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示范引领实现新跨越谱写江西高教新华章

2022-12-05周创兵

江西教育 2022年41期
关键词:南昌大学院士思政

□周创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大学在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通过调结构、强平台、拓内涵,学校迈入了内涵发展的加速期。2014年省政府正式批复了《南昌大学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17 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与江西省合建高校,2020年省委更是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

十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加快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创新和产教融合三大发展战略,改革创新、踔厉奋发,大踏步赶上了中国高等教育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步伐。

这十年,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中国的崛起依靠人才,崛起的江西呼唤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南昌大学渴求人才。2022 年4 月27 日,学校举行了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教授为南昌大学常务副校长仪式。这位江西籍院士的加盟是南昌大学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要求、当好聚才引智排头兵的重大成果,为发展势头强劲的南昌大学持续注入前进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昌大学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启动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人才工作“一把手”负责机制,推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实施“赣(干)才锻造”计划,塑造一支富有干劲、德才兼备的“人才赣军”,打造更多新时代“大先生”。

在做好人才引进的同时,学校也极为重视本土人才的培育。2019年,江风益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这是南昌大学本土产生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时隔两年,2021年,谢明勇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这是南昌大学本土产生的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院士的当选,标志着南昌大学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学校还连续实现了本土培养高端人才零的突破和量的叠加,学校高层次人才总量比十年前翻了两番。目前,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创新长期项目人选4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人选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 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人才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 人;教育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6人、青年学者6人;农业农村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学校教师的整体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从28.1%增至64.59%,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比例从9.16%增至32.32%。

这十年,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成效

作为江西唯一入选“双一流”计划的高校,南昌大学始终致力于提升学科竞争力,通过实施特色创新战略,打造特色学科,增强学科竞争力。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考核中,学校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的高度评价。十年间,学校博士点数由8 个增加到25 个;学校ESI 全球排名前1%学科由3 个增加到11 个,增速位居全国第28 位,其中农业科学(以食品为主)进入全球前0.74‰。在全球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中,食品学科排名全球第7 位。学校材料学科实现了我国LED 技术从跟跑到并跑到部分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扎根红土地,打造学科专业“国际范”的背后,是南昌大学大刀阔斧推进体制改革的结果。学校紧紧抓住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学科建设模式,按照“组建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建设理念,推行学科建设的方向特色化、平台功能化、队伍宝塔化、合作国际化、文化制度化“五化”模式,建立学科建设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协同、装备与工艺协同、上中下游协同、产学研协同、多学科交叉协同的“五协同”机制。探索了与学科特征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创设学科特区,按照“破五唯”要求,改革人才评价机制,建立突出品德、能力、贡献、影响力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了材料、食品两朵“红花”学科带动相关“绿叶”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在此机制之下,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6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年来,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逐年增长,近三年均突破300 项,年均直接经费超过1亿元,立项数量位居全国25位左右,立项数量和金额约占全省所有国家基金依托单位的三分之一;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突破,两次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学校被列入首批国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与此同时,南昌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不甘示弱。在中国大学人文社科科学研究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在2021、2022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50 强。十年来学校已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 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37 项,并且实现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冷门“绝学”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零的突破。十年来出版学术专著595部,获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7项、二等奖80项。

这十年,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

南昌大学继续保持本科教育的优势和特色,2012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9 个,入选国家一流课程30门。2021年,学校在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9位。经过十年努力,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体实力稳定在前40位,人才培养质量已迈入全国高校第一方阵。尤其是在去年由南昌大学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取得了大赛总冠军和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学校尤其注重培根铸魂,突出教学第一课堂,形成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激活实践第二课堂,开展“青春的担当”系列主题活动,将学校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打造成思政大课、思政金课。占领网络新课堂,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打造“指尖上的理论阵地”。用好社会大课堂,发挥学科优势,结合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强化实践育人。学校连续两年获评全国高校思政精品项目,“四堂联动”提升思政工作实效的经验材料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简报刊用。

这十年,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跨越

国家科技奖连续取得突破。2015 年,江风益教授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 年,谢明勇教授团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领跑带动群跑,学校连续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方面,南昌大学全国排位稳定在前30 位,排位最好时达到21 位。软科世界学术排行榜由原来的1000 多位上升到现在的前400 强。江风益院士团队推出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LED新光源及其系列应用新产品,近5 年累计销售总额突破100 亿元。谢明勇院士团队立足我国特色农产品的资源,帮助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100 亿元。洪一江教授“稻渔工程”团队助力五千多家农户脱贫,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称号。

不忘办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面向未来,南昌大学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以创一流的雄心、理念、举措、服务、担当,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锚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强力推进“十四五”规划、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和“五个南大”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以赴保安全,点面结合促改革、齐心协力谋发展,拉高标杆强学科、坚持不懈兴实干,统筹协调转机制、各负其责抓落实,不断提升服务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猜你喜欢

南昌大学院士思政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