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专业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以“光电信息物理基础”为例
2022-12-03朱月红郑一博杨清莲河北地质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1河北省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朱月红 郑一博 王 远 杨清莲(河北地质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 河北 石家庄 050031;河北省光电信息与地球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光电信息物理基础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简称光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采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光电信息物理基础》,由中国计量学院沈为民等老师编写.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涵盖电磁理论、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固体光学等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是光电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光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全面掌握这门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这门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同时需要扎实的先修课高等数学和物理基础,导致学生整体对这门课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够,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国内多所高校采用该教材作为光电专业的教材,任课教师及其团队对该课程教学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1~4],这些改进的方法都各具特色.
本文结合该专业学生特点,提出以“板书+多媒体,线上+线下,教师授课+学生上讲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成果可以推广到学校其他工科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促进学校工科专业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1 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
1.1 课程特点
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多学科交叉.该课程涵盖电磁理论、量子力学、固体物理3部分.这3部分的其中任一部分都可以单独设课.电磁理论主要介绍电磁波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程、电磁波的波动性、电磁波辐射与传播等问题.量子理论主要介绍量子理论的实验基础、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光的吸收和发射等问题.固体物理主要介绍晶体结构与晶体结合、晶格振动、能带理论基础、固体的导电性、半导体发光等.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掌握这3部分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2)知识涵盖面广.作为光电专业主要研究对象的光与电,其产生机理、传输特性、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都呈现在该课程中.该课程将光电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从产生到传输,以及两者相互转换都进行了阐述.
(3)理论性强.该课程所涵盖的3大部分内容,都是原理性和基础性知识,是从光与电的本质上进行阐述,解释电磁波基本规律和光与电的产生及传播,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课时少.培养方案规定该课课时为48课时.该课的任一部分作为单独一门课,48课时基本可以满足.3部分内容放到48课时里面讲授,显得时间比较紧张.
1.2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该课程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如果这两门先修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这门课就容易产生畏惧感,影响学习兴趣.
(2)课程认识不明确.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很强.大多数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和实际联系较少,产生该课程无用或用处不大等想法.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该课程的成绩构成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回答等构成.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核方式,满分100分,60分及格.该课程的3部分内容,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讨论问题,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掌握后面知识的同时,忘记前面知识内容,导致期末考试不理想.
2 混合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教学模式的改变,多媒体教学逐渐进入课堂.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打破了人们以往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2020年2月,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教育部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进一步推进了多媒体教学与在线教学.
2.1 板书+多媒体教学模式混合
板书作为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具有直观、简洁、逻辑清晰等优点,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光电信息物理基础是面向光电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48学时,3学分.该课程集成了电磁理论、量子力学、固体物理3部分内容,涉及多个定理、定律和方程,其中包含大量的数学计算与推导.讲授这些内容时更适合板书形式,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相比传统板书,多媒体融合了语言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大量信息,能更生动形象地展示内容,学生更易接受.在授课过程中,将相关技术应用、科学家轶事和生平等内容以视频方式播放,学生可以更明确所学内容的由来及应用.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多媒体穿插于板书中,既可以让学生得到放松,也调动了学习兴趣.
2.2 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混合
线下授课是相对线上授课而言,是师生在同一个教室中面对面的上课,可以有语言、眼神、肢体语言等交流,也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线下授课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管理课堂秩序,讲授相关知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师生可以互动、交流,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表情来了解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将教育情感贯穿于课堂之中,增进师生情感.
线上授课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Zoom、雨课堂等进行授课.教师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授课并布置相关学习内容及作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相关内容并提交作业.相比线下授课,线上授课使学生学习地点不受限制,学习更便捷.根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在授课过程中线上授课随时准备着.在线下授课时,也会时不时插入线上学习任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2.3 教师授课+学生上讲台教学模式混合
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模式.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动实施者,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如何改善授课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了大多数教师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学生上讲台,在此是指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针对布置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必要时附以板书解释.学生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克服上讲台的心理恐惧.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上讲台,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上讲台的学生,对台下学生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该学生会从自己的角度和知识层面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通过多名学生讲解,一个知识点可以有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直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结论
工科专业课相对其他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等特点,又涉及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先修课,导致先修课基础弱的学生在学习该课时比较吃力,表现出没兴趣、没动力,影响整体学习效果.为了提高本校工科专业课教学质量,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出以“板书+多媒体,线上+线下,教师授课+学生上讲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传统教学的板书教学,又有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既有教师授课的过程,又有学生讲解的过程,让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适用于工科专业其他专业课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