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研究
2022-12-05刘瑞强赵健李卓嘉李世宏
刘瑞强,赵健,李卓嘉,李世宏
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研究
刘瑞强1,赵健2,李卓嘉2,李世宏3*
1.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2.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通过缕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现况,深入剖析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与基本价值,总结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达成的共识和产生的争议,并从中国武术文化的特质出发,探寻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切实可行的路径。同时,提出中国武术文化“集点、连线、汇面、成域”的系统推广传播策略:1)以“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赛事的引领作用,形成推广传播的牵引力;2)以“线”为关键,系统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形成推广传播的辐射力;3)以“面”为重点,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推广传播的承载力;4)以“域”为目标,深入打造专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推广传播的主导力。
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
中国武术作为一种以肢体语言阐述中国文化的独特方式,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中,附着在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血脉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记,在特定环境下铸就了民族性和传统性。然而,中国武术文化在推广传播中面临着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隔阂、文化解构导致的价值虚无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寓无形于有形”的推广传播理念,以“集点、连线、汇面、成域”的立体化推广传播策略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
1 归纳与演绎: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历史变迁
1.1 唐朝武举制与武术文化推广传播
武举制创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是我国古代教育体制中的一种考选形式。宋朝武举制被列为“常选”之列,使武举制发展成为与一般文士考试相并行的体系。唐武举制
延续至清光绪年间。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扭转了中国古代重文轻武的社会现象,促进了民众习武热情,增加了习武受众,促使了武艺传授者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武术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武举制使武术内容精简化、规范化。尽管武举考试主要针对国家军事选拔人才的需要,但是其对考试内容的确定、对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武术在中华民国时期的“国术国考”中也有规定的考试内容,表层上是对考试内容的传播,实际上所辐射的范围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唐朝武举制虽然不是直接推广传播武术文化,但它是促进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外因,是推广传播的环境和推广传播的动力系统,对武术推广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2 宋朝武学与武术文化推广传播
武学之名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军事人才。宋朝出现了以乡社为基础的武艺结社组织,这些组织均属于民间的社交团体,多与乡邻、行业、信仰相关,带有互相协助的性质。北宋至南宋初,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域仍有抗金武艺组织“忠义巡社”,“尝于庄井附近便处”“教习武艺”,这些结社组织分布广泛,从习武价值趋向看,突出了实用性,并与军事武艺紧密联系,对其武术推广传播具有促进作用。南宋时期,城市商业繁荣,人口增加,出现了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武艺社团,包括:争交的“角抵社”“相扑社”;射弩的“锦标社”“川弩社”“射水弩社”“川弩射弓社”“射弓踏弩社”;使棒的“英略社”等。这些具有同一武术技艺的社友聚集,利于推动武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3 明清武术文献与武术文化推广传播
中国武术延绵数千年,然而在数量庞大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却鲜见武术文献资料。直至明清时期才出现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与武术相关的论著:《纪效新书》《武编》《耕余剩技》《武备志》等。武术理论著作在历史上处于滞后状态,这使得武术套路、原理的阐释多以口传身教为主,推广传播缺乏理论的有力支撑。在民间辗转传抄的拳械谱等武术文献资料,因战乱被毁或丢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文化的传播。清朝代表性的武术家武禹襄在阅读了《太极拳论》之后,撰写了《打手要言》《四字秘诀》《十三势行功要解》《身法八要》等著作,还在钻研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武氏太极拳,极大促进了太极拳的社会化进程。
1.4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新武术”与武术文化推广传播
中华民国时期武术传播具有代表性的是马良的“中华新武术”“中华全国武术大会”等。1912年,马良发起创编和推广《中华新武术》。1914年,马良邀请武术界专家修订《中华新武术》。1917年,“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中等学校的正式体操。1918年秋,“中华新武术”定为全国正式体操。“中华新武术”改变了师徒传承的形式,从推广传播角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中华新武术”以及之后形成的武术教育模式为学校武术教学提供了借鉴模式,但是对武术本身的真正传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罗时铭,2006)。
1.5 近代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
王岗(1998)从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吻合和差异的角度,开启了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刘军(2004)提出,开发武术的健身功效和融合现代科技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国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张德胜等(2004)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4个层面分析了中国武术文化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康戈武等(2004)研究认为,应从文化战略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规划武术文化的当代生产。郭志禹等(2006)以地域文化为视角,提出重点研究武术文化特质等确保地域武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陈建民(2008)研究认为,必须找到中国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点,以“和而不同”为目标,开创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新局面。吴松等(2010)提出,构建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发展策略。冉学东等(2012)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必须要强化文化意识,拥有世界意识,高扬创新意识,恪守标准意识,树立品牌意识。李守培等(2016)研究认为,中国武侠电影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应找准中国武术当代传播的历史定位,坚持中国立场,采用国际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中传播价值观念。张路平等(2018)对武术家门惠丰教授进行访谈,从“人”的角度认识、理解、感知历史,从而传承历史及其承载的文化。张建等(2019)运用跨文化传播理论,从文化差异、传播平台和本土人才3个维度论述了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等。
