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出手惨痛亲子战争因何酿成
2022-11-30马志国
文/马志国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何根据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的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将用真实的案例、科学的讲解,讲述青春期心理知识,让青少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天,紧急预约来访的是一对50 多岁的夫妇。为何如此紧急来访?因为他们家里爆发了惨痛的“战争”。“战争”的双方就是这对夫妇和他们17 岁的儿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家庭矛盾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心理困扰:“孩子怎么成了打骂父母的逆子”
谈话期间,男孩母亲再也控制不住泪水,不顾一切地挽起袖口,让我看她手臂上一块很大的紫斑,说:“我也不怕丢人了,您看,这就是前几天被我儿子打的。当时,我刚说他两句,他就跟疯了一样,冲过来就是一拳,把我打倒了。他已经不止一次打我了,有一次还跟我动了刀。这就是我自己养的亲儿子啊,竟这样打他亲妈……”说到这里,男孩母亲已经泣不成声了。
男孩父亲忍不住了,说:“这孩子太不像话了,说不上学就不上学,说晚上不回来就不回来,说发脾气就发脾气,说打他妈就打他妈。这次他真是太过分了,我甚至想让公安局的朋友给他抓起来,可我又怕丢人啊!昨天晚上,我问:‘为什么打你妈?’他说:‘我妈总管我,我不用你们管。’看他那个倔强劲儿又上来了,我气不打一处来:‘你看你还像个人样吗?’没想到他比我还生气地说:‘我不用你管,你滚!你不走,我走。’说着,他就摔门出去了。我知道他是又去网吧了,直到快天亮了才回来。看他回来,我气也没消,就说了句:‘有能耐你别回来啊!’没想到他张口就骂我。真把我气疯了,我抡起胳膊朝他打过去。没想到,他开始反击了,从他妈手里抢过菜刀,一边骂着一边疯狂地冲我扑过来。一看这阵势,我使劲儿抱住了他一起摔在地上。我情绪一激动,就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看我这样,他这才哭闹着跑回自己的房间。这孩子怎么成了打骂父母的逆子了?”这时候,男孩父亲也已泣不成声,男孩母亲更是哭红了眼。
心理探究:“这孩子就认得钱了”
我沉吟良久后,以问代答:“孩子打妈妈是因为什么?”
男孩妈妈说:“因为钱,每次打我都是因为钱。这孩子总跟我要钱,给多少花多少,花完了就来要。我一说他,他就跟我闹,再不给他,就会跟我动手。这次也是这样。他又要钱,我说没有,他就闹,就乱翻,还骂着脏话。我气坏了,就数落他:‘天天就知道要钱,整个一个败家子。’看他还乱翻,我就推他,没想到他疯狗似地转过身来,猛地一拳就把我打倒在地,自己就跑出去了。”
男孩父亲又来气了,他说:“这孩子就认得钱了,没钱活不了了。就连让他去补课,都得给了他零花钱才肯去。他不光跟家里要钱,还跟同伴借钱,跟她姑姑、姐姐骗钱。这还不算,他还学会了偷钱。起初是偷家里的钱,后来竟然偷别人家里的钱。那是他一个同学家。在他同学家里他发现了人家放钱的地方,就今天偷100,明天偷100,总共竟然偷了2 000 多。两家关系挺好的,人家没直接找我们,请人带话,说别让孩子学坏了。我们赶紧给人家补上了。”
“他要钱都干什么用了?”
“吃喝玩乐,打游戏。对了,他还学会了抽烟,还得抽好的。看他这样四处骗钱偷钱,我们就想,家里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吧,给他买吃的、买玩的、买手机,甚至还给他买烟。这样,起初他是消停了一阵子,可是没过多久又不行了,他还是要钱,总是说不够花。”
“能说说家里的情况吗?”
“家里有爷爷奶奶,他还有个比他大10 来岁的姐姐。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吧,他从小太娇惯了,特别是花钱太随便了。他爷爷奶奶都有退休金,我们自己经营一家商店,供孩子花钱是不愁。加上我们工作挺忙的,经常顾不上孩子,就想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
在亲友的陪伴下,两天后男孩和我面对面坐到了一起。
男孩向我问好,给我让座、端水杯,很热情懂事,很有礼貌,交流也很坦诚。我甚至产生疑惑,这是父母描述的为钱打骂爸妈的男孩吗?男孩似乎觉得我是他一个不错的听众,跟我谈了很多,谈到了自己的过错,也谈到了自己的苦恼,随后又说自己不该那样对父母,自己就是别人眼里的不良少年。男孩是坦诚的,谈的情况与父母所述基本一致,不过有两点新信息:一是父母首先使用行为暴力,不仅动手是父母在前,动刀也是父母在前。母子冲突那次是母亲先拿起刀的,父子冲突那次是父亲让母亲拿来刀的。二是父母首先使用语言暴力,男孩烫了头发,母亲说:“哪有好孩子烫头的?”男孩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出走,父亲说:“有种你这辈子别回来!”在亲子激烈冲突时,父亲曾说:“拿刀来,我砍死他算了!”
最后,男孩说出自己的困扰:“我也不愿意自己这个样子,我不能再做不良少年了,我不能再这样乱花钱了,我还能改好吗?”
