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区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的历史背景、理论逻辑和现实意义

2022-12-04陶梦清刘永昶

新闻爱好者 2022年9期
关键词:解放区工作

□陶梦清 刘永昶

“客里空”一词原指“不实新闻”以及新闻工作者“不正确的立场与作风”,后来推而广之,成为缺乏实事求是精神、主观主义思想严重、搞浮夸、瞎指挥的人和事的代名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社会最需要、最欢迎有实干精神、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而最不欢迎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 “客里空”。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反“客里空”运动,通过广泛深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解放区新闻界开展了一场反对主观主义、倡导实事求是的大宣传、大教育,对革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反“客里空”的历史背景

1942年9月,在苏联反法西斯战争激烈进行、德国军队围困斯大林格勒的紧张局势中, 苏联剧作家考涅楚克(又译科尔内楚克)发布了三幕五场话剧《前线》,用形象化、艺术化的方式,尖锐批评苏联红军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教育和鞭策领导干部改正缺点错误, 努力扭转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前线》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剧中的两个人物:一个是爱摆老资格,不求进取、故步自封、骄傲自大的前线总指挥戈尔洛夫将军;另一个是爱耍小聪明,靠吹吹拍拍、捕风捉影甚至编造事实来写报道的记者客里空。这部话剧经毛泽东推荐, 成为教育党的领导干部和宣传工作者的一部形象的教材。

(一)整风运动中对“客里空”问题的警惕

1942年2月1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进行反主观主义反教条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给各级宣传部的指示》。《指示》要求宣传部门要形成一种新的作风,即活泼的、生动的、与实际相联系的工作作风。1944年5月,《解放日报》连载了毛泽东推荐的《前线》中文译本。1944年6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亲自修改的社论 《我们从科尔内楚克的〈前线〉 里可以学到些什么》。社论称:“学会赞扬好的,这是很重要的,学会批评不好的,这也同样重要。像《前线》中的新闻记者客里空那样,倒是不好的。”[1]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七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知识分子干部要和工农群众交朋友时, 又强调不要和“《前线》里的客里空”这类爱吹爱拍的人交朋友。在整风运动中,客里空作为反面典型,激发了解放区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热潮。

(二)《晋绥日报》对“客里空”报道的揭露

1946年5月,解放区开始推行土地改革。解放区一些报刊未能及时掌握土改政策的变化, 在土改早期人为制造和平土改的虚假气象, 捏造出一些拥护土改的“英雄”和“模范”。1947年6月3日,中共晋绥分局召开土改整党工作会议, 开始检讨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不真实新闻不仅使党的土改政策不能准确传达和落实, 而且使农民因不真实新闻产生对党报的不信任,进而发展成为对党的不信任,这是事关革命战争成败的问题。

1947年6月,《晋绥日报》重刊《前线》剧本,并通过按语强调:“我们的编者应该更加警惕, 并勇敢地严格地检讨与揭露自己不正确的采访编写的思想作风,更希望我们每一个读者都起来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2]这是解放区新闻界第一次在报纸上提出反对“客里空”。6月15日,《晋绥日报》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联合开办《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栏目,对一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假报道,以及在组织报道、采访和编辑工作中的主观主义作风进行了自我批评。比如,1947年6月25日至27日,《晋绥日报》 公开揭露了13 条失实新闻, 这些失实新闻的作者也相继做了自我批评和检查。

(三)解放区新闻界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反对“客里空”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认可。1947年8月8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给新华社写信,认为“我们应加以提倡,加以欢迎,来教育我们的新闻工作的同志”。1947年8月28日、29日,新华社先后发表总社编辑部文章,推广《晋绥日报》反“客里空”的经验。1947年“九一”记者节来临之际,《人民日报》连续刊登4 篇相关文章,号召新闻工作者“掀起学习热潮,清算“客里空”现象,更好地为人民的新闻事业服务。”1947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对解放区正在开展的反 “客里空” 运动做出肯定,发出了《关于反“客里空”运动的指示》,称其“是土改中的一个重要收获”。

在反“客里空”运动中,解放区新闻战线一方面发动新闻工作者自觉反省、自我批评;另一方面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公开批评。1947年12月8日,《晋绥日报》把新华社吕梁分社检查出来的不真实新闻,连同作者的名字,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公布出来,让读者监督。1948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刊登了3 篇有关“客里空”的新闻,对先前刊登的不实新闻进行揭露与改正。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 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反“客里空”的理论逻辑

由“客里空”到“客里空作风”“客里空思想”“客里空精神”“客里空现象”,“客里空”作为典型,内涵是多元的。[3]把反“客里空”运动放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过程中来考察,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价值和意义。

(一)逻辑起点是坚持党的领导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报党刊是“在报刊方面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4],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党需要的首先是一个政治性机关报”,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原则,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1948年4月,毛泽东发表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这是对反“客里空” 运动和解放区报刊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脉络,对党报功能作用作出明确阐释,对坚持党性原则提出明确要求。回顾反“客里空”的历史背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解放区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革命实践深入结合的产物。

