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市驴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分析

2022-12-01吴雁辉张和平甘肃省张掖市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张掖市养殖发展

文│吴雁辉 张和平(甘肃省张掖市畜牧兽医局)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素有“金张掖”和“塞上江南”之美誉。张掖属绿洲灌溉农业区,是全国的玉米制种和牛羊养殖基地。光热资源丰富,水土条件适应饲草种植,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群众基础好,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张掖市养驴历史悠久,既是近代群众的交通工具,又是生产使役离不了的家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地区的驴拉车,就是当时的小汽车,可看驴的作用,生活上不可或缺,生产上不能没有。历史上驴同牛、马相比,有吃得少、耐粗饲、疾病少、好饲养等特点。进入新时代,驴产业是现代养殖前景效益均佳的特色养殖产业。驴肉被赞誉为“天上龙肉,地下的驴肉”,说明驴肉既好吃营养又珍贵稀有,历来是人们追求的营养肉食。

一、驴产业发展现状

张掖市现存栏驴的总数为18759头,其中:种公驴448头,种母驴4301头,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驴3497头,育肥驴10513头。其中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203户,养殖方式多为圈养和放牧。现存栏种公驴378头,种母驴2959头,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驴1829头,育肥驴2883头。全市散养户7425户。存栏种公驴70头,种母驴1342头现存栏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驴1668头,育肥驴7630头。2021年出栏育肥驴4748头,其中养殖场出栏1970头,散养户出栏2778头。出栏体重一般为100~400千克,价格每千克23~40元。2022年上半年皮张价格250~1100元不等。品种以德州驴,凉州驴为主,辅以本地驴。驴养殖主要分布在甘州区、高台县和肃南县。

二、养驴是现阶段农户养殖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

张掖市驴产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实现扩量增容与提质增效并重,以做大基地规模、做强龙头、创建品牌、拓展市场、做好服务为重点,加快驴产业链建设步伐,促进驴产业向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迈进,形成独具特色绿色发展的张掖模式,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的朝阳产业。

1.养驴资源优势明显。张掖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重点通道,气候适宜,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南北两山相望,东西狭长,为发展驴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地,气候资源。属绿洲灌溉农业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区,年制种面积达百万亩以上,产各类农作物秸秆360万吨以上,秸秆资源丰富。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1.2%,草原植被盖度48%,全市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种植青贮玉米25万亩,饲用燕麦35万亩,是全国最大的种收贮全程机械化基地,青贮玉米质量优良,燕麦草质量达到进口标准,优越的地理条件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及饲草资源,为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驴产业政策支持持续加力。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加快草食畜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内部活力,实施了“草原补奖”“草食畜三年倍增行动”“畜牧发展扶持资金”“粮改饲”“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等各类项目性补贴政策,带动各种投资和融资,形成了多元投资发展牛羊驴等规模养殖良好局面。

3. 驴产业发展基础较为扎实。随着中央、省市县财政与支农力度的不断加大,驴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1)群众素有养驴的习惯和传统。养驴既是古老产业,又是现代正在兴起的朝阳产业,驴肉、驴皮、驴奶等驴副产品营养价值高,中高端消费者喜欢,已有一定基础。

(2)发展基础良好。目前形成了规模养殖和散户育肥共存的模式。驴产品加工公司+规模养殖户+小区育肥的经营方式正在形成,迎合了群众需求、市场需求、政府重视的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要求。

(3)技术支撑有力。张掖市作为畜牧大市。市县区畜牧管理、畜牧执法、兽医防疫、动物卫生监督、饲草饲料技术推广等部门齐全,力量雄厚,服务有效。全市有畜牧管理服务人员60人,县区乡有560人,为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队伍已经形成。张掖市作为全省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市之一,牛羊驴马草食动物全面发展,驴产业已成为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增长点。

