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RAME法的酒店火灾公众责任险承保模式研究*

2022-12-01龚美玲毛占利张帝任建行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2年8期
关键词:伤亡人数责任险费率

龚美玲 毛占利 张帝 任建行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酒店一旦发生火灾,政府、旅客、经营者都会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经营者们往往会选择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降低经济风险。火灾公众责任险是因投保场所发生火灾造成第三方人身伤害,投保人应付的人身经济赔偿转移到承保人身上,由承保人来担负的保险。很多西方国家火灾公众责任险发展成熟,列为强制险种;我国发展较晚,仍然是鼓励投保模式。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火灾公众责任险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杜鹤[1]根据非参数拟合的方法计算出火灾期望损失均值,进而求得火灾公众责任险纯保费;孙金华等[2]建立了火灾中人员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了火灾公众责任险费率的浮动;澳大利亚消防规范发展中心提出了CESARE-Risk的风险评估模型,用来量化建筑消防安全系统性能的风险[3];英国发展了消防系统区域模型,用来评估住宅的人员生命安全,通过人员平均伤亡数量给出相对的风险[4]。综上所述,国内外很多研究只考虑到评估风险与费率的影响,而忽略了责任限额的设定,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尚显不足。本文以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FRAME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得到浮动费率模型;结合FDS和Pathfinder模拟人员伤亡,并依据评估进行责任限额的设定,根据不同赔偿限额设立不同的费率,实现两者一一对应关系,使得火灾公众责任险承保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1 火灾公众责任险承保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基于FRAME法的酒店火灾公众责任险承保模式研究方案

本文首先用FRAME法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得到火灾风险等级和火灾风险值Rrisk,考虑到行业类别系数的影响,综合确定火灾公众责任险浮动费率模型;其次运用FDS火灾模拟和人群疏散模拟计算得出预期伤亡人数N;利用模糊数学法计算人员烧伤程度和烧伤人数;结合火灾风险等级和预期伤亡人数,共同确定累计赔偿限额M;最后通过酒店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1.2 火灾公众责任险浮动费率模型研究

FRAME法是一种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它既考虑到建筑本身、室内物品及室内活动的火灾风险,又涵盖评估过程中的影响因素[5]。评估的火灾风险R是由潜在火灾风险P、可接受风险水平A、消防保护水平D三者共同计算得出,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根据不同标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每种风险由不同的风险因子计算得到,通过火灾风险因子计算得出火灾风险R,如表1所示。

表1 火灾风险R计算

运用FRAME法计算出建筑及室内物品风险R1、室内人员风险R2以及室内活动风险R3,通过比较三者火灾风险大小得出最终风险值Rrisk,如式(2)所示。

根据火灾风险值的大小划分火灾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火灾风险等级

本文的研究聚焦于酒店的火灾公众责任险,因此在公众责任险浮动中,只考虑火灾风险值。我国保险行业公众责任险中累计赔偿限额与对应费率的关系如表3所示[6]。

表3 火灾责任险费率

参考保险行业惯例,每人责任限额在5万到50万元,累计赔偿限额不超过2 500万;累计赔偿限额为每人责任限额S倍,S不得小于5。火灾公众责任险的保费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

通过式(3)可知,计算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关键在于累计赔偿限额和浮动费率的确定。根据每人责任限额可以计算出累计赔偿限额,而浮动费率的确定须要结合酒店火灾评估的风险值和风险等级。另外,不同场所行业性质、建筑规模具有差异性,发生火灾影响因素也不同,需考虑行业类别的影响。

设定风险等级为安全的费率为对应费率r',则通过浮动调整后的对应费率设为r,5个风险等级火灾公众责任险浮动费率区间为[-0.6‰,0.6‰][7],则每个风险等级之间的费率差别为0.3‰。当火灾风险值越大时,发生火灾的概率越大,基准保险费率就越高,保费就越多;因此,可以通过式(4)来计算浮动对应费率。

式中,k为行业类别系数,k≥0.8;n为某一风险等级与安全风险等级之差。

本文通过插值法细化赔偿限额和费率的对应关系,从累计赔偿限额推出基准费率。

1.3 火灾人员伤亡预期风险评估

1.3.1 人员安全疏散判定标准

酒店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为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需满足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EST)小于危险来临时间(AEST)。发生火灾后,人员安全疏散过程如图2所示,即REST+T

1.3.2 危险来临时间AEST的确定

危险来临时间可依据烟气层高度H、烟气温度T(上层烟气温度T1、下层烟气温度T2)、有毒气体浓度I以及能见度Q来预测[8]。

本案例选择半定量RAC风险评价矩阵来确定火灾场景,该方法将火灾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综合分析,形成一个评价矩阵指数[9]。本文案例用FDS设立火灾场景时,选择风险指数最大的空间进行模拟,这样更具有代表性。

1.3.3 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EST的确定

发生火灾时,REST由火灾探测时间talarm、预动作时间tpre和人员运动时间tmove组成,即:

