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寒士文学

2022-12-03王豫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鲍照寒士左思

王豫宁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寒士文学” 在诗坛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学命题,有着相当重要的文学意义,而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寒士文学产生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纵观已有研究文献,学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寒士文学”开始兴盛的时期研究较少。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寒士研究现状大体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对寒士个体研究深入,对于寒士文学的整体研究较少。如赵立学《寒士文学作家左思壮而不悲的范型特征》和《寒士文学作家鲍照既悲且苦的范型特征》,从作家生平、作家性格、代表作品、艺术手法等方面分别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寒士代表人物左思和鲍照的个体情况。又如夭竹君《从何逊看梁初士风与诗风》着重分析了南朝梁时期的寒士文人何逊,进而展开其他论述。第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士文人的研究通常与选官制度同时出现,但谈及门阀制度对于寒士仕进之路的影响时,只有较少的部分涉及其文学上的建树。如林海非《齐梁寒士文人的仕进研究》、黄少英《魏晋人物品题与寒门仕进》,对于寒门子弟的研究多侧重于其仕途和生平。

1 寒士文学的兴起

1.1 寒士文学的概念

“寒士”即贫苦的读书人,是对古代下层人士的一种统称。“寒士文学”就是吐露寒士内心真实想法的文学作品。其题材集中但不限于表达作者强烈的对于仕途不顺的不平、对士族的蔑视,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1.2 寒士文学的源头

春秋时期“士”阶层崛起后逐渐形成了寒士文学的传统,早在战国末期,宋玉的代表作品——《九辩》主要表达了悲秋的主旨,而造成其悲秋的原因在作品第八章及第九章中有所交代,奸臣当道,仕途之路的坎坷险阻让他感觉到“惆怅自怜”,从而发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这里“贫士”的概念就相当于“寒士”。宋玉,出身寒士,为谋出路背井离乡,仕途上并不顺利,经常“去故而就新”,也就是在不同地方之间奔波飘零,到中年仍旧淹留无成,目前学界大多都认为宋玉的《九辩》是寒士文学的滥觞[1]。

1.3 寒士文学兴起发展的背景

寒士文学正式兴起繁荣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曹魏政权时期,汉代延续下来的州郡察举制度漏洞百出,并且经历了汉末大乱,曹丕接受了陈群九品中正制的建议。“九品”就是将候选人分为“九品”,按品的高低委以不同的官职,“中正” 是将人物区分为九品的执行者,他们为候选人撰写“品状”,上交吏部,作为吏部选拔官员的依据。起初,九品中正制依照“唯才是举” 的选举原则为朝廷选拔出了一批人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正”权力日增,很大程度上掌握着选举者的九品决定权。因而,选举者常往来于中正之门,拉拢关系以求得高品之位,并且中正之位始终由世家大族官僚担任。魏明帝以后,士族把持选举,九品中正制也渐渐背离初衷,“门阀制度”也一步步产生[2]。

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度的缺点暴露的更加明显,“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刘毅《上疏晋武帝论九品中正之弊》)。“中正”的职权放任,办事随心,造成了“附托者必答,守道者困瘁”(刘毅《上疏晋武帝论九品中正之弊》)的后果,可见九品中正制度下,曹魏以来的世家大族熟谙做官的捷径,通过与“中正”非正当的交往谋取高位,那些恪守道德的老实官员,在仕途道路上难逃困顿不得志的命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垄断局面。

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偏安于南方建立江左小朝廷,也就是东晋。东晋时期门阀士族把持选举权利,在政治上有很高的权利与地位,士族之间矛盾产生,士族庶族之间矛盾更加激化。南朝齐梁时期,虽然各个阶层之间仍有非常明显的分别,但是门阀制度已经盛极而衰,士族高门的统治日趋腐朽。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招徕有政治才能的寒士为自己服务,寒士得到了更多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力,朝廷中重臣来自低级士族或者寒门的不在少数。

九品中正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即使屡遭抨击,也一直沿用,直到科举制度诞生,它才退出历史舞台。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士的仕进之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连,与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在不同朝代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3]。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士文人及寒士文学作品

