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视角下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口译策略研究
2022-12-03冷锦英
冷锦英
(辽东学院 英语系,辽宁丹东 118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实现了长足发展,对外交互越发频繁,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翻译是国际交流的桥梁和中介,能实现语言间信息的传达和接收。但语言的翻译,并非单纯地将语言的表层意义直接对应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建立在一种特有的文化基础之上,语言的翻译转换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两种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内涵。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若在英汉口译时,仅将中国文化特色词进行转码,无法准确地表达内涵意义、无法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但若详尽翻译解释,则打破了口译的即时性原则。基于以上这些特点,现场口译中国特色文化词的课题研究备受热议。释意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摆脱源语语言形式的束缚,专注于内容的翻译,这一概念能指导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口译翻译活动。该文将搜集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口译的翻译实例,从释意理论视角,研究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口译翻译策略,以期更好地完成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1 释意理论的视角
释意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著名的口译教育家塞莱斯科维奇经过大量实践和系统研究提出,融汇发生心理学、语言学和逻辑学等学科,并引起了口笔译比较和口译翻译过程等方面的讨论。区别于奥莱隆、巴瑞克等人的研究,塞莱斯科维奇更注重口译的实践,认为口译可以分理解、脱离语言外壳的记忆、表达等三个步骤。其中,脱离语言外壳作为口译的关键过程,强调译者从认知加工中得到意义,尽量摆脱源语言的形式桎梏,实现意义在语篇层次的留存[1]。因此,释意理论的核心是将翻译视作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在充分理解源语、原作者讲话意图的基础上,将语言意义与非语言意义区分开来,配以译者的合理认知补充,将语言符号之外的深层次意思传达给对方,由此来实现不同语言之间在意义上的对等。释意理论,又称达意理论,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认知,对原文意思所做的一种解释和补充。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可以帮助译者过滤无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交流双方的深层信息交流,更有助于不同语言双方的沟通,使其能够更好地达意表意。该文将在释意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中国文化的特色词的口译策略问题[2]。
2 中国文化特色词
2.1 含义
语言本身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审美价值、风俗信仰等息息相关,在词汇的背后承载着海量的信息。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相当丰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文化特色词意蕴深远,且呈现出覆盖面广的特点。例如,礼、义、仁、信等富有精神内涵的古典词汇;三个代表、丝绸之路等特色政治经济词语;老狐狸、拜托等生活化概念词;生、旦、净、末、丑等国粹文化艺术词汇;水墨画、旗袍、中山装、书法等文化遗产词汇。这些均是中国特殊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代表了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几个不同的品类。但也正是因其语言结构的特殊之处,才使得对这些词汇的口语翻译实践中的等值表达困难重重。尤其是在招待会、开幕式等重大公共场合,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引用是彰显民族个性与魅力的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精准翻译是树立大国风范的关键保障,亦有助于升华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使更多的国外受众都能够对古老的中国文明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切实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之处。
2.2 种类
在该研究中,中国文化特色词划分为文化负载词汇、口语表述词汇及经济政治生态新词三大类。文化负载词,指的是特定文化范围内的词,从中能够直接或间接透漏出民族文化意蕴。这些词汇有着十分厚重的思想精神内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包括俚语、成语、谚语,以及与工艺美术、古典著作、传统节日等相关的传统文化,除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外,还有除夕、风水、八卦、压岁钱、厚德载物、民俗庙会等,这些词汇均饱含深刻的文化内涵,需深谙民族历史、文化才能理解得透彻,对口译者的知识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口语表述词顾名思义多偏向于口语化,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幽默诙谐的审美趣味,更加符合大众的日常用语习惯,主要为一些民间俚语,如“棒棰”“兜圈子”“遛弯儿”等,以及近年来流行起来的“硬骨头”“打工人”等,虽然这些词汇对于信息的传达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但在口译实践中却并不能完全进行直译,需要在充分理解这些新词语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翻译;政治经济词是伴改革开放孕育而来的,有着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党的执政理念、战略决策等紧密相关,如“十四五”“简政放权”“一带一路”等,对其翻译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通常具有固定的表达范式[3]。
3 释意理论视角下中国文化特色词的口译策略
从上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释意理论认为,译员理解、转换和表达的是讲话者所表达的意思,要摆脱源语的语言形式。这就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译者掌握大量的双语词汇、语法、句式等,更要求译者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隐藏的深刻寓意进行翻译,准确把握讲话者的意图,即语境信息[4]。该文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将中国文化特色词从词汇的内容上划分为中国文化负载词、口语表述词和政治经济词三个类别,对口译的翻译实践进行分析。
3.1 文化负载词
3.1.1 直译
