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效果分析

2022-11-30张真真

医药与保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心肺重症心脏

张真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重症监护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0)

心脏骤停属于临床急诊科常见危重症,其主要指心脏突然停止射血,造成循环停止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包括意识丧失、晕厥、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瞳孔散大、呼吸停止等症状[1-2]。本病发生后4 min内是临床实施抢救的最佳时机,若未能开展有效抢救,其重要器官可能因缺血缺氧而造成不可逆损伤,并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3],立即实施科学高效的抢救措施十分必要。针对心脏骤停患者临床通常选择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术挽救其生命,该技术能够使患者机体血流灌注及气体交换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缩短脏器缺血时间,避免全身脏器功能衰竭[4]。而心肺复苏开展后患者仍存在诸多护理风险,仍需要临床提供持续且优质的护理服务以改善病情。本研究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开展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分析其实施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本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病区80例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的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常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5~69岁,平均(46.99±3.51)岁;心脏骤停原因:脑溢血5例、心肌梗死14例、中毒4例、严重缺氧9例、休克8例;心搏骤停至恢复自主循环的平均时间为(14.15±1.36) min。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6~68岁,平均(47.03±3.48)岁;心脏骤停原因:脑溢血6例、心肌梗死13例、重症心肌炎5例、严重缺氧9例、休克7例;心搏骤停至恢复自主循环的平均时间为(14.08±1.39) 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项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诊断标准:参考《心脏骤停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5]中诊断相关内容。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抽搐,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昏迷,瞳孔散大;心电图表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电机械分离、心脏停搏)。

纳入标准:入组对象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心脏骤停病程不超过20 min;病历资料无缺失。

排除标准[6]:经临床医学判定已死亡患者,双瞳散大固定、无自主呼吸、凝血障碍或其他损伤导致不能存活;伴有严重复合伤在心肺复苏后需要立即接受手术治疗者或可能存在预后不良情况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常规组:急诊护理人员做好接诊工作,在接诊后15 min内协助急诊医师对患者实施紧急救治及病情评估;必要情况下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短时间内完善检查,以便医师明确心脏骤停原因、开展针对性救治;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准备好急救所需要的仪器、器械及药品,以便随时抢救;护理人员常规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严密监测患者机体酸碱平衡,预防酸中毒发生,若患者已发生酸中毒,立即协助医师建立人工气道,给予患者吸氧、补液以纠正酸中毒;加强巡视力度,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状况,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开展对应处理措施;做好口腔会阴护理工作,妥善固定管道并注意查看管路是否存在压迫、打折情况,以免引流不畅或通气不畅;若患者意识不清但存在躁动现象,经家属同意后给予约束带。

研究组: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急诊重症护理干预:(1)成立急诊重症护理小组,急诊重症监护病区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6名病区内高年资且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师;组长负责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护理会诊并提供护理工作指导,组织开展急诊专项护理技能强化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知识点传授,并设立考核,通过者方可上岗;病区护师负责急诊重症护理干预模式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所有组员及组长定期开展会议,总结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的护理要点(如复苏后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等),共同制定急诊专科护理方案。(2)具体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心脏骤停患者经过心肺复苏意识清醒后,普遍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护士及时与其展开有效沟通,掌握其当前心理变化,并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开展护理操作期间,采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告知其不必过度惧怕,帮助稳定患者心态,以达到提高治疗配合度的目的。②脑部功能护理:由于心脏骤停后脑部供血不足,部分患者经过心肺复苏后仍会出现暂时性的语言障碍及记忆减退,护士及时与患者展开肢体交流或文字提示卡交流,确保沟通无碍;指导家属在探视过程中帮助患者回忆往事,以增强其记忆力、并提升患者对语言的兴趣,促使患者快速恢复语言功能。③低温护理:为保护患者脑功能,护理人员在其缺氧后的10 min之内快速采取低温处理措施,借助冰帽或亚低温治疗仪以控制头部温度,维持在28~30℃,并采用冰敷体表大血管的方式以降低患者躯体温度,有助于其脑功能恢复。④肢体运动干预:心肺复苏后患者因脑组织损伤导致肢体功能出现程度不一的障碍、活动受限,护士依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弹力袜(晨起穿上、入睡前脱下)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压力值:30 ~100 mmHg,气压干预时长为30 min,2次/d),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⑤胸痛干预:胸痛是心肺复苏后常见不良反应之一,护理人员教会患者正确的深呼吸训练方式(20下/次,1次/d,每次逐渐增加深呼吸量),并督促其每天坚持开展,以缓解患者疼痛,逐步改善其肺功能;合理调整患者睡姿以达到保护胸前壁的目的;针对疼痛程度严重者,遵医嘱予以局部治疗,即使用适量止痛凝胶涂抹于患者胸部以产生镇痛作用,或给予红外线照射干预。

