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2022-12-03南京江宁高新区中学李萍

家长 2022年30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教学活动化学

□南京江宁高新区中学 李萍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想要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教授,就需要借助一些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化学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科目之一,也是学生新学习的科目。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经验,所以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什么教育部门会执着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呢?通过实践发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培养。而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有利于学生成长为国家需要的人才。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所以需要长期的培养。

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通过分析初中化学教材可以发现,化学知识是自然学科,涉及较多的知识,且核心素养的培养较为特殊,只有教师对核心素养进行深入了解,才可将其落到实处。因此,下文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进行了汇总、阐述。

(一)实验素养

化学科目与文化课存在一定不同,其包括文化知识、实验内容,所以,化学学科中包括实验素养。而化学实验素养的考查具体表现在这些方面:1.实践能力。在实验的时候,学生需要明确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操作方法等。2.理论知识。实验与化学理论知识密切相关。比如,学生想要进行化学实验,就需要灵活掌握化学知识、化学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3.科学态度。化学实验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情况,比如,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灯,如学生不具备科学态度,将会导致课堂变得一团乱,而学生具备科学态度,可沉静冷着地对待各种意外,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二)逻辑思维素养

从文理科角度进行划分,化学科目隶属于理科。而在长时间的实践、研究中发现,理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且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为使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教师就需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素养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具备逻辑思维素养的人可基于某一环节对实验流程进行推导,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

(三)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学生认真对待化学、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而且,科学态度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而言有着积极作用。因此,科学态度成了化学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一般情况下,科学态度包括严谨、认真等。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时,教师可从以身作则、渗透入手。

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会习惯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师已经形成了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识,且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显性的,教师是掌握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的,所以教师更有安全感。但这种教学模式是传统的、老旧的,已经无法适应前的教学活动,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内容教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封闭状态,无法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创新性运用。也就是说,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二)教学活动与生活脱节

化学虽然是理科,但所有知识都来源于生活,通过结合生活与知识,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似乎并未形成这一意识,只是对教材中的固有内容进行了教授。这种方式忽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但长期以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受到了不良影响。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已然不适合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借助历史研究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有着积极作用。而在实践中发现,基础知识可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因此,教师需将基础知识的教授重视起来,通过相关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核心思想。

例如,“原子的结构”中,涉及大量学生肉眼无法见到的知识,不少教师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不知如何对相关知识进行教授。鉴于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化学观念得以培养的前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需将基础知识的教授重视起来。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基础知识教授显然不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因为这种教授方式会使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不利于学生进行思考,核心素养的培养自然也就成了空谈。为使学生能从中形成化学观念、核心素养,教师需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比如,教师可在课前搜集有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背景,并将这些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为使学生进行知识阅读并从中获取相应信息,教师可在课前借助语言进行引导:“大家通过阅读教材已经知道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是原子的结构,老师在上课前搜集了一些讯息,现在请大家进行阅读。但在阅读的时候要注意其中的信息,说不准待会儿我会提出问题,回答不上来要给大家唱一首歌。”之后,教师可基于呈现的资料进行询问,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然后,教师可播放制作好的动画视频,内容为:核外电子的运动。动画视频具有直观形象的特质,而且符合学生的喜好,所以学生会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播放动画视频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并在黑板下方写出这样的问题:质子和中子的数量相等吗?原子全部都由中子、电子、质子构成吗?不同的原子的区别是?视频中的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是?最多能排几层?最少能排几层?写完这些内容,动画视频正好播放完了,教师就可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在学生得到一定的答案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答案分享,进行沟通交流,并尝试把1~18 号元素原子结构图绘制出来。教师还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原子结构。由这一教学案例可以看出,知识探究既可使学生从被动者转变为主动者,也可使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化学观念。

