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南大港湿地低碳旅游发展策略

2022-12-02刘山林李春景

当代旅游 2022年16期
关键词:大港双碳景区

刘山林 李春景

[内容提要]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之下,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湿地旅游业绿色低碳化成为今后湿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着眼于这一重大目标背景,以南大港湿地为例,在分析南大港湿地具体概况和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之上,梳理南大港湿地旅游实现低碳发展的现实困境,并针对南大港湿地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引 言

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再次提及“双碳”目标 。由此可见,实现“双碳”目标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双碳”目标的背景要求,南大港管理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展低碳旅游,推进湿地旅游低碳进程,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发展模式单一、低碳设施少、低碳意识淡薄、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限制了南大港湿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南大港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出其近些年来在发展湿地旅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措施。

一 南大港湿地地理概况

南大港湿地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沧州市的东北部、紧邻渤海湾西岸、南大港管理区东侧,地处沧州渤海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南大港湿地面积达7500公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由野生动植物、草甸、水体、沼泽、滩涂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湿地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以鸟类、芦苇等为代表的湿地动植物资源景观是南大港湿地的重要特色。据调查和资料统计,在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并记录高等植物共237种,其中有二级保护植物野菱、野大豆、莲、银杏等;鸟类268种,有黑鹤、白鹤、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天鹅、灰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0种。

二 南大港湿地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一)湿地旅游获得初步发展

南大港湿地景区在2020年至2021年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坚定贯彻“两山”理念 ,在旅游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见表1)。截至目前,景区内现已修建了八公里长的水上观光航道和陆路,沿航道建设了南北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和广场、五个游船码头、观鸟亭、芦海迷宫、放鹤广场、大洼民俗馆等景点。

表1 2020—2021年南大港湿地旅游发展有关重要事件梳理

(二)南大港湿地生态旅游区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旅游发展模式较为单一

当前南大港湿地的旅游发展状况正处于初始阶段,湿地内旅游发展刚刚起步 ,在湿地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由于湿地旅游景区规划的不合理,造成旅游景区内出现了资源重复开发,区域内资源同质性竞争,景观过于单调,各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分布较为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成为大部分游客不会往返重游的重要原因。

在湿地旅游低碳产品开发过程中,旅游区的旅游活动及产品没有与区域特色形成耦合,对南大港湿地鸟类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的挖掘力和创新力不足,南大港湿地观鸟尚未形成强力的品牌竞争力,与鸟类相关的扩展性旅游产品较为缺乏,导致产品结构单一、层次浅薄,同时游客的体验大多还停留在表层的观光旅游,并且游客参与项目较少,缺少游客与鸟类之间的互动,因此游客对于生态、观鸟文化的深层次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2 低碳化旅游基础设施不足

旅游景区的低碳化开发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南大港湿地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没有树立低碳的开发理念,使得南大港湿地的旅游设施在选材、建设、用地等方面不注重低碳环保,对维护湿地生态环境安全提出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另外,目前许多低碳技术设施价格昂贵,南大港湿地在低碳旅游方面资金投入较少,导致景区内低碳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在能源供应方面,景区内未形成完善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仍采用传统电力进行供能,缺乏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能源设施;在景区卫生设施方面,景区内垃圾箱数量不足,卫生间缺乏严格的废水处理装置及渗滤系统;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自行车、电动巴士、低碳游船等绿色低碳交通工具不足,景区内缺乏低碳停车场等等。

3 湿地低碳环保理念淡薄

在低碳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正确的旅游理念能够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以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低碳旅游模式的形成又能够更好地引导游客进行合理规范的消费。

南大港湿地目前低碳环保的旅游观念尚未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游客的角度来看,湿地游客来自周边不同地区,个人素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部分游客在观赏湿地景观的过程中出现乱扔垃圾、踩踏草坪、破坏公共设施等不良行为,特别是使用一次性物品的现象层出不穷,这些行为与当前的低碳环保观念相背而行;二是从旅游景区宣传内容来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现代媒体,其宣传内容大多是与湿地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点介绍、餐饮娱乐服务、旅游价格等方面相关,极少有宣传绿色、环保等低碳观念相关的内容;三是从景区所具备的人才来看,发展低碳旅游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低碳旅游的综合性知识,另外整个旅游业态的运作发展以及低碳观念的宣传更离不开这些优秀人才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参与。而现阶段,南大港湿地在低碳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低碳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欠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大港湿地低碳旅游的发展。

