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部审计视角下企业内控优化的研究探讨

2022-12-05徐玉婷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9期
关键词:舞弊管理层监督

徐玉婷

(新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97)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规范要求,大多数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或类似部门,对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但内部控制的建设需要企业的不断努力,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外部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引入外部审计有利于规避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独立、客观、及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风险意识较为薄弱

基于企业发展的盈利目的,企业管理层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内部控制在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性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对相关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缺乏相应的经验。由于内部控制是由企业从上至下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不重视、相关风险意识的薄弱易传导至企业基层员工,从而形成忽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环境,最终影响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

随着相关法规的完善及市场监管的趋严,大部分企业能够建立基本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由于企业的业务活动涉及采购、生产、销售、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内部控制要求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需要打通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的设计及规范,需要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及管理流程,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员进行处理。部分将企业内控设计交由财会人员或者部门人员完成的,多数存在制度建设不健全的问题,难以覆盖企业所有的关键业务流程和风险点。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未能有效执行与监督

企业内控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稳定发展有重要作用。企业虽然能够建立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但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不重视、相关风险意识的薄弱、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不健全,同时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运行,在缺乏有效评价与监督的情况下,甚至出现部分企业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的现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与监督。

(四)企业投入无法满足内控制度的建设需求

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有效运行需要耗费和占用企业的资金与资源,对于部分为生存而战的中小企业,其内控建设进退两难。在内控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要有长远的发展相对困难。对于已经建立内控机制,设立相关岗位的大中型企业,出于成本效益考虑,亦不愿投入过多,能满足基本监管需求即止。由于企业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内控机制的建设及完善,进一步导致企业无法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二、外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外部审计能客观公正评价企业内控

外部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或社会上的审计机构对企业或单位的经营业务活动进行合理性、准确性的审查,并对审核结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虽然上市企业会出具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但大多不反映实质问题,或者避重就轻,使得社会公众无法对该企业有客观全面的认知。外部审计,由于其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优势,同时外部审计机构也受到相关法律或行业协会约束,越来越被社会公众认可,以此来监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外部审计的引入,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内控,对现有的内控制度的设计以及运行进行独立的审核,指出企业内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协助企业建立健全相关内控制度,防范经营风险。

(二)外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防范舞弊

我国依然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薄弱的内部控制容易导致企业舞弊行为的发生。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上市公司舞弊事件,使得社会公众更加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高质量且专业化的外部审计能够客观公正的去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识别出关键业务环节和关键风险点,能够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反舞弊机制,确定反舞弊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具体体现在。

第一,外部审计系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专业化审计机构,对委托人负责,与企业保持独立性,因此具有独立、客观以及公正的特性。在外部审计对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的审核过程中,有力的避免了舞弊情况的发生。

第二,外部审计通过定期进行审计的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财务和内控问题进行披露,实质上对企业管理层的权力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制约了企业管理层的权力滥用,以此发现和防范企业舞弊情况的发生。

三、外部审计视角下的企业内控优化分析

(一)提升管理层内部控制风险意识

管理层内部控制风险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竞争的瞬息万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提升内部控制风险意识,对企业经营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合理评估。如果无法对企业重点领域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评估,则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发挥其风险防范的重要作用。所谓当局者迷,多数企业能够认清自己的外部经营环境,但对于自己所面临的风险领域并非特别的清晰,因此难以对这些领域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在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要求相关评估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既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又要知晓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专业理论,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鉴于此,引入外部审计专业人士与企业内部人员合力,帮助企业识别存在的风险,并强化管理层的风险意识,从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有的放矢。

另外,管理层舞弊事件的层出不穷,不仅破坏企业形象,还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时更是毁灭性的打击。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首先企业在人员引进时需引进德才兼备的人,并定期考核,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做好思想道德学习,宣扬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其次,还需要对管理舞弊有清楚全面的认识,做好舞弊防范,结合企业实际,提高舞弊防范的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应贯穿于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中,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第一要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有深入的了解,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及各类业务活动等内部环境,对企业所处的外部政治、经济、法律、市场、社会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对企业的总体有全面的分析和掌握。

第二,根据了解分析情况,按照企业层面控制和业务层面控制进行划分。

第三,根据划分结果确定企业运行活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风险控制点,同时制定每一关键环节控制要点的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产生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

第四,针对具体业务与事项执行相应的控制。具体业务事项的控制一般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和业务流程。通常包括对资金、采购、资产管理、销售、研发、工程、担保、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等方面的控制,关注重要业务事项的控制,防范风险的产生。

由于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的多项业务活动,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综合完成。同时,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外部审计由于其专业性和经验的丰富性,在对企业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和重点领域,识别并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合适的解决方案,以将可能的风险降至可承受范围内。

(三)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健全的基础上,保证企业内控能够有效运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结合前述所列的问题,可从以下方面提高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首先,明确各项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内在需求。合理的组织结构、授权审批控制等,让权责明确并深入人心,可大大提升整个企业的内控意识。

其次,重视用人政策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需要由人执行,执行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内部控制的实施与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企业的用人政策直接影响着能否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这就要求重视企业人员道德、诚信教育,增强企业员工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发挥企业员工在内控执行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高效的实施内部控制。

最后,加强内部控制监督。制度的执行离不开有效监督,缺乏监督的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发挥内控职能。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必要时引入外部审计,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审核,以防范管理层滥用职权所造成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凌驾于内控之上的情况,同时也能针对新出现的风险及时发现和处理。

(四)加大投入以满足内控制度的建设

要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与实施,离不开企业的投入。在全面性和成本效益基础上,有重点地对企业内控建设加大投入,能够使企业内控运行更加高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资金投入。内部控制的建设,涉及企业各业务环节,各项控制活动的实施,均需要耗费企业一定的资源。比如授权审批控制和会计系统控制可能需要企业建设相应的信息系统,企业内控部门的设立需要相应的财力支持等。企业在相关方面的投入越充实,内控越有保障。

二是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内控的建设过程本身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资源,从风险的识别,到内控的建立,以及之后定期的审核、监督和评价以及修正或建立新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各业务部门的支持,都将占用企业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需要对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进行评价,并反馈给董事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更趋于完善。

三是业务外包投入。在企业内部缺乏相应能力的人员进行内控建设的情况下,可以将相关业务外包给外部审计机构,以此确保内部控制的质量。首先,外部专业机构审计人员拥有专业的内部控制知识及技能,能够协助企业建设合适的内控机制,且外部审计人员定期评价服务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情况,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情况,有利于尽快发现漏洞,及时进行制度的修正与完善,以此帮助企业规避更多的风险。其次,外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不受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影响,外部监督也能够获得更真实的企业内部控制情况,监督过程中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也能够得到相应保障。最后,将内部控制的监督委托给外部审计,相较于在企业内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设立相对应的岗位,将审计的业务进行外包的操作方式有时更能够减少企业的开支。

四、结束语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对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加强并优化和完善内控建设。引入外部审计,独立、客观、专业,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制度设计、执行及监督效果,有助于企业持续优化和完善内部控制,促使企业内部控制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助力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舞弊管理层监督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