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进·热点·趋势:体教融合研究探析——基于COOC/VOSviewer的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

2022-12-02高健雄

四川体育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教竞技融合

高健雄,程 艺,耿 喆

演进·热点·趋势:体教融合研究探析——基于COOC/VOSviewer的CNKI文献计量可视化

高健雄,程 艺,耿 喆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 成都,610041。

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核心数据来源,“体教融合”为关键词筛选文献347篇核心期刊和硕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法对国内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动态的演变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关于体教融合的研究视角逐渐由体教结合转化为体教融合,研究深度不断提升;(2)关注学校体育人才培养和后备人才储备的研究增多,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趋势;(3)关注教育和体育建设的融合发展日渐显著,但是关于体教融合在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视角有待创新和提高。

体教融合;文献研究;计量可视化;COOC/VOSviewer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促进学校体育建设和加强校园素质教育,储备国家高素质体育人才和优秀的体育后备力量,从而提出“体教融合”这一战略举措。早在20世纪80年代体教融合就被倡导,也得到社会积极响应,但是体教融合实施过程艰辛异常。在此背景下,2020年4月份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第十三次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上提出:全面提高教育工作和体育工作的协调发展与战略部署,对未来学校体育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在关于体教融合的漫长研究中,早期学者通常就体教融合的演变路径进行探究,王峥(2022)吕俊伟(2018)在探究体教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提到,中国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由“体教结合”演变为“体教融合”,进一步推动教育与体育行政的融合发展[1][2]。还有学者在实施体教融合中存在的难点进行研究,刘红香(2021)将体教结合转变为体教融合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本质问题,通过构建新型比赛模式解决融合基本问题[3]。随着体教融合理念不断深化研究,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关于体教融合内在特征进行剖析,柳鸣毅(2020)认为体教融合应围绕理念融合、专业融合、方式融合以及人才融合[4]。了解体教融合的内在机制,并根据其策略机制明确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王登峰(2020)提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具体目标主要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体质与健全人格,同时增强部分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5]。目前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的文献很多,但是通过梳理文献发现,目前对体教融合的形成机制、存在问题与不足以及应用方面研究较多,但是缺少对体教融合的全局视野。因此,研究通过VOSviewer作为分析工具,结合知识图谱对体教融合的发展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收集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的热点词汇、发文量和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整理,梳理出体教融合的热点前言、演进脉络和未来趋势,为未来体教融合发展与理论探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设计

1.1 数据来源

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为核心数据来源,以“体教融合”为主题词,检索条件设置为“精确”,文献来源选择“中英文扩展”,时间跨度选择“不限”,共筛选文献347篇。

1.2 研究方法设计

1.2.1 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是借助数理统计的方法,定量分析文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计量可视化,分析了我国体教融合的研究演进发展、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特征等方面。主要方法包括:词频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主题分析等方法。

1.2.2 研究工具

(1)COOC/VOSviewer软件

VOSviewer是Van Eck 和Waltman知识图谱软件之一,它通过“网络数据”的关系构建和可视化分析,实现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展现知识领域的结构、进化、合作等关系[6]。对国内体教融合的研究领域进行分析,探究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的前沿热点、演变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律。

COOC软件是具有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功能,同时还可以中英文数据去重和数据清洗、多维关系构建以及热点追踪等作用。

1.2.3 文献计量可视化设计 通过参考前人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者沿用Citespace V 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而本文选用COOC和VOSviewer两个软件同时进行研究分析,相较于前者,COOC和VOSviewer还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研究的多维关系构建、热点追踪等进行深入探究,研究以体教融合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展开,(1)了解关于体教融合的发文量的区间分布,然后根据不同研究文献发现相应关键词的热点分布情况;(2)根据关键词的频次分布制定相应关键词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探究其演变趋势;(3)根据关键词的频次图谱,以了解关于体教融合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研究通过VOSviewer知识图谱软件梳理了国内体教融合的发展,通过对体教融合的发文量讨论国内体教融合的发展状况等基本信息,通过关键词共现法、关键词逐年主题演进路径以及主题分析法分析了体教融合在国内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向。

