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2-04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林少英

青年心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协作支架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 林少英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不敢动笔写”,是部分学生在习作环节面临的“三座大山”。为解决此类问题,支架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搭建一架梯子,让其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引领学生顺利完成习作,这样一个搭建梯子的过程,便是实施支架式教学的过程。

一、“支架式教学”概念及小学习作应用步骤

支架源于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脚手架,是建筑工人在对建筑进行建造或修葺、装饰时使用支持建筑材料的平台或柱子等装置。将“支架”一词用于形容对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最早由心理学家伍德提出。在教学领域,支架式教学是形象化的比喻,实质是运用框架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在这一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以此为依据,将支架作用有效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自身所处的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从而也使“支架式教学”的效用得到充分印证。

在实施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再由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而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由学生自主完成对学科知识的建构。与此同时,学生也不再仅仅扮演知识的接收者,而应当在教师的帮助下对知识进行自主整合与合理归纳,使自身思维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习者。

小学语文习作运用“支架式教学”方法,大体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为学生选择写作的参考内容,引导其明确自身写作立意,以此激发学生投入写作的积极性;第二步是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写作对象,厘清写作思路,设计写作提纲,由此进入写作情境;第三步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激活学生的构思支架;第四步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共同探索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五步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探究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支架式教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确定参考内容,搭建立意支架

大部分学生在面临写作时往往不知从何下笔,主要因为尚未明确写作立意。教师在习作教学环节运用支架式教学法,从确定参考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先明确写作目的,找准写作方向,搭建立意支架,才能为后续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法时先让学生明确“动物园”在此处的基本概念,即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介绍身边的人,寻找所写人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似点,而并非直接描写一种动物。明确概念后,教师即可进入搭建支架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我选择写谁?”“这个人和哪种动物相像?”“具体有什么相像的地方?”通过思考此类问题,学生基本都能明确《小小“动物园”》的写作立意与写作方向,搭建立意支架的部分即顺利完成。

(二)设计写作提纲,建构选材支架

引导学生设计写作提纲是“支架式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在此环节中需要指导学生在动笔前科学规划写作环节,选择适宜的写作材料,并在后续写作过程中以提纲为依据完成写作。提纲是小学习作“支架式教学”的核心,能使学生明确写作思路与选材。

以“小小‘动物园’”写作练习为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立意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列出写作提纲,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对列提纲手足无措,不知该从何处开始规划等问题。笔者遇上平时面对写作有畏难心理的亮亮同学,教师上前简单询问了亮亮关于习作的立意,他告诉老师,他准备写的人物是自己的父亲。父亲平时工作很忙碌,他觉得父亲像一头任劳任怨的牛。对此教师认为他并非完全没有思考,只是缺少自信,为鼓励亮亮同学,教师引导他在纸上设计表格,并在表的上端分别写出自己准备描写的人物、想象成的动物、二者的共同点、所写人物的具体事件。在表格内容的梳理和启迪下,亮亮顺利列出了提纲,也对自己将要动笔写的内容树立起自信。

(三)完成独立探索,激活构思框架

好的习作一定蕴含着学生的真情实感,并能客观折射学生的真实生活。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更擅长感性思维,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能收获写作灵感,为习作注入真情实感。由此出发,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写作情境,引导其独立探索,以自身探索激活构思框架,使写作提纲更为合理化。

列出写作提纲后,进入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的环节。在此环节中,学生采取各类途径对自身提纲加以丰富,并对所选素材进行取舍,最终使提纲更为完善。前面提到的亮亮同学在独立探索过程中深入观察所写对象,并在观察过程中认真做了记录。亮亮通过在与父亲有限接触的机会中进行仔细深入观察,又对父亲多了几分了解,并修正了列好的提纲,使涉及父亲的生活细节更明确,父亲的形象也更丰满。比如,在修改的提纲中他提到,父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后还要关心亮亮的学业,周末还带他去图书馆或亲子乐园。种种寻常小事都出现在亮亮的新提纲里,材料不断丰富,父亲与其所选动物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为他人所认可。亮亮明显多了几分自信,从此不再畏惧写作文,而是积极参与每一堂作文课,并对要完成的作文跃跃欲试。

(四)开展协作学习,完善写作支架

协作学习也被称作小组学习或团队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的新型学习模式之一。协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协作性、分享性、互动性,因而也被划分入分享式学习方法之中。学生共同探索写作中面临的问题时,不仅能进行思想碰撞,互动厘清写作思路,全方位提升写作能力,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几乎每位参与写作练习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因此,教师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行构建交流小组,一起探讨各自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典型问题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与教师指导学习,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类写作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亮亮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表现格外积极。他主动邀请自己的好朋友明明组成二人协作学习小组,共同探究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牛的习性,然后进一步完善习作。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讲解有关牛的习性的纪录片,再共同查阅牛的习性相关资料,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探究。这样一来,亮亮对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由此进一步理解了父亲每天工作的不易。“看来我没选错,我觉得我爸爸就像辛勤的牛一样,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协作学习环节结束后,亮亮做出了总结,并修改了习作中自认为不恰当的部分。经修改后,他的习作具有了较强的可读性。

(五)完善评价体系,健全表达支架

评价环节是支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客观合理的教师评价,能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写作中的不足,也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共同进步。而传统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往往仅以教师书面评价为主,且评价多是千篇一律或语焉不详。为解决此类问题,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自读自评、互读互评、集体讨论等不同方式,对习作进行多方面评价,让学生愿意接受多元评价,由此获取对自身习作更为客观全面的认知。

令人欣慰的是在进行“小小‘动物园’”评价环节时,全体同学都给予亮亮很高的评价。在自读自评过程中,亮亮对自己的习作也比较满意。“以往写作文都需要先找作文书。这回完全是自己写的,而且写得也挺满意。”听了亮亮的自我评价,同学们都欣然地笑了。在亮亮的习作中,父亲辛勤工作的形象由几个细节体现。其父为了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为了在周六带亮亮出去玩儿父亲每周五回家都是最晚的;父亲对他的爱也体现在每天清晨,为了不影响亮亮休息,关门声音也很轻;等等。习作中的细节感动了班上的同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合理运用“支架式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从现阶段整体教学情况来看,要完全做到合理选择支架与科学搭建支架,尚需继续深入探究。因此,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更多应用途径,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向更高更强冲刺,为其后续的语文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协作支架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协作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