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说麻雀

2022-12-01符加雷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孔雀开屏戏说愁滋味

符加雷

总有“雅人”以戏说帝王为时尚,在下不才,戏说麻雀。

别看麻雀其貌不扬:一无孔雀开屏之美,二无黄雀清脆歌喉,三无仙鹤翩翩舞姿,四无鹦哥讨好巧舌……可我对麻雀却情有独钟。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我看来,鸟类之中与人类最有缘分的,首推麻雀。房前屋后,院里墙外,麻雀与人不即不离。即使你身处逆境,“门前冷落车马稀”之际,麻雀照样登门:叽叽喳喳,免你寂寞;蹦蹦跳跳,逗你开心。如此仗义,毫不势利,能不愧煞某些人也!

麻雀爱在檐下或墙洞筑窝,与人同一个屋顶遮风挡雨,朝夕相见,世代厮守,人雀两旺,共享太平。人送昵称“家雀”,关系何等亲密!

麻雀天性活泼,从来不知愁滋味。一是好动:扑棱棱飞到东,扑棱棱飞到西,难得有个静下来的时候;就连在地上走,也不会斯斯文文地迈方步,而双爪一齐蹦。人们常用“雀跃”二字形容得意忘形者,传神极了,妙!二是爱闹:夏日午休,门窗洞开,麻雀登堂入室来做不速之客:或觅食残渣剩饭,或窥人睡相酣态。吃饱了,窥够了,叽叽喳喳,扰人清梦,淘!

天有不测风雨,雀有旦夕祸福。我们一度错把麻雀列为“四害”之一,打了一场灭雀大战;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少,挥旗舞帚、弹打网罗、敲锣击鼓、燃放鞭炮、敞开嗓门喝……就连屋顶和树上,也有人严阵以待。偌大神州不容麻雀有立爪之地。可怜麻雀“疲于飞命”,飞着飞着,竟有老弱病残者,一头栽将下来一命呜呼的,惨!战后,麻雀锐减,害虫猖獗,庄稼树木连年遭灾。以万物之灵自居者,破坏生物链,害雀如害己,蠢!

解剖麻雀证实:只在收获的日子里,麻雀嗉囊中粮食稍多;长年累月则以草籽害虫为食,实属功大于过。此外,麻雀还飞来飞去,给庄稼果树授粉,担任着“红娘”角色,为丰收创造条件,更是功不可没。

最难能可贵的是,麻雀不计前嫌,与人相见泯恩仇,依然跟人亲热,好像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过。谚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又云“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说:“麻雀虽小,宰相度量!”

今日之雀,乃当年幸存者之后,寥落零丁,与生态平衡之所需相差甚远,理应倍加珍惜,促其繁衍。所幸恭逢盛世,麻雀时来运转,名正言顺地进入动物保护名单。近来,又有权威人士呼吁:对于动物,特别是益鸟益兽益虫,仅仅保护还不够,还须适当地给以福利待遇。我举双手拥护: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提炼

1.凸显鲜明物性

作者用“蹦蹦跳跳”“叽叽喳喳”“扑棱棱飞”“双爪一齐蹦”等语句把麻雀“好动”“爱闹”的活泼天性表现得神态毕肖,如目见耳闻,特别是对麻雀这“不速之客”在“夏日午休”时“觅食”“窥人”的淘气神态的描写,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有了对麻雀这些特征的描写,文章中“物”“人”交融就有了驰骋联想和抒情明理的基础。

2.契合自然緊密

作者将人的性格、品性移于物,文中麻雀与人、与社会生活的结合自然紧密,运用的笔法多样,或从正面切入,如借“麻雀爱在檐下或墙洞筑窝”,接通人际和谐亲密相处;或从反面切入,如借“身处逆境……麻雀照样登门”,抨击社会上的“势利眼”;或借麻雀“从来不知愁滋味”,劝导人们养成乐观健康的生活心态;或联系麻雀的“旦夕祸福”,告诫人们必须树立生态理念。文中还用“最难能可贵”一句推出两句谚语,亮出“契合”的新视角——“不计前嫌”“宰相度量”,“物”与人的契合如此自然紧密,又富有情趣,真是神来之笔!

3.抒写多样情理

“物”与人的自然契合必须有情与理的介入,才能显示立意的丰赡和深刻。作者以“情有独钟”领起全文,以四个“无”作为衬托,由麻雀的动物属性生发开去,赞美“仗义”“相见泯恩仇”的宽容等品质,特别是两个赞——“妙”“淘”,直抒胸臆,言简情深。借物明理,既有借昵称“家雀”倡导“共享”意识,又以“惨”“蠢”发感叹,反思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结尾一个“好”字又洋溢出时代气息,彰显当代绿色发展理念,更是情与理交汇的妙笔,堪称豹尾。

4.善用多种句式

除了上述“一字句”外,文中还有形式整齐、铺排有力的排比句,如“一无孔雀开屏之美,二无黄雀清脆歌喉,三无仙鹤翩翩舞姿,四无鹦哥讨好巧舌”;具有对称美的对偶句,如“叽叽喳喳,免你寂寞;蹦蹦跳跳,逗你开心”“觅食残渣剩饭,窥人睡相酣态”等,提升“物”“人”交融的契合度和含情量。

猜你喜欢

孔雀开屏戏说愁滋味
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
梅雨浸湿的乡愁滋味
赵显朴
戏说自行车行业 3大最“苦”的工作
戏说考试
让孔雀开屏
戏说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