释意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文化特色词直译口译,适用于具有相同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的词句表达,以此来彰显文化负载词的特色内涵。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译策略手段,直译是指基本按照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翻译,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字字对应,而是源语与目的语有相同的表达方式,将之转换为最接近的对等。例如,中国领导人引经据典,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形象阐述了中国立足人本、以和为贵的格局追求。此句源自《论语》,强调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口译实践中可直接表达为 “one must not do to others what one does not like to be done to himself”,在场的听众能够清晰地把握中文译文的内涵。
相比于其他口译方法,直译的方法较为简单,无需大量时间进行思考,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降低了译者的压力。同时,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使用直译,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文化词的语言风格、审美趣味,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5]。
3.1.2 增译
过于直译,可能会导致英语的译文过于冗杂、晦涩,甚至背离中文、说话者的意思。在释意理论视角下,为了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口译实践中亦可适当地辅以增译,通过运用解释性词语,明确特殊语境下的词汇含义及指向。英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词汇、句法等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逐字逐句翻译的情况并不多见,以文化负载词“打小算盘”为例,对于国际友人而言,如果直译为“making calculations”,则很难明白“算计”的意蕴为何,违背了释意理论原则,也违背了双方交流对等的原则。对此,口译实践中应当运用增译策略,对“算计”这个动词及其目的进行说明,加入“for personal gain”,进而口译为“making calculations for personal gain”,令听众了然其中的情感色彩。
3.1.3 意译
根据释意理论,对中国文化特色负载词的口译,应当强调“脱离语言外壳”的过程,直取其核心意义,即“赋予旧事物新生”,牢牢把握新技术应用对赋能传统增长动力的因果关系。意译即是根据原文意思、原作者的意图进行翻译,是重要的口译翻译方法,相比于直译,并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或语篇规范,对不通顺、晦涩难懂的文体进行转换。例如,李克强总理率先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战略思想,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力求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2017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引用了“老树开新花”来形容“创新创业”所造就的影响效果,形象刻画了旧业态向新业态转型升级的过程。因此,可将“老树开新花” 意译为“the result of traditional drivers of growth being given renewed life”。
3.2 口语表述词
3.2.1 简译
顾名思义,简译即是适度删减或省略源语中不必要的语言单元,避免信息冗余。如上所述,释意理论重视从理解到脱离语言外壳再到表达的口译过程。对于口语化的表述词翻译,应当注重充分理解源语的表达意义和目的,进而对译句进行简洁化处理,降低大量信息冲击对听众的理解障碍。例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坚持以经济市场为导向,通过简政放权,让企业“轻装上阵”,降低企业的收费。在这样的特殊语境下,李克强总理讲话中的“轻装上阵”,没有必要说成是减轻“企业面临的负担”,简化翻译为 “things will be much more conve nient and easier for our businesses.”
3.2.2 整义
通过对中英文化的系统对比,中国人和英语人的思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国人更加偏向于综合性思维,语言表达上重视意合,强调体会。而西方人的思维则偏于线性,习惯以具体部分切入事物认知,看重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语言表达上重视形合,强调具体化。正是因此,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部分口语化的表达会呈现结构、意义零散的特点。释意理论视角下,译者对口语表述词的翻译,应基于对发言人表达意义,用整义策略对口语化、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以符合西方人思维习惯。例如,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职能转换,要求“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如果将之直译为“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虽然字面意思无误,但是,语义表达上却有所欠缺,没有将“喊”“甩”两个动词表达出来。对此,可按照释意理论,使用“talk”“walk”来巧妙地整合处理“说”和“做”两种语义。
3.3 政治经济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涉及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词时,常常令英语听众不明白这些词汇的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在相关词汇的口译中,通过解释性翻译,对原文进行补充和转换,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按照释意理论来说,需要口译员做进一步的解释。一般来讲,解释性口译的策略应用分为两种情况。首先,对于政策、文化、经济等认知上的壁垒,可补充背景信息、维护源语的文化意识形态不变。例如,“放管服”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战略部署,为了实现信息的等值传达,需对深化改革的措施及目的进行补充说明,即可翻译为“reform of streamlining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ing powers”。还有一种情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相同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应当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性翻译。如,“触动灵魂”的“灵魂”,口译为“soul”过于抽象,可口译为“mindset or thinking”,用以进一步解释改革对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双向影响[6]。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特色词丰富多样,划分的标准不同,不管怎样分类,承载着丰富的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词汇,对口译翻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释意理论为该怎么翻译、如何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支撑。在具体的中国文化特色词口译实践中,应按照释意理论的理解,脱离语言外壳的记忆,表达的翻译过程,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增译、解释、整义等,最大限度地追求中英文意义等值,实现中国文化特色词汇信息的精准、简洁、有效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