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之惑
2022-12-04韦星
韦星
诗人就是诗人,不该再有什么特别标签。但余秀华不一样,从她走红的那一刻起,她的才华就和身体缺陷被深刻地绑定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更突出她的才华和另类。
今年5月,46岁余秀华和“90后”杨槠策闪婚的消息公布,很快引发媒体和互联网关注与热议。
遗憾的是,不久后,他们闪离。余秀华童话般的爱情故事没能持续。令人震撼的是,“小老公”杨槠策不依不饶,在互联网上不断揭对方的“黑料”。清官难断家务事。一时间,网友也茫茫然,不知所措。
随着时光推移,关于他们,从浪漫演绎的“故事”到狼狈收场的“事故”,都慢慢淡出人们视野,可但有几个人一直对余秀华不依不饶,并鍥而不舍地攻击、谩骂,这引发余秀华的不满。
终于,在互联网上沉寂很久后,余秀华最近主动站出来发声明,主要讲述自己被黑并由此产生的一些困惑。
困惑源自抖音上,有几个女人一直不停地黑她,其中一个黑得很厉害,为此,余秀华打开对方的个人主页,发现对方有个自闭症很严重的孩子。
余秀华的内心顷刻间五味杂陈:“我就不知道,你家里有这么个残疾的孩子,你觉得(黑我)这是一个母亲、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事吗?”
余秀华最后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每个人活在人间都不容易,你的女儿不容易,你也不容易。”
从余秀华的视频声明看,她的困惑主要来自两点:
一是同性别的人在攻击她。
视频中,余秀华特别强调“有几个女人”就不停地在黑我,最后,她对黑她特严重的女人发出质问,“这是一个母亲、一个女人应该做的事吗?”
二是同类人在攻击她。
相反,同性和同类对她的谩骂和攻击是最为直接的,也是最毫不留情的。
黑余秀华最厉害的那个女人,特别引发余秀华的注意,她特意点开对方主页看看,对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处在一个怎样的家庭?
最后,她发现对方有个自闭症的孩子—“自闭很严重的那种!”余秀华说。
以上两点,就是余秀华困惑的主要源头。余秀华天真地以为,“同性”决定了她们就应该和她站在一起。她错误地认为,“同类”其实更应有共情,因为彼此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应该“同命相怜”。
但现实不是这样的。相反,同性和同类对她的谩骂和攻击是最为直接的,也是最毫不留情的。“为什么?!”余秀华之惑由此产生。
事实上,这不是余秀华一个人的困惑。从古到今,类似困惑从没缺位,也都会在任何时代的一些群体中留下疑团:我们不是一起的吗?怎么会这样?
其实,现实中,同类、同阶层更容易诱发矛盾和争执,因为这是最容易产生忌妒的温床。跨阶层恰恰很少会这样,正如“最低微的阶层,并不忌妒上层”。
在《幸福之路》一书中,罗素有一章专门讲到忌妒。他说,“乞丐不忌妒百万富翁,虽然他们忌妒比自己收获多的其他乞丐”“贞洁的女人忌妒那些虽不贞洁但并未受罚的女人”“在古代,人们只是忌妒邻居,因为他们对于别人的事情很少知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余秀华被同为女性、被同为残疾人的家人攻击和谩骂,不足为奇。因为同类和同性更了解彼此,也更能对彼此感同身受,但当这种感同身受的苦难偏离了方向,就变成更便捷的,直指人心、相互攻击和谩骂的利器。余秀华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我们往往习惯以性别、籍贯,或共同的学习、工作,甚至共同的不幸遭遇作为连接和深化彼此感情的纽带,可一旦风吹草动,昔日身边的深刻“认同者”,往往就变成你最强劲而有力的“背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