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员化技能大赛服装专业“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2-11-30花芬赵伟伟
花芬,赵伟伟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河南 郑州 450053)
技能大赛的举办,能够很好地检验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展示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在技能方面的水平以及是否具备端正认真的职业态度,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实践技能、专业知识、个人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以河南省“技能大赛全员化”活动为平台,根据对郑州市推动“技能大赛全员化”情况的调研情况,以样本学校八年来的实践操作为基础。
1 中职服装专业全员化技能大赛概述
河南省中职服装专业自2017年开始开展全员化大赛,赛项名称是半身裙设计与制作,根据职业教育的现状及行业的需求,竞赛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规范学生的操作习惯养成,增加了职业素养模块;根据中职服装专业学生普遍缺乏面料的应用能力,增加了服装面料鉴别模块;根据企业对设计师的需求,增大了手绘的比例;根据企业对制单员岗位的具体要求,对机绘款式图进行了内容与要求的细化。同时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半身裙的样板制作模块,探索使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进行样板制作。将手绘、样板制作、样衣制作三个模块的比赛内容形成项目,对应服装设计研发的三大核心技能:设计、样板、工艺。具体内容要求及分值比例见表1。
表1 服装专业全员化技能大赛评分模块
2 中职服装专业现存教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化
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在普教的影响下,教学内容过于坚持学科系统的严密性,条块化、碎片化、单维化的教学特点较为突出,强调单技能的学习且实用性不强,无法适应企业对岗位需求的快速变化。同时服装专业各个层次间的沟通并不顺畅,导致了职业教学课程体系与配套教学系统事实上的不匹配,进而无法建立连贯有序且相辅相成的课程标准系统,同时课程设置上也面低匹配度和高重复性的问题。
2.2 教学方法未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还是沿用“理论+实操”的形式,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示范操作讲解学习任务,学生停留在模仿教师的方式参与学习,无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共性,不断开阔教学思维,充分发挥管理者和引导者角色的作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
在中职服装类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只关注学生获取工作过程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情况,没有对劳动态度、工匠精神等关键能力及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在实践教学中没有强化学生正确选取和规范使用熨斗、工业缝纫机等设备及镊子、剪刀等操作工具严格遵守操作步骤和方法安全操作、养成规范作业的良好习惯,导致学生毕业后综素养跟不上专业技能的提高,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4 教学评价主体和标准较为单一
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验证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将学生课堂的表现和实践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或者作为判断学情的参考依据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只有从影响学生成绩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着手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明确学生的整体情况,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调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 中职服装专业“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3.1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在项目育人、环境育人、人文育人、内容育人、方法育人的五主体育人的层面下,融校企合作项目与具体的课程中,在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综合的实训室环境,采用劳动模范、企业导师、非遗传人等行业优秀人才引入教学案例,教学内容跟和教学方法融课程思政,进行五主体全过程课程思政。赛项的模块是围绕服装研发项目体系进行设置,对应岗位及课程,课程也按照服装研发项目进行而课程设置,构建服装专业课赛融合教学模式,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赛项内容融融合、教学活动与技能大赛任务操作流程对接、教学评价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包括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个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3.2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基于杜威“做中学”理论让学生从经验中学习,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深入分析学生成才成长的规律和特征,结合技能大赛的实际需求和标准创新教学方案,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面把握学生现实情况,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状态,将学生发展始终摆在优先位置,同时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完成这些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具体实施如下。
课前:教师就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自身教学经验,认真分析教材内容,以学生兴趣、学习能力为中心,精心挑选与设计教学资源,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主动向学生推送课程资源信息,学生接收任务单,了解任务关键,任务单以利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的进程。
课中:教师根据平台反馈的数据统计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情况,结合半身裙技能大赛的知识点,有选择地调整教学顺序与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完成工作任务的4个阶段,探究任务、学习新知、获取信息,制定计划;教师示范、学生看示范,模拟教师操作,小组讨论;师生思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任务的社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学生经过反思,进行任务二次制作;作品完成,学生展示,对照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大赛标准进行多主体评价。
课后:教师在平台上推课后作业,并推送作品创新应用作业针对作品进行拓展任务,学生清理工位,养成职业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以学生学习情况、在校环境为中心,进行课后练习与拓展任务的设置,以利于学生课程知识的巩固与深化。
3.3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根据学习平台留言板和调查问卷调查,82.5 %的学生对课赛融合教学模式表示喜欢,11.5 %的学生认为一般,仅有7%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课赛融合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学过程充满实用性和趣味性,总体而言,学生对本课程采用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持支持态度。学生成绩的变化是检验教学模式是否真正实用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对比班级,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检测,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善了学习方法,丰富了专业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增强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意识,提高了职业素养和职业规范水平。
4 结语
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在服装专业的实践研究为主线,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杜威“做中学”理论,根据服装专业全员化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上的融合改革创新,构建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施验证。通过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推动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