2 争议与共识:辨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同质异质
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不仅是将中国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世界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反映。虽然中国武术文化在全球广泛传播,但是学界对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研究在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也存在部分争议。
2.1 争议1:文化差异导致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认知隔阂
近年来,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日益增多。虽然中国武术文化受到世界范围内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在其推广传播过程中存在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认知隔阂(袁春杰,2017),致使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出现严重的价值错位,即我国进行传播的文化价值与外域接收或反馈的文化价值存在错位。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未来世界冲突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化的空间格局中,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最终导致了中国武术对外传播“空间非正义”的形成,这正是困扰当前中国武术对外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陆小黑等,2019)。
2.2 争议2:文化解构导致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价值虚无
中国武术文化在推广传播过程中存在着自身文化及文化价值被解构的情形,具体表现为载体的解构与异域的解构2种类型。载体的解构,是指武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对武术文化与蕴藏的价值所进行的解构。异域的解构,即在对外传播中,一些国外文化主体借助自身强势的传媒手段和传播能力,对中国文化进行恶意曲解和抵制,达到维护自身的文化霸权地位和实际利益的目的,存在文化发展的同质化趋势,消解中国武术文化异质化传承栖息等困境(李臣等,2019)。基于此,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自主设置议题,提升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2.3 共识1: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角色
中国武术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由人类在漫长历史实践中所积淀,通过文化创造、积累和延续所构建,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存在于社会文化现状之内,弥散在整个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的创造过程,具有商品和意识形态双重属性,不仅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会产生社会效益,直接影响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陆小黑等(2020)研究认为,在国家发展以及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应与文化自信高度融合,其既是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也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在全球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促进中国武术文化与世界文化接轨,通过兼容并蓄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造血功能”,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发展文化手段筹划和部署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2.4 共识2: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
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和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体现,已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全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推动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理解并接触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精准定位,保持对文化的本性及其应有的主体地位(黎桂华等,201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是中国文化置身于中国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
概言之,全球文化的共融发展,为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切实的交流语境。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既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角色,也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探索。然而,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起步较晚,鲜见关于推广传播路径、策略的研究。在直接文化输出的语境之下存在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隔阂、文化解构导致的价值虚无、丰富的武术文化资源与贫瘠的产业发展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本研究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建议将中国武术文化全面渗透到武术文化产业之中,使武术文化内涵与产品进行有机融合,采用隐形文化输出方式作为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
3 渐进与突破:构建点、线、面、域立体化的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体系
全球化的拓展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机会。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应采用“软传播”,以隐形文化输出的方式使大众了解武术,浸润武术文化与中国价值理念,潜移默化接受或亲近中国武术文化背后的中国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彰显中国武术文化优势,需进一步将推广传播置于全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兼容并蓄、开拓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优秀武术文化作品。
3.1 以“点”为基础,充分发挥赛事的引领作用,形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牵引力
武术赛事作为武术文化传播推广的核心关键,从根基抓起——重视武术赛事的打造,搭建武术赛事推广传播平台,对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赛事作为武术产业发展的核心产品,是武术产业领域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类武术赛事产业的不断兴起,既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又推动了武术文化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促进了武术产业与有关联动产业的良性互动,带动旅游业、教育培训业、竞赛表演业、健康养生业、时尚休闲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武术赛事作为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重要手段,效果显著,借助赛事的吸引力营造武术文化氛围、宣传武术精神、带动全民参与,将赛事宣传与武术文化传播有机结合。
