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再生设计比较研究
2022-12-03李王婷
李王婷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266590)
1 中日文化输出比较研究
中国的对外文化输出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当时欧洲传教士在大航海时代来到中国,把中国出产的茶叶、家具、陶瓷等高级生活用品流入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中国热,之后慢慢消退。1862年“第二届伦敦世界博览会”上介绍的日本工艺品,在美国和西方社会宣传日本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博览会上展出的日本工艺品包含包装纸、壁纸、观光图板上的动植物等自然主题的艺术品。由于日本工艺品流入西方,对欧洲的绘画、装饰、美术甚至建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早于日本将中国文化传于欧洲,有着辉煌的经历,却不如日本对西方国家影响深远,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对外输出远远不够。尽管传统手工艺品在某一领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底蕴,但目前并没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手工艺品牌,品牌是产品特征、规模和影响力的体现。大多数传统手工艺人仅充当技术生产服务,很少有公司或个人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品牌传承。传统手工艺品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问题。由于传统手工艺人地位低,收入低,许多手工艺人不愿从事传统手工艺。此外,一些看似简单的传统艺术,技术科学非常复杂、困难且耗时。漫长的学习周期使年轻人难以平静下来学习传统手工艺品,进一步限制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
2 中日政府及社会对手工艺保护的措施比较
近年来,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手工艺保护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展。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传统手工技艺89 项,此后,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的政策计划陆续颁布。在“保护为主、活态化传承”“生产性保护”等传统技艺资源化、产业化发展方式激发了劳动者参与生产的热情,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的思路逐渐清晰[1]。我国的手工艺品种繁多,传统手工艺承载着国家的历史记忆与民俗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迭代升级,一些有远见的文化领域的个人和民间组织越来越感觉到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会议上,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潘鲁生提出:我们国家“十三五”到“十四五”发展规划当中,对传统工艺振兴做了一个很好的部署,在这个领域当中,传统工艺振兴很大的一个层面,是我们民族地区因为民族地区有很好的手工艺的文化禀赋,如何把这样的一个资源和现代时尚都市生活和我们现在的,包括网络电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农民的特别是民族地区偏远地区的这种传统的工艺走进我们的现代生活,这一直是我特别关心的一个话题。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对日本手工艺品和人才的保护。他们珍惜传统手工艺品,在全国各地举办手工艺品展览,并将杰出的手工艺人称为“国宝”。正是由于上述的这些政府对手工艺发展所表现出来的重大决心和出台的相关鼓励政策使得日本现代工艺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逐渐巩固了其在世界现代工艺生产中的地位[2]。
日本画家东山魁夷曾说过:“科学技术越发展,人类越应该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而不应该与自然疏远或背离[3]。”美术评论家河北伦明则得出更为深刻的见解:“人类与电子计算机对抗的最后阵地,就是艺术。今天日本许多手工艺师,也是要做计算机做不到的。”
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日本战后物资紧缺,需要出口传统产品以换取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手工艺人们很快开始制作产品以维持生计,传统手工艺在各种领域急速复兴,工艺美术在此期间得到优先发展,战前的工艺美术活动开始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针对传统手工艺的推广举办了各种展览,新一代工匠们也敢于尝试创新,将西方手工艺与东方手工艺进行结合,各种工艺协会也在此期间纷纷成立[4]。
3 中日对传统手工艺人保护对比
传统手工艺是一种基于个人的艺术形式。因此,以“人”为主要载体的手工艺具有艺术和手工艺的基本特征。以保护手工艺人为出发点的政策与措施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工艺的最基本保护是工匠的保护。实际上,无论是对非遗传继承人的鉴定,还是对手工艺大师的调查,都凸显了人类在手工艺中的积极作用及培养继承人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当人类对生活的需求和经济来源不再依赖手工艺品时,传统手工艺品的继承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问题。“后继无人、技艺失传”是一个常见的话题,它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话题。传承是自然的生命链,是民族文化和遗产的生存,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对于传统手工艺品而言,继承是确保手工艺品传统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属性和基础之一[5]。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文化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20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审议并通过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要培养出一批能工巧匠,要打造出知名品牌。自2008年开始,我们国家开始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予以经济上的补助,并且启动对工艺美术大师的认定和评级工作。“工匠精神”是这个时代我们手工艺人应该具有的气质,对产品追求完美的态度是这个时代手工艺人的标准。精益求精的工匠之心需要传承。
日本的“匠人精神”。“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6]《考工记》中的名言,虽然这一经典论点向我们描述了古代创作中工匠的智慧和力量,但它也说明了继承和传承的事实。“造物”一词真正在日本的普及推广,是在泡沫经济破灭后,1997年,日本朝日新闻、 每日新闻及读卖新闻三大主流媒体有147 篇报道使用这一说法,2001年则有1 098篇,而2007年则猛增到了1 814 篇,“造物”概念的急速普及反映了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社会心态,随着“日本应该以建造事物为国家目标”“日本是制造大国”等观点的广泛传播,1990年后,日本的法律、政策开始越来越多的冠以“造物”说法,到了1990年的后期,日本社会开始专注于制造业,这个时候工匠精神或者说造物文化开始又重新得到了赞赏,日本人普遍认为所谓匠人精神,是日本历史中的优良传统,为了制造业的蓬勃应该被再度发扬。
4 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市场困境
中日传统手工艺面临的市场困境基本类似。随着工业化深入发展,大众对产品标准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并且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大量产品开始进入市场。由于价格低廉,产品优质,方便耐用而受欢迎。由于时间长,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传统手工艺品无法适应人们在快速变化的生活方式中的物质需求。由于缺乏竞争,他们逐渐离开了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手工艺品的实用功能正在逐步减少,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意义,因为艺术品可以用于评估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的逐渐衰落和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要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及创新性发展。
