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内涵的探索与实践
——以盐城工学院为例

2022-12-03李孟璐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李孟璐

(盐城工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前言

传统高等教育将专业理论知识的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却忽视了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再次表明,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是塑造品格、养成精神。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高校体育活动所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高校体育文化育人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具有其它科目无法取代的特殊功能和内涵。

1、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现状

1.1、国内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研究进展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发现,与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文化育人、校园文化育人、体育育人及体育文化育人研究。

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具体表现为文化对人的教育、传承、创造、发展的影响,集中展现在教育学领域,认为文化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并且兼具认识和运用、精神与修养。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中心思想是人类创新活动永恒拓展的载体,创新水平提升的工具,传播的手段。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有效传递、改造世界观,树立人生观、确立价值观、文化传承知识革新成果延续,其中三观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体现。多元的文化造就了多样的魅力,多种的文化形式形成了多样的育人功能。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比较概括和空洞,多和文化建设、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相结合,研究文化育人功能,探究文化育人实现路径。

关于校园文化育人研究多跟随文化育人研究出现,探究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文化现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的、抽象的、直接的、经验的思想观念和物化形式,存在于日常的生活方式、当今的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的发展方向,随时随地发挥育人功能。但由于校园地域的局限性、校园群体的特殊性,学校成为文化育人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功能成为学术界众多学者锲而不舍的研究对象,论点观点频出,认知看法层出。他们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多从德、智、体、美育人功能进行探析,从营造氛围、塑造人格、发扬传统、弘扬精神育人途径进行探讨,从而改变育人环境、转变育人观念、提高思想素质、提升道德水平。关于校园文化育人的研究虽然做了许多总结,生成许多见解,但还是对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育人的特征、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现状等概括的笼统模糊。

关于体育育人及体育文化育人,研究数量不胜枚举,研究成绩良莠掺杂,但对体育的德育功能以及精神建设看法一致,具有不可争辩的育人本质。当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体育就不在是学校教学过程中一门课程,而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是特殊的从属文化,本身自带育人属性,其育人功能就备受瞩目。他们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体育教学育人功能研究、体育课程育人路径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校园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和实现路径研究。体育教学育人功能和体育课程育人路径的研究多从运动项目研究出发,例如,定向越野、棒垒球、武术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多从文化建设的内涵、结构、特征、功能进行归纳,对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对策提出建议;校园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和实现路径研究在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的基础上,对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层面进行探索,发挥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2、国外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研究进展

国外对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研究较少,主要对体育教学和竞技体育方面的育人功能进行研究,他们把体育归纳为:在经过教师教练的指导引领下,培养积极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能力,起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意义,达到锻炼意志,提高素质的目的,并最终适应社会发展创造价值。综上所述,国外的体育主要关注身体的锻炼,性格的培育、潜力的激发,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提升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2、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与体育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和融合体,既是社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以体育实践为出发点,以体育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高校全体师生为参与对象,建设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开发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创新高校体育文化氛围,拓展体育育人功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体育的育人功能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其中就有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工人身体和教育的研究,他没有提及 “体育文化”一词,但他认为“体育是发展身体的教育”,是智育、体育、技术教育,同时也是社会劳动,是锻炼身体、开发脑力,追求生理、心理健康,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生产力发展。马克思的体育文化育人思想和观点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支撑,为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路径指明了研究方向。

新中国成立至今,历任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发展,宪法的明文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的指示通知、各级体委机构的成立,从制度建设到法律法规,从文件精神到实际行动,都把体育事业当做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国体育及体育文化发展创造新局面。毛泽东1916年提出“德智体应全面发展”、“体弱可以变体强”、“身心可以并完”的辩证的体育思想;1950年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口号;1952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认为体育及体育文化担负着健身、强心、兴国之重任,担任全民运动、体育精神、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育人功能。之后邓小平的“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的论述;江泽民的“发展体育运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题词;胡锦涛的“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要继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要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的讲话。他们把体育及体育文化纳入到国家建设层面,同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来,以体育为人民,全面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及体育文化,把人民放在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地位,更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弘扬体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体育强国,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就提到体育不仅是享受乐趣、增强体质,还是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其中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校园足球,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高度赞扬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号召大力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