全球文化发展为中国武术赛事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武术赛事作为武术发展的龙头产业,应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武术运动项目发展。构建与完善以群众项目、重点项目和区域特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武术运动项目体系,并将做强竞赛表演列为重点任务,发展职业武术赛事,打造武术品牌赛事,培育商业性武术表演节目。以“点”为基础,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赛事运作模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赛事活动,借助武术赛事在传播武术技术的同时映射、诠释武术文化,扩大赛事全球影响力(郑健,2016)。通过赛事活动助力武术项目全面推广,将武术赛事发展成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专业参与度高的精品赛事体育活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外文化交往的需要。
3.2 以“线”为关键,系统构建中国特色产业链,形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辐射力
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路径,从发展单项的视角转化到系统发展、整体布局的视角,通过培育龙头项目,打造完整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链条,形成集群式专业基地,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链条,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因此,应打造从生产武术文化产品的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构建武术产业链体系,将武术文化渗透到文化产业“大链条”中,使中国武术文化与产品有机融合并高效传播。深度研发各类武术文化创意产品,通过生产符合大众审美、具有市场竞争力、能够真正融入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使民众在消费武术文化产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纳、认同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尤其是在互动融合发展的背景之下,武术产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类型,目前尚处起步阶段,应通过“体育+”和“+体育”的融合发展路径,拓宽产业空间,延伸产业链,将武术产业链融入到经济活动中,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
以“线”为关键,坚持中国武术文化全球推广传播采用产业化道路的创新意识,注重开发武术文化创意产品,形成链条效应和规模效应。从产品创新、文化植入、产品包装、品牌延伸到市场营销,多方面开发武术文化资源,与媒体、企业、消费者形成多维互动,最大程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王龙飞,2014)。此外,还可以开辟旅游观光线路,形成集武术研究、武术培训、武术表演影视、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基地,让大众感悟中国武术蕴含的哲学思想,体验凝结的肢体文化,从艺术的角度审视中国武术文化。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点”形成集武术文化、武术表演、武术竞赛、武术科研、武术旅游、武术健身、武术培训等于一体的武术文化产业链。
3.3 以“面”为重点,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形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承载力
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对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活力,发挥骨干文化企业的示范、窗口和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联合社会、市场和政府相关部门多方面力量,促进武术文化资源、科学技术、社会资本相融合,形成整体性的区域武术文化资源优势。以示范园区为载体,有助于横向聚合学术研究力量、多元媒介、新科技手段,纵向挖掘武术文化与其他人文、科技领域的交叉点,多维展现武术文化产品。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引导和有力扶持是示范园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具体包括产业发展方向指引、人才和技术支持、财政补助和税费减免等。
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需选择具有一定市场运营能力的市场主体,通过商业手段开展运营,在繁荣武术文化市场的基础上带动文化内涵的提升,最终达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1)培育和推广品牌武术赛事,将传统武术文化的“礼”和“德”与现代竞技体育的规则性、竞技性高度融合,积极参与到国家武术职业化体系中,助力中国武术赛事品牌“走出去”。2)为公众参与提供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培训、组织表演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积极弘扬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适合各类人群强身健体、简单易学、规范统一、利于推广的传统武术项目,普及传统武术文化。3)搭建武术文化产品的流通平台,为公众提供武术文化纪念品、服饰、器械、图书影音制品等,建立与上游创意、研发、设计、制造等机构的联系,实现武术文化的物质化途径。同时,强化在武术文化产业中的支持作用,组织承担有关基础调查和专项科研任务,提升示范园区的基础支撑和服务能力。
3.4 以“域”为目标,深入打造专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的主导力
中国武术文化在全球化程度上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体育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以顶层设计的方式全力推动武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国武术在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武术产业重视度的提高,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定位发展方向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不仅能够挖掘和满足行业及个体的多方面需求,还能开拓武术市场和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武术商业活动的运作(刘鹏,2010)。依据市场需求导向的变化,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充分实现武术产业的经济价值,使武术产业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截至2018年底,中国武术协会认定的武术之乡已达100个。同时,将发展目标确定为成功打造10个武术竞赛精品项目,扶持培育不少于5个专业武术装备和服务业企业品牌,推出100位武术明星和武术名师,打造100个武术示范俱乐部。到2025年,武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达到与体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的水平。
随着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与其他文化在理念、产品、市场和资本上的交流日益增多,为增进融合,需要更多利用商业渠道和市场化运作推动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通过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积极主动展示中国形象。为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打造专业化的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借鉴成功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方式,从单一经营方式转化为协同运作方式,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整合各部分之间的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使武术文化产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和武术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武术的资源特性把武术与经济相结合,运用市场经济原则、方法、手段和行为促进武术商品发展,大力推进武术旅游、武术竞赛、武术影视、武术健身、武术文化、武术培训、武术演艺等市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互动融合,实现各类武术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品牌化经营,全面提升武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拓宽武术市场发展空间,使武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 结语
