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应用
2022-12-05李新艳雷炳松江贤洋
李新艳 雷炳松 江贤洋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hFNH)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属于肝脏实性占位,病灶表现为良性,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09%,在所有肝脏病变中,发生率位居第二,占肝脏原发肿瘤的8%,第一为肝血管瘤。肝脏局灶性结节具有丰富血供,和结节性肝癌相比,两者的形态学特征具有相似性,加大了疾病的检出难度,对临床早期治疗形成了阻碍[1]。采取现代化、先进化技术提升该病诊断率,是临床研究中的重点。当下,肝脏肿瘤主要采取影像学检查,利用超声技术能够精准识别病变位置,可以展开定性诊断和定量诊断,在肝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采取超声造影检查,能够获取到病灶动态图像,显示出血流动力情况,准确鉴别疾病类型。本次研究以hFNH患者为对象,分析超声造影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华润武钢总医院53例hFN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影像学检查结果为肝脏实性占位,均为单发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hFNH;知情本次研究;年龄20~65岁。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重要脏器疾病;先天性肝脏畸形;伴有血液系统疾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男33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平均(55.18±5.89)岁。53例患者中合并乙肝病史者5例,肝功能异常者6例,肿瘤标记物异常者1例,其余患者无明显表现。本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超声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及病理检查。采取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具有超声造影软件,将仪器频率设置为2.5~6.0 MHz。常规超声检查:先实施常规超声检查,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关注患者的门静脉系统、胆管和肝脏实质。明确病灶位置,观察其形态、大小、边界及回声,通过二维超声获取到相关图像,将观察结果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关注患者血流情况,其中0级表示病灶内部未观察到血流表现;Ⅰ级表示病灶内部含有点状血流1~2个;Ⅱ级表示病灶内部含有点状血流3~4个或者血管1~2条;Ⅲ级表示病灶内部含有点状血流多于4个或者血管多于2条。超声造影检查:展开超声造影检查,选取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声诺维,Bracco Suisse SA,国药准字 J2018005,规格:59 mg六氟化硫)2.4 ml作为造影剂,注入患者肘静脉内,然后选取生理盐水5.0 ml冲管,展开造影检查。选取4V1探头,将频率设置为2~4 MHz,对患者病灶造影像和肝脏情况展开持续观察,时间为6 min,0~30 s为动脉期,31~120 s为门静脉期,121~360 s为延迟期,将相关数据储存下来,为后续临床分析做准备。待检查完毕后,选取专业、高资历医生分析图像,取得检验结果。
病理检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组织穿刺,获取到病理组织,应用10%甲醛对其进行固定,采取石蜡包埋,进行HE染色,最后阅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常规超声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病灶位置(肝左叶和肝右叶)、病灶直径、病灶形态(不规则和圆形)、病灶边界(清晰和模糊)、病灶回声(等回声、高回声和稍低回声)、病灶血流情况。
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所有患者不同时期信号增强情况,延迟期包括低增强、等高增强和高增强;门静脉期包括低增强、等高增强和高增强;动脉期为迅速强化。
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观察所有患者中央瘢痕、轮辐状动脉和离心性增强例数。
不同病灶直径患者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观察直径≥6.0 cm和<6.0 cm病灶中央瘢痕、轮辐状动脉和离心性增强的例数,比较其占比[2]。
超声造影诊断效果:以病理检查为标准,计算超声造影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3例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53例患者平均病灶直径为(5.65±1.68)cm,血流Ⅰ~Ⅲ级。肝左叶9例,肝右叶44例;形态不规则7例,圆形46例;边界清晰47例,模糊6例;等回声3例,高回声8例,稍低回声42例,见表1。
表1 53例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结果
2.2 53例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为:延迟期有3例为低增强,28例为等高增强,22例为高增强;门静脉期1例为低增强,24例为等高增强,28例为高增强;动脉期均为迅速强化,见表2。
表2 53例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2.3 53例患者超声造影图像特征
53例患者中24例显示出中央瘢痕,27例显示出轮辐状动脉,29例显示出离心性增强,见表3。
表3 53例患者超声造影图像特征
2.4 不同病灶直径患者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比较
病灶直径≥6.0 cm患者中央瘢痕、轮辐状动脉和离心性增强占比均明显高于病灶<6.0 cm患者(P<0.05),见表4。
表4 不同病灶直径患者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比较[例(%)]
2.5 超声造影诊断效果
超声造影检出hFNH 51例,检出率为96.23%。
3 讨论
