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上岭后村观音堂舞楼及舞楼碑考述
2022-12-05牛永利
□牛永利
上岭后村位于豫晋交界的太行山内,村落依山而建,是典型的山区村落,南距博爱城区约17千米,北距山西晋城约24千米,属博爱县寨豁乡管辖。焦神路从村西穿过,村南是张背村。上岭后村原名“干柴凹”,村民以毋姓为主。上岭后村观音堂位于上岭后村外东部山坡上,为清式建筑,从清代到民国,被多次扩建与重修,参与人员主要为本村村民。庙内现存清代和民国碑刻共5通,是研究观音堂变迁及豫晋山区宗教建筑的重要实物。
观音堂及舞楼建筑考述
观音堂依自然山坡而建,北高南低,现存观音殿、东西道房、山门舞楼。
观音殿,坐北朝南,单檐硬山前廊式建筑,创建年代不详,但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已经存在。观音殿墙体为青砖垒砌、白灰抹缝,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明间开门,次间开窗,绿琉璃筒瓦覆顶,脊刹饰宝葫芦,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饰走兽。檐下置平枋、立枋、飞子和撩檐枋。檐柱为石质四棱柱,柱础为鼓镜式。清道光九年(1829年)及2014年重修。大殿前廊西山墙镶嵌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金素(塑)观音圣像序碑记》,东山墙镶嵌清乾隆三十八年《创修观音殿并舞楼序》。另有清道光九年《重修观音大殿序》、民国23年(1934年)《修西道房三间志石序》、民国23年《重修创立东道房三间志石序》、2014年《重修观音大殿舞楼及山神庙序》、2019年《彩绘观音殿并献戏功德碑》分别置于殿外东西山墙墙根。
东西道房,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各三间,进深一间,灰板瓦覆顶。西道房青砖垒砌,东道房青石垒砌、白灰抹缝。东道房创修于道光九年之后,西道房创修于民国23年。
观音殿对面为山门戏楼,创建年代不详,但清乾隆三十八年已经存在,道光九年之后重修过两次。现存建筑坐南朝北,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上下两层,上层为演艺场所(舞楼),下层为山门过道。舞楼朝北面,檐下置平枋、立枋、撩檐枋,灰色板瓦覆顶,正脊、垂脊2014年重修时全部换新,明柱为石质抹角四棱柱,墙体为青石垒砌、白灰抹缝,台口山墙处为青砖垒砌,舞台前端有与柱础高度相同的青石条竖立剪边。舞楼梁架结构,四椽上置平梁,平梁上置叉手、蜀柱支撑脊,叉手顶端直接插入脊。舞楼南侧墙体中间辟直楞窗。下层中间辟门。观音堂舞楼属于依附镜框式戏楼,山门与戏楼合为一体,这种戏楼是豫西北地区现存戏楼最多的一种。
观音堂遗存的清代和民国碑刻共有前述镶嵌在大殿前廊东西山墙的5通,记述了观音堂内诸多建筑与塑像的修建、竖碑的缘由、经过以及捐资人和捐款情况。通过这些碑刻,可以研究观音堂的扩建、重修的历史。目前,观音堂建筑空间布局保存完整,是研究豫晋山区宗教建筑的重要实物。
《创修观音殿并舞楼序》考
清乾隆三十八年《创修观音殿并舞楼序》碑,圆首,青石质。高183厘米,宽70.5厘米。碑额刻有“万善同归”字样,碑额右侧雕刻龙、祥云图案,碑额左侧雕刻老虎、山石等图案,碑上刻有奔马、鱼等图案,碑身周边雕刻缠枝花卉。碑文楷书,碑题1列,正文7列,足列66字。功德名单8行,第1行6人,第2、5、6、7行每行21人,第3、4行每行22人,最后1行8人,共142人,立碑时间1列。现将碑文整理如下:
创修观音殿并舞楼序
