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GDF-15、miR-492、miR-302b水平的影响
2022-12-02刘林李其飞张大洲
刘林,李其飞,张大洲
(南阳市方城县中医院 急诊科,河南 南阳 473200)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且变化快、有效救治窗短、致死率高等特点[1]。ACS 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种,其中AMI 危害和影响更加严重[2]。疾病发病机制具体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后,会发生破裂、出血、血栓进而阻塞冠状动脉正常血供,导致突发且持续的心肌坏死。发病患者多表现为胸部疼痛、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严重时甚至会发生休克[3]。现阶段针对急性发病患者,选择溶栓或介入治疗,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预后效果无法保障[4]。前列地尔属于临床常用药物,其扩张微血管作用理想,可提升心肌收缩能力,能够保护心肌避免发生因心肌受损及再灌注造成损伤,可促进心功能改善。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属于多种疾病辅助治疗药物,考虑到AMI 发病机制,药物的联合使用,可改善机体血脂水平,强化血管内皮功能,促进预后改善。此外还能够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对巨噬细胞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分泌进行有效抑制,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临床中通常将肌钙蛋白I 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作为生物标志物,并结合心电图及影像学结果共同判定疾病情况[5]。现阶段,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研究证实,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微小RNA(miR)指标对于AMI 疾病及预后情况判定具有更为理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次研究中,将本院收治的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阿托伐他汀+前列地尔联合用药方案对患者GDF-15、miR-492、miR-302b 水平的影响,进而评价临床用药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病例总计80 例,筛选于方城县中医院急诊接收治疗的AMI 患者,入院诊治起止时间为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采用随机单盲法将病历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8~67 岁;发病时间1~8 h;心功能Ⅰ~Ⅱ级31 例,Ⅲ级以上9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40~68 岁;发病时间1~8 h;心功能Ⅰ~Ⅱ级29 例,Ⅲ级以上11 例。
纳入病患均经临床综合诊断后确诊AMI,疾病首次发生且发病时间在12 h 以内,发病前3 个月内未有他汀类降脂药物服用史,患者家属首先了解研究目的和用药方案,并于同意文件上签字确认。同时排除临床确认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肝肾功能明显异常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其他类型心脏疾病患者;对本次选择药物有过敏史患者。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核准。
两组患者上述各项一般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AMI 患者基线资料比较(n=40)
1.2 方法
急诊收治后,需详细检查生命体征,询问病史及用药史,完善各项检查,确诊后实施综合方案治疗,具体为抗凝、抗血小板、抗缺血、溶栓、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具备指征者,同意后接受介入手术治疗。
对照组加用前列地尔(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03101)治疗,静脉注射给药,1 次/d,单次用药剂量为5~10 μg。
观察组在使用前列地尔(药物及使用方法和对照组一致)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乐普制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63270)治疗,口服使用,1 次/d,单次20 mg。两组均持续用药30 d。
1.3 指标观察
1.3.1 临床疗效 评价不同用药方案临床治疗有效率。①显效: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如胸闷胸痛、心律失常等全部消失,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及心功能检查结果无异常;②有效:疾病相关临床症状大部分改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证实疾病确切好转;③无效:治疗后,疾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检查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或提示疾病进展。
1.3.2 心功能指标 用药前后,测定心功能指标,计算平均值并进行组间比较,包括: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舒张末内径(LVESD/LVEDD)。
1.3.3 实验室指标 用药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收集血清。测定血脂及GDF-15 水平。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仪测定并计算miR-492、miR-302b 水平。
1.3.4 不良心脏事件 汇总治疗后3 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录入SPSS 20.0 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不同用药方案有效率差异明显,对照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4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I、LVEF 水平较高,LVESD、LVEDD 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n=4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n=40,)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DF-15、miR-492、miR-302b 表达比较
治疗前两组GDF-15、miR-492、miR-302b 水平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检测指标比较(n=40,-x±s)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 水平相对较低,HDL-C 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n=40,,mmol/L]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n=40,,mmol/L]
2.5 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在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上,对照组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n=40)
3 讨论
现阶段,我国急诊心肌梗死临床发生率显著提升,由于疾病危急且预后效果不佳,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形式较为严峻。疾病主要是因为冠脉斑块发生破裂及出血或是形成血栓引发,对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来说,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发挥了积极作用[6]。针对该疾病,临床中已积累了丰富经验,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及检查指标,便于选择合理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凝、溶栓、扩张冠脉、介入手术等[7]。但临床实践结果证实,在溶栓或是介入治疗之后,心肌恢复血流灌注后,极易损伤心肌细胞,增加机体炎症反应,对心功能存有不利影响,也会影响预后情况。部分患者甚至会再次发生心梗,或发生猝死[8]。对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常规治疗方案仅能改善心肌供血情况,但是无法改变疾病诱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后期疾病有复发的可能。鉴于此,后续选择和合理药物辅助治疗,通过促进心功能改善,实现改善预后目的[9]。
前列地尔属于微循环障碍改善常用药物,可对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的黏附、聚集和迁移进行抑制,促进血管内皮功能修复,降低血液高凝发生率,提升溶酶体膜稳定性[10]。并可对缺血部位血管扩张发挥确切作用,既能够改善循环,同时还能够促进钠钾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提升,从而强化红细胞变形能力。药物发挥使用可促进微血管扩张,进而降低心脏负荷,也能一定程度提升心肌收缩能力,发挥抗氧化和抗感染作用。药物还能够保护心肌,避免其受到再灌注的影响,促进心功能恢复。临床常用降脂药物之一为阿托伐他汀,药物能够对机体炎症反应进行合理调节,能够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其应用后,能对胆固醇合成进行抑制,进而降低血液中其指标浓度,同时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浓度提升,降低血清炎症反应,并可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缩小,能够改善血管微循环,避免血小板异常聚集[11]。
本次研究中,AMI 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后,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及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相比单独使用前列地尔可确切降低GDF-15、miR-492、miR-302b 水平。GDF-15 为生长分化因子,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健康人心脏指标表达相对较低[12]。临床证实[1],AMI 发生后,心肌GDF-15水平异常提升。miR 属于单链小分子核糖核酸。相关研究结果证实[13],其对大量人体重要细胞生物学行为如细胞分化、增殖、迁移及凋亡等具备调控作用。心肌表达的miR 目前已知为200 多种,其中miR-492 对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延缓作用,临床通过指标评价目的为判断AMI 预后情况。AMI 发生后,miR-302b 表达异常提高,并参与心肌梗死病理发展过程,指标水平过高,会导致转录后无法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影响斑块稳定性,造成急性血栓加重疾病情况[14]。
阿托伐他汀降脂作用得到广泛肯定,将其运用于AMI 治疗中,通过改善血脂水平,能够提升斑块稳定性,避免形成新生斑块。同时药物还能够促进心功能提升,对于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可巩固治疗效果,进而降低后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这一结果在本次研究结论中得到证实,提示阿托伐他汀及前列地尔联合用药方案具有临床运用优势。
综上所述,AMI 患者使用阿托伐他+前列地尔治疗,可提升治疗总体有效性,并改善预后情况,控制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