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研究

2022-12-01刘慧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行政审批保障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养殖业分区水体

文│刘慧(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行政审批保障中心)

随着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不科学的畜禽养殖布局和不合理的治理措施,严重影响到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稳步发展以及治理工作难以顺利展开。笔者从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工作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一、分析我国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治理措施

在我国诸多的河流当中,50%以上的污染都来自畜禽养殖业。其中包括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其次是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在大自然环境中,使得原本干净的水体遭受到这些未经处理污水的污染,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情况。畜牧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污染空气和传播细菌,进而危害生态环境。

1.水体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产生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有机物质以及细菌病毒等污染物,一旦流进水流后就会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快速下降,促使水中的微生物快速繁殖,从而导致水体出现了营养过剩的现象。研究人员在测算土壤肥力的时候发现,大约有1/10的畜禽废弃物由于随意堆放和丢弃而随着雨水进入水体中。在水河流域中,畜禽养殖业氮和磷的总排放量分别是水河流域微生物总排放量的23%和32%,是导致水体过于营养的首要原因。

2.土壤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过度地使用粪便肥,除了会让土壤养分过度流失和污染地下水之外,还会导致农作物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含量增加,从而阻碍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二、分析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规划

据相关数据统计,近10年全国各个区域的畜牧业产值排列顺序如下:东南地区>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蒙新高原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其中,东南地区的产值高达9534.8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34.38%;其次是黄淮海地区,占据总产量的24.18%;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产值相差不大,分别占总产值的14.97%和15.16%。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两个地产的产值相近,两者相加大概是我国畜牧产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其中,产值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为204.3亿元,占总产值的0.74%(如表1所示)。

表1 分区畜牧产业发展和资源状况统计

要想合理分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工作,相关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污染总量、土地承载能力、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当地经济条件等方面内容将治理区域划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数据可以得知,黄淮海地区属于四高(H-H-H-H)型畜禽养殖污染区域,在我国属于污染总量压力最大的一个区域。在治理该地区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严格控制畜禽养殖的数量和种类,根据该区域的土壤环境、生态承载能力以及水体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地规划好该区域的畜禽养殖规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植被种植和畜禽养殖相结合的工作,明确每一个畜禽养殖场可以用于消纳的土壤资源,不但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该区域随意排放畜禽粪便,导致地下水资源遭到污染的问题,还能采取科学措施有效利用畜禽粪便,避免污染生态环境。其次,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该区域大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强化管理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从而降低该区域对于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养殖技术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采用生态化养殖技术手段,为提高该区域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表2 全国各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压力分析表

东北地区属于H-M-M-H型畜禽养殖污染区,相对其他区域,该区域的污染压力也较大,污染系数仅次于黄淮海区域。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水体的承载能力进行合理的污染治理布局,以此有效降低污染物质的污染系数,并充分发挥东北区域的地形地貌,科学划分畜禽养殖场的消纳土地,并积极完成养殖工作,推广和应用耐寒性较强的生态化养殖技术手段,从而降低畜禽养殖的污染物排放量。

东南地区是H-H-L-M型的畜禽养殖污染区,该区域的污染压力系数也较大。在治理该区域的时候,相关人员可以立足于当地的土壤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等,科学划分并设置该区域的畜禽养殖范围以及养殖规模,从源头上杜绝畜禽污染问题的发生。东南地区的人口比较密集、河流较多、农业产业较为发达,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该区域畜禽养殖场和污染区域的治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排放标准加以控制,以此降低水资源的环境压力。此外,东南地区的经济水平较高,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所以应该列入我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畜禽养殖示范区域。

蒙新高原区属于M-M-M-H型畜禽养殖污染区,该区域的污染压力处于中等阶段。蒙新高原区域作为我国北部生态环境较为薄弱的区域,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畜禽养殖场地的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压力范围,避免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数量较多而出现草原退化或者沙漠化等问题。另外,蒙新高原地区是我国比较重要的畜禽养殖场地,具有优质的草原资源以及专业的畜禽养殖团队。所以,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地理优势,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的畜禽养殖产业,从根本上降低养殖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带来的污染问题。

根据不同地区的畜禽养殖污染压力的相关特征,相关人员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完成区域划分,并进行治理和管理。黄淮海、东北以及东南三个区域在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之前,首要任务是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承载能力、生态承载能力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从养殖总产量上展开分析,合理规划养殖面积和规模,以此降低污染系数;其次,相关人员要大力宣传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以此确定每一个地区的畜禽养殖场的消纳土地面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在日常治理当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管理,以此提高畜禽养殖技术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大力普及生态化养殖技术,从根本上提高污染治理技术水平。其中,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所以要在当地推广适用于寒冷地区的生态化养殖技术。东南地区可以建设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畜禽养殖示范区域,降低由于河流分布密集、人口众多以及工业发达引起水体污染压力较大造成的地表水环境压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压力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特点,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区域污染压力展开针对性的治理方案,以此提高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水平。

猜你喜欢

养殖业分区水体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加强养殖业抗生素监管 织起食品安全网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