1.3 观察指标

(1)血气分析指标:分别于复苏后12 h及24 h采集患者动脉血2 mL送检,使用血气分析仪(型号:BG-800A,梅州康立)对其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pH值参数进行测定。(2)康复效果: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对患者复苏后4 h、12 h及24 h的意识状态实施评估,其中评分<8分提示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该量表分值与患者意识状态呈正比[7];统计两组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长及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长。(3)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反应迟钝、抽搐、胸部不适、恐惧及记忆减退。(4)预后情况:复苏后调查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后28 d存活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估患者预后程度,其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示5分为预后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示4分为预后良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示2~3分为预后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示1分为死亡[8]。(5)护理满意度:自制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所有调查问卷均由患者正确填写后回收,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总分100分,内容包括操作技能、认知干预、风险防范、病情监测及心理疏导5方面,各项满分2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复苏后12 h及24 h血氧分压、pH值均高于常规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氧分压/mmHg 二氧化碳分压/mmHg pH值复苏后12 h 复苏后24 h 复苏后12 h 复苏后24 h 复苏后12 h 复苏后24 h常规组 40138.86±9.40139.77±9.5153.82±4.7355.69±4.347.20±0.187.32±0.19研究组 40152.93±8.57156.54±9.3739.85±2.7140.85±3.767.29±0.167.41±0.12 t 6.9967.94416.21916.3452.3642.533 P<0.001 <0.001 <0.001 <0.0010.0210.013

2.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复苏后4 h、12 h及24 h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其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长及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长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分 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长 /d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长/ d复苏后4 h 复苏后12 h 复苏后24 h常规组 405.24±0.876.18±1.047.85±1.216.54±1.185.32±0.84研究组 406.53±0.948.19±1.259.62±1.304.86±1.053.91±0.71 t 6.3707.8186.3036.7278.108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反应迟钝、抽搐、胸部不适、恐惧及记忆减退)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复苏后28 d存活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复苏后28 d存活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苏后28 d存活情况比较[n(%)]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操作技能、认知干预、风险防范、病情监测及心理疏导满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单位:分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单位:分

组别 例数 操作技能评分 认知干预评分 风险防范评分 病情监测评分 心理疏导评分常规组 4017.94±1.3617.84±1.4317.65±1.2018.35±1.3917.98±1.35研究组 4019.12±0.5819.24±0.6519.08±0.6219.27±0.5619.15±0.41 t 5.0485.6376.6963.8835.245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心脏骤停患者病情危急,死亡风险极高,临床救治以迅速恢复患者机体有效循环为原则,避免重要脏器长时间缺血缺氧,从而对全身脏器功能起到保护作用[9-10]。相关调查[11]显示,心肺复苏开展后,患者遗留后遗症的风险较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仅与急救医疗水平有关,还可能与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密切相关。既往常规急诊护理模式中[12-14],护士仅凭借个人经验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缺乏针对性,忽略复苏后存在的诸多护理风险,从而引发患者各种不良反应(如反应迟钝、胸部不适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郭瑞的报道[15]中指出,急诊护理干预开展于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可有效改善其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缩短住院时长,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有研究[16]指出,心脏骤停患者机体存在酸碱失衡状况,心肺复苏后仍具有较高的酸中毒发生风险。本文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复苏后12 h及24 h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常规组,其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后严密监测患者血气分析,以确保及时发现患者机体电解质及生化指标变化,并遵医嘱开展针对性措施,可快速调节患者机体内环境紊乱现象,促使病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复苏后4 h、12 h及24 h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其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长及普通病房至出院时长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诊重症护理干预模式中护士能够及时对患者潜在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及预防(例如,定时对患者呼吸道内分泌物及痰液进行清理,针对病情趋于稳定的患者采开展1次/2 h的翻身叩背操作,以预防窒息的发生,减少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再发风险),可促使患者意识快速恢复,缩短其住院治疗时长。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反应迟钝、抽搐、胸部不适、恐惧及记忆减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士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能够帮助患者调节意识丧失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从而减轻其恐惧心理;指导患者正确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增加锻炼频次,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胸痛症状;早期引导患者正常交流并积极采取低温脑组织保护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脑组织受损情况,从而预防反应迟钝、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次试验还发现,研究组患者复苏后28 d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强化培训能够在提升急诊ICU护士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积极解决引发各种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从而改善患者疾病转归情况,有助于其复苏后28 d存活率提高。

综上所述,急诊重症护理干预开展后,能够显著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血气分析指标,恢复其意识状态,加速康复进程,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复苏后28 d存活率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值得临床采纳。此次试验仍存在一定不足:选取的研究样本数量过少、未考虑其他客观因素(例如实施护理的护士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护理措施落实不全面等)对护理效果造成的影响、研究时间较短等;今后临床可扩大样本选取数量、延长研究时间,并通过加强护理技能培训等方式积极排除其他可能影响护理成效的客观因素,以进一步探讨急诊重症护理干预用于临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 意义。

猜你喜欢

心肺重症心脏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心脏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