(二)思想基础是贯彻实事求是

经过整风运动的洗礼,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效克服了主观主义的学风。出现“客里空”新闻的原因,从客观上看,当时处于形势严峻的战争年代,交通条件有限、通信设备不足,要落实一则新闻的原委细节有时是十分不易的, 有的作者迫于发稿时间的压力,往往把消息来源、部分新闻要素加以模糊化。从主观上看,有的作者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甚至把新闻和文学作品混为一谈,容易凭空想象、道听途说。解放区新闻界坚持整风运动中确立的实事求是传统,不断总结开展反“客里空”运动的经验教训,找到了正确的工作原则与方法,使解放区新闻工作者受到广泛深刻的政治立场、思想作风、职业道德、新闻业务教育,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方法手段是开展党内批评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运用党报党刊进行党内批评。他们把党报党刊看作是“重要的党内生活杠杆”,通过这个“杠杆”“提供进行批评和反批评的可能性”,可以调节党内生活,保证党的肌体健康,揭露党的肌体中的痈疽, 使党永葆青春活力。毛泽东强调: 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 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5]2017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宣传部呈报的《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寻乌扶贫调研报告》上作出批示,号召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结论、作判断。[6]新闻媒体需要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 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同时,舆论监督自身也要接受监督,防止“客里空”等问题影响舆论监督的正常、有序进行。

(四)实现路径是做到开门办报

无产阶级党报理论中的群众办报思想, 由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他们非常重视工人群众对党报党刊的信任和支持, 并把吸引工人群众直接参加报刊工作、直接利用报刊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利益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原则,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7]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指出依靠报社和通讯社来领导人民、联系群众是党的领导的主要方式之一。新闻工作者要把工作做好, 就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态度,必须要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8]刘少奇也具体谈到反“客里空”运动“是个很严肃的工作”,工作的偏差“在人民中的影响是很严重的”。

三、反“客里空”的现实意义

反“客里空”运动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宣传工作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使广大新闻工作者受到一次深刻的立场和作风教育, 对于革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闻舆论战线仍然面临着“客里空”的考验,需要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增强“眼力、脚力、脑力、笔力”的总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新闻真实的基本原则, 开展走转改, 践行 “三贴近”,把好“时、度、效”,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坚持新闻真实,深入调查研究,在增强脚力中防止“客里空”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虚假新闻仍时有发生,成为危害新闻事业的恶疾顽症。2017年,“假新闻”被柯林斯英语词典评为年度热词。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新闻媒体要坚持群众思维、实践思维,坚持实践第一,通过增强“脚力”防止“客里空”。早在1947年,解放区新闻界就明确提出: 新闻宣传必须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否则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新华社吕梁分社在反“客里空”运动时总结了一些弄虚作假现象,比如:采访作风浮漂,不深入调查,偏听偏信,人云亦云;不顾实际情况,任意篡改客观事实,主观臆造,明知故错;把计划、决定改为实际行动等。反“客里空”运动的经验说明: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 也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夺取新胜利、实现新作为必须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20年7月,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活动,采取“智库+媒体+专家学者”的方式,深入调研“百城千县万村”艰苦创业的奋斗之路、为民造福的奋发之路、更上层楼的奋进之路,全景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创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进一步锤炼思想品质、转变工作作风。

(二)注重时机节奏,提高政治意识,在增强眼力中防止“客里空”

新闻工作“就是教育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任务和党的方针政策”。新闻工作必须坚持政治思维、战略思维,增强眼力,保持定力,发扬唯实求真精神,用新理念认识把握问题,用新思路探索解决问题,努力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主流媒体不仅要避免跌入传播网络虚假信息的陷阱,还要主动作为、及时发声,以其权威性公信力,回应热点引导舆论。要同时具备新闻敏感性及舆情素养,对宣传报道方向、内容、效果保持清晰认知,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呈现。要坚持技术为内容服务,避免片面追求最新、最尖端的技术。比如,基于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的换脸换声技术,存在较大侵权和真实性风险,运用在新闻领域要慎之又慎,确保新闻真实准确。

(三)把握力度分寸,锤炼专业素养,在增强脑力中防止“客里空”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个别偶发事件高频次、长时间报道,引发次生舆情;需要及时引导的问题、报道跟不上,引发公众质疑;不讲宣传时机,议题不合时宜,引发公众情绪抵制;过度拔高煽情,摆拍造假明显,引发公众反感。把握新闻舆论引导的“度”,具有相当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本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要辩证研判社会关注的舆情热点,把握好新闻报道的火候和分寸。需要区别不同的情况, 什么问题适宜在什么范围内报道,什么问题需要强化报道,增强脑力,综合研判,不能为了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追求迎合而“失态”。

(四)讲求宣传效果,锐意创新创造,在增强笔力中防止“客里空”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起不到好的宣传效果的新闻工作,也是“客里空”的一种表现。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群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新闻工作者需要坚持受众思维,强化问题意识,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会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写得好、说得好、作品效果好。还要坚持创新思维,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理念内容,加快推动新闻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充分发挥新技术支撑引领作用,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积极推动移动化、平台化、可视化、智慧化转型,打通并用好同人民群众信息交流新渠道,不断策划推出多样化展示、多介质推送等适应媒体传播要求的原创性精品力作, 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客里空”仍然考验着新闻舆论战线。聚焦解放区新闻界反“客里空”运动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有助于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收集、梳理和分析,反映党的百年宣传工作的历程、成就和经验,为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解决防止“客里空”这一历史性课题提供思考和建议。

猜你喜欢

解放区工作
解放区的天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不工作,爽飞了?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选工作
被“真人真事”改写的历史——论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