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母猪生产饲养管理要点

2022-12-02张遨然王红梅孙东峰郭建强蔡熙姮杨颜铱郑云凡汪凤莲黄亚宽贾友刚周桂莲

猪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产房断奶母猪

张遨然 ,王红梅 ,孙东峰 ,尹 望 ,周 航 ,郭建强 ,蔡熙姮 ,杨颜铱 ,郑云凡 、郭 姝 、汪凤莲 ,黄亚宽 ,燕 磊 ,李 勇 ,贾友刚 ,李 巍 ,周桂莲

(1.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饲料及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100102;2.成都世纪投资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731;3.成都枫澜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1730)

母猪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有效地生产能活的断奶仔猪。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母猪的平均窝产仔数通过遗传选择得到了提高;然而,这与仔猪平均初生体重降低以及窝内体重变异增大有关。导致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增高,断奶后仔猪体重差异大,同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效益的增加。为充分发挥母猪繁殖潜力和产仔性能及提高仔猪存活率,应注重做好母猪妊娠、产后和断奶后的科学管理。文章对母猪饲养、断奶仔猪饲养、产房管理、产后护理和疾病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母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母猪饲养管理工作

1.1 产前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前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健康至关重要。根据母猪的生理阶段,产前的饲养管理可分为空怀期(怀孕之前)、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和产前1 周,每个阶段都需要严格控制饲料品质、圈舍环境和动物福利,保障产前母猪的健康。

1.1.1 空怀期的饲养管理

空怀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指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其体型正常和生殖系统的健康是此阶段的重点。饲养员要根据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阶段,给母猪提供合理的饲料,适当补充所需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使母猪保持正常体型,不宜过肥或过瘦。此外,严禁使用霉变或如菜籽粕、棉籽粕等对母猪生殖系统存在潜在威胁的饲料原料。

1.1.2 妊娠前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受精成功后的1 个月为妊娠前期,此时随着受精卵的着床,胚胎开始在母体子宫中发育,需要给母猪提供更多的营养及能量,并在日粮中增加纤维含量以及添加一定量的叶酸,可促进胚胎发育,提高窝产仔数。

1.1.3 妊娠中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中期是指母猪怀孕31—84 d,此阶段主要为胎儿发育时期,需要提供充足精饲料,适量添加粗饲料,控制好母猪体重。

1.1.4 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后期是指母猪妊娠第85 天至分娩前1 周,此阶段胎儿体重迅速增长,导致子宫体积增大,从而压迫母猪消化器官,因此要增加饲料营养及能量水平,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平衡,并且要控制采食量,避免母猪便秘。

1.1.5 产前1 周的饲养管理

在母猪分娩前7 d 的营养非常重要,饲料应该逐步转化为哺乳料,还需解决产后低血钙症,恢复分娩时消耗的体力及受伤子宫、卵巢的营养,另外需要适量运动,确保生产顺利。

1.2 产后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在泌乳期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应激,包括环境温度过高、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等问题,都会引起母猪采食量降低,从而导致母猪繁殖性能下降。

产后母猪对高温环境特别敏感,热应激会影响其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降低母猪采食量。环境温度高会对泌乳母猪的产奶量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断奶仔猪的体重。哺乳母猪动员机体储备以补偿热应激对产奶量的减少,导致其背膘变薄和体重降低。目前有多种策略可以减少泌乳母猪在高温环境中的采食量下降:(1)重新设计饲喂程序,可以采用夜间喂养,让母猪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所产生的消化热更容易消散;(2)提高母猪饲粮营养水平,适当增加日粮能量和氨基酸水平,也能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长性能;(3)保持圈舍干燥、温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

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DS)是一种常见的母猪疾病,一般在分娩后72 h 之内出现,包括产奶量的下降,代谢紊乱和炎症等症状。母猪产后出现PDS,会提高哺乳第1天仔猪的死亡率,从而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母猪PDS 的预防措施:(1)在母猪分娩前7 d 左右,提前转至产房,减少应激;(2)按照母猪分娩后仔猪的数量,严格控制其饮食;(3)要求饲养员加强监督,尽量让母猪自然分娩,也可以降低母猪罹患PDS 的风险。

