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中美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研究
2022-12-01杨志强李晓东
杨志强 李晓东
(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1、研究目的
学校体育的发展作为我国通往体育强国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保证学校体育平稳且快速的发展是每个体育人研究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美国作为篮球运动的发源地和世界篮球的霸主,不仅竞技成绩令人无法企及,其培养出来的篮球巨星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文化符号,其培养出来的篮球巨星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文化符号,这与美国篮球运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多年来,优化升级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不变的时代话题,也是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最早的“体教结合”到现在提出的“体教融合”,我国依然在篮球运动这条道路上不停地探索。迄今为止,我国在人才培养体系的这条道路上已经探索了三十余载,从最早的“体教结合”到现在提出的“体教融合”,“地方体训班—中央体训班”到后来的“体校—省队—专业队”再到现在的“小学—中学—大学”的三级培养体系,可是仍然无法转变成“小学—中学—大学—职业”的完善体系。
随着我国三大球振兴战略的推进以及 “体教融合”政策的推出,我国现有的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依旧存在着培养模式效率低、训练和竞赛以及学习的衔接出现断层、保障体系空缺等诸多问题,亟需作出相应措施与完善。也正是基于以上所提到的问题,国内研究者更多的是从国内“体教结合”的政策与美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但是对于新一轮“体教融合”政策,根据相关理论来进行的中美两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比较研究还不够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既可以明白校园篮球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也可以为我国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2、结果与分析
2.1、中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
篮球运动传入我国已有100多年历史,随着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也培养了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体育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大球振兴政策和体育强国政策的推进,我国无论是竞技体育、社会体育还是学校体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多元培养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呈现出以下特征:
(1)在模式上,从传统的“体校—省队—专业队”已经向“小学—中学—大学”的新三级模式转变,但是仍然无法实现“大学—专业队”的飞跃;
(2)在竞赛和训练方面,从过去单一化、封闭式的赛事模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篮球赛事,例如,CUBA、CAAU(全国青少年业余联赛)、凯迪拉克初中生联赛、耐克高中生联赛,但是众多赛事仍然无法受众于更多的学生群体。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组织的比赛在组织上、管理上以及命名上没有统一起来,甚至出现很多重复的,没有形成完善的竞赛系统。对于比赛的思想始终没有转变,学生的动机不一,有升学需要的,还有一部分是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教练的核心思想仍然只是停留在“奖牌第一”、“成绩第一”的层面上,而运动员也是被“利益第一”的思想所左右,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训练模式表现出举国体制下所呈现的特点。在训练时常与频率上并没有规定,每周训练次数不定。比赛期间训练次数会增加,临近学期末,训练次数又会减少,长期以来,这种训练方式会影响学生运动员身体竞技状态,不合理的训练模式也会导致运动员伤病增多;
(3)在管理上,由于教育部和体育部两个部门之间职权的模糊性,国内学生在校园内的体育活动出现政策空缺,学习和体育之间的不平衡。虽然对于体育特长生有相关政策的扶持,但是在一些具体指标上,并没有落实到位,也没有出现相关的管理部门和法律政策来约束。比如说,在高考中通过体育加分来到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其成绩怎样量化才算合格?还有一部分体育突出的学生进入到校园之后,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从而对学习更加失去兴趣。各年龄层次没有灌输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思想。教练看重的是短期高竞技水平,精英化培养,没有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参与校园篮球活动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并没有考虑,很多不具备进入职业运动队资格的学生今后职业规划也让人担心;
(4)从职业规划和保障体系来看,参与校园篮球运动的学生,无论是小学、高中还是大学,并没有灌输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思想。校园篮球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教练或指导员更加看重的是短期保持较高竞技水平,采取精英化培养,没有去发掘每个学生在不同项目上的潜力,从另一方面来看也间接的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没有做到每个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重视个人的比赛成绩和学校的比赛成绩,对于参与校园篮球活动和学习成绩的关系并没有考虑,因此很多不具备进入职业运动员资格的学生今后社会上的发展前途也不被人看好,也让很多家长对于平时在学校进行体育活动的学生始终不予认可。而且大部分体育专业和职业体育人在不完善的“体教结合”模式的培养下,很难完成专业对口的岗位就业。现有的保障体系和职业规划也始终是桎梏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2.2、美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