2.1 体教融合研究演进分析

2.1.1 发文量 某时间段内的年度发文数量以及发文时间分布,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程和发展水平[7]。体教融合的发文时间分布折线图以及累计文献发表量见图1。2011年之前仅有两篇发文,“体教融合”的概念还没有正式形成,该主题还没有受到我国研究者的关注。2011年之后,“体教融合”年发文量开始上升,年发文量相对稳定,累计发文量持续攀高,“体教融合”的研究开始缓慢升温。在此期间,“体教融合”的概念在体育大会上以及优势被不断提及[8],“体教融合”在我国竞技体育中的研究作用开始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该模式对我国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效果。2019年,该主题发文开始激增,2020年的年发文量是远超过去19年的发文总量。2020年,我国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促进下,“体教融合”的教育模式在我国推广开来,这使得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体教融合”的研究中来,因此在2020年该主题研究开始转折,研究数量开始激增。

图1 体教融合发文年度分布以及累计分布

2.1.2 关键词频统计分析 关键词是研究的核心凝缩所在,代表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在文献计量学中,通过对关键词频次的统计分析,可以明晰当前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词频越高则代表研究的集中性越强,受到的关注越强。此外,关键词的关联图谱代表了知识的内在关系[9]。本研究将体教融合领域关键词进行频次分析,将直接反映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国内体教融合347篇文献,共568个关键词,降序排序后频次≧2的关键词共50个,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其中“体教融合”的频次最高为208次,其次是“学校体育”与“体教结合”均在25次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体教融合领域的研究是在“体育”与“教育”上扩展开来的,主要的研究包括“体教融合”“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工作”等。研究都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围绕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展开的,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对我国体育教育模式以及路径应用的探索。

表1 关键词频次分布表

2.2 体教融合研究热点分析

2.2.1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共现分析体现了该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聚合程度。通过VOSviewer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结果见图2。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连线的粗细代表两者之间的紧密程度,越粗则说明关键词之间的关联程度越紧密,越细则说明关键词之间的关联程度越疏远;节点密度越大,关键词上的连线越多,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越多。如图2所示,“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体教结合”“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的连线强度、连线密度最高,表明这5个研究方向是体教融合研究的重点方向,其他研究多在这5个方面引申发展而来。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2.2.2 关键词逐年主题演进路径 关键词逐年主题演进路径是通过关键词出现时间了解该主题的发展进程。

图3 关键词逐年主题演进路径图

为了更好地发现体教融合研究的演进路径,本文运用 VOSviewer 软件作出国内体教融合研究关键词逐年主题演进图,可以看到国内体教融合研究领域在2011-2020年各关键词的出现年份,进而把握体教融合研究热点的整体演化路径状况。由图3可见,2011-2020 年国内体教融合的研究趋势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板块,2011-2012是对“体教融合”“体教结合”的发展路径、模式、思路进行研究探索,这一时期主要思考的是体教融合的大致发展方向;2013-2015年是对“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等进行研究,这一时期的体教融合主要是以竞技体育为研究主题;2016-2020年开始出现“人才培养”“校园足球”“学校体育”“体教融合”等关键词,这一时期的研究开始着眼于学校体育工作,是体教融合研究的新发展阶段。

(1)体教融合发展路径探索(2011-2012年)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体教结合”被提出后,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并未取得显著的成绩,这一时期的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在体教结合路径、发展、改革思路等方面,该阶段的体教融合的研究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由“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的可行性与发展性,并根据国外体教融合的发展成果来探寻我国的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因此,如何向体教融合转型这一问题也成为这个阶段的重要话题,研究者进行了多视角和多层次的探讨研究。

总体来看,此阶段的研究问题视角较为宏观,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居多,研究关键词主要是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体教融合的改革思路、国外体教融合模式居多。

(2)体教融合的深化研究(2013-2015年)