4.驴系列产品市场空间比较宽广。随着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实施,城市居民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必将推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需求的刚性增长。从省内外看,部分牧区由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被迫采取强制性禁牧措施,压缩草场载畜量,养殖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带,是舍饲养殖最佳适宜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三、当前驴产业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国家政策,民间资金的有力推动下,张掖市驴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1.管理水平较低,配套技术应用不规范,没有达到高产高效绿色发展的目标要求。部分养殖驴户虽修建了较高水平的暖棚驴舍,但距科学养驴的标准规范还有差距,圈舍高度,饲喂道宽度不够,影响了机械化饲喂。有的通风透光措施不好,不能很好地饲养、防病和管理。大部分散养养殖场依然使用传统饲喂老旧方式进行养殖,饲草主要是农作物秸秆,饲料主要是玉米、麸皮等,饲草料品种单纯,没有按照驴的生长发育阶段实行配方饲喂,影响增重和品种效果,致使养殖经济效益极低。部分养殖场由于修建温棚圈舍等一次性投资过大,缺发展流动资金,使一些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和配套技术不能及时投入到全过程生产中,青贮技术、全价饲料、新品种繁育、杂交改良技术、规范的防疫没有配套实施。

2.龙头企业带动不够,制约了驴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养驴销售主要以活体或者是屠宰后直接销售胴体为主,皮、肉、奶精深加工不够,因此造成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效益不高的局面。

3.发展驴产业的资金项目相对牛、羊产业扶持力度不足。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货款都是一年期,期限短,额度小,制约畜牧业持续快速绿色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中央、省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资金总量上用特色产业特别是驴产业的偏少,养殖户原有资本积累不足,缺乏自有资金,致使良种、疫病、信息、监测、流通等支撑体系不够健全,应对风险的能力弱,没有驴产业保险支持,限制了驴产业的竞争力提高。

四、加快驴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对策分析

把驴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发展特色产业的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推进张掖市驴产业稳步高效发展。

1.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驴产业发展。把驴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畜牧兽医发展规划,以甘州区三闸镇、靖安乡,临泽县板桥、平川镇,高台县罗城、盐池乡镇,山丹县红寺湖乡等为产业布局重点,在目前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养驴小区或产业园,大力开展圈舍养殖,种草养驴,秸秆加工饲喂,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要针对驴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研发符合本地饲草料资源的科学配方,降低养殖成本,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2.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发展。驴浑身是宝,推广种草、养驴、屠宰加工一体化发展,成立养驴产业协会,组织散户、规模户,小区养殖一体推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促成小群体、成规模的发展模式,做好政府引导服务、企业带动发展、农户养殖受益的行业自律、循环发展的格局。以驴奶、驴肉制品、驴奶精致系列高端化妆品为研发重点,建立专家工作室,实行科技攻关,提升驴产业附加值及效益。

3.加大政策扶持,保障驴产业健康绿色发展。驴产业发展同省,市草食畜倍增计划、粮改饲、高产优质苜蓿、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在科技项目上向标准化养驴、优良品种引进、驴品种改良、特色肉乳加工研究倾斜。畜牧兽医技术部门要向规模养驴企业下派科技员蹲点联户,服务特种养殖,做好疫情监测,抓好疫病防治。要宣传培育和挖掘一批先进养驴场户,用先进经验和养殖技术带动一批养驴群众发展驴产业增收致富。

4.加大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为了进一步完善驴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特种养殖业的突破口来抓,引进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来张掖参与驴产业开发,建立养驴基地,实施公司十养驴小区十农户发展路径。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绿色有机繁育生产、试验基地,加快建设驴肉、驴奶、驴皮一体化生产加工企业,发展驴奶配送中心。推进驴肉、驴奶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创出驴肉、驴皮及驴奶产品品牌,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赢得市场。

5.以规模促效益,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大驴产业基地,做强驴产业规模,做优驴产业项目,实行龙头企业与肉驴养殖户签订回收合同,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兽医防疫治病、统一畜牧技术服务、统一规格回收、分场户养殖的五统一分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和特种养殖经纪人队伍,将邻近张掖市的酒泉、嘉峪关、敦煌等市联结成一个大市场,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市场需求。

猜你喜欢

张掖市养殖发展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张掖市高中教师体育锻炼活动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