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乡村: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2022-12-01胡智胜盛英霞胡晓颖盖婷婷山东省畜牧总站
文│胡智胜 盛英霞 胡晓颖 盖婷婷(山东省畜牧总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内容之一。乡村要振兴,根本在产业;产业要兴旺,畜牧要发展。只有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合理构建农牧结合的绿色产业模式,才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
一、畜牧业发展新趋势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一直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三轮驱动下不断前进。每一次政策的变动都在让产业生产力得到释放的同时,改变着产业各利益主体的资源分配格局,并让整个产业运行的方式出现新的突破。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加速向前,在促进传统养殖改进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运行方式和运营模式的变化。市场格局的变化,既是政策和技术驱动的结果,也为政策变革和技术进步提供基础动力。
1.政策驱动下的市场变局。经过40多年快速发展,畜牧业历经数量增长、结构调整、质量改善、安全提升四个阶段,体量规模明显增长、结构布局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提升。进入新时代,曾经造就畜牧业快速发展的方式模式,却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规模膨胀下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疫情成了压倒产业发展的“关键稻草”;另一方面,生态建设刚刚起步,农牧循环体系尚未打通,农牧衔接不协调,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不到位,畜牧业生态功能发挥亟待加强。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倒逼畜牧业转型升级。2016年以来,中央加大环保督察和问责力度,通过“划定三区”加大了畜牧业环保治理和产业布局规划。2021年新一轮全国环保督察开展,对于以畜牧产业为代表的乡村大农业格局形成了新的推动力,倒逼其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保对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将推动畜牧业养殖区域结构调整优化,引导养殖场户向适养区集中,有利于集群发展。随着部分小散养殖场户退出市场,为规模程度更大、标准化程度更高的现代畜牧业企业清出了一定市场空间,有利于产业整体结构的升级。同时,畜禽粪污等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设备的普遍配建,以及资源化利用、农牧循环逐渐成熟,有利于保障优质安全畜产品的供给。养殖从业者要认清形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按照环保要求,做好养殖场的转型升级,实现环保与生产同步、安全与效率并行。
二是疫情防控政策冲击下的畜牧产业变革。从养殖端看,非洲猪瘟的影响提升了养殖规模化速度,推进了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治水平,使养防并重成为新的发展原则。从消费端看,新冠肺炎疫情让消费者对健康新鲜、代餐瘦身、有机营养的诉求得到了明显体现。国家倡导的新的消费政策,如把牛奶列为生活必需品,将推动优质畜产品的快速发展,也促进牧业生产企业对产品品质、安全性等有了更高追求。
2.技术推动下的模式演进。进入新时代以来,畜牧业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尤其是信息化和生物技术的演进,历经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开始迈向现代化,逐步实现了养殖端的规模膨胀和效益提升。目前,超大型规模养殖场遍布各地,如年出栏百万头的猪场和万头牧场。这实现了效益倍增,却割裂了种养循环,造成环保和疫病的隐患。如“污染门”“病牛门”让现代牧业所开创的“万头牧场”模式饱受质疑。我国规模化养殖之路到底该何去何从,再次陷入反思之中。多位业内专家呼吁,在当今的发展背景和水平下,畜禽养殖应以适度规模为宜。
畜禽饲养不能片面追求“超大规模”,应遵循适度规模化的原则。适度规模要实现畜禽养殖与当地自然禀赋结合,与目前的技术、条件、资金、人力、环境等相匹配,才能获得良好效益的养殖模式。适度规模的基本原则是符合健康养殖的目标,达到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互相平衡。对于规模化养殖,饲料的基本有60%要来源于当地,如果大规模养殖场不能跟当地自然禀赋结合,大规模养殖就不经济。而且,大型规模养殖场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国内目前大型规模养殖场的管理人才相对匮乏。
需要明确的是,规模化饲养不是最终的目的,适度规模也没有约定俗成的数量标准。它是一种开放式的,且随着技术、条件变化的动态模式,作为集约化的前提和标准化的载体,目的是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达到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所以规模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推进科学饲养的机制。
3.市场牵动下的外引内联。一是数量与质量不平衡,质量发展不充分。这也导致了消费需求升级与有效供给不足出现比较突出的矛盾。一方面大宗畜禽产品供大于求,消费饱和;另一方面优质安全畜产品供不应求,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供需衔接不协调,使产品稳定充足供给不牢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供给侧质量不能满足消费侧要求。猪周期、非洲猪瘟等因素叠加导致生猪供应紧张、价格大涨给了人们重要警示。
二是规模与效益不平衡,效益实现不充分。一方面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要素投入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优质特色畜牧业比重较小,管理运行和技术水平较低,资源要素消耗过于粗放,资源、环境、空间承载接近极限。投入产出不协调,对价值提升不充分,使效益水平较低。
三是发展与资源不平衡,资源要素不充分。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畜禽种源“卡脖子”、饲料粮稳定供应问题等比以往都更突出、更紧迫,畜牧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压力陡增。同时,规模养殖用地指标紧张,大项目找地难;畜禽养殖特别是中小养殖场户贷款难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人力资源的制约也越来越突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叠加,让畜牧业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是国内与国外不平衡,内引外拓不充分。从全球看,我国的大宗产品不具备成本优势,而高端产品又不具有品质优势,导致进口冲击越来越大。一方面国内大宗畜禽产业产能相对过剩;另一方面国外优势产品、技术、装备引进逐年增大,产业面临较大压力。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协调,高水平引进和大规模走出去需要加快推动。
五是利益分配不平衡,成果共享不充分。一方面产业规模化大踏步前进,产业蛋糕稳步做大;另一方面各类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格局不完善。成果创造与分享不协调,产业联合体等组织、模式升级势在必行。
六是结构布局不平衡,种养配套不充分。一方面养殖、种植各自发展,质量不高、生态不优等问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种养结合、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没有建立,协同效应难以发挥。种养结构布局不协调,迫切需要建立以养带种、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二、历史风口下的产业新机遇
一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安排,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重大战略安排,着眼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面向农业农村的短板,预示着工农城乡关系将进一步调整理顺,农业发展将迎来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源条件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的重大机遇。畜牧业作为农业高质高效的关键引领、乡村宜居宜业的有力支撑、农民富裕富足的有效策源,承载功能不断拓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支撑性作用更加凸显。人民群众更加关心关切,各级党委、政府更加关注支持,也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牵引。
