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文本中的“棘”

2022-12-05张文静

寻根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王周礼太子

□张文静

在先秦文本中,如《诗经》《吕氏春秋》《楚辞》等,“棘”是一个很常见的意象。虽然《说文解字》中释“棘”为“小枣丛生者”,但是在不同文本中其所指称的对象不同,表达的内涵也有很大的区别。因其多数生长于野外,荆棘的矮小丛生之态与空旷无人之地形成对比,组成一幅荒凉凄清之景象。但在其登堂入室之后,尤其是长于宫廷之中,则具有强烈的政治意涵,或是因《程寤》与朝代更替联系,或是因《周礼》逐渐成为高级官员的雅称,不同的演绎方式使其政治象征的含义也不同。

《程寤》之“廷惟棘”

清华简,虽然尚未知其出土地点与流传情况,真伪出现争议,但是据C14测年与文本内容的研究,其应为战国中晚期竹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有《程寤》一篇,包含太姒之梦、文王占梦及其与太子发拜吉梦、文王以吉梦告诫太子发三部分内容,前两部分可与《逸周书》中的《程寤》佚文相互印证,后一部分仅存在于清华简文本中,可能是《程寤》篇的原貌。

文本以太姒之梦作为起始,梦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占梦可以获得对未来的预示。《周礼·春官》中有占梦这一职官,负责通过观察天地万物、阴阳之气与日月星辰的变动来对梦的吉凶进行占卜,并在岁末将吉梦献于王。《左传》中也有多次关于梦的记载,其内容与现实政治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并且梦的内容得到了应验。占梦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语言方式,用于推进政治决策。

太姒作为文王之妃,其所做之梦更具有政治内涵。在太姒梦中,“商廷惟棘,乃小子发取周廷梓树于厥间,化为松柏柞”。商廷长出了棘,而太子发则取来周廷的梓树种植于其间,并化为了松、柏、、柞。植物因其性质与作用具有一定的比喻意义,学界对于与柞的寓意并无定论,但是据文意以及《诗经》相关诗句,其应与松柏暗指同类事物,棘比喻奸佞小人,而梓与松、柏、、柞为良木,是贤人的象征。梦与植物结合,预示着将会发生一场重大的政治变革,商朝即将衰败,取而代之的将是太子发所代表的周朝。而太姒在惊醒之后,告知了文王,文王通过一系列的占卜祭祀活动,确定了梦的性质是吉梦,因此与太子发两人“并拜吉梦”,接受了天命。这是文王受命缘由的一种说法,即因太姒之梦而文王与武王共受天命,取代了商的统治。

因此,“廷生棘”这一意象从梦中走出来,并非仅仅是衰败荒凉之景象,更与政治兴衰、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这种意象更为后世所沿用,臣子借其来暗示将要发生战争,国家即将灭亡,如《史记》中伍被借“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来暗示淮南王的反叛将会失败,劝告其不要进行叛乱;《晋书》索靖以“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影射西晋即将衰亡。汉魏六朝时战乱频发,朝代更替,也多有诗赋、文章,如曹植《送应氏诗二首》、左思《魏都赋》以及《洛阳伽蓝记序》等,以荆棘丛生之意象来象征国家的衰亡与倾覆。

《周礼》之“左九棘”

同样是在廷堂之上有棘,但是在《周礼》中却表达了另外一种政治意义。《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叙述职官设置及其具体职责的专书,但是学界对其性质、作者以及成书年代多有争议,现今大多倾向于接受《周礼》成书于战国晚期的论断。

《周礼·秋官·朝士》云:“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棘”与“槐”为大臣们在外朝朝见天子时朝位的标志物。后“三槐九棘”发展为三公九卿的代称。于此,“廷有棘”衰亡之意立消,“棘”之奸臣小人喻义顿无,而是以“棘”的“赤心”来比喻官员对君王的忠心,以“外刺”来象征与狱讼之事相关。

首先,校勘《艺文类聚》所引关于“棘”的这两个文本。在《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曾引文《周书·程寤》文末有“秋朝士”三字,下另起一行引《周书》曰:“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虽然《周书》一般是指《书》类文献,如《尚书·周书》篇与《逸周书》,而《尚书》中也有《周官》一篇,但早已亡佚,《艺文类聚》作者也并未看到这个文本。另外《艺文类聚》所引文句是对《朝士》相关文辞的省略。因此,“秋朝士。《周书》曰”应当是对《周礼·秋朝士》的误书。