随着体教融合观念的深入开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2010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育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了要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体教融合的重视程度更高,同时也推动相关研究问题的深入,由图3可知,这一阶段的研究关键词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运动员、融合、运动员培养、体育教育制度、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体育、教体结合、学训矛盾等。由关键词可见,体教融合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宽深化,除了关注体教融合、体教结合等问题外,还有关于竞技体育的研究,如运动员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等也开始渐渐被人重视。在体教融合的进程中,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的融合障碍不断凸显,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协同育人,影响了体教融合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我国竞技体育的体教融合之路影响颇大,如高水平运动队的学训矛盾、运动员培养等研究都表明了学者对竞技体育的关注。另外,2014年国家又出台了关于运动员群体的政策,《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这使得体教融合中竞技体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伴随着体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体育与教育的分化现象日趋严重,传统的体育教育制度受到了冲击,竞技体育人才、兴国体育等问题也开始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3)体教融合发展新时期(2016-2020年)

随着校园足球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体教融合在助力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达成健康中国的目标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与重视,这一阶段体教融合研究也在不断增长,研究立足于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同时也开始关注到体教融合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由图3可知,这一时期研究关键词开始逐渐由竞技体育转变为校园足球、体育教育、培养模式、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育健康、“体教融合”等,研究内容与国家当前的发展战略高度吻合,“融合”观与国家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体现了体教融合在发展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学者们也对新时期体教融合的目标、学校体育的改革发展方向、体教融合的中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体教融合进行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研究也迈入了新阶段,此阶段既是《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背景下的热点话题,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深入挖掘的话题。

2.3 体教融合研究趋势分析

关键词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现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基于共词分析法,即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热点话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0]。通过对体教融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1),共有5619个关键词,将5次设置为最低值,筛选后所得176个高频关键词,高频关键词是体育与教育领域最为频繁使用的名词,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图1中圆圈的面积越大,表明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意味着体教融合是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不仅如此,关键词出现在中心的位置,表明该关键词更加重要,是研究领域中的核心话题。

图4 体教融合研究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除体教融合外,体教结合、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排在前3位(图4),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自体教融合战略展开以来,体教融合和体教结合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成为热点,发文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飙升,而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成为了重要的中坚力量,这也自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固然成为研究的热点。另外,教体结合、校园足球、体育锻炼、青少年健康、经济体育、体育教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强国等也是该领域一直以来的热点研究话题。

2.4 研究主题解析

通过VOSviewer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我国体教融合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主题。软件分析的结果显示,相同颜色代表一个聚类,也是体教融合的一个研究主题。由图4课间,体教融合包含3个聚类:体教结合、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工作。除此之外,图4的边缘相对较小的聚类与研究主题关联性较低,可以忽略不计。

2.4.1 研究主题1:体教结合 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教体结合、运动员、高校、培养等。体教结合的发展贯穿了中国体教融合研究的进程,这也是体教融合发展的开端。布特(2021)研究中指出,想要加快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就要坚持“体教结合”的发展模式,完善体教结合的发展体系[11];何宏伟(2019)也指出,体教结合是目前提升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速度的最佳选择,需要不断对体教结合的内涵、结构特征等进行完善[12]。由此可见,体教结合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2.4.2 研究主题2:学校体育 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新时代、体育教学等。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李百成(2019)对学校体育的政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演变进行深入探讨[13];潘凌云(2019)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以及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深入分析了学校体育的发展特征以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14]。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学校体育发展十分重视,并且更加侧重于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过程的研究。

2.4.3 研究主题3:竞技体育 该研究主题的关键词主要包括举国体制、后备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等。竞技体育作为强国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综合实力具有一定影响。刘波(2020)认为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对于竞技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杨国庆(2017)指出,要将我国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不断完善发展模式[16];钟秉枢(2018)认为,竞技体育映射了中国发展的道路,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反映了民族精神、国家形象[17]。由此可见,竞技体育对于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 分析与讨论

