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2022-12-03甘肃省定西市武当小学陈娇

家长 2022年30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课程

□甘肃省定西市武当小学 陈娇

在语文学科中,充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知识,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学科,对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以及情感认知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是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课程知识的传播上,而少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因此情感教育便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学生只能理解文本字面的意思,对其情感内涵无法体会,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笔者针对情感教育的内涵,结合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提出几项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旨在丰富学生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

在小学教育阶段,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情境,或者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探究以及合作学习活动等,构建学生情感体验与课程认知的关系,充分挖掘文本信息的情感价值,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树立学生正确的人格认识。因此,可以说情感教育既是一种课堂模式,也是一种教学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呢,这就要教师从情感教育的意义入手逐步探索。

二、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的过程其实是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挖掘课程情感元素的过程,在语文课程中,一个文字、一句古诗、一篇短文都可能蕴涵着作者非常丰富的情感,向人们传达了超越文本自身的含义,所以,在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教师要展开对文本的研究,逐字逐句地研究其用法以及巧妙之处,从而向学生展示语文学科中独一无二的魅力。因此,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文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二)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为了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要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中跳出来,结合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生活里的情感故事,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课程知识,选择科学且有趣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一起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力量,营造热闹且生动的课堂。通过对课堂模式的改进,能很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更高质量的教学。

(三)增强学生课程理解

通过对文本情感的挖掘,教师能从更深的层次、更多元的角度对课程内容展开讲解,让学生看到课程本身以外的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延伸。同时,在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多种情境下选择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将课程与生活、学习等做好联系,这样的教育过程能很好地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长学习技能,从而形成有效地情感素养。

三、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经验不足,而且在课堂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对情感的感受和认知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吸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注意力,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可以创设课程知识相关的情境,挖掘学生生活的元素,更生动且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能在文本阅读、文本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感,从而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而情境教学的形式非常多样,能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挖掘学生的认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在情境中融入情感教育,从而实现对学生情感的激活。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的时候,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介绍了蟋蟀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可以说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从中就可以借助课程知识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如对小动物的爱心、对生活的热爱、不辞辛苦的精神、追求生活品质的态度等。但是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发现,学生在生活中很难见到蟋蟀,所以很少学生能想象到蟋蟀的特点,因此,为了能让学生对蟋蟀有更形象的认识,同时推进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教师:同学们,大家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小动物呢?

学生:猫、狗、老虎、狮子

教师:嗯,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见到的,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朋友,它也是一种小动物,而且它身体非常小,但是却有大大的能量,大家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它就是小蟋蟀,到底小蟋蟀长什么样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起观看一段视频来了解它吧!

通过师生互动的过程,将情境融入课堂中,也将“蟋蟀”这一角色导入到课堂中,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对蟋蟀产生基本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以及学习兴趣,进一步推进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

(二)课堂朗读,理解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应用,包括字词的认识、阅读、写作等,如此丰富的课程内容就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程知识、教学策略的统一,进一步推进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时候,就要做好对学生学情的综合分析,结合课程知识,创新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朗读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本输出的时候所赋予文字的情感内涵。但是传统的朗读只能帮助学生熟悉文章,学生往往不善于投入自己的感情,所以难以把握文章的情感,为此,在实施情感教育的时候,教师就要从课堂气氛出发,让学生的情感提前得到充实,然后以饱满的情绪进入到朗读活动中,从而深刻体会和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例如,在学习《小英雄雨来》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小英雄雨来的人物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课文的影视作品,通过观看视频的过程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借助优秀的音频朗读,让学生注意在朗读过程中对语速、语调的把握,让学生合理地掌握在朗读中的情感抒发。在实际的朗读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单独进行朗诵表演,然后教师针对其表现提出意见,帮助其纠正错误的朗读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练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表演,以此让学生感受雨来身上存在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随机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提问,采访学生通过朗读的过程获得的感受和收获,在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特点的掌握以及对文本情感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推进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三)字句分析,深挖情感

对语文课程文本来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首诗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材文本中,教师能从不同的字词上挖掘不同的情感,从而实现学生情感教育的渗透。而在当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学目标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很少能看到有教师能针对文本中字句展开精讲,多数情况下都是引导学生整篇通读,再熟悉文本的信息后对其进行讲解。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不妨就选择文章中重点的字句,从关键的字、词、句入手,与学生一起评析其用法和作用,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出的意境或人生感悟,通过对文章中重点的字、词、句的赏析和联想,更深入地了解文本背后,作者想要传达出的情感价值或人生感悟。在对文章字句进行赏析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文字层面,即让学生通读后,理解文章想表达的字面意思和整体的行文结构;二是文学层面,即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找出“重点字句”,或能够打动学生的语句赏析;三是文化层面,结合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背景或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情节,对文章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刻挖掘,从而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文章的内涵,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时候,本篇课文以拟人的方式,叙述了五粒豆子不同的“人生遭遇”,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描述和语言交流,表达了在植物的世界里,同样发生着很多有趣的故事。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兴趣非常高,所以,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句展开分析,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感情。在展开课堂字句讲解的时候,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将五粒豆子的角色设定划分给平时课堂表现比较积极地学生,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当读到课文中非常有趣的句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该句子展开分析,如“‘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这句话是第二粒豆子说的,结果它没有走出多远就被鸽子吃了,从这样的语言和结局中,我们能看到这粒豆子太狂妄自大了”,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用傲慢的语调进行角色朗读,模仿豆子狂妄自大的性格。通过对这句话的研究,引导学生分析豆子的性格特点,同时通过分角色朗读的过程,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角色特点,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素养,进一步实现情感教育。

(四)加强交流,培养情感

当教师引导学生情感学习的时候,就会发现有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有的学生思维跟不上,或者对课堂的体会不深刻等。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观察到每个学生的状况,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都会采用统一管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因此造成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影响。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更深刻的情感体会,教师就要注重课堂氛围的构建,构建快乐与思考并行、紧张与高效同步的学习环境。为此,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课堂讨论活动,针对课程知识以及文章中的重点内容,提出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做好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为学生提供正向且科学的指导,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讨论效率,进一步推进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例如,在学习《精卫填海》的时候,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树立了精卫英勇顽强的人物形象,因为也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不畏艰苦、追求生活的精神,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神话色彩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就可以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讨论“我心中的精卫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挑选出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然后和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并且可以阅读过的神话故事,讨论其中出现了哪些英勇无畏的人物等,从而推进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实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

(五)课堂演绎,表达情感

情感教育的推进一定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虽然紧跟教师的教学环节,但在其自身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重点知识的掌握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而且很多学生在对自身情感的表达上也存在缺陷,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课堂资源,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文本内涵,从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演绎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文本故事,体会文本角色的特点,从而实现情感教育。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的时候,其中出现了巨人的角色以及好多小朋友的角色,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排练课堂话剧,将课文中的故事会情节生动地表达出来。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身语言和动作的表达,结合文本信息,予以学生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联合课堂的其他资源,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资源,将学生演绎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学习视频中人物表演的技巧和语言方式,增强课堂学习的直观性,从而提高学生情感抒发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注重课堂情感教育价值的挖掘,充分体验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选择科学且高效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与文本信息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认知;通过课堂朗读,引导学生对情感的理解;通过对教材文本字句的分析,挖掘课堂中的情感元素;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和课程之间的情感;通过课堂演绎,锻炼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从而全面推进学生情感的培养,以此实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落实,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课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