目前,手工艺品主要是小型企业,其中大多数以家庭为基础。受地理位置、资金、市场知名度、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因此无法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国内手工艺品相对较小,产品规模小且分散,业务管理模式落后,产品结构不平衡,品牌知名度不足;职业人才严重短缺,缺乏专业培训方法。政府支持不足,长期保护机制不健全。
尽管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企业、学校和其他继承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企业受到运营效率的影响,学生缺乏个人生活和经验意识,并且学校开设的课程也没有针对性。现代社会中工艺品的存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对于民间工艺品,公众需求是生命线。
5 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路径与再生设计
“城市化”进程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我国人们的生存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在手工艺领域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更,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工艺,民俗艺术正在经历着城市化进程的冲击,正在慢慢消失在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中。近几年在设计领域,针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再生设计开始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有不少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与研究,但是能真正把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或者说还有很大的空间。从普遍意义上看中国的设计,常常问题出现在强调了本土与民族,设计成果往往就会显得缺乏时代精神。然而当强调了时代性、时尚性,又容易使中国本土特征在无意中丧失。因此,思考如何以创新性的思维,创造渗透着中华文脉的,活化的,既能够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推进传统手工艺时代性更新,又能融入纪念时尚生活,具有品质生活与应用价值,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产品是我国传统手工艺者努力的方向。2008年,故宫文创中心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的文化创新之路,历经了10 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文创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手工艺品也迎来崭新的生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化产品品牌也将屹立于世界之林。
日本对传统手工艺品情有独钟,日本对手工艺品也有自己的了解也更注重品牌的建设与技艺传承。他们的作品体现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的创造力是有生命的,他们知道如何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他们具有高度的民族品牌责任感,他们的再生设计既保留了传统风格的精髓并融入了现代风格的设计元素。日本的现代手工艺品虽不如中国丰富,但是产品具有其特有的民族印记,有独特的民俗特征。他们专注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最先进的工艺,同时保持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原始风格。因此,无论是手工艺品还是艺术品,它们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并且他们的技能也非常出色,位于现代技术的重要位置。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某些改变可能无法真正使传统手工艺品栩栩如生。传统工艺的转变不仅需要主题上的创新,而且还需要相应地改变工艺及相关材料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我们知道传统工艺可以提供原始形状的稳定性并保留历史痕迹。他还可以将技术和艺术分开,将它们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并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趋势,具有新的发展动力。实际上,工艺品的流失通常是由于缺乏某些工艺品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原材料的缺乏是几乎所有手工业产品都面临的挑战,不仅在某种特定的行业,在使用野生植物为原料的纺织行业尤其如此。手工艺品的存在取决于自然,今天,当行为受到严重破坏时,很明显这将影响手工艺品的发展。但是,日本专业人士仍在尝试继承手工艺品。为了获得原材料,工匠们开始种下信誉良好的树木,而编织者自己也种了葡萄树。机械化的普及更新了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并改变了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机器生产导致许多手工艺品每天都在减少,很多天然材料已经被一些合成材料(例如人造纤维和不锈钢)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业已成为日本对传统文化保护面临的挑战。它不再可以作为基本必需品而存在,而是逐渐演变成旅游纪念品。
尽管传统手工艺品不断变化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风格,但需要考虑如何将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社会形式紧密联系起来。许多人开始振兴传统手工艺品,从西方相关概念中吸取教训,并不断促进和宣传日本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但是,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了解不清,整个社会的手工艺品主要受到时代风格的限制,创新思想并未取得很高的成就。因此,为了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品,日本在继承技能和促进手工艺品文化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功。毕竟,这个熟悉其他国家文化的国家正在工业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手工艺传统。日本现代手工艺品也已成为手工艺品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6 结语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现代智能技术对我们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先进的工业技术带来了许多新事物。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各种文化和艺术中。其中,在虚拟数字世界中,我们发现工匠元素在设计中的表达越来越少。尽管我们已经看到设计引发了技术革命,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工业产品设计将完全取代人们的手工设计需求。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美学和杰出的文化现象。只有当传统工艺适应时间的发展和变化时,它们才会以更加重要的形式呈现给我们。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工艺必须成为创新浪潮的一部分。日本在保护传统手工艺方面的经验丰富,我国在传统手工艺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在让这一传统行业面向新生。任何一门优秀而传统的民族手工艺,若要想更有效地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地与现代审美观念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和设计,让它流行于现代人的生活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