1.3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但死亡风险也最高。主要原因系仔猪刚出生,免疫、消化、体温调节等各项系统还未发育完善,直接经受从母体到外界的环境改变,需马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并逐渐适应,对自身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同时,哺乳仔猪是否健康发育是后续迅速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也间接表明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下面从几项关键点结合实际生产展开阐述。

第一,仔猪出生时低温和挤压是最主要的不利因素。胎儿在子宫内的温度在38~40℃之间波动,出生后下降到34~35℃。仔猪所需适宜温度28~32℃,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快速检测体温过低的仔猪,采用适当的饲养措施,有助于降低由于热损失、挤压和营养不良所造成的仔猪死亡。

第二,仔猪只能通过吸吮自己母亲的母乳才能产生抗体。初乳中的蛋白丰富多样,不仅利于消化,而且免疫球蛋白含量充足,许多自然生长因子也包含其中。研究表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和仔猪最初24 h 初乳摄入量联系紧密,足够量的初乳用以提供足够的免疫力,建议仔猪在同一时期摄入250 g 以上初乳将有助于良好的健康和断奶前后的充分生长。此外,对体弱仔猪应加强看护,人工辅助其及时足量地吃到母乳,养成在3 d 内每头仔猪能固定乳头吃奶的习惯。

第三,新生仔猪对铁的需求量在早期随着生长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哺乳猪每天需要摄入7~16 mg的铁,用于红细胞产生和与铁相关的代谢活动。仔猪使用40~50 mg体内储存的妊娠期转移的铁和从母猪奶中提供的铁来满足其需求,但这些供应在仔猪7~10 日龄内就不足了。因此,直接肌注铁制剂给仔猪,已成为一种实用的补充铁以避免贫血的方法,在仔猪生后2~3 d,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 mg,预防缺铁性贫血,以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

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早期混群仔猪与断奶时混群相比具有直接的动物福利优势,而不会对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并减少了损伤和应激,能有效减轻断奶时多重应激的问题。

1.4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是在出生后3~5 周龄断奶,从断奶到10 周龄,这个阶段是仔猪饲养管理的重要时期。仔猪断奶后日粮由母乳转换为饲料,加上机体器官和自身系统发育不完全,引发的仔猪消化道应激和疾病会降低其生产性能。为有效保障仔猪生产性能,必须做好仔猪断奶后的饲喂和饲养管理。

1.4.1 饲养环境

保障仔猪健康生长的基础是要把控好养殖条件,养猪业普遍认识到仔猪需要温暖干燥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生存。栏舍内温度维持在20℃左右为宜,舍内温度和湿度都要根据季节的更替及时进行调整,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保持温暖干燥。猪舍饲养密度也要适当,并经常进行通风换气。

1.4.2 饲喂管理

不同生长阶段的断奶仔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可根据仔猪生长阶段提供营养。第一阶段饲喂幼畜补料;第二阶段则可以饲喂仔猪易于消化、营养水平高的固态饲料;第三阶段可在固态饲料中添加一些常见饲料原料,或添加促消化的益生菌等。同时,饲喂饮水也要保持温度适宜、干净卫生。

1.4.3 疫病管理

为排除猪舍内病原菌的滋生,要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等废弃物进行及时清理并严格消毒,维持猪舍内外的良好环境。仔猪要定期驱虫、接种疫苗,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疫病的发生。如果发现仔猪患上疾病,要及时对其隔离后进行治疗,必要时需无公害化处理病死猪,如焚烧、掩埋等。

总之,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掌握饲养的技术要点,再结合仔猪生理特征,通过保障断奶仔猪养殖环境和良好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仔猪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 母猪产房管理

2.1 母猪产房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养殖场生产管理的关键一环就是猪场的产房,对于母猪是否能够成功分娩和迅速恢复健康,以及仔猪是否能够安全出生成长都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猪场管理不到位容易导致的问题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猪只的饲料中营养供给不到位,导致母猪可能出现流产、停产,仔猪营养不良、生长情况不佳,育肥猪肉质不佳、风味不好等情况;2)产房环境卫生恶劣,未达到卫生标准,增加了母猪感染疾病的风险;3)缺乏严格完善的猪场疫病管理和应急措施,面对突发急性传染病时无法立即采取有效的行动阻止疫情的扩散,导致亏损严重等。因此,给猪场配备齐全的设备,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2 科学开展母猪产房管理工作的合理建议

