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天女将的『天空之吻』

2022-11-30蓝草

恋爱婚姻家庭 2022年32期
关键词:军功章交会神舟

◎文/蓝草

2022年6月5日10点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约6.5小时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随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在这次任务中,中国自主研发的“对接神器”微波雷达在神舟十四号任务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在微波雷达的设计团队中,有一名女设计师,从一个青涩的航天新兵,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航天女将。她,就是中国微波雷达女设计师贺中琴。

与微波雷达结缘

贺中琴出生在湖北襄阳,2002年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她又考上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研究生。此时,微波雷达项目刚启动不久,她的导师孙武,是微波雷达项目的总负责人,贺中琴也因此与微波雷达结缘。

入所报到第一天,孙武就对她说:“咱们人手不够,你们每个人都要独当一面,你是女孩也不要娇气,要学着适应团队的工作节奏。”作为团队的新人,贺中琴记住了导师的话,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潜心学习,将工作做到最好。对于刚进团队的新人,孙武要求很严格,贺中琴挨了训会委屈地躲到一边哭。但哭过后,她便擦干眼泪,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接着干。在很多人眼中,她是一个不服输的人。

靠着她这股不服输的劲,在孙武的带领下,好学、认真、严谨的贺中琴迅速成长为团队的骨干。为了做好科研工作,正是爱美年纪的她,盘起了乌黑的长发,每天穿着肥肥大大的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待在实验室与团队一起,夜以继日地进行科研攻关。

本文主人公

由于工作扎实、肯干,进所不久,她就得到了导师的认可并被“委以重任”。2009年,她独立承担了微波雷达抗多径攻关工作,带着几名工人,在北京六环外的暗室里一待就是半年。为了隔绝外界干扰,试验需要在铺满吸波材料的暗室里进行。填充了碳粉的吸波材料,让暗室的空气里永远漂浮着黑色的粉尘。忙碌一天,处理完数据、修改完方案后,她已经没有力气洗澡洗衣服了。回忆那段艰苦岁月时,贺中琴笑着说:“那个时候我们每天都像下矿井挖煤的一样,连手指甲和脚趾甲都是黑的。有一次,领导来慰问,一拨人黑压压地站在那里。领导突然大声问‘小贺呢,小贺怎么没来’,其实我就站在他面前,但脸啊、手啊都黑乎乎一片,完全认不出模样。”

“关于微波雷达的研究技术,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有这方面的研究,而我国的研究可以说完全是从空白起步,做到国际领先,这是团队拼出来的成绩。”贺中琴自豪地说。

完成“天空之吻”

2011年,贺中琴作为主任设计师,带领团队开始了探月工程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预先研究工作。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在茫茫的太空当中,能够尽早地发现目标飞行器,对接的成功率将会提升,这依赖于高精度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微波雷达便是交会对接背后的太空“千里眼”。所以,对于贺中琴及其团队来说,这次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中微波雷达的研究工作,具备相当大的难度。

贺中琴(右二)和团队测试产品

新的应用领域对微波雷达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型化、低功耗、更宽测量范围、更高测量精度、双向通信功能,每一项性能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加都成为横亘在团队面前的难题。然而,面对难题,贺中琴和她的团队没有退缩。“大家的想法就是拼了,管它什么难题!来一个解决一个!”贺中琴说。

他们在电脑屏幕前通宵达旦地编码仿真,在粉尘飞扬的暗室里精益求精地反复验证。最终,他们仅用一年时间便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夺得了项目竞标。而在取得成绩的背后,是贺中琴舍小家顾大家的付出。有一次,她到外场试验队送设备,所去之地刚好在她的老家湖北襄阳。母亲收到她回襄阳的消息很高兴,为她张罗了一桌可口的饭菜,可等到晚上也没见她回家。打电话过去一问才知道她乘坐的是深夜航班,匆匆交接好设备后就住进了试验场宾馆。第二天一大早,她只来得及跟父母在家门口说上几句话,就要坐早班飞机回北京。看着父母失望的眼神,贺中琴愧疚之余泪目了。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贺中琴及其微波雷达团队的助攻下,2011年11月3日凌晨1点36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完美对接,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太空之吻”,从此,中国航天闪亮世界,微波雷达一战成名。

赢一轮明月做奖章

在承担保驾神舟飞船对接任务的同时,贺中琴还带领团队开始了探月工程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研究工作。

2017年5月,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的研制到了关键节点,团队连轴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微波雷达开展软件落焊的时候,实在分身乏术的贺中琴无奈之下给女儿断了奶。一个月后,产品顺利通过验收。凌晨3点,开完验收会,贺中琴才有空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见孩子外婆发来的一段视频:蹒跚学步的女儿张开双臂跌跌撞撞地走着,嘴里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看着女儿可爱的样子,贺中琴红了眼眶。在工作上,作为主任设计师,贺中琴一直都是团队的主心骨,面对压力和困难,她从不退缩。而此刻,作为妈妈的她却再也没法坚强起来,泪流满面的她,从心底觉得亏欠女儿的太多。

2020年12月3日晚,嫦娥五号发射前夕,贺中琴在家休息,女儿跑过来扑闪着大眼睛对她说:“妈妈,周六我要跳‘小手拍拍’舞,你能陪我去吗?”贺中琴有些愧疚地抚着女儿的小脑袋说:“宝贝,妈妈真的好想陪你去,但是妈妈有工作要做。”女儿依在她怀里撒娇说:“那你就请假陪我嘛!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的。”听着女儿的话,贺中琴笑着哄她:“妈妈这次工作很重要,领导不让请假。宝贝,咱们约定,你去赢一个小盖章给我,我去赢一个军功章给你,咱们看谁最棒,你看这样好不好?”贺中琴所说的“军功章”就是三天后的嫦娥五号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微波雷达极为关键。

2020年12月6日,嫦娥五号交会对接圆满完成,微波雷达在这次任务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完美对接后,贺中琴悄悄走出机房,拿出手机跟家人短暂地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又投入到了工作中。那晚,她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回到家中。女儿从睡梦中醒来,扑到她怀里问她有没有得到军功章,军功章长什么样。累到不想说话的她,强打起精神对女儿说:“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枚军功章就是那夜空中的月亮,你抬头就看见了……”

贺中琴说,能够参与国家重大工程,自己感到荣幸之至。她记得刚入职时导师孙武说过:“年轻人要把握机会,长本事,做点回头看时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贺中琴在自己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以优异的成绩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21年3月,贺中琴被授予海淀区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这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微波雷达首次引导载人飞船在太空实施径向对接。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十四号相继实现成功对接,微波雷达功不可没。贺中琴与她的团队,屡立新功。

至今记得贺中琴在《青年说》节目录制现场所说的话。那天,她回顾了自己与微波雷达共同成长的许多趣事之后,感慨地说:“从2002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算起,屈指算来,2022年是我与航天结缘的第20个年头,也就是说,我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是在实现航天梦的奋斗中度过的。”是的,20年的光阴,贺中琴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她的青春与祖国的航天事业“完美对接”,在亲历了祖国航天事业一飞冲天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成长,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少女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航天女将!

猜你喜欢

军功章交会神舟
“织交会”打造大朗样板
“中国好人”戴恒勤:13年讲述军功章的故事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军功章
姑爷爷的军功章
2019年,水交会来了!
神舟十一号与
立方体星交会对接和空间飞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