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角下桂林市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2022-12-03翁芷琪
翁芷琪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95)
文旅融合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当下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方向,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文化与旅游融合是当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发展进程中的全新挑战和机遇。桂林既是风景旅游名城,也是红色文化资源大市。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中,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新圩阻击战旧址、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等开发较为完善,但也存在着典型的问题。该文将通过对这三个红色文化资源旅游景点进行概括性描述与分析,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促进桂林市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若干建议。
1 桂林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价值内涵,其所代表的城市记忆、 城市精神形象具有与其他类型文化资源截然不同的特色,在推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红色文化的传播及红色基因的传承都离不开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桂林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红军三次过桂北,兴安、全州、灌阳、资源、龙胜等五县的遗址遗存中已知并得到基本确认的有近100 处,其中具备开放接待条件的有约30 处。在抗战时期,桂林由于地处交通枢纽地段,成为了抗战期间西南的大后方,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深远的政治意义。桂林现存的红色遗址遗存具有时间跨度长、数量多、影响大等特点,是桂林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桂林市提出“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将“红色文化”列入其中。将桂林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相互融合,有利于创新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加强桂林红色文化的影响力[1]。
2 桂林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割裂性严重
桂林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是却成点状分布,各个红色文化资源之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红色文化资源区域割裂性也十分严重,体现在几个红色旅游资源地之间联系弱、 单一文化资源地与所在区(县)联系弱、交通不畅等方面。
以新圩阻击战旧址与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例,两个地区同处红军长征期间的线路上,属于同一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可是两者之间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交通互联。新圩阻击战旧址位于桂林市灌阳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位于桂林市兴安县,两个县城之间相距90 km,县城之间虽然有高铁相通,可是到达县城再去纪念馆旧址却没有相关交通专线。两者虽然同属于一类红色文化资源,相互之间却无联系,在介绍方面也没有进行统一说明。
由于该类纪念馆属于遗址类纪念馆,以红军长征的路线作为基础,受限于区域,所以选址开发并不能脱离遗址地点,而且景点往往位于县城的周边地带,景点所在地与县城中心地带区域割裂严重,日常人们的通勤程度少,交通不便,因此景区的客流量较低。
从旅游角度来说,整体性红色旅游规划点缺失是各个红色文化资源地区域割裂性明显的主要原因,这也导致全市红色旅游开发呈现的是点状结构的局部开发,这造成开发模式雷同且旅游景点关联性不强,使各个旅游景点缺乏特色[2]。桂林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整体性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没有将地理上的区域割裂通过设施条件的整合来进行弥补,实现文化整体性发展。
2.2 红色文化资源影响力弱
过去,一个城市的名片大多倾向于秀美的自然资源,或者是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少涉及到红色文化资源。人们对于红色文化资源重视程度不够的根本原因是受时代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略了意识形态的培养,缺乏革命传统教育。除此之外,桂林的地方因素也使得桂林红色文化资源存在影响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桂林素来以“山水甲天下”驰名中外,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享誉古今,作为拥有2 0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桂林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如史前文化遗址甄皮岩、古代水利工程文化遗址灵渠、明代藩王文化靖江王府王陵、民间文化桂剧等。桂林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资源中占比较大,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种文化资源的夹击之下,红色文化资源受重视程度相对较小、发展滞后、影响力弱。由于桂林在红色文化资源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外地游客来到桂林首先想到的就是自然资源,其次是历史资源,对于桂林的红色文化资源知之甚少。大家对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了解的主观意愿也较弱,参观的人数也较少,这也间接地限制了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发展[3]。
2.3 利用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
桂林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类型较为单一、 社教功能较弱、严肃古板、感染力欠缺。目前桂林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模式仅仅停留在博物馆展览、 实物展览等方面。博物馆在实物展览方面也没有对空间、故事等叙述方式进行一定的编排设计,仅仅将实物展览在玻璃框内,下面配上一些文字,没有将文物的价值内涵与背后的故事脉络进行统一的整理。而且文字资料普遍较多且没有较好的视觉体验,让人感觉枯燥乏味。而能够提升趣味性的辅助展览也存在应用不足、保护措施不够等问题[4]。在笔者走访的几个纪念馆内,虽然有投影等辅助展览设施,但是却并没有对外开放,询问得知,原因在于维修费过于高昂,而且参观人数少,若长期使用辅助展览则会导致一定的资金困难。单一的展览加上辅助设施的缺乏使得固体史料对于观众而言晦涩难懂、严肃古板,没有吸引力。
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方面还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每一个场馆的展示风格与展览内容都大同小异、感染力欠缺。这种低程度的开发使得红色文化资源的配套服务,如讲解、宣传、展示等基本项目投入与开发力度严重不足。纪念场馆常常以单一、传统、陈旧的方式提供这些基础服务,无法将红色旅游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难以让游客感受到红色旅游产品的深层价值。
就博物馆的社教功能而言,桂林红色文化资源未能充分体现。其对青少年实行的社教种类单一,仅仅是参观讲解,并没有进行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实践活动,社教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起到真正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2.4 相关专业人才短缺,人力资源不足