3.1 2011年-2019年缓慢发展阶段

在2000—2019年之间,我国学者对体教融合这一概念的探索处于研究初期,在2011年以前仅有两篇相关的文献,这是因为在这之前,体教融合的概念并未正式形成,导致了学者们对“体教结合”“教体结合”与“体教融合”的概念混淆不清,“体教结合”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原国家体委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18],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发现了在2000-2011年间,以“体教结合”为主题的研究较多,体教融合的研究较少;在2011年以后“体教融合”这一主题的年发文量开始上升,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在这期间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研究备受关注,具体而言,在2011-2015年期间,体教融合大多是关注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在过去的30年中,“举国体制”“体教结合”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围绕竞技体育、运动员、运动员培养等的微观研究[19]成为了这一阶段体教融合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主管部门配合协作不到位,体育、教育两个部门存在一定的融合障碍,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无法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的发布,“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如中学生”[20],这一期间学生体质问题于学校体育的现状引发了人们的思考,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开始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越来越多学者认为体教融合不仅仅是局限于发展竞技体育,还应当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根据前文的研究发现在2016年以后开始逐渐出现学校体育相关的体教融合类文章,所以在这期间围绕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育、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育的研究便成为了2016年以后的热点问题。自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起,尤其是提出体教融合之后,我国便进入了新时代全面育人的体育健康促进之路,在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中强调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21],同年“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也正式确立,在这期间相关的政策不断发展完善,在“中国梦”以及竞技体育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下,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体教结合”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与教育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结合,更要破除相应的融合阻碍,实现更高层次的融合。

3.2 2019-至今快速发展时期

在2019年—至今,我国的学者对于体教融合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出现较高频率的关键词有: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锻炼、体校、学生运动员、文旅融合、文旅教体融合、教学模式、文体融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201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明确学生在学校体育中的考核目标,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才能达到毕业要求。(1)对于学校体育的研究层面而言,研究者们更加侧重于学校体育实践层面的研究,分别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对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析,并且更加关注普通高等院校、中小学体育的发展问题,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青少年持续下滑的身体素质以及频发的体育教学事故的现状[22]。(2)研究者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进行探究,研究的程度相较以往有所提升,更侧重于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打破固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23]。(3)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受到学者的关注,“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激发了教师对学校体育价值的反思,指导思想逐渐从最初的“奥运争光”转变为“身心”协调发展,“终身体育”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也为研究者们拓宽了新的研究思路[24]。(4)竞技体育一直是国家重视的热点话题,也是研究者们的研究热点。青少年体育是撬动青少年的杠杆,有助于检验训练成果,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1986年,《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将青少年竞赛纳入了训练体系中;1990年,《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指出,青少年竞赛应该以小规模多样化、单项分散、以基层为主、节俭的原则,并且规定学校每年必须要举行一次及以上的田径运动会。随着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国家更加重视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将其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体教融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25]。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体教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使用“一刀切”“切一刀”的简单化思维,要坚持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及时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文件,积极调动社会组织以及各方主体的积极性,逐渐提升体育教育的标准,完善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全面育人的价值[26]。当前,我国体教融合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全民健身运动”“体育强国”等战略陆续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这势必为未来体教融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4 研究结论与不足

研究通过对体教融合的热点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规律进行深度剖析,从横向研究可以得出体教融合主要与4个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分别为“学校体育”“体教结合”“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从动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2000-2011年间,以“体教结合”为主题的研究重点较多,体教融合的关注点较少;在2011-2015年期间,体教融合大多是关注于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着重点在竞技人才培养上;2016年以后开始围绕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育、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育,着重关注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

综上,可以看出关于体教融合的研究深度逐渐加深,并且研究方向与热点逐渐由宏观转为微观,研究重点向学校体育、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以及后备体育人才储备方向转移。但是通过众多文献参考对比发现,关于体教融合的研究面较窄,并且内容深度还有待提高,因此,应构建体教融合的多元化研究体系,拓宽研究视角,提升研究深度。

[1] 王 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嬗变[J].青少年体育,2022(04):57~58.

[2] 吕俊伟.“体教结合”走向“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220+222.

[3] 刘红香.高校体教融合体制难点及制度设计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11):87~88.

[4] 柳鸣毅,孙术旗,胡雅静,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教融合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0,34(05):21~30.

[5] 王登峰.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与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10):1~4+12.