2.2.1 完善产房管理机制

提高产房管理工作人员的产房管理意识与重视程度,定期展开培训工作,加强思想指导。必要时可以引进考核制度,按量分配工作任务,责任到人,按时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将实际的工作成果作为绩效考核标准。还可适当加强资金投入突出完善产房的管理机制。

2.2.2 改善产房基础设施

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当对养殖场展开合理的规划工作,使其具备足够的区域来扩建专用的产房。将已经怀孕的母猪安排到专用的猪舍内,尽量减少其他猪只对妊娠母猪的影响,为它们提供一个更优渥的生产环境。此外,湿度和温度的把控都应到位,例如对妊娠母猪的产房设置专门的保温装置等。

2.2.3 饲料与环境管理

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母猪使用不同的饲料,例如母猪在产仔前与产仔后这样比较特殊的时期使用特定的饲料进行喂养。科学把控饲料的喂食量,不可以在母猪产前喂食太多,以免导致母猪过于肥胖致使难产等问题的出现。此外,环境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定时定期对产房进行科学消毒,保持环境干净卫生。

3 母猪护理实例

3.1 产前保健

3.1.1 营养保健

Carmen(2006)等研究表明,在母猪饲料中添加L—肉碱可提高产奶量和产后仔猪生长发育。为了验证这种效应是由于仔猪哺乳行为的改善而产生的假设,在母猪身上进行了两个试验。试验1 和试验2分别在妊娠期(125 mg/d)和哺乳期(250 mg/d)日粮中添加L—肉碱,每组13 头或10 头。 试验1 和试验2 中窝仔数分别为11 头和9 头。在试验1 中, L—肉碱组的仔猪在第3、6、9 天的总吮乳时间和哺乳期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在试验2 中,对照组和L—肉碱组母猪各有一半仔猪寄养于对方,结果发现L—肉碱组仔猪第3 天的总吮乳时间和前14 d 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L—肉碱组母猪所生的仔猪吮乳时间更长,从而能获得更多的乳汁,因此生长速度也高于对照组仔猪。

3.1.2 环境条件因素

很多研究表明,产前应激(PNS)会对母猪产后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母猪产生焦虑倾向,并损伤母猪的行为。Kenneth(2014)等以家猪为研究对象,将初产母猪在妊娠中期分为2 组,对照组饲养在保持不变的稳定群体环境中,试验组与不熟悉的母猪群体混养。研究显示,首次在猪身上测量到猪杏仁核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受 体1 和CRH 受 体2的mRNA 水平的比值;在10 周龄的雌性猪中,CRH 受体1 和CRH受体2 的mRNA 水平显著增加,但在雄性猪中没有,表明焦虑相关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倾向。在行为受限的板条箱或开放的围栏中观察到成熟的雌性后代分娩。这种PNS 母猪在两种环境中都表现出异常的母性行为,在第1 头仔猪出生后,它们俯卧的时间更长,站立的时间更长,姿势变化的频率也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它们对仔猪的反应也更强烈,在视觉上关注仔猪的时间更长。与这种异常的母体护理相关,仔猪死亡率在开放的围栏环境中增加。总而言之,数据表明产前应激母猪的大脑发育转向促焦虑表型,并且可能与成年母猪后代随后的母性行为受损有因果关系。

3.2 产后护理

3.2.1 产后疾病的防治

围产期护理对哺乳动物很重要,因为它对仔猪生长和母猪健康都有贡献。分娩期间宿主激素、新陈代谢和免疫力的实质性变化可能伴随着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Haofu(2021)等研究结果表明,围产期宿主—微生物区系的相互作用能够影响宿主新陈代谢,这些都有利于母猪哺乳,为母猪产奶提供脂肪代谢的能量。