(二)借助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发散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情境创设恰好可以帮助学生发散自身思维,教师不妨将其当作入手点,采用相应手段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例如,“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教学中,这部分知识对已经有了一定化学学习经验的学生而言并没有太难,且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很适合用来设计互动课堂。因此,教师可在教学活动将自己放在组织者位置,通过氛围营造、时不时地引导,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具体来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运用了金刚石、石墨、木炭制作的物品的图片,并在下方标准运用的化学物品。在看到这些内容后,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自主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兴奋地说道:“金刚石很坚硬,石墨可以制作墨水,木炭可以带给我们温暖。”这正是学生进行思考的一种表现,也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体现,所以教师可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提问,使学生能思维发散开来。比如,教师可提出的问题有:“这些物品的基础构成元素为碳,但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通过前面的学习发现,不同种类的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那么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活性炭和木炭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不具备吸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碳为什么在常温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且具有稳定性?”“我们常用的一种笔叫碳素笔,用它写完作业以后很久之后再拿出来,它们的颜色并未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什么?”问题具有启发思维、活跃课堂的功效,所以学生可借助这些化学问题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由这一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形成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从中获取化学性质、知识,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三)借助先进教具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实验素养是化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且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半边天,是培养学生实验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将实验教学重视起来,通过引入先进教具,借助相关手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例如,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教学中,教师可先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资料搜集,并基于搜集到的教学内容设计导入语,使学生形成探究意识。就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而言,其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关,最典型的为:松花蛋在腌制过程中会生成碱,所以我们直接吃松花蛋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里的老人都会端来一盘醋,吆喝着蘸醋吃,且我们在蘸醋吃的时候确实没有这种涩味儿了。所以,教师可把这一现象当作实验教学入手点,并围绕这一现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具体而言,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涩味消失是不是意味着碱和酸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学生做出假设后,教师可提供实验器具,让具有同一认知的学生为一组,对知识进行探究。在学生看到化学实验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出化学方程式,从而将中和反应这一定义揭示出来。由这一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实验教学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言有着重要作用,且有助于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

例如,可以借助于现有的网络平台教具进行教学。例如,“溶解度”第二课时,实验少,知识点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那么,在讲解固体溶解度定义时,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四要素并不能完全掌握,究竟是哪些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并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但是通过平台,可以迅速反馈学生练习的结果,使教师的讲解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师生互动环节上,借助于平台上抢答环节可以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赞,使不爱回答的学生也爱上回答。

除此之外,在讲解压强与温度对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影响时,通过采取列举生活实例,如打开可乐瓶盖会看到什么现象?汽水喝多了会有什么情况?事实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知道气体溶解度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系,更不要说具体的关系。对想象能力较弱,基础知识也比较薄弱的同学,在理解压强和温度对学生的影响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如果可以使用金陵微校的平台上现有的资源,利用其中的微件,调节温度及其压强,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一定量水中所溶解的气体的量,化抽象为形象,形象具体,操作性强。

(四)借助更新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实践活动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有一定优势,且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可使学生形成站在化学角度看待问题的意识及能力。而想要做到这些,教师就需更新教学目标。

例如,在“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以往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使其可以应付考试中的相关题型,取得理想分数。而在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需将教学目标设置为:1.掌握理论知识。2.站在化学角度看待实际问题。3.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而达到这些教学目标的根本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开展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分为理论、实践两部分,并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可提出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金属,并在学生回答过后引入铁的冶炼,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进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在学生切实看到化学实验后,教师可围绕化学实验设计具有深度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在实践环节,教师可提出实践要求:对生活中损害、浪费金属资源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学生提出措施后,教师可针对其进行一一阅览,并选出有价值的措施,通过相应渠道上传到相关部门。由这一教学案例可以看出,理论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人类通过发挥自身智慧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了,这也正是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原因。且在实践中发现,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现在毫无节制地运用,将会对我们的子孙后辈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且在制定保护措施的过程中学生可形成社会责任感,视保护大自然为己任。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到了学以致用,形成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之所以一直被教育部门所强调,是因为其可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获益终身。但想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就需要明确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当前教学活动存在怎样问题、如何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述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教师不妨进行详细阅读,从中获得一定启发。但时代是在不断发展的,教育部门会不断提出新要求,教学手段也会随之而更新,但唯一不可能更改的就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所以教师应树立“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意识,通过学习先进的知识、理念不断进行实践、探究。也就是说,教师应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作目标,且为达到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教学活动化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