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妊娠期管理注意事项
2022-12-02李文君富国文周戚斌吴正明赵桂英
李文君,富国文,周戚斌,吴正明,赵桂英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近几年,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变化,养猪行业对各阶段猪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也越来越细。在养猪生产中,猪群可分为种猪[公猪、种母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仔猪(哺乳仔猪、断奶仔猪)、肥猪、后备种猪几个阶段,各阶段猪在饲养技术上各不相同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养猪过程中,母猪的饲养管理非常关键,母猪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繁殖性能可以有效地保障仔猪的产出率和成活率,维持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养猪效益。妊娠母猪饲养目标是保障母猪适宜的膘情和产后良好的泌乳性能,提高母猪的窝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仔猪的整齐度,为保证仔猪的健康状况、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均匀整齐度奠定基础。文章结合生产实践对母猪妊娠期管理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1 做好配种母猪的妊娠诊断
配种后做好母猪的妊娠诊断,主要是为了避免母猪出现漏配的情况,防止因空怀而降低母猪群生产性能,同时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在配种后的18~25 d 内不再发情,且用公猪试情时拒绝公猪靠近,可初步判断已妊娠。也可通过外部观察法进行判断:妊娠母猪表现为慵懒,贪吃嗜睡,安静温驯,食欲剧增,上膘快,毛色有光泽,尾巴自然下垂,阴户下联合处收缩紧闭、上翘明显,下垂的乳头全部紧贴腹线。此外,可在配种后21~25 d 进行 B 超检查,将探头放在母猪倒数第2 对乳头的后上方位置检测,怀孕母猪会在B 超屏幕上显示许多个发育中的黑色的卵泡。配种后 35~42 d 可进行B 超复诊,以防初诊遗漏的空怀母猪,也可发现早期流产母猪。
2 为妊娠母猪提供均衡的营养
饲料营养水平对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至关重要。过高的营养水平可能会导致母猪过肥而难产,引起乳房水肿、泌乳量减少和新生仔猪腹泻等问题,还会造成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成本;过低的营养水平则会造成母猪膘情差、断奶发情间隔时间长,同时产出的仔猪弱小、存活率低等。不同阶段的妊娠母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下面从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3 个阶段分别阐述母猪妊娠期的营养需求。
妊娠前期通常指配种后1—28 d,受精卵开始附着,胚胎生长发育缓慢,营养物质大多用于维持母猪的自身需要。此阶段所需要的日粮蛋白质为 12%~14%、赖氨酸为0.54% ~0.65%、粗纤维为6%~8%,同时还需要添加0.5~1 kg的青饲料。对于膘情良好的母猪可以进行限制饲喂,每头猪每天采食量不超过2 kg,体况较差的母猪可以适当增加采食量让其恢复体况。同时要注意配种后1 周内精饲料的饲喂量需要十分准确,过高或过低的饲喂量均会降低母猪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率。有研究表明,在母猪妊娠前期饲喂富含高能量和高蛋白的饲料,会加速妊娠母猪肝脏的血液循环,刺激血液中的黄体酮代谢,降低母猪黄体酮含量和子宫中特异性蛋白的分泌,抑制胚胎附植和生长,降低胚胎成活率。
妊娠中期通常指配种后29—85 d,受精卵已经完成着床,主要目标是控制好母猪的膘情。此阶段日粮所需要的蛋白质为 14%~16%、赖氨酸为0.65%~0.77%、粗纤维为7%,同时添加1.5 kg 的青饲料,日采食量为1.8~2 kg。妊娠中期对饲料营养水平的需求不是很高,但要保障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给。另外粗纤维的摄入可以使妊娠母猪有饱感的作用,提高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可以增加母猪的采食量和窝产仔数,改善母猪的泌乳性能,减少泌乳期失重。
妊娠后期通常指配种后86 d到母猪分娩前的阶段,胎儿在分娩前 30 d 发育十分迅速,体增重可以达到整个妊娠阶段的 60%~70% ,这个阶段除了保障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外,还需要为母猪后期的分娩以及泌乳工作积累营养物质。因此妊娠后期日饲喂量可增加至2.5 ~3.5 kg,还需补充适量的微量元素和复合维生素。另外,母猪妊娠期应避免更换妊娠饲料,哺乳饲料应在临产前1 周逐步更换,防止突然换料母猪不食而影响泌乳量。地方猪及杂交猪按其猪种特性、营养需要可适当降低营养标准,适当增加青饲料或青贮饲料的饲喂量,做到节能减排,降低饲料成本。
3 避免母猪在关键时期流产
