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推动运动技能形成

2022-12-03包建亚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课间身体素质积极性

包建亚

(盐城市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团 江苏 盐城 224000)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肥胖儿童增多等。针对青少年的体育教育活动越来越多,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最重要的体育活动方式之一。在活动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阳光体育的口号,结合自己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段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主要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但是由于宣传、经济、设施、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的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各学校要在此方面做好调整,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得到真正地改善。

1、大课间体育活动

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一般是从其特点以及概念方面入手。大课间与传统课间操教学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课程时间比较长,一般在上、下午30min左右,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比较强,体育活动较多,强度得当。目的在于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愿意参与体育训练,更加高效地贯彻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理念。大课间体育活动经过多数学者的研究表明,其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改善学生身体机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优化学生的体育风气方面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应该被各学校高度地重视起来。

1.1、内容

大课间是体育新生代的产物,在出现后就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主要是因为其形式多样、新颖,体育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可以很好地弥补课间操单一性的弊端。也正是由于体育活动形式不受局限,体育、舞蹈、武术、跆拳道、足球、乒乓球、综合器械等等多项内容深受学生的喜爱。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不同的学者看法是不同的,有的学者认为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类似于游戏、舞蹈或者攀爬类的活动;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考虑到阳光体育的口号,则应该开设如体操、跑步、游戏以及眼保健操类的活动;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开设不同的项目,秋季应该以体操、舞蹈、自由活动为主,冬季则应该以跑步、室内操或者武术的形式进行。但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体智能,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1.2、意义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基于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基础上提出和实施的,属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体育学科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愿意。

第一,对于学生的影响。大课间对于学生的身体机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提升身体免疫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他们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发挥还不完善,适当地组织与开展体育活动可以对他们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心肺功能等进行很好地锻炼,也能够提高机体对于环境的适应力;

第二,对于学校的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直接地反映着一个学校的综合管理情况以及发展状况,想要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就必须要对自身的情况进行仔细地分析,找到问题,针对性地解决。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直接反映的是学生的体育素质,反映的是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更是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以及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所以加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第三,对于国家的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多种多样,功能也是非常全面的,对学生具有积极引导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以及育人功能等等,所以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水平,青年一代群体的身体素质等等。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终看的是青年人,青年人的身体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直接关乎着国家未来的进步,所以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强化学生体育基础技能的学习,便于体育风气的形成。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和信念,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帮助学校培养 “德智体美劳”多能力的现代化接班人。

2、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单一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主要采取的就是班级和集体两种方式,目的是方便管理学生。但是学生缺乏自主选择权利,过多地听取老师的安排,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经过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情况分析,形式单一的另一因素是管理人手不足,而且活动时间30min左右,只能够选择单一或者集体性的活动,不利于其他活动的实施。

根据很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象来看,活动内容枯燥,创新性不高,就其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参与体育活动管理的教师比较少,专业人员不足;学校的活动场地受限,不便于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很多学生喜欢危险类型的活动,学校为了安全考虑更愿意选择安全类型的活动项目,进而导致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不高。

绝大多数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都是在室外完成的,室内场馆不足,在遇到恶劣天气后一般会安排学生在教室内进行自由活动或者文化课学习,尤其是冬天学习文化课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并不充足。

2.2、师生参与动力不足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针对于学生提出和实施的,但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从目前很多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情况来看,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教师。首先,管理人员态度敷衍,班主任教师态度不坚定,更加看重学习成绩,参与大课间管理的意愿并不高。体育老师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但是多数体育老师并不参与教学管理,导致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不到位,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都没有达到目标;其次,很多学校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实不好的问题态度不明确,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引导,管理培训活动不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观摩与交流学习也比较少,很多教师思想刻板、陈旧,创新性不够,严重地影响到了大课间的顺利开展;最后,师资力量不够。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主力是体育教师,但是很多学校体育老师数量非常少,尤其是年轻老师很少,新鲜血液不足,专项占比也不平衡,导致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只局限在几项,缺乏新项目的加入。

学生。首先,学生主观上不喜欢大课间活动。主要是因为课业压力的影响,学生的紧张情绪比较严重,家长和教师过度重视程度,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对于大课间的认识不充足。很多学校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都没有参考学生的建议,也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对何为大课间、作用、意义等都不清楚,并没有建立起较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最后,家长认知不当影响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于大课间活动认识不当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多家长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概念及价值并不了解,认为过多的体育活动会占用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进而在家庭中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教育和引导,这也是导致学生参与大课间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2.3、学校供给不充分