3、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3.1、调整课程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打造盐工特色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江苏省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青少年健康,普及青少年运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盐城工学院根据教务实际需要,调整大学体育课程结构,形成具有盐工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其中大一、大二两学年四学期144学时的体育课,分为大一、大二48学时,大三、大四24学时,避免出现因大三、大四无体育课程带来的各种负面现象。通过分解总课时,达到降低课内强度,增加课外密度,促成减课不减压的教学常态,同时,课程内容也由原来的运动项目教学改为身体素质练习、项目技能学习、俱乐部活动、阳光长跑、体质测试,学生经过四年体育课程学习,体验乐趣,分享经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根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和《盐城工学院关于加快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调整优化师资结构,巩固强化师资力量。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助教2人;博士学位6人(含在读),硕士学位25人,学士学位8人,其他3人;国家队运动员1人,国家运动健将1人;国家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18人;50岁以上教师17人,45-50岁教师 5人,40-45岁教师 3人,35-40岁教师 6人,30-35岁教师5人,25-30教师6人,平均年龄43.6岁。体育教师数量充足,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师资队伍建设要以人为本,外引内培,积极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着力创新师资工作机制,为打造高校特色体育文化,全面建成高水平研究性大学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3.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构建“4+3+1+1+1”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作为体育知识的教授者,体育文化的传播者,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教学设计现代新颖,敢于理念创新、注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立足启蒙者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享受运动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其次,学生作为体育知识的受众者,体育文化的接收者,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运动项目和体育社团,激励学生对课堂内容和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策划,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学习者,真实的参与者;最后,教师正确引领学生,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突出体育文化建设,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盐城工学院体育教学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积极实施阳光体育,重视早操和课余锻炼,制定《盐城工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开设大一大二学生体育必修课25项,大三大四学生体育选修课10项,部分病、残、弱等特殊同学,开设“体育保健课程”若干项,构建盐工“4+3+1+1+1”教学模式,其中,“4”代表课内运动技能学习,“3”代表课外体质测试,三个“1”分别代表俱乐部活动、阳光长跑、身体素质。经过课内课外、前延后伸的教学质量评价考核,调动学生参与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个人意愿和整体目标有机统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3.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体育文化育人机制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经费支持,因为体育是实践性活动,需要物质条件维持,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都需要科学完备的体育基础设施来支撑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和物资的保障。同时,在经费的使用上,充分认识经费是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优秀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的先决条件,应做足资金保障。经费除学校划拨外,在遵守国家政策和高校制度情况下,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灵活方便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本、吸纳社会资金,进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盐城工学院每年加大下拨经费比例,保障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促进学校体育快速发展。体育教学部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以教学秩序为主,规划好行政支出和教学保障支出的关系,加大学科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正确处理维持与发展,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优化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除此之外,通过与“大学生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艾维健身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联合共建,开展健身指导服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费创收。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保障,系统的具体的政策制度在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同时,一方面可以避免在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过程中出现的伤害事故与医疗纠纷,消除学校、老师、学生在开展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强制约束学生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参与度,让学生无形中形成规矩意识,主动积极加入到体育中来。为构建具有盐工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盐城工学院制定了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切实保障,有效执行。例如,行政管理方面的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考核方面的教师年终评优评先标准、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标准;体育活动方面的社团协会(俱乐部)章程、运动队训练管理办法;场馆场地方面的室内场馆管理制度汇编、室外场地设施管理规定、器材借用管理细则、运动场对外租赁管理暂行办法等;教学科研方面的教学违纪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体育教学与学术管理办法等。良好的高校体育工作机制是实现高校体育文化纵深发展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营造和谐体育文化氛围,构建全新体育育人环境,推进体育文化有序开展,完善体育文化育人机制,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

3.4、打造体育文化育人品牌,构建“体育思政”育人环境

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的健身功能,更要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坚韧不拔的意志、团队协作的意识、遵守规则的品质、永不放弃的精神,通过体育锻炼,培育体育精神,发展体育文化,打造体育文化育人品牌。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已形成具有盐工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及年度群体活动和运动竞赛工作安排,其中体育必修课25项,体育选修课10项,专项俱乐部21个,实现大一、大四全程体育;校极联赛、院级竞赛、社团(俱乐部)比赛,大一迎新赛,大四送别赛,实现活动竞赛贯穿全年。除此之外,还有一年一度的冬季趣味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其中冬季趣味运动会为期一天,主要是学生参与的具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例如,拔河、团体跳绳、六人七足等,营造“爱盐工、爱运动”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促进体育运动成为校园新时尚。春季田径运动会为期三天,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聚会,是营造良好体育锻炼氛围,展示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盛会。另外,各运动队坚持常年训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比赛,运动水平和成绩不断提高,在“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高校部比赛”取得团体总分第17名以及“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名列同类高校第一。承办“江苏省第十九届大运动会高校部比赛”定向越野项目,获得“最佳赛区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

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结合盐城当地红色文化,挖掘体育课程思政资源;做好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合作设计体育课程思政同心圆;找准课程思政难点,制定可行的课程思政一、二级指标;开发课程思政例库模板,总结体育知识与思政元素契合点;打造体育课程思政特色,发挥体育课程思政优势,跨学科、跨专业进行体育+思政建设,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质量,促进三全育人格局。

4、总结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新的文化属性和建设路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切合自身实际,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特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差异化发展,培育体育文化品牌,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多措并举,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建设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平台。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