2.1 左思

2.1.1 生平

左思,主要生活在西晋时期,生于小官吏家庭,生活清贫,但是他“博览诸经,遍通子史”(《晋书·左思传》),学识渊博。公元280年,司马懿建立西晋,左思的父亲得到重用升迁为殿中侍御史,左思的妹妹也因才情出众被选入宫中,此时左思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渴望自己有一番作为。可西晋统一时间短暂,不久之后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事件,左思的仕途之路进展得并不顺利[4]。

除此之外,左思其实也受到了当时盛行的“品藻之风”的伤害,与美男子潘安相比较,左思在容貌上可以说是“绝丑”,他模仿潘安挟弹出洛阳道,不料“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容止》),老年妇女对他尚且如此,其容貌之丑可想而知。动荡不安和“品藻之风”盛行的年代,左思在仕途的进取中受到阻碍,但他并没有因此郁结于心,转而专攻文学,虚心请教,后来颇有建树。其代表作《咏史八首》成就极高,《三都赋》 也受到当时著名学者皇甫谧的褒奖认可,盛极一时,时人争相抄写,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局面。对此,刘勰有“左思奇才,夜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文心雕龙·才略篇》)的评价。

2.1.2 代表作品分析

①咏史·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首先用“涧底松”和“山上苗”起兴,“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仍像松柏一样傲然挺立,用“山上苗”比喻才拙位高的世族,如同枯黄萎落的小草,却生长在山峰之上,区区小草却荫蔽松柏的挺拔伟岸,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鲜明而贴切地揭示世家大族的特权和寒门子弟的无奈。五到八句直写朝廷现状——世代显赫的贵族轻易就能谋取高位,真正的英雄俊杰只能埋没在社会下层,用“地势”比喻“情势”,然后说明这样的情势并不是刚刚产生的,而是由来已久的,让人们深刻反思这亟待改变的腐朽制度。最后四句诗中,他举出了实例,金日磾、张汤二家靠着继承祖上事业,七世为贵官,过着优渥富裕的生活,而为人正直不徇私情的大臣冯唐,到老还是一个郎官,没有得到升迁,“金张”与冯唐形成讽刺的对比,直接抨击门第观念及社会对于下层人才的打压,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得不到朝廷重用的愤慨。

②咏史·其六。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左思用平直简洁的笔法叙述“荆轲饮于燕市”的典故,描写他旁若无人地慷慨高歌,此四句沿建安之风骨,矫健豪迈、悲壮雄浑。接着评价荆轲,虽然没有壮士的操行气节,但和世上其他的人相比是与众不同的。这句看似简单,但实则包含作者很多思考,从历史角度来讲,荆轲以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轨道,但无论刺杀结果如何,荆轲都为了燕国的生死存亡而做出了努力,这就是左思眼中荆轲“与世殊伦”之处,所以作者认为荆轲有底气傲睨四海万物,“豪右”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结尾四句直抒胸臆,强烈地表达出豪门贵族虽然显贵,但是在“我”眼里低如尘埃,贫贱的人虽然穷困,但在“我”看来重有千斤,不容忽视。诗的结尾激昂铿锵,通过对荆轲事迹的称赞,表达了作者以他作为榜样的情怀。

该文只选取《咏史八首》中的其二、其六加以分析,左思的《咏史八首》托古讽今,慷慨豪迈,借古人典故表达自己内心,钟嵘评价其诗“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钟嵘《诗品》)。左思《咏史》以其“借咏史而咏怀” 的特点在艺术成就上超越了班固《咏史》,内容上也更具有深刻性。这组诗作为其“寒士文学” 的代表作品为后世咏史的诗歌题材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模式。

2.2 陶渊明

2.2.1 生平

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的田园诗人,出身贫寒,又耿介清高,以41 岁时“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的事迹为人称颂,后开始隐居生活,远离官场,与劳动人民平等交往,从事农业劳动。

关于其“寒士身份”其实具有争议,原因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在官场上都有所作为。笔者认为陶渊明属于“寒士”的范畴,陶家虽然曾经风光一时,但本就不如“王谢”家族那样富贵显赫,并且如他自己所言“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与子俨等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归去来兮辞》),“环睹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等的言论,都可以表明他对自己“寒士身份”的认定。

