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
各民族之间互惠规范作为一种行为标准,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实践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以建成各民族之间互惠规范来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在经济方面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让各民族逐步强化一种经济共同体意识。经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当前从建成互惠规范层面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就是为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及美好生活愿望,在经济方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一,在各民族之间建成互惠规范,以保障各民族利益共享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当前,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各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差异相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尤其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产业比重过高,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等,即这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其市场竞争力弱和产业效益不高,让不同区域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距。互惠是人们之间交换物品和服务以相互满足的社会交往模式[27],而规范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28]。所以,当前在各民族之间建成互惠规范,如建立制度、政策、法律等正式规范,完善道德、习俗、权威等非正式规范,目的是让当地各民族之间加强企业联动、实现产业合作及发展项目共建等,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尽快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各民族产业在原材料、半成品、劳动力、资金、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配置上存在差异,如原材料、半成品、劳动力等是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的主要生产要素。主要依据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这种情况将不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此,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要在各民族之间建成互惠规范,促成那些具有不同生产效益的生产要素在各民族经济发展中得到均衡配置,从而保障各民族在收益分配中真正实现利益共享。此外,当前要让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以建成的互惠规范推动各民族共同参与当地经济活动实践,并逐步融入经济新发展格局之中。
(三)增进彼此信任: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
各民族之间彼此信任作为一种协同合作的必要条件,为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政治生活实践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以增进各民族之间彼此信任来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在公共事务治理方面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让各民族逐步强化一种政治共同体意识。经过文献研究和经验观察发现,当前从增进彼此信任层面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主要是为了提升各民族管理型公共事务和服务型公共事务治理效能,在政治方面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一,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彼此信任,以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来提升各民族管理型公共事务治理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管理型公共事务主要是指那些由政府层面要求治理的,但按照属地原则分担到基层社会的公共事务,如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私搭乱建、公共安全、噪音扰民、垃圾乱放、社会治安等事务。当前,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这些管理型公共事务增多,且在短时间内难以自行解决,尤其是那些少数民族管理型公共事务,更是需要各民族共同参与并进行协同共治才能有效解决。若这些管理型公共事务未得到有效治理,将影响当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研究者认为,信任无疑是一个黏合剂,可以将各民族居民有机地粘合起来,促使他们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29]。现阶段,当地政府、民族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要采取加强民族互信宣传教育,开展民族互信专题活动,搭建民族互信媒介平台等有效手段,增进各民族之间彼此信任。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彼此互信中,推动各民族对当地管理型事务治理实现协同合作并提升治理效能,在此实践过程中增强各民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这显然有助于让各民族强化一种政治共同体意识。
其二,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彼此信任,以推动各民族协同合作来提升各民族服务型公共事务治理效能。在现实生活中,服务型公共事务意指地方政府及市场、社会主体等,在为当地企业和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服务过程中涉及的公共事务,如常见的社区企业、居住、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体育、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型公共事务。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人口大流动背景下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涉及的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服务型公共事务,直接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有关。逐步解决少数民族成员在跨区域流动过程中的居住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事关各民族群众基本生存和发展权利[30]。然而,实地调研发现,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尤其是有些地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享有不足、服务型公共事务治理偏弱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当地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要在构建关系网络、建成互惠规范的基础上增进各民族之间彼此信任,由此推动各民族在服务型公共事务治理中加强协同合作。进一步讲,借助于增进彼此信任来推动各民族之间协同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各民族共同参与服务型公共事务的治理效能。这种治理效能的提升,意味着能够维护和保障各民族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享有合法的公共服务权利,由此让各民族逐步形成一种政治共同体意识。
四、结语
从现实生活角度看,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能够将各民族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并由此形成稳定的关系结构,这对于组织和调动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生活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是在各民族共同参与日常文化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实践中,在微观层面逐步强化多维度共同体意识,从而让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铸牢。可见,现阶段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社会化路径,同时也是推进新时代基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方面,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和改进基层民族工作。在加强和改进基层民族工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还是建立互惠规范,抑或是增进彼此信任,都必须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当前,在加强和改进基层民族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以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显著制度优势统领多方主体、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为打造这一特殊的社会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社会资本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并积极组织和动员当地各民族群众主动参与到社会资本建设中来。推动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让各民族强化文化、经济、政治共同体意识,从现实生活角度推动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另一方面,要调动多方主体为当地社会资本建设提供资源支持。从资源转换角度看,各民族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对其加强建设则需要当地政府、民族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居委会等多方主体提供制度、政策、技术、信息及物力、财力、人力等多种资源的大力支持。针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各民族之间关系网络松散、互惠规范缺失、彼此间信任有待加强这一现实问题,要从条件创造、组织动员、互动实践、搭建平台等诸多方面加强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而促进和实施这一工作则需要多方主体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实际上,在加强基层民族工作中调动多方主体资源支持的过程,也是在各民族之间构造关系网络、建成互惠规范、增进彼此信任的过程,进而有助于从文化、经济、政治层面让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得到铸牢。
[1]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N].人民日报,2022-07-16(1)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
[3] 陈纪.多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基于W县居民国家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20(4):22-32.
[4] 刘春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歌认同进路[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34-45.
[5] 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1-10.
[6] 郝亚明.社会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20(1):19-26.
[7] 岳凤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红旗文稿,2020(8):17-19.
[8] 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1-15.
[9] 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13-21.
[10] 严庆,谭野.在融媒体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J].贵州民族研究,2019(3):1-6.
[11] 陈纪,李论.论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影响[J].广西民族研究,2016(3):32-38.
[12] 严庆,于浩宇.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J].西北民族研究,2019(1):38-47.
[13] 郭小弦,李晓光.族际交往中的“石榴籽效应”——个体特征、网络结构与社会效应[J].民族研究,2022(2):1-20+138.
[1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5]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73.
[16] 包亚明.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2.
[17]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196.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3.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20] Coleman J.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28-48.
[21] 龚天平,李海英.经济伦理内涵的反思——意识、规范与实践的统一[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1):24-30+158.
[22] 陈纪,冯辉.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视角下的民族互嵌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新思路[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6):31-38.
[23] 孙秀玲.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1-8.
[24]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27日)[N].人民日报,2019-09-28(2).
[25] 马瑞雪,李建军,周普元,李蕾.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35-46.
[26] 左岫仙.中华共同文化的内涵、意义及建设进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5):49-57.
[27] 方亚琴.社区互惠规范:形成机制、类型与特征[J].学习与实践,2016(1):98-107.
[28]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29] 唐贤秋.信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基础[J].广西民族研究,2006(2):6-12.
[30] 秦玉莹.民族互嵌式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困境与优化[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6):39-44.
D633
A
2096-3378(2022)06-0057-10
10.13946/j.cnki.jcqis.2022.06.006
陈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泓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下大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20CMZ032)
陈纪,曾泓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各民族社会资本建设视角[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2(6):57-66.
责任编辑:刘洢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