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宏州马属动物疫病及马传贫消灭成效

2022-12-01罗祥波郭兆卫丁宏杨科熊国慧云南省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德宏州疫病监测

文│罗祥波 郭兆卫 丁宏 杨科 熊国慧(云南省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永幸 余绍荣(云南省陇川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了有效防控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德宏州马属动物的各种常见疫病,笔者查阅云南省和德宏州有关动物疫病文字记载材料和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的疫病普查,以及德宏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动物疫病监测等材料。为帮助广大养殖户和基层从业人员更好掌握马属动物疫病知识,整理出德宏州马属动物常见病。对于严重危害德宏州马属动物和养马(骡、驴)业健康发展的马传贫,国家开展了消灭净化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马在我国殷商(公元前1783-1122年)时代就列为六畜之首:马、牛、羊、鸡、犬、豚。西周时代开始设有马政机构(政府设官职掌马匹的牧御、选择、调教、管理及交易等事),对马匹鉴定分为:种马、戎马(军用)、齐马(仪仗用)、道马(驿走用)、田马(佃猎用)、驽马(杂役用)等六种。后又出了赛马、舞马、马技、打马球、影视用马等。在古代,德宏州马属动物的用途大致和国家相仿,一是用于军事战争,二是用于地方政权管理统治,三是用于交通运输等。“麓川政权”灭亡后,主要用于交通运输以役用为主,养马业逐步萎缩。

一、德宏州养马历史

据唐、樊绰《云南志》(又名《蛮书》)记载德宏一带“有泉地美草,宜马……。尾高,尤善驰骤,日行数百里。”据《傣族简史》“定边之役后,麓川一次贡马一万五千匹,战象五百头。”由此可知,德宏州马匹品质优良,自明朝以来作为贡品向中央进贡。

目前德宏州马属饲养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现有马属动物存栏5600多匹,马占养殖的11.1%,驴占养殖的11.3%,骡占养殖的77.6%,主要是养殖骡为主。

二、常见的马属动物疫病

德宏州因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原因,导致德宏州马属动物疫病种类较多,根据相关文件记载和临症调查及实验室诊断,全州马属动物有临床症状表现的和已被感染而未见临床症状的马属动物疫病有12种。可分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其他疾病等几类。

1.常见的传染病。马传染性贫血、马炭疽、马腺疫、破伤风、日本乙型脑炎。

(1)马传贫。马传染性贫血病(简称马传贫),是对马、骡、驴(以下简称马匹)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病。马传贫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马,在马的血液和内脏中长期带有病毒。该病的传染媒介主要是蚊、虻等吸血昆虫。1843年该病首次发生于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传遍所有国家,据盈江县群众回忆,日本侵略本地区的第2~3年曾暴发马属动物传染病,流行广泛、死亡率高、传染源可能为日本侵华时军马带入。德宏州已多年没有收到该病的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均未检出阳性马属动物。

(2)马腺疫病。由腺疫链球菌引起马、驴、骡以发热、上呼吸道黏膜发炎及其邻近淋巴结呈化脓性炎症的传染病。该病曾在德宏州零星散发,近四十年来已没有收到该病的病例报告。

(3)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马(尤其是幼驹),出现中枢神经机能紊乱(沉郁或兴奋和意识障碍),可视黏膜轻度黄染和发热。

该病在德宏州偶尔发生,经调查了解到德宏州多年未发现临床病例,该病呈隐性感染。

(4)炭疽。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马属炭疽病往往伴随其他家畜发病。

(5)破伤风。德宏地区俗名“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畜呈全身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持续性的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性兴奋性增高。

该病在德宏州发生已久,呈零星散发,特别是马属动物受创伤时引起发病较多见,近年来由于开展了破伤风类毒素的防疫注射,马属破伤风发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马属动物常见寄生虫病。焦虫病、锥虫病、副蛔虫病、马圆线虫病等。

(1)马焦虫病。由焦虫纲驽巴贝斯焦虫(亦称马焦虫)和马巴贝斯焦虫(亦称马纳塔焦虫)寄生于马的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类原虫病。病畜高温呈稽留热或弛张热、黄疸和贫血、黏膜出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耐过病马成为带虫者。该病与马的伊氏锥虫病一样曾经在德宏州广泛流行,是马属动物的主要疫病。近年来,该病在德宏州仍有零星病例报告。

