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诗歌的语言

2022-12-01靳保华何绍袖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2年44期
关键词:炼字诗句诗歌

靳保华 何绍袖

考点概述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古诗文阅读部分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古代诗歌的鉴赏主要包括: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凝练性,指出诗歌语言所蕴含的具体意义;分析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双关等)及其作用与效果;分析诗歌语言的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沉郁顿挫等)。鉴赏诗歌语言类题目常见的题型有三大类:其一为炼字,其二为炼句,其三为语言特色。

1.炼字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考生要品味诗中经过锤炼的字所蕴藏的情思,或分析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诗人炼字多是一些动词、形容词、色彩词、叠词、数量词、副词、连词等。考生鉴赏时,通常要先解释该字的含义,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等方面的效果;然后放在具体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诗句的含意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运用的修辞手法。(3)结合该字所在诗句描述的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2.炼句

炼句即炼关键句(主旨句)。所谓主旨句,就是诗歌中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情感和写作目的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其位置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解读关键诗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中的语法现象以及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答题步骤:(1)理解诗句的含意。(2)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或蕴含的情感。可从该诗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和该诗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两方面加以分析。

3.语言特色

鉴赏语言特色,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鉴赏语言特色时,考生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歌呈现出的语言特点。考生要记一些常用术语,如委婉含蓄、雄浑豪放、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等,以使表述恰当,答题规范。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考题连线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贺新郎 秋晓

〔宋〕蒋 捷①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②,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注〕①蒋捷:咸淳十年进士。这首词应作于南宋亡后,词人当时流寓苏州,隐居太湖。②吹箫恨:春秋时伍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竹几”两句写词人灯下凭靠竹几小睡做梦,“一灯”“嘶马”“古道”等显示出词人的孤单寂寞。

B.下片前三句通过景物烘托、肖像描写,表现时光流逝,年华渐老,词人忧愁也更加浓重。

C.“旧院”二句回忆以前的生活,室内挂着绣帘,遮住寒霜,在绘饰的屏风旁醉倒,生活是何等惬意。

D.下片结尾写词人更希望烟雾轻笼,楚山杳远迷蒙,以避免看到大雁南归而感伤自己流寓苏州。

2.该词题目为“秋晓”,上片是如何表现“秋晓”的?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永遇乐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①,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②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車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③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④。铺翠冠儿,撚金雪柳⑤,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①吹梅笛怨: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②次第:接着,转眼。③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④三五:元宵节。⑤撚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遇乐》这个词牌按长度属于词中的中调。起首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

B.李清照虽答应了朋友的邀请,但心中到底还是不能忘情,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回忆往日情形。

C.本词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于平淡中见工致,不避方言俗语,如叙家常。平淡却入律,通俗而不庸陋。

D.李清照的这首词和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写于晚年流落江南之时,表现了愁苦、寂寞之情。

2.结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分析本词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次秀野种粟韵

〔宋〕朱 熹

阿香①一笑走丰隆②,雨遍平畴万顷中。

旧喜樊迟③知学圃,今看许子④快论功。

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

珍重诗翁且强健,东阡南陌兴无穷。

〔注〕①阿香:推雷车的女神。②丰隆:雷神。③樊迟:孔子弟子,曾向孔子请教如何种菜。④许子:许行,为神农之学,手种粟而后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借用“阿香”“丰隆”等古代神话传说,表达出了降雨时的欢快心情。

B.风雷之后,滂沱大雨解除了万顷农田的旱情,大地也迎来了耕种的时机。

C.诗人曾为儒家弟子想学习农耕而高兴,如今善意提醒朋友不可急于事功。

D.尾联祝愿老友保重身体,希望他能在田间小路漫步吟咏,尽享无穷兴味。

2.本诗的“遥怜郁郁翻秋陇,预想垂垂弄晚风”两句颇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炼字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基础,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感悟、分析,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一环。

1.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炼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据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在诗中活用为动词,有了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2.从修辞的角度炼字

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宋祁因此词而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称号。这首词写春天绚丽的景色,确有独到之处,“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钱锺书在《通感》中也引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和苏轼“小星闹若沸”(《夜行观星》)云:“宋祁和苏轼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像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

3.从意境创设的角度炼字

如:采菊東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此处“见”字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是自然地映入眼帘。若用“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浑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是。

4.从立意的角度炼字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己《早梅》)

这里“一枝”写数量。此梅先于百花而开,又先于众梅而放,所放非全树,而是“一枝”先颖、生机乍泄,更是早中之早。由此可见,这里的“一”字,虽属于数的概念,但在表现“早梅”二字上,却点出了梅中之早梅超越领先的不凡神韵。从音韵来看,“一”字读起来也更清脆响亮,诗味更浓。这两句诗是对早梅绰约风姿的具体描摹,而诗人的爱梅之情,也从中体现出来。

猜你喜欢

炼字诗句诗歌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诗歌岛·八面来风
辨别词性,分类作答——例谈如何解答“炼字”题
巧用诗句育新人
长凭剑气舒联韵 不吝琴心炼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