黄爱民等(1999)的研究成果中,在母猪产后通过持续2 d 每天对其静脉注射了100 万单位链霉素和160 万单位普鲁卡因青霉素;用添加了20~30 单位缩宫素的加有1%浓度恩诺沙星200~300 mL 的溶液,注射子宫内。用了这种方法以后1999 年和2000 年只有2 头母猪(占5.2%)因子宫炎淘汰。

乳腺炎的预防措施:将仔猪和母猪隔离,并将奶水抽出后,对肿块位置进行热敷治疗;用鱼石脂药膏对乳房患处进行擦拭涂抹;用鱼腥草注射液给母猪消炎。这些方法都对产后乳房炎有治疗作用。

3.2.2 产后营养的护理

H Wei 等(2017)研究了饲粮中蛋氨酸与赖氨酸比例(SID)对哺乳母猪产奶量、窝产仔数和血浆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哺乳日粮中0.37~0.47 SID(蛋氨酸∶赖氨酸)对母猪产仔效果最好。随着哺乳期日粮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浆半胱氨酸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逐渐升高,表明无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如何,高SID 比值大于0.47可能会增加氧化应激的风险。从本试验结论中可以了解到,注重调节产后母猪的日粮蛋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可以有效防止母猪营养不良等问题。

3.2.3 产后环境的管理

Jinhyeon Yun 等(2014)研究了通过提供丰富的筑巢材料,促进预筑巢行为对哺乳期早期母猪产后母性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供筑巢材料来提高产前母猪的产后行为。此外,加上催产素和催乳素浓度的升高,可能会改善早期哺乳母猪的产后护理表现和母体行为。刘辉旺等(2021)通过调节产房温度来降低影响母猪生产中出现的热应激。在产前的2~3 周内补饲补气血的中草药不仅改善母猪产前状态,还能大大缩短产程。如果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难产的状况,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科学的助产方法,而尽量避免掏产。母猪产前1 周补饲益生菌,同时增加饮水量,可有效预防母猪便秘,进而改善母猪健康状态。在产后第3~5 天每天1 次使用1 ∶200 过硫酸氢钾消毒水清洗母猪外阴,可有效抑制病菌,降低炎症的发生概率,如子宫内膜炎感染率下降80%以上。

4 母猪妊娠期与哺乳期的疾病防控措施

妊娠母猪常见疾病包含产前不食、顽固性便秘、产后脱肛、子宫脱垂、产后高热、产后拒食、产后食仔、产后缺乳和产后瘫痪等多种疾病,不同疾病应对不同防控措施。首先产前产后都应严格执行传染病的防疫工作,针对产前不食及顽固性便秘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制其日粮,注意孕期营养均衡,加强环境调控,减少应激,保持适量运动和光照,从而达到防控目的。针对子宫脱垂及产后脱肛应在孕期注意矿物质及钙质补给,母猪妊娠后期可能会出现腹压过高的情况,应及时调整饲料营养浓度,控制饲喂量,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控制运动量,防止母猪过于肥胖。针对产后高热应注意做好冬春寒冷季节的防寒工作。针对产后拒食,一是注意产前饲料配制,二是定期做好消毒工作,三是防止母猪产后吞食胎衣。针对产后食仔应注意在母猪产后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喂食少量温麸皮汤,同时加强对母猪的调教和训练,提供安静的分娩环境,分娩产仔后处理好仔猪和胎衣。针对产后缺乳应防止初产母猪配种过早,及时淘汰高胎次母猪,减少非必要应激反应,并注意清洗和消毒母猪。针对产后瘫痪母猪则需要对饲养管理进行改善,对饲料日粮进行合理配制,增加矿物质饲料的喂食量(妊娠期每天添喂一定量的骨粉和食盐),母猪的产前产后护理也要加强管理,保持清洁干草供给量,保持圈舍通风透光且具有适宜的温湿度。

5 小结

很多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后期、分娩、哺乳期、断奶和断奶后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母猪年产仔数,这主要归因于出生活仔猪数和断奶存活率的增加,产仔间隔缩短及后续产仔数增多等因素。因此做好妊娠母猪护理和产房管理工作可有效改善母猪的机体健康状况,保障母猪的健康生产,实现生猪养殖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产房断奶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后非瘟时代生产母猪饲养关键点详解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Hunter—Gatherers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产房外的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