从来修寺建庙,善士之行福善祸淫报应之理。覃怀河邑北鄙离城四十余里村名曰干柴凹,其村东有观音殿,殿前有歌舞楼,建修在往岁矣。乾隆癸巳春,予训蒙于兹。游览之余,见其殿之峻宇辉煌,堪为一方之保障;楼之高阔壮丽,足增殿宇之色泽。遥而望焉,崇山峻岭环绕四面,而以观音殿辉映其间,洵称巨观也哉。因访谁为为之,以致乎此也。父老为予言曰:“曩有风鉴先生谓此地文坛不振、居民空虚,缘龙沙弱而虎沙胜故耳。必修观音殿以补之,可转移焉。于是善士毋玉昌等各捐赀财,积累数载,兴作日久,勤劳不倦,殿既成,即塑观音圣像于其中。至舞楼为酬神奏乐之所,而善士毋玉章等勤捐督工,亦相继而成焉。由是向之空虚者,今渐充实矣;向之不振者,今勤诵读矣。果如风鉴先生言,其卓识洵不可及已。”予曰:“地理与天理相需者也。”向非玉昌等具乐善之德,奏建塑之功。虽有修补之言,究何裨哉。则斯殿也,匪独有以壮观瞻、移风水,而实所以彰德也。吾知由充实而富厚、由诵读而贵显,天之报善必有进而加隆者矣。是岁冬,予受社人嘱,聊为俚言志之,以为后人所云。
修邑张思道撰并熏沐书。
会首:毋元邦、毋元庆、毋元广、毋元江、毋元河、毋元秀、毋玉还、毋玉状、毋元祚、毋元义、毋元英、毋元龙、毋元太、毋元喜、毋元昌、毋元阔、毋元良、毋成仁、毋成行。
毋元河、毋成才、毋成行夥施庙内地基壹处。(捐资功德名单略)
玉工赵德营。
清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吉日立碑
通过碑文可知,上岭后村村民先建观音殿,再建舞楼。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上岭后村村民经济实力有限,没有财力将观音殿和山门舞楼一并修建;另一方面,每年又要定期献戏酬神。所以在两者相比较下,先修观音殿以补村落风脉。然而,舞楼的功能,在豫西北地区古人的眼里是“建舞楼以佑神”“舞楼久坠,弗为重修无以肃庙貌,而壮观瞻”“再建舞楼以壮观瞻”“春祈秋报无所依庇,创建舞楼一座”“后世建庙立寺,每修舞楼为酬神献戏之所”。这样的句子在豫西北地区清代的碑刻文献里,还有不少。舞楼为“酬神奏乐之所”,但不是非得建舞楼不可,当酬神奏乐或献戏时,可以临时搭建舞台,以解燃眉之急。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乡民生活宽裕,能够拿出多余的钱财,才会创建、重修舞楼,以壮庙宇观瞻。这在豫西北地区清代碑刻文献里也多有反映:“公居住本村东北隅刘家庄,……而因见庙中舞楼未修,钱粮有限,于是便动善怀,施银叁拾两整,众会首复营聚数年,共得钱四十六千七百文有零,又各布施募化,克成兹功。”(清乾隆四十年《重修舞楼碑志》,现存沁阳市王召乡冯翊村村委会)“至乾隆二十六年沁河决口,坏舞楼,屡年薄收,久未重修。”(清嘉庆二十年《重修舞楼记事序》,现存武陟县西草亭村二仙庙)
关于上岭后村观音堂的性质,已有研究将其作为佛教寺院,将舞楼认作佛教寺院戏楼。(程峰、秦建辉:《清代怀庆府佛教寺院戏曲碑刻考述》,《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年第3期)这不是个例,还有研究将沁阳赵庄观音坛舞楼当作佛教寺院戏楼(王建设:《河南沁阳清代戏楼及民间演剧研究》,《戏剧文学》2014年第7期)。这种以寺庙名称或者以庙内供奉的神来判断庙宇的性质,是值得商榷的。明清以来,建在村落里的庙宇,是很难确定其性质的。赵世瑜就指出:“民间庙宇所指的是不属于佛、道、回等宗教系统。民间信仰的寺庙,严格说起来,应该称为民间祠庙。”(赵世瑜:《明清时期中国民间寺庙文化初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姚春敏进一步指出:“乡村庙宇极少明确区分佛寺、道观、祠堂、坛,更不会标示哪一座是归属不明的神庙。乡村庙宇在历史长河中,由民众和国家共同造就而形成,它以浑然一体的形式出现在村落空间,任何从通常意义上的庙宇概念、从单一宗教信仰体系的‘寺观庵堂祠’的概念出发,将之一一剥离的做法,似都不可取、不可能,也都无意义。对其只能笼统冠之以一个名称‘乡村庙宇’。”“清代遍布华北的大量乡村庙宇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佛教寺院或道教道观,乡村庙宇各个不一地供奉着形形色色体现各种宗教、信仰的庞杂偶像。”(姚春敏:《清代华北乡村庙宇与社会组织》,人民出版社,2013年)