(2)马副蛔虫病。由副蛔属的马副蛔虫病,寄生于马属动物小肠引起的疾病。全州分布,地方性流行,该病多发病在每年3~11月。

(3)马圆线虫病。该病是由圆线科和毛线科的40多种线虫寄生于马匹的盲肠和结肠所引起的一类消化道线虫病。该病可导致幼驹发育不良,成年马则可引起腹痛,肠炎等症状,影响马匹健康。更为严重的是当幼虫移行时,常引起动脉炎,血栓性腹痛,动脉瘤和腹膜炎,可导致马匹死亡。全州分布,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11月。

(4)锥虫病。马骡锥虫病(又名慢症)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一种原虫病,临床多为急性发病而死亡。老疫区也有慢性感染或隐性带虫感染。全州均有分布,地方性流行,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11月。

3.马属动物常见其他疾病。云南马喘气病、骡马胃扩张、骡马肠便秘等。

(1)云南马喘气病。紫茎泽兰是引起马喘气病的主要原因,云南马喘气病实质上是一种过敏性反应的地方性支气管肺炎。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成为危害马匹生产的最严重疾病。致病因素与紫茎泽兰及其花粉有关,患马表现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和肝肾器官慢性病理过程。因无特效治疗药物,能够造成马匹大量死亡。

(2)骡马胃扩张。在德宏多见于驮鞑和挽车的骡马,发病率2.1%。由于采食过多或胃内容物后送机能障碍而不能及时排空引起胃急性膨胀或持久性胃容积增大。

(3)骡马肠便秘。又称便秘疝、骡马结症,发病率1.2%。在德宏多见于驮鞑和挽车的骡马,由于饲养管理和使役不当、草料质量低劣等引发该病。

三、开展防控消灭工作

根据德宏州马属动物疫病流行情况,以便保护养马(骡、驴)业的健康发展,自1975年开展马传贫防控工作并第一次确诊有马传染性贫血病例以来,德宏州把严重危害养马业的马传染性贫血病作为防控消灭目标。德宏州对马传贫防控历来坚持推行“分区防控、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综合防治措施,抓好监测净化,扩大监测范围和监测数量,对检出的阳性动物严格采取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1.政府高度重视马传贫消灭工作。根据《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和《云南省消灭马传染性贫血实施方案》,德宏州人民政府制定了《德宏州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4—2020年)》,把消灭马传贫放在优先防治病种中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马传染性贫血消灭行动”,严格实施阳性动物扑杀措施,完善补贴政策,2014年对辖区所有存栏马属动物检疫净化等要求,为德宏州加快消灭马传贫提供了政策支撑。

2.开展监测普查净化。1979年10月~1980年3月,由州兽医站组织全州五县75名兽医技术人员,在全州54个公社和6个国营农场开展了大规模马传贫普查。共采集检测马属动物22138匹。1997—2013年德宏州共开展检疫(监测)净化马属动物31580匹,由于持续不断的开展检疫(监测)净化,阳性率不断下降。

从2014年初开始制定消灭马传贫实施方案,通过举办消灭马传贫技术培训班,进村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养殖户电子档案等措施,2014—2017年四年共采集检测血样20559匹(份),年均采样监测占马属动物存栏的85.27%,仅2014年检出7匹阳性,2015年检出8匹阳性,计15匹,全部均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置,2016至今,通过连续监测均未检出阳性。

3.防控净化成效。由于德宏州43年来一直持续地开展消灭马传贫工作,通过三代人的努力,已连续两年高密度采样检测阳性为零,说明德宏州当前和今后发生马传贫的概率极低,风险较小。德宏州防控和消灭马传贫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4.通过考核验收。2018年农业农村部考核验收专家组对云南省马传贫消灭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德宏州梁河县代表云南接受了国家马传贫消灭工作部级考核验收,并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四、讨论

德宏州马传贫消灭工作在国家、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疫控中心的指导、关心、支持下,在全州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规划先行、依靠科技,采取免疫、监测、隔离、扑杀等综合性防控措施,使马传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虽然已通过国家马传贫消灭工作考核验收标准,但是由于德宏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该病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轻心。今后我们将继续巩固马传贫净化工作的成果,加强马属动物的监测和检疫监管工作,做好预警预报防患于未然,确保德宏州养马(骡、驴)业的健康发展,为德宏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德宏州疫病监测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学习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