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大集团:杂粕替代技术推动豆粕减量替代

2022-12-01王芳

中国畜牧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海大饲料原料豆粕

一、海大集团豆粕减量替代背景

近期,农业农村部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提倡“提效、开源、增效,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多措并举促节粮”,促进养殖业节粮降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豆粕是饲料中重要的蛋白原料,我国每年豆粕消耗量巨大,但国内大豆产出量供不应求,导致中国豆粕极度依赖进口,大豆对外依存度超80%。但自2018年以来,我国大力引导饲料养殖企业推广低蛋白日粮。全国养殖业在2021年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3%,比2017年下降2.5%,节约豆粕约110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相当于1亿亩以上耕地产出量。因此,大力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对养殖者节本、饲料生产者节料、全行业增效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大集团”)是中国农牧行业的领军企业,饲料是海大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饲料产销规模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三。2022年上半年,在行业困难和调整突然加速到来的背景下,海大集团饲料销量(含内部养殖耗用量)974万吨,同比逆势增长约11%。在2022年上半年玉米、豆粕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海大集团能够保持相对较好的销量和利润率,与公司大力推行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实施杂粮杂粕多元化日粮技术密不可分。

在饲料中豆粕减量替代方面,海大集团近年来围绕“低蛋白、低排放”进行研究探索,通过氨基酸平衡技术、酶制剂技术、抗营养因子预处理技术等进行原料组合,有效释放各种杂粕的最大替代性能,大幅降低豆粕用量,做到了低豆粕、低蛋白、低毒素、氨基酸平衡,在满足猪禽生产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氮的排放。

二、海大集团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模式

1.大批量检测,建立非常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动态数据库。用好杂粮杂粕等非常规饲料原料,准确评价其营养价值是关键。为了使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代表性,海大集团通过常规湿化学方法、动物实验、仿生消化仪进行大批量的检测,建立并及时修正应用的数据库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当前生猪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中的非常规原料已包含DDGS(玉米、稻谷或小麦)、棉粕、菜粕、花生粕、米糠、小麦、大麦等127种原料,已检测并实现动态修正的指标包括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18种氨基酸、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目前已在公司畜禽料生产中广泛应用。

2.维持猪禽不同阶段氨基酸平衡,推进低蛋白日粮应用。配制基于可利用氨基酸模式的低蛋白日粮是降低豆粕用量的重要途径,其主要实现途径为按照饲料原料中氨基酸实测值(湿化学方法)或数据库模型动态预测的可利用氨基酸(如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值,根据猪禽不同生长阶段的实际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的氨基酸平衡模式,补充必需氨基酸,维持猪禽各生理阶段的氨基酸平衡,可维持并改善生长性能。

3.建立差异化营养精准需要量体系,提高杂粮杂粕原料添加比例。充分参照国内外猪禽营养需要量标准,根据不同养殖区域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公司生产性能试验结果,优化调整营养需求参数,建立了差异化的猪禽营养精准需要量体系。分析构建了公司常用饲料原料的完整营养价值数据库,除豆粕外,还涉及稻谷、小麦、大麦、高粱等替代谷物,花生粕、棉粕、菜粕、葵花籽粕等杂粕,麸皮、次粉、米糠、米糠粕、玉米胚芽粕等谷物加工副产物,主要指标包括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灰分、18种氨基酸、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通过长期大群饲养试验验证,以净能值和可消化氨基酸等关键参数为基础,在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等合成氨基酸的前提下,确定了不同杂粮杂粕原料在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添加量。根据不同杂粮杂粕原料的抗营养因子组成和含量,采用体外仿生消化模型和动物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手段,结合酶制剂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评估结果和动物内源性消化酶活力参数,研究筛选适宜的酶制剂组合和用量。为消除杂粮杂粕原料的植酸和真菌毒素等抗营养因子,通过前期大量的猪群饲养试验,确定了饲料中酶制剂和真菌毒素吸附剂等添加剂的使用方案,进一步提高杂粮杂粕原料添加比例。

三、海大集团豆粕减量替代应用成效

海大集团在豆粕减量替代计划中积极探索的同时,也参与行业标准《生猪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程》(T/CFIAS 8001-2022)的制定工作,为行业发展贡献海大力量。

目前海大集团已在猪禽料中大力推广豆粕减量替代方案,集团2021年猪料中保育阶段仔猪饲料豆粕使用量较全国猪料豆粕平均水平节约3.7%豆粕,生长猪饲料豆粕使用量较全国猪料豆粕平均水平节约7.7%豆粕,自有养殖平台益豚事业部及部分外销育肥阶段猪料已推行无豆粕配方。

在减量替代实际行动中,海大集团根据各个地区植物种植和加工企业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的减量替代策略。

华北地区:充分运用区域蛋白及其加工副产品优势。海大集团华北区域根据区域内食品及酒精等产业集中的特点,以棉粕、菜粕、花生粕及其他非大豆类植物蛋白原料为替代基础,进一步开发出5%~8%玉米淀粉渣、3%~5%玉米蛋白粉、5%~8%玉米胚芽粕、5%~10%小麦次粉等副产物原料在猪禽料中的使用策略,2021年区域内实现豆粕比例在全国平均水平上降低5.1%。

华南地区:发挥区域内谷物原料及深加工产物特点。海大集团华南区域以南方谷物种植面积广泛特点为抓点,通过猪群试验开发出3%~5%大米蛋白粉、8%~10%米糠、5%~8%米糠粕、5%~8%DDGS(稻谷、小麦等)等副产物原料在猪禽料中的使用策略,2021年区域内实现杂粮及其副产物比例提升到28%,豆粕用量较全国猪料平均水平降低3.5%。

四、为农牧行业稳健发展、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海大力量

2021年,海大集团饲料销量1963万吨,猪禽饲料豆粕平均用量占比12%,比养殖业消耗饲料中豆粕平均含量低3.3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豆粕用量46万吨。当前,海大研究院通过杂粕的合理替代技术,将保育阶段猪料配方豆粕使用比例降为12%左右,生长猪小猪料最低降至8%,部分育肥猪配方能够实现无豆粕配方日粮。

未来,海大集团将充分发挥中国农牧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持续落实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确保饲料产品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为助力农牧行业稳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海大力量。

猜你喜欢

海大饲料原料豆粕
大连海大两用船建造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欧委会批准8种转基因农作物为食品和饲料原料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科海大冲浪有奖征答题
全国各地豆粕价格行情
科海大冲浪有奖征答题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
广东饲料原料报价
第04期科海大冲浪有奖征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