2.2.2 代表作品分析

③咏贫士·其二。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作者先描绘一个穷人在年下穿着粗布衣服在前轩晒太阳的场景,接着描绘南院一无所有,北院里只有干枯树枝的凄惨景象。酒壶里没有酒,灶台生不出火,诗书堆在座外,无兴深入研读。诗中描绘的贫士其实就是陶渊明自己,那艰难处境也正是陶渊明的真实处境。之后化用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受困的典故,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没有粮食,子路十分生气,而孔子教导他“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不能因为走投无路就抱怨,陶渊明认为自己达不到孔子的境界,对眼前的困窘还是有怨言的,不过是让他心存慰藉的是自古以来就有安贫乐道的圣贤。

苏轼对陶诗“诗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与苏辙书》)的评价,适用于他的诗歌作品,更适用于他的人格。他的诗歌作品粗朴中蕴含着文采,文字看似清瘦却韵味十足。其人亦然,物质生活贫乏,精神丰满,清贫的日子里也能自得其乐。

2.3 鲍照

2.3.1 生平

鲍照出身寒微,自称“家世贫贱”,心怀四方之志,想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他生活在南朝宋,就其生活的时代而言,皇帝出身于庶族,对于庶族官员并不排斥,并且当时的士族安逸享乐,不专心于治理国家,所以庶族子弟进入朝廷是有一定可能的,但这并没有给鲍照带来飞黄腾达的机会。

他出仕27年,先后辅佐过临川王、始兴王、临海王,但由于高门弟子仍然占据官场不少位置,加之时局动荡不安,辅佐时间短暂,他并未得到大展宏图的机会,所任职务也都属低级官职,最后在临海王举兵叛乱失败时,被乱军所杀。动荡不安的年代给他的志向以毁灭性的打击,使他的人生道路充满悲剧性色彩[5]。

2.3.2 代表作品分析

④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首句以“水”起兴,把水倾泻在地上之后,水向东西南北分流,暗含着那个时代中人与水相似的处境,因门第不同,贵贱穷达仿佛有了定数。以“地势”比喻门阀制度的权势是当时很常见的方式,左思《咏史诗》“地势使之然”就已有所体现。作者宽慰自己人生各有宿命,希望自己能从惆怅无奈的心境之中得以解脱,然而胸中压抑的苦闷过于沉重,作者只得借酒浇愁,想痛斥这世道艰辛不易,可郁结于心说不出口。门阀制度的重压之下,人心不会像木石一样没有感情,却只能克制压抑在心中,不敢与人说。

⑤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 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首先描写鲍照不思饮食,拔剑击柱,叹息连连的场景,连串的动作描写直接写出他的苦闷。接下来他宽慰自己,人生在世时间并不长久,怎能裹足不前呢? 不如换一个思路继续生活,辞官以后,在家中休息,与亲人生活在一起,看自己的孩子玩耍,看自己的妻子织布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最后他想到了自古以来有很多圣贤都过着贫苦不得志的生活,何况他是孤傲又耿直的人呢?

鲍照一生始终带着锐意进取的精神,赋闲在家的时间非常短暂,没过多久便继续步入官场。从《河清颂》和《芜城赋》等作品能读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面对仕途不得志,《拟行路难·其四》是他愤懑不平的真实体现。他也有过《拟行路难·其六》中反映出来的想全身而退,还家休息的动摇,但动摇后很快继续踏上仕途,无奈痛苦又循环往复。鲍照虽才高气盛,却也无可奈何,他内心矛盾分裂,终其一生,只得辗转于卑职之间。

3 结语

左思、陶渊明、鲍照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寒士的代表,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各自的经历及对于仕途不顺的反应并不相同,写作风格也各具特色,但都为我国“寒士文学”的开端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寒士文学” 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后代的许多寒士诗人受到他们的影响,在苦闷的现实生活中勇于表达自己的心声,在诗歌史上留下了诸多经典篇目[6]。

猜你喜欢

鲍照寒士左思
受气包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鲍照乐府诗创作对南朝诗人的影响
洛阳纸贵
鲍照与《拟行路难》的创作
致杜甫
鲍照边塞乐府诗歌创作探微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和《三都赋》
职校多“寒士”源于通道太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