二是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要求从数量为主的温饱型向质量第一的小康型转变,对产业要求从偏重保供给向供给安全、生态统筹协调转变,对消费的要求从物质的“硬需求”向品牌、个性、综合服务的“软需求”转变。这既是对畜牧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也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根本动力。
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产业发展构筑了强大平台。畜牧业具有总体规模大、产业链条长、效益水平高、要素集聚全、组织模式优的基础优势,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支撑。通过深化推进种养配套、农牧循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家庭牧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吸纳农民在畜牧兽医领域就业创业,是乡村生活富裕的有效渠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畜牧业转型升级、生态建设和产业社会融合互动提供了强大平台。从全国看,种业、生猪、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调动各方资源聚力攻坚突破。
四是新模式新技术的推广,为产业增加了强劲的内生动力。高质量发展已形成行业共识,同时智能装备、数字技术与畜牧业融合不断深化,以及平台经营新模式蓬勃兴起,“三产”融合新业态持续壮大,各地涌现出一大批典型样板,改革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越来越强。
三、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五大举措
在未来发展中,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理论创新破解思维定势、以实践创造消解路径依赖,聚焦品质、高效、绿色、融合、共享五个发力点,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行稳致远、扶壮做优,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推进高质发展。要扎实控制安全风险。做好安全风险重点稳控,对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重大动物疫病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开展联合整治,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形成整治合力,调整政策导向,鼓励地方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妥善处理。要切实提升科技能力。加强平台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深入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建立一批畜牧兽医实训基地,组织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集中攻关,突破自主创新技术瓶颈。要大力推进质量诚信品牌宣传。深入开展“诚信、质量、品牌”专题宣传活动,集中宣传区域公用品牌、大宗产品品牌、特色高端品牌、平台经营品牌等畜牧业优秀品牌,加快推动畜牧品牌建设。
二是坚持效益优先,推进高效发展。要深入挖掘特色畜牧业效益。在稳猪禽、扩牛羊、兴奶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深化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开发,抓好宣传示范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开展培训服务,做好监测监管。要切实提升现代奶业效益。抢抓第二轮奶业振兴新机遇,在应对国际竞争的基础上,将生产能力和水平再提升,扭转被动的不利位置,不断加强奶业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并将奶业作为“三产”融合的重点,集中力量率先突破。要充分发展信息产业带动效益。出台智慧畜牧建设意见,加快推进智慧畜牧工程,做好各个方面、各个层面信息系统的对接联通,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畜牧业大数据。要积极拓展畜牧业生态文化效益。继续发展观光旅游畜牧业建设,畜牧业不仅要提供物质产品,还要提供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
三是坚持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要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构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态循环的大产业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畜牧业从业者要积极重构生态平衡体系,将生产活动重新“归位”于农耕农业生态系统内,使养殖废弃物在农牧业生态循环产业圈内再消化。在利用“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自然规律基础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完善的制度和措施保障,对生态失衡、薄弱之处进行修复、补偿,重新构建一个与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运行高效、运转平稳的新型生态平衡体系和产业运行体系。要扎实推进农牧循环。重点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推进和“粮改饲”项目,加快构建农牧循环产业体系。要切实创新运营模式。培育壮大多种类型的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加快构建起种养从业者、第三方处理机构共同参与的运营模式,理顺利益联结机制,使养殖者能承受、处理者有利润、使用者有价值和收益。此外,要加快培育家庭生态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引领,带动农牧结合、种养循环。
四是坚持优化结构,推进融合发展。要着力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切实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降成本、补短板”,着力化解畜牧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调优调适种养结构、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要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村在耕地之外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产业发展有机衔接,让农民在构建现代畜牧产业过程中有获得感。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共享发展。要着力调整转换改革示范。开展高效特色畜牧业、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安全等示范创建,培育一批理念先进、模式优良、技术成熟的典型,将“放管服”改革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释放改革红利;创新服务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用“互联网+监管”强化服务效能。要着力提升组织治理能力。扶持引导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决策咨询服务、评估评价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建立新型、多元的共治体系。要着力发挥新型主体带动作用。加快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重点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要着力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重点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经营风险分担、金融支农、农民培训等方面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