[6] Eck N J V, Waltman L. Software survey: VOSviewer, a computer program for bibliometric mapping[J]. Scientometrics, 2010, 84(02): 523.

[7]陈 仔,向程菊,杨丽茜,等.基于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教融合情况[J].湖北体育科技,2021,40(03):221~225.

[8]刘 涛,崔性赫.体教融合视域下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路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3):84~85.

[9]杨 洋,赵 波,柳 印,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研究热点及其动态演变——基于CNKI核心期刊及硕博论文(1992-2019)的可视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06):53~59.

[10]宋玲玲,郭晶晶.科学知识图谱视角下国内外数字人文领域研究分析[J]. 图书馆杂志,2020,39(07):26~36.

[11]布 特,段红艳,诺日布斯仁.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从资源耦合向制度耦合创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9):33~44.

[12]何宏伟,胡金祥.体教结合——体育强国新视野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视界,2019(34):156~157.

[13]李百成,郭 敏.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演进特征与发展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10):81~85.

[14]潘凌云,王 健.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审思[J].体育科学,2019,39(05):13~25.

[15]刘 波,郭 振,王 松,等.体教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诉求、困境与探索[J].体育学刊,2020,27(06):12~19.

[16]杨国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06):17~22.

[17]钟秉枢.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与中国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01):12~19.

[18]王德政,李 斌.新时期我国体教融合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未来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2022,44(01):14~20.

[19]卞余琴,刘 应.新时期体教融合的时代内涵、内在逻辑与实施路径[J].滁州学院学报,2020,22(05):95~98.

[20]孙 科,刘铁军,马艳红,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47(01):13~20.

[21]汪晓赞,杨燕国,孔 琳,等.历史演进与政策嬗变:从“增强体质”到“体教融合”——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演进的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0):3~10.

[22] Yi Zha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rban Schools[P]. 2021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 2021.

[23]杨 博.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究——评《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138.

[24]高 鹏,王华倬,刘 昕.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综述[J].体育学刊,2019,26(01):83~88.

[25]杨国庆,刘宇佳.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35(06):622.

[26] 刘彦敏.体教融合理念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5):92~93.

[27] 徐 艳,柴业宏.北京冬奥会华裔运动员成长模式对我国体教融合发展理念的启示——以谷爱凌为例[J].体育与科学,2022,43(03):50~55.

[28] 欧阳井凤,邢金明.共生理论视域下体教融合现实审视及路径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22(05):89~95.

[29] Hong Ren.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Municipal Sports Schools: To Create a New Situ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nicipal Sports Schools in A New Er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s, 2021, 4(04).

[30] Jia Junling. “Integrating sport and education”: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into the Second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 Frontier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 4. 0(14.0).

[31] 党 航.基于“体教融合”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发展分析[J].田径,2022(06):6~8.

[32] 高辉炎.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J].田径,2022(06):35~37

[33] Xihong Wang, Hui Che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Youth Campus Footba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J]. Learning & Education, 2021, 10(03).

[34 Haibo Zhou 1,2. Research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Vis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the New Er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2021, 6(02).

[35] Zhao Hongke, Meng Hua.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Campus Footbal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J]. Ope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21, 09(03).

[36] Ma Song.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Mode of High-level Sports Team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Model[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2020: 534~541.

Evolution, Hot Spot and Trend: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CNKI Document Metrology Visualization Based on COOC/VOSviewer

GAO Jianxiong, CHENG Yi, GENG Zhe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China.

With CNKI as the core data source and “sport-education integration” as the key word, 347 core journals and postgraduate and doctoral papers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and knowledge graph method are used to dynamically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contents of sport-education integration research in China,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1)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s gradually transformed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and the research depth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2) The number of studies on the training of sports talents and reserve talents in schools has increased,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orientation and trend; (3)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but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needs to be innovated and improved.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Literature research; Measurement visualization; COOC/VOSviewer

1007―6891(2022)06―0127―07

10.13932/j.cnki.sctykx.2022.06.25

G807

A

2021-11-26

2021-12-27

猜你喜欢

体教竞技融合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中国体教融合推进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竞技精神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