中国武术文化“集点、连线、汇面、成域”的系统推广传播策略,实质是积少成多、渐变也是质变的过程。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传播策略的形成需要立足于武术文化,在推广内容、形式及范围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将内涵与外延有机结合,“点”上着力、“线”上打造、“面”上构建、“域”上统领,最终实现单一推广向多元拓展、低效推广向高效传播的推广传播格局。武术文化以产业发展的形式演变是推广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武术文化继承、发展、创新、对外传播的新路径。中国武术文化的推广传播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武术文化载体的建设到文化品种的精耕细作,都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应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统筹国际国内2种资源和市场,用好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3种方式,凝聚市场力量,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格局。
陈建民,2008.跨文化视野下中国武术的传播策略[J].体育学刊,15(5):25-28.
郭志禹,郭守靖,2006.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策略构想[J].体育科学,26(10):87-90,94.
康戈武,邱丕相,戴国斌,2004.从文化好奇到文化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6):12-13.
黎桂华,韩金清,李臣,等,2019.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立场选择:回归“主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3(8):62-68.
李臣,郭桂村,张帆,2019.新时代中国武术传承发展的困境与消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3(7):65-70.
李守培,郭玉成,2016.中国武侠电影的武术传播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3):79-84.
刘军,2004.刍议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7(1):31-32.
刘鹏,2010.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武术产业的发展[J].人民论坛,(14):150-151.
陆小黑,吴杰,2019.“一带一路”:应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武术发展的空间非正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4(6):540-546.
陆小黑,张道鑫,王洁,2020.“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走出去”的时代解读与策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35(2):227-233,248.
罗时铭,2006.试论近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抗争与融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2(3):1-5.
冉学东,王岗,2012.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J].体育科学,32(1):71-76,87.
王岗,1998.从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吻合与差异探讨武术进入奥运会[J].体育文史,(1):11-12.
王龙飞,2014.产业价值链视角下我国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36(2):1-5.
吴松,王岗,2010.建构文化形象: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立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36(11):33-36.
袁春杰,2017.传统武术对外交流的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37(4):75-77,99.
张德胜,姜晓红,于淼,等,2004.武术文化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4(5):113-116.
张建,李源,梁勤超,201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论析[J].体育文化导刊,(12):1-6.
张路平,郭发明,赵光圣,等,2018.门惠丰教授访谈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1(4):131-137.
郑健,2016.商业文化视角下武术国际赛事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35(6):134-139.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LIU Ruiqiang1,ZHAO Jian2,LI Zhuojia2,LI Shihong3*
1.Jimei University, Xiamen 361021, China;2.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3.Harbin Sport University, Harbin 150008, China.
The study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the sit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and era, the core content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Wushu culture and basic value, summarizing the Chinese Wushu culture in foreign communication process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 and 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to find the feasible path of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the systematic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which is "gathering points, connecting lines, gathering areas and forming regions", it includes that: 1) It is based on "point",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competitions, and forming the traction of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2) with "line" as the key, the industry chai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s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ed to form the radiation power of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3) with "surface" as the focus, establishing a state-level cultural industry demonstration park to form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4) with "domain" as the target, deeply create the professional marketization operation mode and form the leading force of promotion and communication.
1002-9826(2022)08-0109-05
10.16470/j.csst.2021143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TYE332)
刘瑞强(1968-),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产业,E-mail:13890661098@139.com。
通信作者简介:李世宏(1971-),男,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文化与产业,E-mail:13801113696@126.com。
G852
A
(2021-04-21;修订日期:2022-07-08; 编辑: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