美国作为篮球运动的发源地,对于篮球本质的理解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认为篮球运动是让学习者在从事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通过对运动精神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诉求,最终实现对于学习者性格的培养。正是因为这样对篮球本质的理解,篮球运动迅速发展并且遍布美国的街巷之中,成为当时青少年不可缺少的日常体育活动,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形成良好的社会篮球文化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
(1)在模式上,美国采用“金字塔”式培养模式“小学—中学—大学”。采取兴趣培养和精英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培养阶段集中在中学和大学,也设立了相应的组织:“全美高中体育联合会(NFHS)和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从整体来看,小学阶段扩大参与规模和选材基数,中学和大学阶段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循环发展模式,并且保持业余性;
(2)在竞赛和训练方面,美国校园篮球拥有完备的竞赛体制:小学阶段,除了学校组织的赛事之外,可以自行参加地方社区的教堂联赛、地方性青少年联赛以及由AAU(美国运动员联盟)和AUU(美国青少年业余联盟)举办的赛事;高中阶段,参与大约30场左右由NFHS所组织的正式比赛,同时也会参与大约70场左右由课后俱乐部的所组织的交流比赛;大学阶段,由NCAA组织的校园篮球比赛分三级联盟在六个赛区开展比赛。据统计,美国校园篮球中的后备人才平均一年参加20多场比赛。在训练方面,中学和小学并无系统性的训练,主要培养兴趣。大学期间的训练也有明确规定:上课日每天训练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周训练总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并且拥有一天休息日,因为从小的兴趣培养,他们会在休息日进行补充训练;
(3)在管理上,美国校园篮球运动员严格遵循“体教结合”的模式,以学习为主。在大学阶段有严格的入学门槛,无论是NCAA的一级联盟还是二三级联盟,在入学时都规定学生的GPA(核心课程平均分)、SAT(学术评估测试)、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要达到各学校的最低标准,和普通学生并无太大区别。学生运动员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也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保证学生运动员就算无法进入职业运动队也能很好的在社会中生存发展;
(4)在职业规划和保障体系上,由于受益于良好的管理体制,几乎每一个大学都会有一个组织健全的机构负责运动员保障工作。基本上所有学生在学校期间都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高校也针对学生运动员的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提供专业的咨询师,设立专门学业服务中心,跟踪监督和指导学习。并且在日常训练比赛中为受伤运动员提供治疗和康复训练,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将身体指标数据汇报给主教练。
2.3、我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效率低: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因素协调配合,从培养模式可以看出,在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结果导致我国人才培养体系所输送给竞技体育的人才不足,体教融合的模式亟需完善。自古以来,体育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脱离了教育的体育是没有灵魂的。目前,我国现有的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近乎平行发展,两者没有出现交集。篮球理论人才和篮球实践人才培养出现分离,也是限制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提高的痼疾。近年来,国家意识到体育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把体育考试列为中考项目,但这样还是不够的,美国已经提出了学生身体素养教育(Physical Literacy)这样更新的概念。也衬托出我国学校体育的动力不足,在小学和高中阶段,校园篮球活动一度被认为是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结果导致我国人才培养体系所输送给竞技体育的人才不足。美国现有的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下有76%的学生球员能够进入到NBA,而中国现有的培养体系下输送的学生运动员只占到了CBA的 1%;
(2)训练、竞赛和学习的衔接出现断层:多年来,学训矛盾是影响我国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赛事数量少,训练时间长,不仅让训练无用武之地,无法有效激发球员们的积极性,更让学习时间不断压缩。我国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不仅由体育部门主办,部分赛事也会由教育部门主办,所以两者在赛事的目标、项目设置、资格限制和年龄组设置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竞赛体制的不科学,中国大地幅员辽阔,在竞赛的分布上也出现了发达地区多于落后地区,在CUBA的比赛中分层分级不够明显,水平无法保持均等化,这也形成了现在CUBA联赛中很明显的“马太效应”,直接造成赛事激烈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无法保证参与度。另外一方面,有些教练的训练理念依旧是停留在“奖牌第一”的层面上,训练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手段,也让学生的训练效果收效甚微。在训练比赛与学习的关系上,对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标准过低,一些技能突出的学生甚至能够走“捷径”,这样的做法间接的导致了学训矛盾被逐渐放大,在美国学校之间的体育竞赛不亚于知识竞赛,全球知名的常春藤高校联盟中的斯坦福大学就有明确规定:学生运动员入学的GPA(平均学分绩点)不得低于3.7;
