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羊河:碧水盈盈 生生不息

2022-12-01王琳

读者欣赏 2022年10期
关键词:石羊河民勤治沙

文王琳

在中国的陆地上,相比气势磅礴、奔腾入海的外流河,深居内陆、水源贫乏的内流河就显得命运多舛。在极为干旱的内陆腹地,流淌着一条曲折而无畏的河流,它以赴汤蹈火的气概,选择了一条挑战沙漠与戈壁的艰辛之路,在严酷的沙海中,滋润出一片片绿洲,升腾起绿色与希望。它就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石羊河。

石羊河 供图/视觉中国

如今的青土湖绿水盈盈、水草丰茂 供图/视觉中国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石羊河,古称谷水、三岔河、马城河。《汉书·地理志》记载:“南山,谷水所出,北至武威入海,行七百九十里。”发源于祁连山东部冷龙岭北坡的石羊河水系,全长250千米,自东向西,由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及多条小河流组成。在汇集了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后,出山后进入平地,呈倒立扇形向北逐渐汇集,流向河西走廊东南部的武威盆地,然后过红崖山流入下游的民勤盆地,汇入尾闾青土湖,最终地表径流消失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茫茫戈壁中。

千百年来,悠悠流淌的石羊河滋润了古老厚重的凉州大地,也述说着武威人民防沙治沙、节水兴水的绿色故事。

曾几何时,石羊河流域还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绿洲沃土。然而,自西汉至清末,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石羊河流域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流域内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石羊河流域人口激增和用水加剧,导致下游水量逐年减少,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资源严重短缺,境内最大的湖泊青土湖干涸、消失,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向武威绿洲迅速突进。而这,也让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放利用程度最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石羊河流域内年均降水量仅为18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200毫米。16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养育着4.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220多万人口。流域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73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3;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48立方米,仅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5,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缺水地区。

民勤县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供图/视觉中国

有水就是绿洲,无水便是沙漠。位于石羊河下游的武威市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县城东、西、北三面均被两大沙漠包围,是中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从1950年起,一代又一代民勤人前赴后继,与沙漠持久鏖战,誓将沙漠变绿洲。为了“确保民勤不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408千米的风沙线上,民勤人以“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无畏坚守,建成了长达300多千米的防护林带,完成人工造林面积达2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8%,构建起“绿洲外围封禁保护、沿沙区域治沙造林、绿洲内部综合治理”三道屏障,民勤县也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沙漠里的绿色从来都是珍贵的,治沙人的故事从来都是动人的。当呼啸的风沙袭来,总有人不畏艰难,迎风挺立。

八步沙,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古浪县东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沙化加剧,沙漠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向南推移,让这块原本只有26平方米的沙地面积达到了2600万平方米,成为当地最大的风沙口。

“治沙,算我一个。”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石满、郭朝明、贺发林、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个人站了出来,在治沙合同书上按下手印。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也已40多岁。

八步沙林场 供图/视觉中国

“当代愚公”治沙人 供图/视觉中国

1981年,古浪县首家以联户承包方式经营的林场—八步沙集体林场正式成立。“六老汉”住进八步沙,开启了漫长的治沙之路。然而,在沙漠中种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六老汉”头顶烈日,脚踩黄沙,倾尽所有,用一年时间栽下了一万亩树苗。第二年开春,一场大风过后,六七成的苗子没了。看着一望无际的沙漠,“六老汉”不吭声,扛起铁锹再次踏进沙漠,带领6家40多口人全部上阵,挖树坑、栽树苗、背麦草、压沙障。寒来暑往,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开始,“六老汉”逐渐探索总结出了“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治沙经验,成为后来人治沙的金科玉律。乔木、灌木、沙草……10年时间过去,4.2万亩沙漠披上了绿装。

石羊河下游的红崖山水库,为民勤生态治理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供图/视觉中国

八步沙渐渐绿了,治沙的“六老汉”头发也白了。为了实现大漠花开的梦想,“六老汉”在世时约定,每家必须有一个继承人,在他们之后继续把八步沙管下去。于是,曾经的治沙“六老汉”变成了今日的治沙“六兄弟”。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贺老汉的儿子贺中强、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相继从老汉们手中接过铁锹,成为第二代治沙人。

2003年,八步沙7.5万亩治理任务全部完成。但“六兄弟”的脚步并未停下,他们向着腾格里沙漠三大风沙口进发。又是10年过去了,那里满是绿色、生机勃勃,他们完成的工程量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八步沙林场!八步沙林场也先后被授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

眼前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片美丽的风景,更是一道弥足珍贵的生态屏障。在长达654千米的风沙线上,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全国治沙英雄石述柱、全国治沙劳动模范石满、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张生成、全国劳动模范王银吉、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千千万万个“治沙愚公”默默无闻、同心同行,建成古浪县八步沙、民调渠沿线,民勤老虎口、青土湖及凉州区头墩营等一批治沙典型样板,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治沙智慧。

防沙、治沙,一代人在和时间的较量中,立下愚公志,不畏艰难、久久为功……

节水、兴水,一代人在与困难的对峙中,力破万重关,担当作为、探索创新……

2006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先期启动实施。2007年年底,总投资47.49亿元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拉开了石羊河全流域生态治理的序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指出:“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恢复民勤绿洲的新号角由此吹响。

多年来,武威市始终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重大任务、重要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坚持“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布局,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着力实施“总量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节水科技创新”六大节水行动。针对石羊河流域干旱、脆弱的生态特性,将石羊河划分为城市亲水宜居—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环境控制区、尾闾生态恢复区等3个水生态功能区,建立完善的四级河湖长体系,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紧盯石羊河全国示范河湖建设6大类39项具体任务,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河流生态长廊。

如今,经过武威人民持续不断的努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沿线10万亩植被群落逐步恢复,民勤蔡旗断面过水量连续11年达到2.99亿立方米,干涸了30年之久的东大河重获新生,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尾闾青土湖再现碧波,水域面积从3平方千米扩大到26.7平方千米,并形成了地下水位深4米的旱区湿地106平方千米,有效阻止了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2022年,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示范河湖,甘肃石羊河(武威段)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为全国内陆河干旱缺水河湖管护及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了珍贵样板。

一池碧波,满目山河。走进位于石羊河下游亚洲最大的人工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目力所及,波光潋滟、鱼翔鸟飞。总面积6176.2公顷的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现已成为中亚和东亚至澳大利亚两条鸟类迁徙线路上重要的栖息地和营养补给地,每逢秋冬,白尾海雕、黑鹳、金雕、白琵鹭……成千上万只飞鸟与泥泞的滩涂和葱郁的芦苇为邻,展翅于蓝天绿水间。放眼望去,广袤沙海中,一幅碧水盈盈、草木葱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已在石羊河流域徐徐展开……

白琵鹭 供图/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石羊河民勤治沙
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综合效应评价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石羊河流域永昌县地下水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悠悠“石羊”情
加强投入 推进石羊河流域源头治理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