式中,talarm由火灾蔓延模型以及探测系统的特性决定,通常为1 min;tmove可由人员疏散模拟得出;tpre需依据建筑类型进行分析[9]。

1.3.4 预期伤亡人数的确定

根据FDS、Pathfinder以及实际场景数据得出AEST和REST,若REST>AEST,则表明还有人员没有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存在伤亡情况;反之,则全部安全疏散。

本文将模拟3个不同的火灾场景,每个场景根据模拟时间人数对比,计算出预期伤亡人数[10],通过专家打分法得到不同火灾场景发生的概率,预期伤亡最终人数计算如式(6)所示。

式中,N为预期伤亡总人数;Pi为第i个火灾场景发生概率;Ni为第i个火灾场景预期伤亡人数。

1.4 火灾公众责任险承保方案设计

1.4.1 人员烧伤程度确定

本文应用Ambroise Pare创建的标准评定表来划分人员烧伤程度,对其烧伤特征进行具体描述[10]。由于我国酒店火灾人员伤亡统计数据不完备,烧伤程度的评定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因此,本文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人员烧伤程度进行评定。

火灾中有很多因素会造成人员的烧伤,本文以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规定评价集,打分的标准参照近十年同类型酒店火灾的人员伤亡数据统计[11],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酒店人员烧伤程度模糊综合评价

转换成模糊矩阵,记为:

依据因素集中各个因素对评价集中的人员烧伤程度划分的重要性,确定权重集,记为:

作模糊变化可以得到:

由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可以得出不同烧伤程度的人数,为累计赔偿限额的确定提供数据依据。

1.4.2 累计赔偿限额确定

火灾公众责任险中的累计赔偿限额是由每人责任限额及火灾预期伤亡人数N决定。本文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把赔偿档次划分为1~5档,结合我国规定每人责任限额划分出赔偿限额[12],如表5所示。

每人责任限额由烧伤人数数量、不同烧伤人员对应的赔偿限额、伤亡人数共同决定的,本文根据3者关系得出每人责任限额的计算公式,如式(10)所示。

式中,Li为不同烧伤程度的人数;Xi为不同烧伤程度对应的赔偿限额;N为预期伤亡人数;X为每人责任限额。

2 案例应用

2.1 场景介绍

某酒店建筑面积5 400 m2,该建筑为地上6层,每层3 m,分为住宿、餐饮、会议等区域,设有65个客房间。建筑每层包含一个防火分区,疏散楼梯总宽度为1.8 m。楼层内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等消防设备。此外酒店备有防毒面罩、多个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识。具体酒店立面图、平面图如图3、图4所示。

火灾风险指标因子取值见表6,火灾风险R的计算见表7。据表7可知Rrisk=(R+R1+R2)/3=1.37,根据表2得出该酒店的火灾风险等级为等级4,可知该酒店处于较危险水平。

表6 火灾风险指标因子取值

表7 火灾风险R的计算

2.2 预期伤亡人员的确定

根据RAC火灾风险矩阵分析,将火源设置在第三层电梯右侧第二间单人房。酒店内人员男、女、老、少人数比例分别为50%、35%、10%、5%,不同人员运动速度分别为1.3、1.1、0.7、0.8 m/s。随机取某时刻酒店内人员分布情况,酒店内一至六层人员数量分别为37、45、52、47、46、40人。

通过改变消防设施工作状态和最大燃烧速率,设置3个不同的火灾场景。根据酒店火灾特点,火灾规模为中速火,详细参数设置如表8所示。

表8 火灾设置场景

人员疏散及火灾模拟的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各火灾场景预期伤亡人数

通过5位不同专家打分,计算出每个火灾场景所发生的概率的平均值,如表10所示。

表10 不同火灾场景概率 %

依据表9—表10中内容计算得出预期伤亡人数N,即:

从计算的结果可知,该酒店发生火灾,则导致预期伤亡人数为29人。

2.3 承保方案的制定

该酒店的火灾风险等级为4级,结合表4所展示的行业类别系数和预期人员伤亡情况,取k为1.0;改进过后的对应费率应该上调0.3‰。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烧伤人数及烧伤程度,结合赔偿档次的划分,最后得出赔偿限额,如表11所示。

表11 烧伤人数和赔偿限额值 %

通过式(12)可计算得出每人赔偿限额X,即:

从FDS火灾模拟和人群疏散模拟中,得出预期伤亡29人,综合该酒店的火灾风险等级处于4级,这里取累计赔偿限额为每人责任限额25倍,得到累计赔偿限额为700万元,结合式(4)计算得出酒店的最终基准费率,即:

计算得出基准费率为2.3‰,酒店的累计赔偿限额是700万元,即:

综上所述,该酒店所交保费为1.61万元。

3 结论

本文将FRAME风险评估法与公众责任险费率进行结合,建立了火灾公众责任险浮动费率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责任限额,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承保模式。最后通过酒店实例对浮动费率模型进行验证,得出合理的保费。该浮动费率模型和承保模式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稳定发展,在制定保费时可以给保险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时,参考了相关文献的数据;在数值模拟时,人员疏散时间还需考虑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因此,下一步还需要对承保模型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伤亡人数责任险费率
沙基惨案伤亡人数考辨
全面推进校方责任保险 积极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Karen in America
关于发展我国产品责任险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