心理解析:金钱严重扭曲了男孩的心灵
综上可见,男孩精神非常正常。如果非要说男孩有病,那也是心灵受到了金钱的腐蚀,或者说金钱扭曲了男孩的心灵,用男孩家长的话说就是“就认得钱了”。
毛病在孩子身上,病根往往在家长身上。孩子在金钱问题上出了毛病,是因为启蒙教育的失误,这样的孩子通常都是家长用钱“培养”出来的。这个案例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由于重男轻女的观念,男孩从小在家庭受到了特别的优待,得到了全家人的娇宠和溺爱。这种优待,最直接的表达就是家长无节制地给孩子钱。同时,由于爷爷奶奶有退休金,爸爸妈妈有商店,男孩从小家境优越,这又促成了家长把无节制地给孩子钱当作对他的爱。再加上观念的偏差,家长以为花钱可以买来孩子的好成绩,可以买来孩子的听话,可以买来孩子的成长。这种观念及以钱代教的态度,也让家长在无可奈何之下无节制地给孩子钱。
总之,就是家长以爱的名义,亲手用钱逐步地腐蚀和扭曲了男孩的心灵,让男孩形成了花钱无度的不良习惯,进而形成了挥霍无度的不良人格,最终导致了亲子冲突,酿成惨痛的亲子战争。
在心理咨询案例和家庭教育实践中,有不少孩子都是毁在了钱上,毁在了家长以钱示爱、以钱代教的教育方式上。
从前面的案例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家长用钱扭曲了男孩的心灵后,家长只看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忘记了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于是把所有的账都记在了孩子身上,只知道埋怨和记恨孩子,对孩子施加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这自然会加剧亲子冲突,也很难引导孩子转变和成长。
心理对策:做好金钱的启蒙教育
那么,案例中的亲子两代人怎样共同实现心理自救?
就父母方面说,首要的是缓解亲子关系,理性面对问题。男孩父母对以钱代教的失误有了深刻反思,也充分意识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又谈到了孩子的优点,说孩子做过志愿者,对人也热心肠,也给过父母温暖。我感受到父母冰冷的心开始回暖了。我建议他们在亲子关系缓解后,郑重地开个家庭会议,在亲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理性的作用,亲子双方就花钱的问题协商出可行方案,共同努力并逐步走出以钱代教的误区。
就男孩自身说,最重要的是低起步、见行动。面对男孩提出的能不能变好的问题,我回应说:“你积极来访并坦诚交流,说明你想改变自己。就凭这点,你就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少年。但是,改变自己将是个艰难的过程。请你想想看,从哪些方面改变自己,如烟怎样戒,钱怎样花,学习怎样安排,先自己定个由低到高的改变计划。”最后,我建议他过段时间再来访,以便研究计划的落实措施。
然而,这对父母和孩子谁也没有再次来访。这让我深感遗憾无力。不过,遗憾归遗憾,并不意外。不是他们不想改变,而是他们很难改变,因为金钱已经深深腐蚀和扭曲了他们的亲子关系。在短期内,孩子很难从挥霍无度中解脱出来,父母也很难从以钱代教中解脱出来。我只能祈愿他们情况逐渐好转,不再为钱引发惨痛的亲子战争。
这个案例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家庭教育要防患于未然,不能以钱示爱,不能以钱代教,从小对孩子做好金钱的启蒙教育。在日常孩子的金钱启蒙教育中,以下几点需要家长多加注意。
一是正确地让钱走进孩子的心中。
孩子在花钱的事上出了问题,大多与家长的教育有关。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过分渲染金钱的作用,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相反,有的家长则在孩子面前对钱讳莫如深,给钱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让他们懂得:钱是有用的东西,生活少不了它;钱也是劳动所得,是父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比如,针对六七岁的孩子,父母可以给他看看每次领回的工资,再给他讲一讲有关的道理,就可以使孩子对钱的感性认识变得理性,从而形成健康的金钱观。
二是适当把钱放到孩子手上。
首先,要适时。一般等孩子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可以给他零花钱了。因为从这时起,孩子可以学着“计划”生活了。可以逢年过节给,也可以在父母发薪时给,或者按约定每天给。不管怎样,一定要避免随有随给或随要随给。尤其要注意,该给的时候主动给,不要在孩子耍赖要挟父母的时候被动地给。
其次,要适量。总的原则是,在考虑孩子实际需要和家庭实际情况两个方面的前提下,就低不就高。在这点上,美国首富洛克菲勒的做法有可借鉴之处。以洛克菲勒的条件给孩子零花钱肯定不成问题,然而他按照年龄划分,对给多少钱有着明确的规定。他还给孩子发了小册子,让孩子记支出账,以备审查。凡钱账两清、用途正当的孩子,下周增加5 美分,否则减少5 美分。
最后,还要注意两点。一方面,一定坚持由一个人负责给孩子钱,这一点非常重要却又不是那么好做到。孩子的祖辈及各方亲友,由于角色不同常常很难和孩子父母的行动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一定管紧家里的钱。许多孩子成了“三只手”,就是从偷家里开始,再偷到外面的。所以,千万要把家里的钱管紧,不给孩子小手伸进父母钱包的机会。
俗话说:“桑树条子从小弯。”对孩子从小做好了金钱的启蒙教育,孩子的成长就会多一分顺利,家庭生活就会多一分幸福。