(3)保障体系空缺:保障体系的空缺很大程度上受前面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影响,由于培养体系无法实现“大学—职业”的转变,而管理体系中对学生文化要求又很低,直接导致保障体系出现空缺。学生运动员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本来就比别人少,并且学生运动员在校期间也并没有得到学校对于文化知识的特别辅导,对于学生运动员这个定义又不明确,很多从体育院校和体院专业毕业的毕业生无法直接输送到相关的工作部门,导致从整体来看就是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既无法做到人才输出又无法给予良好的保障体系,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同样也无回馈给学校体育。并且在法律部分对于校园篮球运动的管理也是空白,致使体系很难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
2.4、新时代体教融合完善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展望
(1)明确学校体育的核心地位:在校园篮球活动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明确以学校体育为主要培养阵地,扩大培养规模,尝试开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职业”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强调培养的业余性,发展青少年体质的同时,这样也会使在后期选材的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性,扩大培养基数也符合当前的体育强国战略,尝试增设更多的体育特色学校,立足于培养专项技能,少年强则国强;
(2)重视社会体育推动力:为了符合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对体育诉求的多样性,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体系。社会体育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有效推动力,帮助青少年满足身体和技能成长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投资愿望已然增强,因而重视社会体育推动力不仅可以让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数扩大,也能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体系更加完善;
(3)充分完善体教融合模式: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在体育部和教育部统一办赛事的基础上,打造新型竞赛训练体系整合青少年体育赛事。严格设立国家统一的入学标准,效仿美国设立具体可视化的考核模式,对于各类学生统一培养,改变一些学生投机取巧的思想和一些学校争名逐利的行为。学校可增设新标准:对于学业和运动都达标的学生给予体育奖学金的奖励,构建动力机制。将篮球列入中考体育的项目之一,改变家庭和社会对于校园篮球运动的看法,做到真正的体教融合。在发展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对于竞赛和训练增设学业性的要求,让体教融合更好运行,也让学生保持科学合理的学习、训练和竞赛,更能保证校园篮球运动的业余性。继续扩大联赛种类和体系,集合专家制定更为科学的分层分级竞赛,保证竞赛的吸引力,不仅能为体育产业提供活力,还能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避免不同学校之间的个体差异,也规避CUBA多年出现的“马太效应”;
(4)深化“学训赛”融合:校园篮球人才作为在校学生,第一属性是学生,本职工作是学习,在保证文化学习的基础上继续从事训练和比赛,根据自身学校的学习情况来制定训练计划,安排合理强度,科学训练,努力实现学习与比赛和训练之间的平衡。同时,训练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针对学生运动员个人技术特点,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模拟比赛特点,确保训练达到最佳的状态。比赛中,改变思想,让学生享受比赛的过程,要让队员明白比赛不仅能够带来输赢的结果,也能培养人敢于拼搏、不畏困难的个人品质,形成良好的抗压心理,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
(5)重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校园篮球的保障和管理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教练员和班主任以及家长的多方管理,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形成协同配合,有效互动。保障体系要立足于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服务于学生,加强职业教育的培养,针对在校学生运动员建立单独学生档案,并设立相关的专业部门来监督和跟踪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就业。在体教融合的理念下,应当树立新思想培育更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篮球运动专才反哺校园篮球运动,让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流动。针对无法顺利过渡到更高竞技平台的学生,让其有更适合的出路,提高人才培养体系的口碑。
3、结语
校园篮球是校园体育的组成部分,篮球运动的崛起对我国竞技运动整体水平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国体育强国的重要一环。新时期新挑战,当前正处于我国体育体制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中国篮球应当抓住新机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国家政策和国内环境等优势,积极推进体教融合政策,努力提高校园篮球运动整体水平。同时,美国在校园篮球运动上的国际经验也给我国校园篮球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何更好地结合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在新时期体教融合的背景下让校园篮球运动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