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于来到这,我得好好的

2022-12-01李莹昕东南大学

大学生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东南大学师兄师姐

文/李莹昕(东南大学)

站在南京的梧桐树下,我不自觉地追寻着月光倾泻的方向,遥望着目光无法抵达的家乡,终于体悟了“千里共婵娟”中的彻骨惆怅。时光匆匆,月儿渐渐丰腴,来到东南大学已有1个月的时间,而时常在心头萦绕的思念让我暗自怀疑着当初的决定,或许我真的不属于这里吗?脑海中的记忆再次不争气地溜回报到那天,溜回离家的那天……

初来乍到

我拖曳着沉重的行李,无暇撑伞,只得任由绵绵秋雨细密地落在身上,步履摇晃地通过了校门口的层层审核,毫无仪式感地踏入了这所我即将生活三年的学校——东南大学。

这座广阔庞大的校园对于初来报到的新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幸事。仿佛历经了山水迢迢,我终于来到了空荡荡的宿舍,却发现鞋袜早已浸湿,耳鬓的发丝也凌乱地贴在脸上。

我顾不得停歇,便开始马不停蹄地搬运、擦拭、整理。我轻轻抹去鼻尖的汗珠,注视着整洁的书桌和床铺,才发现竟然已经下午4点了——爸妈回北京的高铁应该已经开动了。我急忙翻出压在书包下的手机,打开微信:“到宿舍了吗”“收拾好了吗”“我们发车了”……几颗泪珠伴着渐弱的雨声悄然滚落,我不知父母何时返程,是否淋雨,也不知他们返程路上是否顺利,我甚至没有来得及在校门口向他们回首张望,挥手告别。害怕离别的我,只得迟迟地回复一句:“都挺好的。”

我再次漫无目的地布置起宿舍,只盼这处小窝能以有限的温馨消解我心中的酸涩。

过了几天,正当我将一切慢慢整理停当,正当我以为可以偷闲放松之时,课题组忽然下达了任务:为确保国际会议顺利召开,新生需尽快协助师兄、师姐完成筹备工作;而我的任务则是绘制构件的三维实体图。于是,我火速安装软件,从零学起。可即便遇到难以解决的疑问,即便软件多次运行失败,我却不敢过多请教,生怕打扰到素未谋面的师兄、师姐,或是引起他们的反感,只得独自默默地和绘图软件斗争着,耗时又耗力。

又过了几天,研究生的课业压力排山倒海般向我涌来。数值分析、计算力学等抽象难懂的课程撕扯着我,就在我日日钻研才能勉强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时,却发现周边同学竟能够腾出空闲时间进行科研学习。残存的自信再次被打击得体无完肤,内心那道脆弱的防线终于彻底垮塌了。

迅速成长

整日手忙脚乱的我一时间无暇思索硕士生涯的具体规划:要竞选班委吗?校研究生会值得加入吗?校园工作站是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时候确定研究课题呢?研一要报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吗……

每每看见室友们斗志昂扬地规划着自己的未来,每每听到“硕士三年转瞬即逝,做打算要趁早”的提醒,万千思绪便沉沉跌入焦虑的泥淖之中,无力自拔,昔日的豪情壮志早已荡然无存了。

日复一日的繁忙削弱了时间的痕迹,第一个身在异乡的中秋节如期而至;但对于刚刚加入课题组的我而言,与中秋节同天的教师节却更加令我忐忑——和导师、师兄、师姐们的第一次见面终于到来了。

前往课题组的一路上,我翻看着一条条教师节庆祝文案,反复默念着心中组织好的祝福语言,既担心词藻太过华丽会显得虚伪,亦害怕语句过于朴素而不见诚意。与此同时,我难以自控地揣测着、威吓着自己,只因曾看过的无数网络热帖令我先入为主地认为,近乎所有课题组的氛围皆是寂静严肃、压抑低沉。我预期着最糟糕的情况,忐忑地朝着会议室蹭了过去。

我推开厚重的门,飞快地扫视了一周,老师还未到场。于是,我悄悄呼出了屏在心口的气息,默默打量起会场的情景。大屏幕上“师恩难忘,乐享中秋”的标题跃然入目,几束淡雅的花束斜靠在墙边,会议桌上摆满了各类零食水果。师兄、师姐们正陆续入场,他们或是低声交谈嬉笑着,或是已经迫不及待地剥开了果盘里的橘子。如此轻快和谐的场面与我先前所想截然不同,我暗自雀跃着,心中的紧张已然消解大半。不过,初来乍到的我仍不敢放肆,只是乖巧安静地坐在一旁,等待着与导师正式见面。

“东南大学”这个响亮的名字早就潜藏在了我的心底,我憧憬着可以有朝一日踏进这所土木工程专业实力雄厚的高校大门,向往着站在巨人的肩头瞭望更高深的专业领域,期盼着在提升自身水平之后为我国基建付出更多的力量。

打开格局

会议室里忽然静了,只见身着休闲衬衫的导师身姿挺拔地走了进来,周身散发着沉稳而谦和的气场,眼眸中蕴含着学者的渊博与睿智,谈吐间流露着作为教师的和蔼与负责。在每一名新生完成简短的自我介绍后,老师都会亲切地追问许多,舒适的闲谈令组里的气氛愈发活跃,我也在一片欢笑声中渐渐卸下了心中的防备。

自我介绍时,我的思乡情绪在介绍家乡美味时显露无遗,导师也向我投来安慰的眼神。我在本科期间丰富的科研经历也让大家迅速记住了我:获得“挑战杯”全国竞赛一等奖的“隧道之眼”、赢得北京市“结构大赛”一等奖的“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场馆设计)、发明专利《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半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我简短从容地介绍着一项项闪光的成果,记忆的游丝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一个个艰辛疲惫、苦苦强撑的时刻。我曾在每一次评优考核中积极争取,也曾在答辩前夕反复调试着运算频频报错的结构模型;我曾在一场场复杂严苛的保研面试中奋力挣扎,也曾在拟录取当日放弃其他学校offer、不顾一切地赌上全部的汗水和希望,只为等待东大的拟录取通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子,自入学第一天起,“东南大学”这个响亮的名字早潜藏在了我的心底,我憧憬着可以有朝一日踏进这所土木工程专业实力雄厚的高校大门,向往着站在巨人的肩头瞭望更高深的专业领域,期盼着提升自身水平之后为我国基建付出更多的力量。

曾经历了无数次低谷,又无数次爬起,我才终于站在这里——东南大学“复材结构与智慧技术”课题组,站在这个我一直以来向往的地方,又岂能因那些暂时的挫折辜负我长久的努力、湮灭我追逐的理想?

双节的庆祝活动渐进尾声,导师的谆谆教导又在我耳畔响起:要学会快乐,要脚踏实地,要打开格局。

一路从课题组返回,桂花的芳香装点着秋风,吹散了空气中的潮热与黏腻,消解了我心中的愁云与阴霾。回到宿舍,各地方言响彻这片小而美的寝室空间,室友们正热烈地与亲朋们通着电话,留给我的四分之一块月饼正散发着焦糖的甜蜜香气。没有了忧伤,也没有了顾虑,乘着明朗而圆满的月色,我欣然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我在东大,一切都挺好的!”

猜你喜欢

东南大学师兄师姐
机器人给“二师兄”做手术
青春才几年,师姐占四年祝我四周年生日快乐!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师姐的一周
师姐的一周
电脑报最会省的师姐教你们6·18该怎么买!
窘死人的美女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