hFNH是一种肝脏良性病变,当下临床上尚未给出该病明确的发病机制,经临床研究显示,主要为受动脉畸形影响,患者的肝实质出现增生性反应。该病患者绝大多数同时存在肝内血管畸形,致使肝脏局部血液供应增加,最终引发反应性增生[3]。就该病发生发展来说,血管损伤性药物发挥一定作用,经相关研究显示,针对腹腔结核患者而言,其在接受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治疗时,更容易发生hFNH,分析原因主要为该类药物能够促进肝脏动脉血栓形成,容易引发肝动脉再灌注,进而导致肝坏死[4]。肝脏病灶畸形血管,血管内皮因子在其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hFNH发生部位主要为肝包膜下方,其中存在增生状态的纤维结构,当动脉血管出现异常粗大时,其和肿瘤血管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所以该病具有较高误诊率,常被视为肝癌,为后续治疗提供误区,在接受手术治疗时出现不必要性切除。基于此,深入了解hFNH,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制定合理治疗方法具有积极意义。
就hFNH临床诊断来说,不管是常规实验室检查,还是临床诊断,均具有较差的特异性,为了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积极引入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作用。超声检查临床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不会对患者产生辐射,能够重复操作,是当下临床诊疗中的主要方式之一。该方式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在检查肝脏占位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5]。给予hFNH患者常规超声检查,诊断特异性低,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而采取超声造影检查,依据常规超声检查,选取适宜超声造影剂,给予患者静脉注射,能够促进人体血流散射,可以在清晰显示出人体微血管灌注情况下,表现出每一个细小的信息变化,可以辨明引发疾病的决定性因素,显著提升hFNH检出率,不仅能够判断hFNH病变程度,还能够精准识别其良恶性。
轮辐状动脉是hFNH患者常见的一个超声征象,在给予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时,供应动脉表现出“轮辐状”增强,这一征象多发生于较大的病灶,分析原因主要为较小病灶在造影剂充填时间过短影响下,从中心开始,一直向周边表现出迅速填充现象,呈现出快速整体性增强,所以,在给予该病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时,“轮辐状”增强是一种特征性表现[6]。另外,肿块中央瘢痕是该病的另一个征象。相关研究表明,给予该病患者螺旋CT检查,以直径大于6 cm的病灶为对象,发现中央瘢痕的检出率约为65%,以直径小于6 cm的病灶为对象,发现中央瘢痕的检出率约为35%[7]。采取超声造影检查时,中央瘢痕出现的概率为31%~56%,受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特性影响,在延迟相中,随着造影剂逐渐扩散,会逐渐表现出瘢痕增强现象。声诺维是临床常用超声造影剂,在进行造影过程中,不会脱离患者血管范围内,超声造影延迟相显示出未呈现增强趋势的中央瘢痕表现,表现出星芒状锐利低回声或者纵行短线状低回声[8]。另外离心性增强征象出现的概率也比较高,是判断hFNH发生的重要标准。
和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一样,hFNH同样属于肝局灶性病变,具有多血管性,发生率较高。采取适宜方式提升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尽早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肝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切除手术治疗,或者射频消融术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就肝细胞腺瘤而言,其具有出血和恶性的风险性,需要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临床需加强监测力度[9]。而hFNH是一种良性肿块,一般不需要采取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仅仅是在肿块较大,明显压迫到周围结构时,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所以精准鉴别hFNH具有必要性。采取超声造影,能够准确鉴别出肝细胞腺瘤、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肝细胞癌和肝血管瘤。针对纤维板层肝细胞癌患者,给予其二维超声检查,其体积较大,多表现出高回声,采取MRI检查,其T2加权相表现为低信号,通常表现为低回声,在MRI检查情况下,T2加权相表现为高信号时,能够和hFNH鉴别[10]。但是给予患者超声造影检查,其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以“慢进慢出”为常见且为典型性表现,动脉相周边呈现出环状高回声增强或者结节样增强,当处于峰值时,表现出棉絮团状、结节状或者环状增强,在延迟期、门静脉期,选取适量造影剂展开向心性填充,填充可以是部分性也可以是完全性,其方式和过程也和hFNH之间明显不一样。处于硬化状态的肝细胞癌属于多血管性肿块,在给予该病患者MRI检查和CT检查时,其中央瘢痕表现出持久性增强,采取超声造影检查时,中央瘢痕表现出星状分布,而hFNH则表现为锐利星芒状或者纵行短线状[11]。近些年来,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上有关于hFNH影像学特征和血管性特征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当下超声微泡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超声造影技术持续发展,给予患者超声造影诊断,能够将肝的供血情况清晰显示出来,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精准识别肝病变。与CT检查和MRI检查相比,采取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对造影剂填充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可以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平均病灶直径为(5.65±1.68)cm,血流Ⅰ~Ⅲ级。肝左叶9例,肝右叶44例;形态不规则7例,圆形46例;边界清晰47例,模糊6例;等回声3例,高回声8例,稍低回声42例。延迟期有3例为低增强,28例为等高增强,22例为高增强;门静脉期1例为低增强,24例为等高增强,28例为高增强;动脉期均为迅速强化。53例患者中24例显示出中央瘢痕,27例显示出轮辐状动脉,29例显示出离心性增强。病灶直径≥6.0 cm患者中央瘢痕、轮辐状动脉和离心性增强占比均明显高于病灶<6.0 cm患者(P<0.05)。同时超声造影检查hFNH检出率为96.23%,说明超声造影检查hFNH检出率好。
综上所述,给予hFNH患者超声造影检查能够观察病灶图像特征等,显示中央瘢痕和轮辐状增强等表现,检出率好,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