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做的石头饼

2022-12-04李兴盛

青春期健康 2022年20期
关键词:焦黄饼子面饼

文/李兴盛

入夏时节,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花朵,眼前仿佛出现了我亲爱的妈妈,还有那儿时妈妈给我们做石头饼的一幕幕……

儿时生活在乡村。一天下午,我从村外庄稼地里给兔子割回了满满一筐嫩绿的草,妈妈看着我能为家里做事的可爱模样,高兴地从餐柜中拿出了一个圆圆的、像月亮的饼子。这个饼子长得非常特殊——饼子两面不是平的,而是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凹进去,有的地方凸出来。饼子很薄,特别是中间,更薄,两面焦黄颜色分布不均。饼子闻着很香,咬一口进嘴,更香,咽到肚里,简直是香味环绕。我第一次尝到这种饼,疑惑地问妈妈这是什么东西这么好吃,妈妈不紧不慢地答道:“这是石头干饼,又叫石头饼。”我似懂非懂,石头饼从此就走进了我的记忆,成了儿时妈妈为了改善生活给我们开小灶吃的干粮。

随着年龄稍稍增大,我对石头饼有了全新的认识。其实石头饼也可以说是石头里“种”出来的饼子。具体做法是:用灶火上泥土做成的砂鏊(ào),在砂鏊上先抹少许食用油,把指甲盖大小、颗粒形状比较规则的小鹅卵石,轻轻放到砂鏊上,再在鹅卵石上抹上少许油。把轻微发酵的面,用小擀杖擀成圆形状的薄面饼,摊放在稍有热度的鹅卵石上,在面饼上面再放上一些鹅卵石,把面饼上下都覆盖着。隔一会儿,挪开上面的鹅卵石,露出面饼。面饼两面因鹅卵石的作用变得坑坑洼洼,好像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形状。用小铁铲把面饼上下翻过来,再用鹅卵石覆盖。再过不多久,挪开鹅卵石,已烤熟的石头饼就可以出炉了。石头饼焦黄喷香,那种小麦原香,扑鼻而来,香气可以弥漫整个屋子。石头饼少油少盐,脆薄香酥,让人迫不及待地上去拿一块来上一口。

相传石头饼是山西地区流传开来的一种传统烙制面食,利用小石头传热、散热慢且受热均匀的原理来烤制。制作时,挪动鹅卵石,会发出“噼啪噼啪”的声响。奇特的做法,悦耳的声响,扑鼻的香味总是能拴住我的注意力。妈妈能用面粉做出很多不同样式的面食,像画家一样,用手当笔,用面当纸,画出心中各种各样多彩的花。妈妈烤出的石头饼,既不焦糊,又能熟透,两面微焦,咬到嘴里,咀嚼起来薄脆酥香,既能充饥,又易于消化。

妈妈心灵手巧,为儿女操劳一生。做石头饼时还煞费苦心,为了给我们增加营养,丰富口感,在石头饼里还会包些糖馅、枣馅或菜馅,里面放着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等营养丰富的馅料的石头饼,别具一格,风味独特。我吃起来,正如北宋文豪苏轼所吟:“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妈妈文化程度不高,不一定知道苏轼的这句诗,但为了儿女成长殚精竭虑,做的石头饼却和苏轼所说的不谋而合。

现在的石头饼与时俱进,有传统大石头饼,有时尚小石头饼,成了寄托情感的一种礼品。但在我看来,不管其形状内涵如何改变,都乏味不少,无论是口感上还是味道上,都逊色于儿时妈妈给我们做的石头饼。“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细细想来,如今的石头饼里主要是没有了妈妈对我们的爱的味道、情的丝缕。儿时妈妈做的石头饼的香味经常会随着温柔的月光来到屋里,来到床边,来到我的梦中。我情不自禁地枕着妈妈做的石头饼的香味,慢慢地走进了甜蜜的睡梦中……

猜你喜欢

焦黄饼子面饼
娘的剩“饼”
饼子麻花故乡情
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字里行间的温情
包里还有一个饼
方便面怎么吃更健康?
做饼干,巧算数末末
我学会了做玫瑰馒头
周末山庄
自主探究,促进层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