4 低碳旅游的管理力度不足

有关环保部门的低碳监管力度对低碳旅游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能够推动旅游业朝着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首先,南大港管理区政府未设置专门的低碳普及工作调查组,对于低碳旅游的相关碳排放的标准并不明确,对于游客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的不良行为缺乏具体的管理制度。其次,在湿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南大港管理区政府在湿地生态保护、可持续性开发等领域缺乏具体的管理文件,这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对生态和资源保护上的关注;最后,南大港管理区政府缺乏关于对资源浪费、破坏环境等违背低碳理念行为的约束机制,这也导致了景区未把低碳环保放在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

三 南大港湿地生态旅游区低碳旅游发展策略

(一)推进新型旅游模式融合发展

发展低碳旅游实际上是对传统旅游发展模式的改造和升级 。南大港湿地在今后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应以低碳为主题元素,在大洼美食、生态观光、环保工业等方面进行耦合,形成“低碳旅游+”新型发展模式。比如,由于当前疫情常态化管控,南大港湿地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湿地景观和旅游资源,借助当前VR技术开展线上“云观鸟”和芦苇观光等活动,拉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打破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建立与大洼元素相关的低碳旅游产品体系,真正让游客感受到湿地生态观鸟的魅力。

另外,南大港湿地还要依托其农业地域特色,采用农业采摘与湿地景观相结合的开发方式,引进农业新品种,扩大旅游项目,发展绿色低碳种植养殖业,创建湿地优质果园、蔬菜大棚等,促进湿地建成以采摘、体验、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充分挖掘南大港湿地的资源特色,形成低碳旅游开发模式。

(二)加大湿地低碳旅游基础建设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动旅游设备设施的进一步更新,促使与旅游相关的项目、设备设施转向低碳化发展 。首先,在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政府应加大对南大港湿地低碳化建设的科技投入,与周边高校和科技单位合作,共同建立碳中和研究基地,设立资金专项,加快相关低碳技术的研发。其次,在旅游企业能力和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南大港管理区政府应加大对湿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立和完善低碳排放量的基础设施: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在景区内部采用绿色交通系统,引进新能源观光交通工具,鼓励选择徒步、骑车、电动巴士、低碳索道、低碳游船等低碳交通方式,发展低碳交通道路;在能源供应设施方面,有效利用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善景区整体能源系统,构建新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体系;在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推广清洁卫生技术,购进严格的污水处理设备。此外,在餐饮娱乐设施方面,要加快对环保节能技术的引进,建设低碳休憩场所与生态低碳型旅游娱乐场所等。

(三)加强湿地景区低碳旅游宣传与教育

湿地景区低碳可持续性发展与游客的低碳环保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游客既是旅游碳足迹的主体,也是旅游消费端的碳排放责任者 。首先,湿地景区要利用新媒体等途径,通过“互联网+”的线上模式,借助微信、微博、抖音等人们日常接触的媒体平台向游客宣传低碳知识、讲述低碳行为,引导游客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使用或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具和餐具,不乱丢垃圾,使游客真正参与到南大港湿地低碳旅游的宣传与教育之中,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其次,南大港湿地要定期对员工开展低碳旅游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可以通过制定员工激励政策,对于低碳环保的员工进行奖励,使其在工作中逐步树立低碳意识,同时景区工作人员自身也要以引导游客进行合理的环保消费为工作职责,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向游客讲述低碳行为的效益性;最后,湿地景区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同周边高校之间的合作,双方合力培养低碳管理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加快落实人才补贴政策,通过政策激励的方式来引进专业人才,从而不断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低碳旅游质量。

(四)加快完善低碳旅游监督管理体系

正确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是湿地旅游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首先,南大港管理区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低碳旅游管理团队,定期对景区进行检查,另外政府有关环保部门以及相关旅游企业应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点差方式,对当前的低碳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研,最终确保低碳管理制度制定的科学有效性;其次,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还应该对碳排放标准的细则进一步完善,相关政府部门要结合南大港管理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真正了解湿地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之后,有针对性地对旅游行业碳排放做出合理规范,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最后,南大港管理区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及时在上面公布相关低碳管理信息等内容,让旅行社、游客等各主体能够通过这样的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了解现阶段低碳管理制度与相关政策,真正使低碳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更加科学。

四 结语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在今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双碳”目标的提出也更加强调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推进湿地低碳旅游的开发,打造中国旅游低碳经济新的发展模式是今后湿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南大港湿地景区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对现有的低碳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打造新型低碳旅游模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开展湿地低碳旅游宣传与教育,推动南大港湿地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南大港湿地旅游业逐步参与到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行动中,为国家碳收支平衡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大港双碳景区
《大港连云》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10亿吨”超级大港的“重量”——《世界首个“10亿吨”超级大港诞生》采写体会
省审计厅到都昌县大港镇开展送“红色”文化下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