受精卵有3 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配种后9 ~10 d 内、受精卵成功着床的第3 天及配种后的60 ~70 d,造成受精卵不能正常着床而早期死亡或胎儿停止发育。在这3 个关键时期要减少猪舍内人员频繁的走动,避免母猪受到惊吓,同时保持猪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良好的通风。针对高度集约化、饲养外来猪种的猪场可采用单圈饲养;针对批次生产的猪场,可将配种期相近的3~5 头母猪安置于同一圈舍,但要避免猪只相互抢食、打架等,妊娠后期必须单圈饲养,保持圈舍干燥清洁。母猪妊娠前期要吃好、睡好、少运动,妊娠中期可自由活动,适当增加运动量,妊娠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1 周应停止活动。
4 减少母猪对高温和低温季节的应激反应
在冬春季节,由于日照时间少,外界气候寒冷,温度忽高忽低,母猪极易产生应激,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多种疾病。同时气温下降是造成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生死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寒冷地区冬季要在妊娠母猪猪舍中加装暖气片等供温设备,针对保暖性能差的圈舍可进行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强化防寒保暖,但要注意增加空气流通次数;通风换气前首先提高猪舍温度,避免突然降温导致母猪产生应激。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很容易导致母猪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的情况,可通过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在养殖场周围种植绿化树以增加绿化面积、用反光材料搭建猪舍顶棚、屋顶配备洒水装置、用凉水冲洗母猪栏舍、安装水帘等降温设备,通过安装风机、风扇等设施增加舍内通风以达降温效果。同时还要保障母猪的饮水充足,可在母猪饮水中添加电解物质,以防止母猪出现热应激。
5 保证饲料品质和供水的清洁
良好的饲料品质是保持妊娠母猪优良体况、保障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夏季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发霉变质,妊娠母猪对霉菌毒素较为敏感,采食后容易引起中毒、流产和死胎,还可能引起母猪的生殖系统疾病。青绿饲料也很容易由于储存环境和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生成亚硝酸、氢氰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饲料要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在冬季要注意检查料槽中的饲料是否被冰冻,如有要及时更换。同时要定期检查水管中是否有青苔或生锈的情况,在饮水中投喂保健药后要注意洗干净残留物质,以供给母猪清洁的饮水。
6 做好妊娠母猪疾病防控工作
根据卫生防疫制度的要求定期对母猪栏舍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定期更换消毒池和消毒盆中的消毒液,在传染病高发期提高消毒频率,需要定期更换消毒液的种类,避免病原菌等对消毒液产生抗性。妊娠母猪转入产房前应严格消毒猪身,特别是其外阴和乳房要彻底清洗和消毒,但要注意使用温水清洗,防止母猪感冒。转出前用消毒水认真清洗产房地面、料槽等,提前做好产房的消毒工作,转出后要对原来的圈舍清洗消毒空舍7 d 后才能饲养其他母猪。
在母猪妊娠期尽量减少疫苗接种。一般只注射仔猪腹泻疫苗,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G5 型)三联活疫苗,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 mL/头份,经后海穴位(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接种;妊娠母猪于产前40 d 接种,20 d 后二免,每次注射1 头份;免疫过此疫苗的母猪所生仔猪于断奶后10~15 d 接种疫苗1 头份,未免疫的母猪所产仔猪3 日龄接种1 头份。其他疫苗可在母猪产仔后配种前进行接种,尽量减少母猪在妊娠期的应激;不同猪场应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接种相应的疫苗。同时要加强对妊娠母猪的驱虫、灭虱,特别注意消灭易传给仔猪的体内、外寄生虫(如疥螨)。
妊娠后期随着胎儿的增长,母猪子宫体积逐渐增大,压迫肠道,导致粪便排出难,易引起便秘。便秘导致母猪肠道内毒素排出延迟,引起母猪腹痛,甚至引发流产。因此需要为母猪提供适量的青绿饲料,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镁或小苏打,以缓解母猪便秘。
7 对待母猪要温和及观察母猪要细心
对妊娠母猪态度要温和,不要打骂母猪使其受到惊吓,保持母猪心情愉悦,以提高其采食量,时常处于恐惧之中的母猪容易流产,且产仔后的泌乳性能也会受到影响。饲养员每天要注意观察妊娠母猪的采食、饮水、粪便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母猪的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母猪和胎儿死亡,以减少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