学校应该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最坚实的后盾,但是从当前大多数学校的现状来看,学校准备的教学场地不够,现有的场地和设施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多样性运动的需求,而且场地小导致很多项目共用一个场地,活动效果不好。还有很多学校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宣传效果不佳,宣传形式化的现象非常地明显,只将宣传放在了学校,宣传方式简单,甚至口头讲,导致学生对此的认知不够,积极性也不足,软硬件设备投入的不足以及资金不到位等都会影响到实施效果。另外,奖励激励制度不完善也是重要因素。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很多学校都没有制定相应地奖励方法,领导口头表扬或者发流动小红旗,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吸引力,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2.4、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

虽然大课间体育活动受到了很多学校的认可,各地政府也在政策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力度还是很小的。各地政府对于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情况,只是检查了相关体育设备的数量,对体育技能比赛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验,但数量都不够,也没有对相关人员展开系统性的培训,致使很多学校对此并不重视。

3、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策略

3.1、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

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的创新,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最适合的活动项目,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方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具体实施之前,教师需要科学地分析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大课间的喜爱程度以及参与意愿等。还要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地和器材等等。比如,在大课间活动举办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解,采纳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期盼,并根据项目以及年龄段的不同分组开展大课间活动。

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应该坚持多元化的特征,也是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可以引入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也可以引入体育俱乐部的内容,借鉴兄弟学校优秀的活动方案等等,增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得到体育技能的训练。

针对于恶劣天气学校要提前做好预案处理,做好室内体育活动的规划,可以创编一些室内的体操、体育游戏等,而为了规避场馆用不开的问题,可以分时段开展大课间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强化体育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的讲解,确保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3.2、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强化体育教师的地位,积极吸纳和聘用年轻教师,聘请不同体育类型的教师等,为学校注入新鲜的血液。提升对体育学科的认识,增加体育课时,对于随意占用体育课程的现象严格杜绝。学校要给予内部教师充足的经费以及学习的机会,切实地提升强化体育学科以及体育教师的地位;其次,落实好每个实施环节的责任。由于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是存在偏差的,导致大课间虽然存在但形式化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强化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知,创新思维,落实好责任,更有利于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可以采取班主任与年级主任配合,体育老师牵头、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层层递进的管理方式,对具体的责任进行明确;最后,要积极地弥补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不足,不断地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学生。首先,要在学生之间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可以通过海报、班会、知识竞赛或者技能比赛的方式,拓宽学生认知大课间活动的渠道,让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更加深入性地了解,对大课间活动逐渐地产生兴趣,意识到体育锻炼与技能提升的重要性。其次,学校要对学生展开体能测试,针对性地组织大课间活动。由于学生体质、技能等都存在差异性,所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应该多样化,要充分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不断地更新活动内容,定期进行比赛并实施奖励等,这样才能够持续学生对于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积极性。

3.3、学校要做好供给工作

首先,学校要做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工作,不仅要向教师和学生宣传,还要向家长宣传。可以通过校园的广播、校园网站、报纸、家长会、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展开宣传,还要邀请家长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观摩,提高家长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可;其次,学校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配置足够的室内外活动区域,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设施和设备,对体育器材和设施进行定期地检查和维修。比如,对于一些场地不足的学校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房顶操场等;最后,制定完善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奖励机制。奖励机制的建设要从学生奖励、班级奖励以及管理者奖励几个方面入手,主要的目的在于提升师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记入奖学金加分,教师评职称加分等中,只有这样管理者提升了对大课间的重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升。

3.4、政府在政策方面要给予充分的支持

各地政府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要给予相应地政策支持,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增加资金方面的支持,提供物质保证。还要为教师提供培训与考核,重点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定期在管理区域内组织开展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竞赛,并给予相应地奖励,真正地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价值,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

4、结束语

随着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国家对于青少年群体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运动方式之一也备受关注。因此,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制定实施策略,对高效地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价值,锻炼学生的体育技能,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还处于不断地研究阶段,具体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本文所说,还需要广大学者和一线教研人员多加研究,以更好地发挥大课间体育活动意义,真正地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强健青少年的体魄,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课间身体素质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锻炼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