其次,朝士所掌的是外朝的朝位。在《周礼》中,从外到内,王宫有皋、雉、库、应、路五门,路门之内为燕朝,朝位由太仆掌管,路门之外为治朝,司士掌其朝位,而外朝处于库门之外,皋门之内,为“大询众庶之朝”,处理的政事盖为三询、三刺之事,即涉及国家安危、国都迁徙以及确立君王之事这些国家大事以及重大疑难案件,都要经过群臣、群吏或万民的商讨才能够决定。

最后,外朝朝位的安排与其他两朝并不相同。三公、州长与众庶位于三槐处,北向,与王相对,而诸臣与诸侯位于东、西九棘处。“九棘”盖指“丛棘”,《易·噬嗑卦》曰:“系用徽,置用丛棘。”《礼记·王制》亦云:“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则“棘”取其“刺”义,与刑狱之事有所关联。因此,《周礼》中棘木之下处理的事情范围更广,涉及的官员也更多,诸臣、诸侯以及国人都参与其中,而“棘”则是作为大臣与诸侯在参加外朝时的朝位标志。

后世常袭用“三槐九棘”作为三公九卿之称,但多数都是用于刑狱之事,如《后汉书》卷十六记载寇荣在向皇帝请罪时言“使三槐九棘平臣之罪”。《后汉书》卷七四《袁绍传》中袁绍亦有相似的言论,“咨之群贤,使三槐九棘,议臣罪戾”。《三国志》卷十三中记钟繇在皇帝下诏使群臣议论“死刑可宫割者”时,上书提到“若今弊狱之时,讯问三槐、九棘、群吏、万民”等。唐代时将大理寺卿另称为棘卿。因此,“棘”代指掌管狱讼之事的官员,或者在刑狱背景下指称三公九卿。

“棘”的政治象征性

“棘”不仅仅生长于野外,当其出现在宫廷之中时,不免就会与政治产生联系,以政治权力为依托,具有政治象征性。

在《程寤》中,太姒梦见棘生长于商廷之中,而太子发则种植代表周廷的梓树来取代,之后文王与太子发从皇帝处受到了商命,在告诫太子发时也有“择用周”之言。在这种政治变动、朝代更替的语境下,“棘”因为其矮小丛生杂乱之态而作为失败一方的象征,相应地“廷惟棘”也具有了朝代衰亡、国家倾覆的政治意涵。

而在《周礼》中,“棘”成为官员与诸侯朝位的标志物,用于区分等级职位,并且是仅在外朝之中有此标志物,而外朝多是处理需要征求官员、诸侯以及众庶等众多人意见的事务,包括国家大事与重大案件。而在《礼记》中也将“棘”与听狱之事联系。在这种语境下,“棘”的多刺之貌用以鼓励提出不同政见者,木心为红色的特性则是象征参与者的赤诚与忠心。从狭义上来讲,“棘卿”成了对司寇、大理寺卿等主管刑狱之事官员的雅称。从广义上来看,《周礼》中言外朝之上有“九棘”,唐代时将棘木种植于九寺之中,“九棘”又指称“九卿”这类高级官员。

“廷惟棘”这同一个政治象征具有了相反的演绎方式。一者言原本华丽的宫廷生长出杂乱的荆棘,预示着将要发生变动,乱世将临;一者言官员们走入宫廷,按照其等级与职位分别站在棘木以及槐木之下参与朝政,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并对重大疑难案件经过群臣、群吏与万民商讨之程序,可见王朝统治的有序运行。虽然王志平(《清华简〈程寤〉太姒所梦“六木”的象征寓意》)曾将这两种意涵统一,以《程寤》简文中的“朋棘”与“惟容纳棘”来释“棘”为忠于商朝的诤臣,但是返回到太姒之梦的语境下,棘与梓为相反的两类事物,还是应当遵从原意。当这两种政治意涵建构起来后,就会为后世所因袭,成为典故用于文学表述与政治议论之中。

猜你喜欢

文王周礼太子
张满菊 周礼平作品选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汉字奇遇记
汉字奇遇记
《太子湾的春天》摄影
读典
还好,我们没有放弃
文王《诗经·大雅》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门头沟冬季温暖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