“十四五”人才工作目标有“提高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党性教育事业、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专业人才是文化资源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人才可以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挖掘、 整理与归纳进行后期故事创作进而运用新媒体等方式扩大宣传力度,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
桂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专业人士较少,以桂林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为例,其在2021年事业单位招聘当中,对于学位的要求是本科,要求的专业除了有文物与博物馆外,还有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而这两个关联性不大的专业竞选的却是同一个专业技术岗位,而其他纪念馆人员招聘要求的学位大多数为硕士学位。专业人才的匮乏将导致对于景点本身历史的深度挖掘力较弱,景点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不足。由于财政补助不足、也没有相关的经营收入使博物馆创收,在收益不足的情况下,相关专业毕业生也会由于薪酬待遇等因素不愿就职,在没有办法形成待遇留人的情况下将会形成劣性循环[5]。
3 文旅融合下对桂林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建议
3.1 完善区域链条
受遗址地的影响,红色文化资源选址地点会受到限制,在开发时可通过完善资源区域链条等方式实现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地的整体性发展。在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对于几个红色文化资源地可以时间脉络或者不同类型的脉络梳理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形成一条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线路[6]。
完善区域链条可促进红色文化资源旅游的纵深发展。由于几个景点距离较远,可以在景点中间穿插沉浸式体验项目,如挖砌战争沟壕、模仿战争场景、建立交通、信息联络站等。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便于增强游客对于该阶段历史的了解; 另一方面游客通过对战争场景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够增强愉悦感,提升旅游的趣味性。在完善各景点之间交通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单一景点与所在区、县的联系,这样既给参与红色旅游线路的游客提供了便利,又使得所在县市的居民在闲暇时间去红色文化景点时更加便捷,避免因交通限制而导致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足。
3.2 扩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收入渠道
中国红是独有的红,不能淡化这个颜色。为保持红色不变色,纪念馆作为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地标性建筑,其存在具有特定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于桂林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需要政府加强重视,加大资金投入。而资金的大量投入将直接改善红色文化资源地的财政状况,一方面可以通过资金留人方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前来就业,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7]。另一方面可投入资金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地的周边环境改建。目前由于地理因素导致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与周边的协调性较差,配套的设施也较为匮乏,需要加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如建停车场、酒店等。文化资源地在筹集发展资金方面不能仅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还要自己“创”,如博物馆可通过IP 授权、主题展览、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方式为纪念馆创收,拓宽资金收入渠道。
3.3 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主要是指在技术上运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在功能上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社教服务,实现旅游与文化的交融。
在红色文化资源地中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手段包括场景传播与故事演绎的方式来活化史料,实现红色文化的可视化传播。故事对于游客来说有较强的吸引力,红色文化资源地可与党史学家相互合作,共同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故事。将单一的展品进行丰富的再创造,这样可以增强观众对于展品本身的了解,从背后的革命故事中体会其蕴含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得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强红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在展陈的设计方面,可运用高科技手段,实施新媒体交互式信息传播方式,将故事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展陈利用,形成数字记忆档案,并借助辅助展览设施通过投影、VR 等手段进行相应的展示。这样就可以将单一的平面展示转变为平面、立体、动态、表演等各种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通过新媒体手段实现。
在社教服务功能上,可以尝试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课堂,聘请专业人士或军烈属走进校园定期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手段实现多元性开发,最大程度的提升游客的情感体验[8]。例如通过模拟小小讲解员、角色扮演等方式渗透爱国情感教育;通过模仿战争场景、模仿生活场景进行沉浸式体验增强游客的历史代入感等。
3.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首先在红色文化资源地内部制定专业人才晋升机制,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继续教育,促使全体员工自我发展,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形成良好的循环链。在红色资源内部的人才发展上,可以参照企业的一些管理办法,通过提高绩效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加强职工工资福利,通过待遇留人。
红色文化资源地与企业有所不同,其所蕴含的价值及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使得其发展不能够仅靠市场。对待员工除了要保障基本的待遇,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员工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高度认同感; 对于红色文化社会影响力及历史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 并且以红色文化资源地为荣,加强归属感。员工只有从内心深处认同并滋生自豪感才能够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在推广宣传上更具创新。
除了通过待遇、情怀留人之外,红色文化资源地还需要加强高质量人才引入,加强与地方党政领导的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加强多区域、多领域的协同发展,加强与其他场馆和博物馆的协同合作,加强人员交流等。红色文化资源地只有通过多渠道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实现快速发展。
4 结语
桂林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是在利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面对这些共性问题,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加大重视、扩大资金投入;从红色文化资源地本身来说,应该以挖掘历史为前提,以创新发展模式为导向,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拓展资金收入渠道、 完善景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