从上岭后村观音堂遗存的碑刻文献看,观音堂属于典型的“乡村庙宇”。上岭后村村民创建观音堂,不是出于对观音的信仰,而是因为“曩有风鉴先生谓此地文坛不振、居民空虚,缘龙沙弱而虎沙胜故耳。必修观音殿以补之,可转移焉”。“龙沙弱而虎沙胜”,指的是上岭后村的地形。在堪舆术中,龙代表东方,属木,主生发;虎代表西方,属金,主肃杀;沙(砂),指的是地形、远近。上岭后村坐落在太行山内,村落西、北地势高,东部地势低,且临崖。观音堂就建在村外东部突出的一处山坡上,且临崖。这种村落风水,在堪舆理论上预示的就是“文坛不振、居民空虚”。风水先生建议村民修建观音殿,以补村落风水之缺陷。观音来自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观音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送子。豫西北地区村落遍布观音堂(坛、庙),其功能也主要是送子。庙内的塑像多是观音手里抱着童子形象。庙门的对联一般是:抱来天上麒麟子,送于人间积善家。此处的观音堂还具有文昌阁、文峰塔等建筑的作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村民首选的还是“旺子嗣”,以增加人口。
观音堂自创建之日起,它的产权就归属于村社。会首代替村社管理观音堂,而非僧道等人。在观音堂内举行的祭祀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观音堂的社田和村民捐资、摊派。清乾隆三十八年《创修观音殿并舞楼序》碑就是上岭后村社人请修武县张思道撰写的,此时张思道在此教书。由此可见,观音堂是一座社庙,不是单纯的信仰空间,更不是佛教寺院。村民不光在此举行春祈秋报的仪式,还在此地处理各种与村落有关的事务。
观音堂酬神不光是演戏,还可以“奏乐”。在观音生日时,村民会献戏。
结 语
上岭后村观音堂是典型的“乡村庙宇”,归村社管理。观音堂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三十八年已经存在,乾隆四十二年重金塑观音圣像,道光九年重修大殿,之后创建东道房、庙宇院墙,民国23年创建西道房,至此庙宇建筑格局完备。观音堂舞楼,创建晚于观音殿,道光九年之后重修过,属于依附双层镜框式戏台。观音堂的扩建与村民的经济收入有关,只有当村民经济宽裕的时候,才能增建舞楼、东西道房、院墙等建筑。
上岭后村观音堂作为个案研究,对我们研究豫西北地区清代的庙宇建设及民间信仰具有启发意义。
首先,豫西北清代的乡村庙宇不仅仅是信仰场所,不能根据其供奉的神来确定庙宇是何宗教场所。更不能根据庙宇的名称来确定庙宇是道教还是佛教,或者其他宗教场所。清代以来,村落庙宇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乡民的祈雨、求子、求药、免灾、春祈秋报等,而不是举办道教、佛教等宗教的宗教仪式。比如,上岭后村观音堂,主要是因为改修村落风水修建的,以振文脉、以旺子嗣。
其次,庙宇的建设和村落经济发展有关。村落庙宇建设,需要很长时间来筹备资金,有的长达数百年,才形成相对完备的格局。庙内的舞楼建设,更是如此。相对于主殿来说,舞楼是次要的,因为可以临时搭建舞台。舞楼的创建普遍要晚于主殿。其扩建与戏曲发展(台上演员的规模)不是必然的关系,明清以来舞楼演出场所普遍是面阔三间。戏楼的扩建,主要还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有钱,即可建设壮丽宏大的戏楼,并增加耳房,供演员更衣、休息及存放戏箱等。观演场地的扩大,主要和村落人口的发展有关。具体到豫西北,以怀邦的发展来解释舞楼的扩建是值得商榷的。
最后,舞楼多上演民间小曲、歌舞等,“酬神”亦可“奏乐”,也因此戏楼又被称为舞楼、歌舞楼、乐楼。当然,碑文的撰写者多为儒生,他们排斥“戏”字,认为“复侑以世俗之讴歌而戏楼肇兴矣!夫雷出地奋豫,而先王作乐,殷荐上帝,取和神也。则斯楼之设,庶几先王之遗意、昭格之乐事也。或者曰楼以戏名,祗戏局耳。于敬乎何若?况敬神以诚不以文。又其事之近于亵者也,焉用文之。是知敬之为敬,不知和正以行其敬。将声音舞蹈尽可废之粗,且莫醇于上古而操尾踏歌,竟胡为者。君子勿作是观”。(明崇祯元年《新创舞楼碑记》,现存修武大东村玉帝庙)具体到豫西北,碑刻撰文者称呼“戏楼、戏台”的例子,相对来说不多。清代及民国时期,豫西北戏楼上演的剧种,可以考证的主要是安徽徽戏、山西上党梆子等外地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