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

2022-12-01李娜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断奶规模化免疫力

文│李娜(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农业农村局)

在猪生产中,饲养保育猪是关键环节,也是确保养猪效益的重要环节。所谓的保育猪,就是新出生的仔猪,在这个时期,仔猪的生长速度很快,但是对疾病的敏感度很高,所以,保育猪的存活率和饲养成本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时期的仔猪是断奶的时期,因为断奶的原因,会造成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造成仔猪的生长发育迟缓,增加饲养的难度。这种情况对规模化猪场来说,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饲养中,必须清楚地了解养猪的有关规定,合理运用有关技术,提高养猪业的技术水平。在饲养中应选用优质品种,运用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保育猪的健康成长。在保育猪生产中必须对保育技术进行优化,使猪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一、科学断奶

科学的断奶是保证保育猪健康生长的关键。保育猪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对疾病的敏感程度极高,若不采取科学的断奶措施,会导致保育猪出现一些副作用,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更多的疾病。因此,断奶阶段要重点掌握,一般3~4个星期的时候是断奶的最好时机,断奶时间要控制在7天左右。当然,如果能让仔猪早点断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母猪的繁殖。断奶结束后要注意观察仔猪的生活状态,观察仔猪的饮食,发现有食欲不良的现象要及时就医。断奶仔猪由于体型较小,应尽量选择连续断奶,以降低其患病概率,因此科学断奶是保护保育猪的关键。

二、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的特点

在规模较大的养猪场中,针对不同的需要,要选用合适的技术。保育猪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成长期,其饲养工作比较特殊。首先,在断奶期比较特别。保育猪又称“断奶仔猪”,因饲料和生存环境的改变,使其易产生应激反应。仔猪腹泻,拒绝进食,生长停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仔猪死亡。所以,在饲养技术上,必须先考虑到保育猪的特殊情况。其次,保育猪生长迅速,机体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所以,在饲养技术的选择上,要根据保育猪的生长特性,适时地改变环境以适应其生长需要等。

三、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

1.保育猪圈舍环境管理。在养猪过程中,环境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环境对保育猪的生存状况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要保证猪舍内的通风,保证新鲜的空气能够流通,并能及时进行换气。在不同的季节,对通风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冬天要尽量减少通风次数,夏天要多开几次,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采用通风装置来降温。其次,必须维持猪圈内的卫生。在规模化养猪场,由于饲养量大,所以要定期清理猪舍,防止粪便堆积,导致猪舍的环境变得很差。此外,要注意消毒,因为保育猪的身体状况比较脆弱,抵抗力比较差,应经常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有效地降低病毒的传播。

另外,要注意保持猪舍内的温度不要太高,因为高温会加速病毒的扩散,尤其是那些身体素质比较弱的保育猪,很容易被感染。一般来说,猪舍的温度可以保持在25℃左右。随着保育猪的生长,可以适当地将猪舍内的温度降下来,夏季高温时,可以采用喷水、遮阳等方法来降温,必要时可以使用相应的设备来降温。

2.保育猪圈舍消毒处理。猪舍消毒状况及卫生状况是影响保育猪感染发病的重要原因,由于保育猪处于断奶阶段,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应加强消毒管理,以达到控制仔猪发生疾病的目的,采取在舍内外喷洒消毒液、撒生石灰等措施,食槽、水管、缝隙、窗户,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必须定期进行消毒,以减少病死率。根据季节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剂。污水也会对保育猪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污水会加快细菌的繁殖和扩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彻底排水,使保育猪顺利度过断奶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3.保育猪科学分群管理。在饲养期间,猪舍内的保育猪数量不能太多,并且要区别不同种猪的体质,以降低保育猪的患病率,同时也能提高饲养猪的生产效率。在养殖的时候,养殖户要针对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确定养殖密度。一般来说,一个猪圈最多只能饲养25只,如果是刚成年的仔猪,就可以将其送到饲养场。

在分群期间,仔猪可以根据保育期的大小来进行分类,一般根据种猪的体重来进行分类,将体重与其年龄相当的猪分开,使其分为不同的种类。既可以维持仔猪的生长,又可以为仔猪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降低仔猪的不安情绪,确保其健康成长。

四、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饲料管理技术

1.科学合理投喂饲料并保证饲料质量。保育猪的饲料对于断奶后的保育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优质安全的饲料也可以让保育猪的体重和肉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如果保育猪在饲料喂养时,食用了不洁饲料或变质饲料,会造成机体的消化能力下降,生理负荷增加,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在某些情况下,会造成大量的保育猪死亡。因此,为防止以上不良反应,在采购和选择保育猪饲料时,应注意品质,并合理贮存饲料,以防止长期贮存而变质。

2.清洁饮水预防疾病。保育猪的水源是否干净,直接关系到保育猪的健康状况,干净的饮水可以促进保育猪对食物的吸收,提高保育猪的身体素质。因此,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用温水,特别是冬季,温水的实际应用价值要比冷水大得多。温水可以提高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同时也可以在冬天的时候,保持保育猪的体温,保证它们的身体机能,提高它们的身体素质。而且,洁净的饮用水还可以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物质,在断奶后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保育猪的免疫力,提高保育猪对易感疾病的抗性,从而提高保育猪的整体生存质量。

3.定期增加营养物质。由于保育猪对营养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在饲料和饮水上要更加重视营养配比,以保证保育猪的生长发育。在保育猪的饲料中添加植物蛋白、纤维素、全脂奶粉、鸡蛋、维生素溶液、无机盐溶液、葡萄糖等,根据不同的比例进行调整,可以让保育猪在断奶后主动进食。但要注意的是,保育猪饲料的干粉比例不能大于20%,否则会引起腹泻,得不偿失。为了提高保育猪的肠道免疫功能,在饲料中添加抗菌促生剂,能有效地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从而提高保育猪的健康水平。如果条件比较好,可以选择中医调理,一是为了保持保育猪的营养均衡,二是为了降低保育猪的发病率,让保育猪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保育猪的抵抗力,降低病死率。

五、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疫病防控技术

1.防控手段。保育猪的发病没有任何规律性,因此一旦发生疾病,往往会让饲养者猝不及防。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多养殖户都会运用网络技术,寻求防治保育猪各种疾病的方法。一般来说,冬天的时候,保育猪就会出现肠胃不舒服的症状,一般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因此,在日常喂养的时候,可以将中药加入饲料中,这些中药可以帮助保育猪保持良好的消化状态,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概率。

2.免疫功能。免疫管理是保证保育猪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由于仔猪在特定时期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各种病毒的侵染。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养猪场感染病毒。首先,必须加强对保育猪的免疫管理。做好防疫记录,重点注意在规模化养猪场出现的疫情。其次,应注意不同的防疫需要。由于季节和自然环境的不同,猪场的防疫工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饲养者要充分运用自己的养殖经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还要做好预防接种和准备应急药物。针对养猪场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应急药物,以防用药不当造成的副作用。

3.三针保健。仔猪在出生后的21天内是一个很特别的阶段,要注意用药。21天里,3、7、21天是三针保健的时期,这三个时期都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仔猪。初生三天的仔猪很脆弱,这个时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疾病。因此,前3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要注意卫生,适应不同的区域。7天后,要对仔猪进行特别的治疗,另外还可以通过打针来预防感染。到了21天,仔猪已经开始断奶了,身体比较虚弱,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来服用。

六、结语

总之,在养殖保育猪时,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科学的饲料管理技术,加强免疫工作降低保育猪感染疾病的概率,并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以养殖技术的科学应用来促进保育猪养殖质量的提升,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断奶规模化免疫力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Hunter—Gatherers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